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m、●-…A77777773.7.7…1.小球從A點下落到0點過程中,小球的受力和速度變化情況?2.小球從0點下落到B點過程中,小球的合力的大小如何變化?方向如何?3.小球從0點下落到B點過程中,小球的速度大小如何變化?【例題1】.液面上方的壓強是否相同裝有同種液體的U形管兩邊液面上方的氣體壓強差Vp越大,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差△h越大屬于【解析】(1)1]已知P。=衛1,(a)中兩管液面高度相同;而P。≠p2≠p3,(b)(c)兩管中存在液面差,故裝有同種液體的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h是否相同,取決于液面上方的壓強是否相同;(2)2]已知P。=P,上方的氣體壓強差Vp越大,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差△h越大:(3)3]因水的密度是水銀的,1,故13.6p=Pxgh=-1=6Pg動=Pkag×7TE6x136m=P8×01m.即他的收縮壓相當于O.1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由題意可知,他的收縮壓(不考慮大氣壓)屬于正常范圍。【點晴】本題為探究液體壓強特點的實驗,重在理解U形管的原理,并應用液體壓強公式進行相關計算。【例題2】.14相等【解析】由v-1圖象知道,0-3s內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在3-6s內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在6-9s內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由此可知,物體在1s時處于平衡狀態;由F-1圖象知道,0-3s過程拉力是:F=4N,由二力平衡條件知道,第2s時物塊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為4N由于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只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運動的速度無關,所以3~6s內物體做減速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仍然為4N,即與第2s時相比,第4s時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不變,甲、選擇題1.C【解析】A.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7℃左右,故A不符合題意;B.一只普通雞蛋的質量約為5Og,故B不符合題意;C.普通中學生的身高約1.6m,教室的課桌的高度約為中學生身高的一半,O.8m=8dm,故C符合題意;D.一瓶礦泉水瓶的容積約5OOmL,故D不符合題意。12.B【解析】設兩液體的密度分別是P、P2,燒杯的容積是V,那么對于甲杯,兩種液體的質量都是一年,兩種液體的體積分別是1V=上m甲m甲P12p1-1m甲m甲P22P2甲杯中液體的體積是V=+52=+m里=m(A+p)2p12P22P1P2對于乙杯,兩種液體的體積相等,即為二V,那么ra*號aa*m里(0+p2)f可以得到4(2+p-m=mem2-m=22p,P24p P2即mz>m甲;可以知道兩燒杯液體的總質量是m=m甲+mz故選B。3.C【解析】設總路程為25,前一半路程用的時間為:41=一2m/s后一半路程用的時間為:專=〉=,Sv 3m/s2(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的實物連接完整。(2)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滑到最端(選填“左”或“右”)。(3)閉合開關,綺妍同學發現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指針有明顯偏轉,原因可能是●(4)故障排除后,綺妍同學先把102的電阻接入電路,移動滑變阻器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2V,讀出電流表示數后,斷開開關,她拆下102的電阻,改換成阻值為202的電阻繼續做實驗,閉合開關,電壓表示數如圖12-丙所示,其示數是V,要完成這次實驗,接下來她應將變阻器滑片向端(選填“左”或“右”)移動,使電壓表的示數為V。(5)綺妍同學還把52的電阻接入電路中,來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她通過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測出通過定值電阻R的不同電流和對應的電壓值,并記錄在下表中。老師看了表中的實驗數據后,卻說其中有一次是錯誤的數據。請你幫她分析一下,出錯的是第次,原因是實驗次數3456電壓U/V0.51.01.52.02.53.0電流I/A0.10.20.30.40.50.6(6)實驗結束后,綺妍同學向老師提出可以用小燈泡來代替定值電阻,進行“電流與電壓關系”的實驗探究,老師指出這個實驗操作是不可行的,原因是專題02電磁學專題答案專題典例1.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7022.:(1)實驗原理電路圖如圖所示R(2)④電阻箱的讀數0⑤仍為I0;電阻箱的讀數1⑥0+150-13.綠燈;紅燈甲、選擇題1.D2.A3.B4.B5.D6.B7.B乙、填空題1.電壓表;變大2.2:1;1:13.62024.串;2.5;L1斷路5.S1、S3燈L16.5.5;37.1920;50880。丙、簡答類題1.解:(1)由P=U1得燈泡L額定電流為:P題=16w=0.2A。(2)閉合S,斷開S1、S2,燈泡L與電阻Ro串聯,燈泡正常發光,則此時燈泡兩端的電壓為UL=I額=8V,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I=I額=0.2A,由1=可知:R電阻R兩端的電壓為:U=IR0=0.2A×802=16V,所以,電源電壓U=U+U=16V+8V=24V。(3)開關S、S1、S2都閉合時,電阻R,和滑動變阻器R并聯,燈泡被短路;電流表A測通過電阻Ro的電流,電流表A2測干路中的總電流。由于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為R大=1002,則R消耗電功率的最小值為:第1頁,共2頁8.C【解析】【分析】判斷光的折射現象,要對折射的定義理解清楚,光從一種透明介質斜射入另一種透明介質中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改變,這是光的折射,當光線垂直入射時,傳播方向不改變。【詳解】從半球形玻璃磚B正上方沿圖中虛線(中心線)方向往下看中心線對準的文字,字反射的光進入玻璃時都經過球心,沿法線傳播,光的傳播方向不變,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仍在字處,位置不變;但正方體玻璃磚A下的字反射的光除垂線那條外,都是斜射入玻璃磚中,在界面處會折射,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就是字的像,比字的位置高。