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總結復習【知識梳理】 要點一 隋唐宋元明清時期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階段 時期 主要措施完善 隋唐 確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度,加強中央集權發展 宋朝 宋太祖在中央解除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削弱相權;在地方,派文臣擔任州縣長官,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元朝 創立行省制度,在歷史上影響深遠頂峰 明朝 在地方將原來行中書省的權力一分為三,設立“三司”;在中央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向皇帝負責;設置廠衛特務機構,監視官民;八股取士;分散兵權,皇帝直接掌握了軍權清朝 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軍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興文字獄,實行文化專制政策 認識:①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有利于政治和社會的穩定,但禁錮了思想,不利于社會的進步和發展。②在今天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我們要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要點二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階段 時期 主要措施產生 隋朝 隋文帝:注重考察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 隋煬帝:創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完善 唐朝 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 武則天: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發展 宋朝 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僵化 明朝 通過八股文選拔官員,應試的人為了能夠被錄取,只有死讀“四書”“五經”,成為皇帝旨意的順從者廢除 清末 1905年,清政府廢除了科舉制度 要點三 清朝前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地區 管轄措施 共同影響 歷史啟示臺灣 ①1683年,清軍打敗臺灣鄭氏軍隊,臺灣歸入清朝版圖。②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鞏固了國家統一,使清朝成為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國力強大的統一多民族國家 ①統一必然促進國泰民安,分裂必將導致國運衰退。②歷代王朝對邊疆的開拓與管理充滿艱辛,今天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來之不易。③臺灣、西藏、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西藏 ①順治帝冊封“達賴喇嘛”,康熙帝冊封“班禪額爾德尼”,此后,歷代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②1727年,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方政務。③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設立噶廈,授達賴喇嘛和駐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務。④1793年,清朝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29條,規范了西藏地方行政體制和法規西北 邊疆 ①康熙帝平定蒙古族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的叛亂,穩定了西北部邊疆地區。②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亂,設伊犁將軍,管轄整個新疆地區。③乾隆帝妥善安置回歸祖國的土爾扈特部 要點四 明清時期的對外交往對外 經濟 文化 交流 史實 或政 策 明朝鄭和下西洋 人物 明成祖、鄭和目的 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國富強”,同時也用中國的貨物去換取海外的奇珍概況 1405—1433年,鄭和率船隊7次下西洋評價 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意義 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清朝閉關鎖國政策 定義 清政府實行的一項嚴格限制對外交通、對外貿易的政策(強調是“限制”而不是“完全禁止”)原因 清朝的統治者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到侵犯;懼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影響 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曾起到過一定的自衛作用;清廷故步自封,閉關自守,使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對外 關系 重大 歷史 事件 明朝 戚繼光抗倭荷蘭殖民者侵占我國寶島臺灣清朝 鄭成功收復臺灣雅克薩自衛反擊戰;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認識 明清時期對外交往特點的變化反映了我國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封建統治的危機1.(2022泰安中考)下面示意圖中,①處應填的內容是 ( )A.開創科舉制度 B.設御史臺C.設立三司 D.設立軍機處2.(2021鹽城中考)明朝嚴格規定考試的題目必須來自“四書”“五經”;考生對題目的解釋,必須是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標準,不得自己隨意發揮。這表明明朝 ( )A.開創科舉制度 B.推行重文輕武C.提倡尊孔崇儒 D.大興文字獄3.(2022江蘇徐州模擬)對下表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 )①率舟師出使南海西洋以至西域諸國……見于記載的所經國度,多至三十余地。 ②不窮兵,不疲民,而禮樂文明,赫昭異域。 ——[明]茅元儀《武備志》A.①說明鄭和航海使歐亞建立起直接的商業聯系B.①屬于歷史結論C.②贊揚了鄭和航海推行的和平友好文化政策D.②屬于歷史事實4.(2022貴陽中考)厲慎思同學在參加學校組織的“城市歷史沿革”調查活動時,搜集到如下圖所示某城市的歷史信息。據此判斷,他調查的城市是 ( )A.西安 B.洛陽 C.開封 D.北京5.(2022盤錦中考)歷史離我們很近,我們可以從文物和遺存中感受到歷史演進的脈搏。下列文物和遺存,可以反映的主題是 (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6.(2022梧州中考)明代商業發展推動工商業市鎮的崛起。在松江府,棉織業市鎮有朱涇鎮、朱家角鎮等;在嘉興府,絲織業市鎮有王店鎮、王江涇鎮等。這說明當時 ( )A.區域生產的專業化明顯 B.自然經濟開始逐步解體C.資本主義經濟普遍出現 D.農產品商品化開始出現7.(2022齊齊哈爾中考)認識課題和時代特征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根據下圖的關鍵詞,可以確定的課題名稱是 ( )軍機處的設立 文字獄與文化專制政策 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 閉關鎖國政策A.東漢的興衰 B.隋朝的統一與滅亡C.明朝的統治 D.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8.(2022蘇州中考)1571—1821年間,從美洲運往菲律賓馬尼拉的白銀共計4億比索,其中二分之一或者更多一些,通過購買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流入了中國。這種被稱為“絲—銀”貿易的“全球化”貿易 ( )A.有利于明清商品經濟的發展B.導致葡萄牙殖民者占據澳門C.為海上絲路的開通奠定基礎D.表明當時中國已經步入近代9.(2022北京海淀區期末)線描圖在內容和技法方面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下圖所示關于四大名著的線描作品,對應正確的是 ( )A.①—《水滸傳》 B.②—《三國演義》C.③—《西游記》 D.④—《紅樓夢》答案1.C 2.C 3.C 4.D 5.B 6.A7.D 8.A 9.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