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因在染色體上教學目標1生命觀念:通過理解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構建細胞減數分裂的結構與功能觀2科學思維:運用假說——演繹法分析薩頓假說和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3科學探究:(1)嘗試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解釋基因位于染色體上;(2)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并闡明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實質。4社會責任:認同摩爾根等科學家尊重科學事實、敢于質疑的科學精神教學重難點重點:(1)基因和染色體的平行關系(2)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驗證難點: 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驗證教學方法:啟發教學法、合作探究法、歸納總結法教具:ppt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及時間分配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一、復習舊課及新課導入 1.提問孟德爾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 定律 2.復習減數分裂染色體數量變化過程 3. 引導學生完成表格并提出提問:同學們看這個表格有沒有發現什么現象? 以此引出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這一觀點 復習、回想 討論交流 加深學生對實驗 知識點的掌握與 理解 激發學生興趣, 引出本節內容。 大膽分析,用于質疑二、新課講解 (一)薩頓的假說 1. 介紹薩頓實驗對象:蝗蟲以及其推理過程 2.提問同學在平時做題時有沒有用過類似的方法 3.歸納類比推理的定義 4.請同學們完成思考與討論,并點一名同學在黑板做題 思考、討論 完善已有知識。 激發學生的興趣 鞏固知識,新舊知識有機結合(二)摩爾根的 果蠅雜交實驗 1. 簡單介紹摩爾根,用詼諧的語言道出摩爾根對于薩頓假說和孟德爾遺傳定律的質疑 2.介紹果蠅的特殊性 3.讓同學們閱讀課本分析果蠅雜交實驗1 并提出問題: (1)親本的果蠅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 (2)判斷果蠅眼色的顯隱關系 (3)用孟德爾遺傳理論來解釋,并畫出遺傳圖解(W或w) 4.分析 閱讀資料 閱讀資料,分析展示 學生看圖并分析思考 思考,回顧知識點 引導學生自我學習 培養閱讀能力,并學會課本中信息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為后面做好鋪墊。 培養學生分析的能力。 鞏固遺傳圖解的書寫方法 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分析圖解的掌握 學會計算子代表現型及基因型比例(三)自由組合定律 1 對實驗結果進行總結歸納,分析自由組合定律,回顧分離定律,進行分析比較 2.根據定律分析其應用條件 思考,歸納 引導分析 學習自由組合定律并對分離定律進行復習(四)孟德爾實驗方法的啟示 1.根據實驗過程分析試驗成功的原因 (1)實驗選材 (2)實驗方法 (3)實驗精神 總結歸納,分析原因 思考討論 引導學生根據信息總結歸納分析 學習其中的精神(五)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再發現 1.基因與遺傳因子的定義(強調注意孟德爾用的是“遺傳因子”) 2.學習表現型、基因型、等位基因等知識點的概念 注意細節,聆聽背誦 培養學生注意細節的能力(六)孟德爾遺傳規律的應用及課后練習 1.閱讀課本相關材料,根據材料請同學們自己設計相關題目并進行解答 2.做課后習題并進行講解 閱讀相關信息,思考并設計題目 加深學生對孟德爾豌豆實驗的理解 了解出題解題思路 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