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9張PPT)第3節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第3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課標內容要求核心素養對接必備知識·自主預習儲備01黑細胞核攝食有反應伸縮泡分裂消化攝食無反應顯微鉤針一樣細胞核菊花形傘形菊花形細胞核細胞代謝和遺傳簡化的概括性物理模型概念模型DNA雙螺旋結構分工合作進化生物與環境結構生物體代謝和遺傳關鍵能力·重難探究達成02核心點一核心點二應用創新·問題情境探究03學習效果·隨堂評估自測04點擊右圖進入…課時分層作業謝謝觀看 THANK YOU!W核膜:膜把核內物質與分開核仁:與某種的合成以及的形成有關染色質:主要由組成,是遺傳信息的載體核孔:實現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交流淺仰芹切死亡無相互段時間后植死亡對照細核著前后對照有核部分取出核死亡細胞核甲組相互對照受精卵A8器乙組受精卵夢前后對照我仰h團結守紀勤學春①雙層膜,外膜上附著許多核糖體,常與結內質網相連②核膜上具有核孔構③核膜是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質組成①起屏障作用,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功②控制離子和小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能③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代謝旺盛的細胞中,核孔數量較多nM美西螈核移植細胞核控制體色蠑螈橫縊細胞核控制發育思考·討論變形蟲切半細胞核控制行為傘藻嫁接、細胞核控制形細胞核核移植態結構建成的功能結論: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雙層膜核膜核孔:物質交換、信息交流基本結構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核仁體的形成有關細胞核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結構科學方法:建構模型物理模型、數學模型、概念模型等第3節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1.闡明遺傳信息主要儲存在細胞核中。2.實驗:嘗試制作真核細胞的結構模型。 1.生命觀念——運用結構與功能觀,認同細胞核的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細胞核是生命系統的控制中心。2.科學思維——通過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掌握模型制作的方法。3.科學探究——通過對細胞核功能的實驗分析,體驗對細胞核功能的實驗設計及其結果分析的過程,掌握對照實驗的設置方法。一、細胞核的功能1.探究細胞核功能的實驗(1)實驗一: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實驗①實驗過程:黑美西螈提供細胞核,白美西螈提供細胞質、細胞膜等結構,結果后代全部發育成黑色的。②結論:美西螈皮膚顏色是由細胞核控制的。(2)實驗二: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實驗過程及結論(3)變形蟲切割培養實驗①用玻璃針將變形蟲切成兩半②若用顯微鉤針將有核的一半的細胞核鉤出:a.無核的部分:與上述無核的一半一樣。b.及時給無核的部分重新植入一個細胞核:各項生命活動又會恢復。③實驗結論:變形蟲的攝食、應激性及生長、分裂等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核。(4)傘藻的嫁接實驗①實驗過程 圖1 傘藻嫁接實驗 圖2 傘藻核移植實驗圖1嫁接后,傘藻A和傘藻B帽的形狀分別為菊花形和傘形。圖2核移植后,傘藻C帽的形狀為菊花形。②結論:傘藻帽的形狀是由細胞核控制的。問題:傘藻核移植實驗是對傘藻嫁接實驗的補充,請分析該實驗排除了傘藻嫁接實驗中什么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干擾。提示:排除了假根中其他物質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進一步驗證細胞核的作用。2.細胞核功能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二、細胞核的結構與建構模型1.結構2.建構模型(1)概念: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2)類型: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等。(3)舉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屬于物理模型,它形象而概括地反映了DNA分子結構的共同特征。三、細胞在生命系統中的地位1.結構特點(1)結構復雜而精巧。(2)各組分之間分工合作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2.形成的原因(1)幾十億年進化的產物。(2)是生物與環境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3.地位(1)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2)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 (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某些細胞無細胞核,說明細胞核不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所必需的。 ( )2.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 )3.