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 導學案課標要求: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進程和主要戰場,知道《聯合國家宣言》和開羅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等重要國際會議,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艱巨性和勝利原因。學習目標:1. 了解二戰蘇德戰爭、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戰役和諾曼底登陸戰;知道雅爾塔會議以及德、日法西斯投降等史實;認識法西斯走向滅亡和世界反法西斯聯盟走向勝利的發展過程;探究雅爾塔會議以及二戰的歷史影響;能夠簡述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戰、攻克柏林戰役以及美、蘇、中國參加對日作戰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歷史作用等;理解全世界人民團結戰斗的重要性,認識到正義的力量只有加強聯合,才能有效地戰勝邪惡勢力;對“和平與發展”這一永恒主題有認同感,確立為人類和平和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本課重難點:重點:德國進攻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諾曼底登陸戰和雅爾塔會議。難點: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與雅爾塔會議的影響。自主學習與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戰1.時間:1939—1945年2.原因:(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 不平衡;(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 加速了德、日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和世界大戰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3)間接原因:西方大國采取的 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4)歷史原因: 體系對德國和日本的壓制,引起了兩國對國際秩序的不滿;(5)其他原因:世界各國人民雖進行了反法西斯戰爭,但沒有 ,不能制止戰爭的爆發。3.序幕:1931年, 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4.全面爆發: 年9月1日凌晨,德國以“ ”方式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宣戰。5.經過:(1)亞洲戰場: 后,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2)歐洲西線戰場:1940年4月,德國進攻北歐的 。不久,荷蘭、比利時投降;1940年5月,德軍突入法國北部,直逼 。德國進攻法國后,意大利對 宣戰;接著,德軍對 實施了猛烈的轟炸。(3)蘇德戰場: 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蘇聯軍民贏得了 的勝利,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神話。(4)太平洋戰場: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海軍基地 。次日,美、英對日宣戰。得、意也對美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 規模。6.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背景: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開始逐漸走向 。(2)標志: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 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 。(3)性質:反法西斯的 組織。(4)內容:簽字國保證使用自己的 軍事和經濟資源,對德、日、意及其仆從國作戰,相互 ,絕不單獨同敵人 。(5)作用:《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 的正式形成。各國為了一個 目標,相互支援, ,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6)認識:意識形態、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在 的基礎上能夠聯合起來,迎接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國與國之間要 ,盡量避免戰爭。7.戰爭形勢的轉折:(1)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此后,蘇軍連續進攻, 了蘇德戰場的形勢;(2)意大利投降:1943年,意大利宣布 投降;(3)諾曼底登陸: 年6月, 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8.雅爾塔會議:(1)時間:(2)地點: 的雅爾塔(3)參會人物:美、英、蘇三國首腦 、 、 。(4)目的:為 盟軍行動,取得戰爭的最后勝利。(5)內容:①會議決定 德國法西斯主義,戰后德國由美、英、蘇等國實行分區占領;②決定戰后成立 ;③蘇聯承諾在歐洲戰事結束后三個月內,參加 。影響:①積極:進一步協調了盟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行動,加快了戰勝德、日法西斯國家的步伐,推動了聯合國的建立;對戰后 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②消極:會議帶有 色彩,出賣了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雅爾塔會議的 為美、蘇重新劃分世界提供了依據。波茨坦會議:(1)時間:(2)地點:(3)參會人物: 、 、 三國首腦(4)內容:①重申了 的精神;②發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公告重申 (1943年11月由中、美、英三國發表,內容: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彭湖列島等,歸還中國)的條件必須實施。二戰結束:(1)德國投降: 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事結束。(2)日本投降:1945年8月上旬,美國在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蘇聯也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參加對日作戰。