資源簡介 第5課時 月球——地球的衛星一、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年齡約45億年,直徑約3500千米,與地球距離約38萬千米。(2)月球表面有很多環形山。2.探究目標(1)通過對比圖片、查找資料、整理信息,發現月球的特征。(2)通過模擬制造環形山,認識環形山的特點。二、知識梳理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 天然衛星 ,幾十億年來一直陪伴著地球。2.月球表面明暗相間,明亮的地方是高地,被稱為 月陸 ,黑暗的地方是平原和盆地等低限地帶,被稱為 月海 。月球的公轉和自轉周期是 一樣 的,所以我們看到的都是月球的 正面 。3.月球年齡約 45億年 ,直徑約 3500千米 ,與地球距離約 38萬千米 。 環形山 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4.模擬制造環形山步驟:①把細沙平鋪在托盤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③試著撞擊出大小重疊的環形山。5.月球對地球的影響有許多方面,一個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是 潮汐 。月球對地球的引力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規律的 漲潮 和 退潮 。三、實驗解析1.實驗重現(1)實驗名稱:制造環形山模擬實驗。(2)探究問題:月球上的環形山是怎么形成的?(3)提出猜想:可能是隕石撞擊形成的。(4)實驗材料:托盤、細沙、大小不同的球等。(5)實驗步驟:①把細沙平鋪在托盤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③試著撞擊出大小重疊的“環形山”。(6)實驗現象:見右圖。(7)實驗分析:撞擊的球大小不同、速度不同時,產生的“環形山”也不同。撞擊的球大,自由下落后與沙盤的接觸面大,“環形山”的直徑相對較大,反之,“環形山”的直徑相對較小。撞擊的球撞擊的速度快,對沙盤的沖擊力大,“環形山”相對較深,反之,“環形山”相對較淺。由此推測,月球上的環形山可能是隕石撞擊形成的。2.指點迷津鋪有細沙的托盤、大小不同的球分別模擬什么? 鋪有細沙的托盤模擬月球表面,大小不同的球模擬大小不同的隕石。 1/ 1第5課時 月球——地球的衛星一、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年齡約45億年,直徑約3500千米,與地球距離約38萬千米。(2)月球表面有很多環形山。2.探究目標(1)通過對比圖片、查找資料、整理信息,發現月球的特征。(2)通過模擬制造環形山,認識環形山的特點。二、知識梳理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 天然衛星 ,幾十億年來一直陪伴著地球。2.月球表面明暗相間,明亮的地方是高地,被稱為 月陸 ,黑暗的地方是平原和盆地等低限地帶,被稱為 月海 。月球的公轉和自轉周期是 一樣 的,所以我們看到的都是月球的 正面 。3.月球年齡約 45億年 ,直徑約 3500千米 ,與地球距離約 38萬千米 。 環形山 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4.模擬制造環形山步驟:①把細沙平鋪在托盤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③試著撞擊出大小重疊的環形山。5.月球對地球的影響有許多方面,一個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是 潮汐 。月球對地球的引力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規律的 漲潮 和 退潮 。三、實驗解析1.實驗重現(1)實驗名稱:制造環形山模擬實驗。(2)探究問題:月球上的環形山是怎么形成的?(3)提出猜想:可能是隕石撞擊形成的。(4)實驗材料:托盤、細沙、大小不同的球等。(5)實驗步驟:①把細沙平鋪在托盤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③試著撞擊出大小重疊的“環形山”。(6)實驗現象:見右圖。(7)實驗分析:撞擊的球大小不同、速度不同時,產生的“環形山”也不同。撞擊的球大,自由下落后與沙盤的接觸面大,“環形山”的直徑相對較大,反之,“環形山”的直徑相對較小。撞擊的球撞擊的速度快,對沙盤的沖擊力大,“環形山”相對較深,反之,“環形山”相對較淺。由此推測,月球上的環形山可能是隕石撞擊形成的。2.指點迷津鋪有細沙的托盤、大小不同的球分別模擬什么? 鋪有細沙的托盤模擬月球表面,大小不同的球模擬大小不同的隕石。 1/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5課時 月球——地球的衛星.docx 第5課時 月球——地球的衛星(答案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