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讓蛋白質和DNA自由進出。 ( )4.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存在于細胞核中的兩種不同物質。 ( )提示:1.× 極少數細胞由于特殊的功能無細胞核,真核細胞一般都有細胞核,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必需的。2.√3.× 核孔具有選擇性,DNA不能進出,蛋白質的進入是有選擇的。4.× 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一種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 細胞核的功能1.探究細胞核功能的實驗分析及歸納(1)實驗分析①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實驗:該實驗無對照組,可將白色美西螈胚胎細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去核卵細胞形成重組細胞進行培養作為對照。②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和變形蟲切割實驗:兩實驗既有相互對照,又有自身前后對照(如圖)。③傘藻嫁接與核移植實驗:傘藻核移植實驗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質的作用,從而證明是細胞核控制傘藻“帽”的形狀。(2)實驗歸納2.細胞核與細胞質的關系存活時間 原因分析單獨的細胞核 很快死亡 缺乏細胞質提供的營養和能量單獨的細胞質 存活一段時間后死亡 細胞質中由細胞核控制合成的物質在一段時間內仍可發揮作用細胞核+細胞質 正常生活 細胞核與細胞質是相互依存的統一整體(1)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和變形蟲切割實驗說明細胞只有保持結構的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動。(2)變形蟲切割實驗、傘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實驗的共同之處有:a.均有核移植的后續實驗;b.均將細胞分成兩部分,設置實驗組與對照組,有效排除無關變量的干擾,增強說服力。1.有人利用真核單細胞生物a、b做了如下實驗,這個實驗最能說明的問題是( )A.控制c性狀發生的遺傳信息來自細胞核B.控制c性狀發生的遺傳信息來自細胞質C.c性狀發生是由細胞核和細胞質的遺傳信息共同決定的D.細胞核內的遺傳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狀的發生A [細胞c的細胞膜和細胞質都來自細胞b,但細胞核來自細胞a,其性狀與細胞a相同,說明控制c性狀發生的遺傳信息來自細胞核,A正確,B、C錯誤;本實驗無法說明細胞核內的遺傳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狀的發生,而且細胞質中也有少量的遺傳物質,D錯誤。]2.傘藻結構可分為“帽”、柄和假根3部分。科學家用地中海傘藻和細圓齒傘藻做嫁接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該實驗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A.細胞核和細胞質在結構上沒有聯系B.傘帽形態結構的建成取決于細胞核C.傘帽形態結構的建成與“假根”有關D.該實驗中缺少對照,不能得出結論C [分析題圖實驗,無法判斷出細胞核和細胞質在結構上沒有聯系,A錯誤;分析題圖實驗可知,傘帽形態結構的建成與“假根”有關,但是無法得知與假根中的細胞核有關,B錯誤,C正確;該實驗為相互對照,可以得出相關結論,D錯誤。]關于細胞核功能的兩點提醒(1)細胞核是細胞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不是代謝活動的場所。(2)細胞核行使功能時與細胞質有關,細胞核與細胞質是相互依存的統一整體。 細胞核的結構1.核膜的結構和功能2.核仁(1)結構:光學顯微鏡下為折光性較強的致密小體。(2)功能①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②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中,核仁較大。3.染色質與染色體染色質 染色體不同點 存在時期 分裂間期 分裂期形態 極細的絲狀 呈圓柱狀或桿狀相同點 成分 主要是DNA和蛋白質特性 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功能 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關系 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轉化關系為:大分子物質并非都通過核孔自由進出。(1)核孔具有選擇性,因為核孔上存在由蛋白質構成的核孔復合體,大分子物質通過核孔,必須要經過與核孔蛋白質的識別與結合。(2)核孔是蛋白質、RNA等大分子進出細胞核的通道,而DNA不能自由進出,因為細胞核內的DNA位于染色體上,不會離開細胞核。3.下圖為細胞核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環狀結構B.②是產生核糖體、RNA和蛋白質的場所C.蛋白質、D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過核孔進出細胞核D.核孔對物質的運輸具有選擇性D [圖中①是染色質,是由蛋白質和DNA組成的絲狀結構,選項A錯誤;②是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選項B錯誤;③是核孔,蛋白質和RNA可選擇性通過核孔,但DNA不能通過核孔進出細胞核,選項C錯誤;核孔也具有選擇透過性,選項D正確。](1)核仁不是遺傳物質的儲存場所核仁參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分布于染色體(染色質)上。(2)核孔的數量和核仁大小并不是固定的。