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 。9月2日,日本 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1.性質:世界人民 反法西斯戰爭。12.特點: 。13.影響:(1)是人類歷史上 的戰爭,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和人口卷入其中;(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 的野心,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 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 、促進 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3)美蘇兩國實力大大增強,戰后世界形成了美蘇爭霸的 格局;(4)促使第 次科技革命的到來,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步;(5)社會主義制度由一國變成多國, 力量不斷壯大。歸納總結14.勝利原因:(1) 的形成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保證(根本原因);(2)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反侵略、捍衛 和民主自由的正義戰爭;(3)反法西斯國家人民 作戰。15.啟示:(1)和平來之不易,世界大戰的悲劇絕不能重演,要努力發展生產,恢復經濟;(2)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在互相平等的基礎上,能夠聯合起來,共同應對人類生存與發展面臨的挑戰;(3)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只有加強合作,才能求得共同發展。我的疑問:。課堂小結由于德日意三國結成了法西斯同盟,軸心國形成,加上法西斯蓄意發動戰爭,準備充分。通過“閃電戰”“偷襲戰”等方式式,在二戰初期,法西斯侵略屢屢得手。法西斯不斷擴大侵略,促使全世界反支法西斯國家開始走向聯合,促進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從此,反法西斯國家協調作戰、相互聯合,最終戰勝了法西斯。歷史告訴我們:社會制度度與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能夠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人類和平與發展面臨的挑戰。課堂檢測1.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是 ( )A.九一八事變 B.盧溝橋事變C.德國突襲波蘭 D.日本偷襲珍珠港2.1940 年,溫斯頓·丘吉爾出任英國首相,他對英國人民發表演說:“我們將戰斗到底……我們決不投降。”這一演說的背景是 ( )A.德軍進攻波蘭,歐洲戰爭爆發B.綏靖政策失敗,英國遭到德軍轟炸C.德國閃擊蘇聯,二戰進一步擴大D.盟軍諾曼底登陸,打敗納粹指日可待3.1941 年羅斯福宣布“美國決心在可能的范圍之內,全力援助蘇聯”。同年9月 29 日至10 月1日,蘇美英三國代表團在莫斯科簽訂了在短期內向蘇聯提供援助的議定書。上述情況出現的背景是( )A.蘇德戰爭爆發 B.太平洋戰爭爆發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雅爾塔會議召開4.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中,打破了希特勒吹噓的德軍“天下無敵”神話的戰役是 ( )A.莫斯科保衛戰 B.中途島海戰C.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D.諾曼底登陸5.1941 年12 月7 日后,二戰達到最大規模,促使其達到最大規模的重要歷史事件是( )A.德國進攻斯大林格勒 B.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C.日軍偷襲美軍珍珠港 D.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6.國際合作是解決各種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問題的基本途徑,也是應對法西斯侵略的有效策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標志是簽署了 ( )A.《聯合國家宣言》 B.《波茨坦公告》C.《凡爾賽條約》 D.《九國公約》7.“決定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戰后德國由美、英、蘇等國實行分區占領”的會議是( )A.波茨坦會議 B.雅爾塔會議C.開羅會議 D.華盛頓會議8.20世紀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空前的浩劫,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均以失敗告終的國家是 ( )A.日本 B.意大利 C.奧匈帝國 D.德國歸納提升1.1945年9月2日,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上演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后一幕。“這一幕”應是( )A.法國簽署停戰協定 B.日本簽署投降書C.意大利無條件投降 D.德國簽署投降書2.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極為嚴重的災難,到處是殘磚斷瓦,人們流離失所。法西斯德國和日本在給世界帶來災難的同時,本國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該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A.歷史背景 B.主要過程 C.主要戰場 D.重要影響3.2020年6月,俄羅斯舉行盛大閱兵儀式,隆重紀念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 75 周年,這次衛國戰爭所抗擊的是 ( )A.拿破侖帝國 B.三國同盟 C.日本法西斯 D.納粹德國4.1942 年7月開始,“蘇德兩軍在此進行了一場對雙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象征性的戰役……到1943 年2月德軍投降時,人數已不足最初的一半”。這場戰役 ( )A.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B.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C.標志著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D.使德軍喪失了太平洋戰場主動權5.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簽字國保證相互合作,決不單獨同敵人停戰議和。