即:A中看到的比實際的高,B中看到的與實際的一樣高。故選:C。9.音色響度【解析】【分析】涉及的知識點: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就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詳解】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跟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所以,鋼琴獨奏或手風琴獨奏時,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萍萍一聽便能分辨出;當她用不同大小的力去彈鋼琴時,物體振幅不同,則發出聲音的響度也就不同.10.振動頻率【解析】因為桶中空氣柱能夠振動,所以會發出聲音:當轉速增大時,空氣柱振動的頻率變大,所以紙筒發出聲音的音調變高:答案第3頁,總6頁11.【解析】【詳解】先過入射點垂直于鏡面作出法線,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其反射光線:再根據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其折射光線,如下圖所示。12.振動振幅頻率【解析】【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音叉發出響度更大的聲音時,音叉振動的幅度越大,乒乓球彈起的幅度越大,據此得出響度與振幅的關系;(3)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詳解】①發聲的音叉在振動,當與乒乓球接觸時,會把乒乓球彈起;②當敲擊音叉的力增大時,音叉發出響度更大的聲音,重做上面的實驗時,觀察到乒乓球彈起的幅度越大;通過實驗可以判斷物體振幅是不同的,說明了響度與聲源的振幅有關,而且是振幅越大,響度越大:③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故換用512z的音叉重復實驗,音叉振動的更快,故聽到聲音的音調更高,這說明聲音的音調與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點睛】(1)聲音是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音叉發出響度更大的聲音時,音叉振動的幅度越大,乒乓球彈起的幅度越大,據此得出響度與振幅的關系.(3)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答案第4頁,總6頁15.在探究石蠟和海波的熔化規律時,小琴根據實驗目的,進行了認真規范的實驗,獲得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則下列四個選項中,判斷不正確的是(加熱時間/min01234691011石蠟的溫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海波的溫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A.石蠟是非晶體B.海波熔化時的溫度是48℃C.海波在熔化過程中不需要吸熱D.42℃時,海波的狀態是固態16如圖是某種固態物質加熱變成液態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由圖可知該物質()+溫度/℃50B258時間/minA.是晶體,熔化持續了8minB.在A點是液態,B點是固態C.在A點的內能比B點的小D.在OA段的比熱容比BC段的大二、填空題17.小明在實驗室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每隔30s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并據此作成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繼續吸熱,溫度(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停止加熱一段時間后,水(選填“會”或“不會)繼續汽化。十溫度/℃100外r90時間/min8018.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圖象分別如圖乙、丙所示.由圖象可知,0~3s內,推力對物體做功J;=5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N,7AF/Nv(m/s)993336912t/s036912t/s甲乙丙19.新能源汽車因節能、環保等優點深受廣大家庭的喜愛。小明爸爸駕駛電動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12km,用時10min。已知該車的總質量為1.6×10kg,行駛中阻力為車重的0.05倍,此過程中該車牽引力做功J,功率為kW.(g=10N/kg)三實驗探究題20.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4盟度℃100807092時間in0246810甲乙丙(1)安裝好實驗器材后,為縮短實驗時間,小強在燒杯中倒入熱水,熱水中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此時溫度計的示數為(2)當水溫接近90℃時,每隔lmin記錄一次溫度,并繪制了圖乙所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水沸騰時的特點是(3)小強觀察到: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形為圖丙中圖。(選填“A“或“B“)(4)小強同學想提高水的沸點,換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燈加熱,這種做法(選填“可行”或不可行”)。四計算題21.步行是一種簡易方便的健身運動,人正常步行時,步距(指步行一步的距離)變化不大,步距還可作為身體上的一把“尺子”。小東測出自己的步距為0.5m,他正常步行1min走了180步。小東根據自己的腿長和步距畫出了如圖所示的步行示意圖,對步行時重心的變化進行了分析,當兩腳一前一后著地時重心降低,而單腳著地邁步時重心升高,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克服重力做功。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自主招生物理備考系列專題1:力學(含解析).docx 自主招生物理備考系列專題2:電磁學(含解析).docx 自主招生物理備考系列專題3:聲學光學(含解析).docx 自主招生物理備考系列專題4:熱學、功、功率(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