(3)并非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篩管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等極少數細胞外,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特殊的爪蟾蝌蚪20世紀50年代,英國發育生物學家戈登利用非洲爪蟾做過一個劃時代的實驗:他先用紫外線照射爪蟾的卵細胞,破壞其細胞核,然后將另一只爪蟾蝌蚪腸上皮細胞的細胞核植入其中。結果發現一部分卵細胞可以發育成蝌蚪,其中有幾只蝌蚪竟然繼續發育成為成熟的爪蟾。由材料分析知,將爪蟾蝌蚪腸上皮細胞的細胞核植入破壞了細胞核的卵細胞中,結果一部分卵細胞發育成蝌蚪,并有幾只蝌蚪繼續發育成為成熟的爪蟾,由此形成科學思維和社會責任的學科素養。(1)爪蟾蝌蚪的細胞核從腸上皮細胞取出后,很快失去活性;失去細胞核的細胞質部分在一段時間后也會失活,其原因分別是什么?(科學思維)提示:前者失去細胞質提供的物質和能量供應,后者失去細胞核的遺傳信息控制,細胞質中的酶失活后不能合成。(2)實驗中,有幾只蝌蚪最后發育成了成熟爪蟾。請預測其體色花紋是與提供卵細胞還是與提供腸上皮細胞的爪蟾更相似,為什么?(科學思維)提示:與提供腸上皮細胞的爪蟾更相似。儲存生物的遺傳信息的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內。(3)戈登的實驗,盡管只有極少數重組細胞能發育到成體爪蟾,但他的技術和方法卻開辟了一個嶄新的領域,是一項重大突破,為什么?(社會責任)提示:提供了一種生物繁殖的新途徑,對生物繁育、瀕危動物繁育有重要意義。[課堂小結]知 識 網 絡 構 建 要 點 強 化 識 記1.核心概念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而對認識的對象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等。2.結論語句(1)核膜是不連續的雙層膜,其上有核孔。核孔是RNA和蛋白質等大分子進出的通道。(2)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一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3)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4)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5)細胞既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1.下圖所示為科學家進行的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你認為該圖最能說明( )A.細胞質控制著細胞的性狀B.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性狀C.細胞質與細胞分裂、分化密切相關D.細胞核與細胞分裂、分化密切相關D [蠑螈受精卵橫縊為兩部分,無核部分與有核部分相互對照,后來無核部分擠進細胞核后與之前自身前后對照,均說明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分裂和分化。]2.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 )A.核膜不與細胞內的其他膜相連B.核仁與細胞核內蛋白質的合成有關C.D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控制細胞的代謝D.細胞周期中染色體和染色質發生周期性變化D [本題考查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核膜與內質網膜是相連的。核仁與rRNA和核糖體的形成有關,細胞核中的蛋白質是在細胞質中的核糖體上合成的。細胞核中的DNA不能進入細胞質中。]3.下列關于制作三維結構模型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在制作模型時,科學性、準確性應該是第一位的B.模型是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C.拍攝黑藻葉肉細胞葉綠體的顯微照片就是建構了細胞的物理模型D.學生制作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時,材料方面可以用不同顏色區分不同的細胞結構,具有特點突出,便于觀察的優點C [在制作模型時,科學性、準確性應該是第一位的,A正確;模型是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B正確;拍攝黑藻葉肉細胞葉綠體的顯微照片屬于實物,不屬于物理模型,C錯誤;學生制作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時,材料方面可以用不同顏色區分不同的細胞結構,具有特點突出,便于觀察的優點,D正確。]4.下面為典型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只有在________細胞中,使用電子顯微鏡才可以看到此圖所表示的結構。(2)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 ]________高度螺旋化,成為________。(3)由圖中可見[1]________和[ ]________的連通,使細胞質和核內物質的聯系更為緊密。(4)圖中[2]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的;核糖體的合成與圖中[ ]________有關。[解析] (1)細胞核的有無是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根本區別,只有在真核細胞中才能觀察到細胞核。(2)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質高度螺旋化,成為染色體。(3)內質網外連細胞膜,內連核膜,是物質運輸通道,使細胞質與核內物質聯系更密切。(4)染色質是由DNA和蛋白質構成的,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染色質螺旋變粗形成染色體。