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3第1章第1節 細胞生活的環境一、教材分析1、地位與作用“細胞生活的環境”一節是人教版《必修3·穩態與內環境》第一章第一節,本章是穩態與內環境的第一章,是后面幾章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起著統領全書的作用,而本節又是第一章的第一節,是本書的基礎中的基礎,更能體現本節的重要性。2、內容特點《細胞生活的環境》這一節是教材必修3第一章《穩態與環境》第1節的內容。包括體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細胞外液的成分、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等內容。其中體液外液的成分及其關系、內環境的知識點最為重要。二、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大部分對體液、內環境不太了解,可能只知道血漿,但是不清楚血漿和血液的具體概念,對于內環境可能只了解大概,具體內容不清楚。三、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說明體液的組成成分(包括細胞外液的組成成分);2.講述各個細胞生活的壞境;3.說明內環境的內容與血漿、淋巴、組織液的關系;4.內環境的理化性質。(二)能力目標正確構建出人體內的細胞和外部環境的物質交換的模型(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通過了解細胞生活的環境,進一步的了解生命體的奧秘,增加學生對生物興趣;2.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四、教學重點和難點1重點:1.細胞外液的組成。2.細胞生活的直接環境2難點:內環境的組成以及與體液外液三種成分之間的關系。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及時間分配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一、新課導入 5-10分鐘 1為學生展示章節首頁圖片 2拋出章節首頁的問題引起同學們的思考 3 以問題探討的問題引出新課內容 討論交流 激發學生興趣, 引出本節內容。 帶著章節首頁的疑問了解本章的知識點二、新課講解 (一)體細胞生 活在細胞外液中 用賈寶玉的一句話引出第一大節的內容,并且讓學生瀏覽左下角的相關信息。 引出體液的具體組成成分 聆聽,分析,比較 自主分析,大 膽質疑,完善 已有知識。(二)細胞外液 15-20分鐘 講述細胞外液的成分 對血漿和血液進行區分 講述血漿、組織液、淋巴之間的關系 說明各個細胞生活的直接環境并進行提問 解釋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 聆聽、思考、討論、回答。 培養分析問題(三)內環境是細胞外液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15-20分鐘 1.展現組織細胞,內環境,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的模型 2.說明并強調“凡是與外界環境相連通的環境都是屬于外部環境” 3.提問:物質交換的途徑需要穿過幾層膜 構建模型,聆聽分析 小組討論,隨機選擇同學進行回答問題 訓練分析能力 培養學習興趣三 課外擴展,課堂小結 含課內練習 10-15分鐘 1.水腫的直接原因 2.總結內環境的概念,人體整個物質交換過程,內環境的理化性質 總結、歸納 訓練總結知識的方法---概念圖。【板書設計】第1節 細胞生活的環境一、體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二、細胞外液三、內環境是細胞外液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