完全體現各個國家相互合作的選項是 ( )①波茨坦會議 ②諾曼底登陸③雅爾塔會議義 ④莫斯科保衛戰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③④6.1944年6月6日,盟軍將領巴頓將軍在給兒子喬治的信中寫道:“BBC電臺今天早晨說,盟軍空降部隊和登陸艇大規模在海岸登陸。雖然沒有親自參加此次軍事行動,我率領的這支英雄部隊很快就會在那里了。”巴頓將軍的部隊“很快就會在那里”,目的是 ( )A.參加凡爾登戰役 B.加人協約國一方作戰C.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D.支援斯大林格勒保衛戰7.“美國、英帝國及中國之龐大陸海空部隊,業已增強多倍,其由西方調來之軍隊及空軍,即將予日本以最后之打擊,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聯合國之決心之支持及鼓勵,對日作戰,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德國無效果及無意識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結果,彰彰在前,可為日本人民之殷鑒。”此則材料應出自 ( )A.三國協約 B.《聯合國家宣言》C.《開羅宣言》 D.《波茨坦公告》8.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全世界正義的力量團結在一起,在最黑暗的歲月里守望相助、共同戰斗,最終贏得了勝利。二戰勝利的原因不包括( )A.成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B.召開雅爾塔會議C.《聯合國家宣言》發表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下圖是一幅宣傳海報,上面有殘破的美國國旗和相關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記住12 月7日!”(1)請寫出材料一中提到的“12 月7日”發生的歷史事件及影響。材料二 1929-1933 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導致德國經濟急劇下滑,工業生產下降了 40%,外貿減少了69%,7 萬多家企業破產,失業人口高達 600多萬。面對困難,國會沒有能力組建新的政府,導致了德國政局的極度混亂。(2)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德國挑起的。分析材料二,歸納導致德國發動戰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材料三 如圖所示(3)請寫出材料三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及圖片中第一排自左向右三個人物的名字。材料四 “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個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羅斯福(4)依據材料四,指出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貢獻及地位。請列舉出中國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的三位將領。材料五 各國保證竭盡全力,互相合作,徹底打敗德、意、日三國軸心及其附庸,決不單獨與敵人停戰或媾和。(5)材料五的內容出自哪部文獻 該文獻的發表有什么意義 (6)結合材料四、五及所學知識,分析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原因。10.欣賞下列反映二戰歷史的漫畫,回答問題。漫畫一 《滅亡》 漫畫二 《勝利》(1)漫畫一中的歷史人物是誰 (2)列舉漫畫二中“煙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要貢獻兩例。(3)“雪茄+長煙嘴+煙斗”與“V”的寓意各指什么 (4)漫畫一與漫畫二中的最終結局給我們什么啟示 答案自主學習與探究:經濟、政治發展 經濟大危機 綏靖 凡爾賽—華盛頓 互相配合九一八事變 1939 閃電戰 1937年七七事變 丹麥、挪威英吉利海峽 法國 英國 1941 莫斯科保衛戰 珍珠港 最大聯合 26 《聯合國家宣言》 正義性 全部 合作 停戰議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共同的 協同作戰 平等 和平共處 轉折點扭轉 無條件 1944 美、英盟軍 1945年2月 蘇聯 羅斯福丘吉爾 斯大林 協調 徹底消滅 聯合國 對日作戰 世界格局大國強權主義 基本原則 1945年7月 波茨坦 美 英 蘇雅爾塔會議 《開羅宣言》 1945 無條件投降 正式 正義的規模大、歷時長、參與人口眾多、傷亡大、涉及范圍廣、戰爭異常殘酷規模空前 稱霸世界 瓜分世界 世界和平 共同發展 兩極 三社會主義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民族獨立 英勇課堂檢測1—5 C B A A C6—8 A B D歸納提升1—5 B D D B C6—8 C D A9.(1)事件:日本偷襲珍珠港。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一步擴大(或太平洋戰爭爆發)等。(2)經濟危機使德國經濟遭受沉重打擊,陷于崩潰邊緣;政府癱瘓,政局極度混亂。(3)雅爾塔會議。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4)在亞洲,中國牽制了大部分日本陸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李宗仁、彭德懷、朱德、林彪、張自忠等。(符合題意,列舉三位即可)(5)《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6)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國反法西斯力量的英勇團結抗爭;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等。(符合題意即可)10.(1)希特勒。(2)指揮莫斯科保衛戰獲得勝利;參加華盛頓會議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指揮斯大林格勒會戰獲得勝利;參加雅爾塔會議;攻克柏林,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任選兩例即可)(3)丘吉爾、羅斯福與斯大林或英美蘇三國結成反法西斯聯盟;英美蘇三國聯合反抗法西斯(答出其中一點或意思相近即可)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義戰勝邪惡;人民戰爭必將勝利;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可以進行合作;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團結就是力量,就能保衛和平,制止戰爭。(答出其中一點或意思相近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