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答案] (1)真核 (2)3 染色質 染色體(3)內質網 5 核膜(4)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DNA 蛋白質 4 核仁1/11課時分層作業(11)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題組一 細胞核的功能1.將一只黑色公綿羊的體細胞核移入白色綿羊的去核卵細胞中,并將此卵植入另一只黑色綿羊子宮內發育,生出的小綿羊即克隆羊。那么,此克隆綿羊為( )A.黑色公綿羊 B.黑色母綿羊C.白色母綿羊 D.白色公綿羊A [生物體性狀的遺傳主要是由細胞核控制的,因為“克隆綿羊”的遺傳物質來自細胞核,所以它的性狀與供核綿羊是相同的。]2.變形蟲在細胞核被移除之后仍能消化已吞噬的食物,但不能再攝取食物,也不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電鏡下可以觀察到退化的高爾基體等細胞器。由此可以說明( )A.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B.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C.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D.細胞核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B [由題干信息可知,移除細胞核后變形蟲的生命活動受到影響,由此可說明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3.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傘藻核移植實驗不能說明( )A.細胞分裂與細胞核有關B.傘帽的形狀與細胞核有關C.傘帽的形狀與細胞膜有關D.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C [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結果是有核部分能夠分裂發育形成胚胎,無核部分則停止分裂發育,說明細胞核與細胞分裂有關;傘藻核移植實驗結果是傘帽形狀總是與提供細胞核的親代相同,說明了傘帽的形狀與細胞核有關。綜合分析,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4.如圖是對變形蟲進行去核和再植核的有關實驗過程。用一根玻璃針,將一個變形蟲切成兩半,有核的一半能繼續存活,無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將一個變形蟲的核取出,無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單獨的細胞核則無法生存。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去核的細胞質可以存活一段時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單獨的核不能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變形蟲去除細胞核后,新陳代謝減弱,運動停止,存活一段時間后最終死亡。但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回一個細胞核,其又能夠恢復生命活動,正常生活,由此可以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正常細胞的細胞核與細胞質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去核的細胞質仍能存活一段時間,是因為細胞質中已合成的蛋白質仍能發揮作用,變形蟲因失去核,不能繼續合成蛋白質和酶,不久便會死亡。(2)單獨裸露的細胞核失去了營養物質和能量供應,很快死亡。(3)(4)該實驗說明,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只有保證細胞結構的完整性,細胞才能進行正常的代謝活動。[答案] (1)細胞質中已合成的蛋白質仍可發揮作用 (2)沒有營養物質和能量供應 (3)細胞核在細胞生命活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4)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題組二 細胞核的結構5.對染色質和染色體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所有細胞的染色質都存在于細胞核中B.染色質和染色體的形態結構和化學成分完全相同C.染色質或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D.染色質或染色體只存在于真核細胞的細胞核中B [染色質存在于真核細胞的細胞核中;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一物質在細胞周期中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其化學組成相同,都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原核細胞中沒有染色質或染色體,真核細胞中有染色質或染色體。]6.核孔是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大分子物質運輸的通道,在細胞內具有重要的功能。下列關于核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不同種類細胞的核孔數目和大小差別很大B.細胞生長、代謝旺盛的細胞,其核孔較多C.同種細胞在不同生理狀態下核孔的大小是有變化的D.核糖體合成的酶經過核孔進入細胞核需經過2層生物膜D [核糖體合成的酶是蛋白質,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只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故穿過0層生物膜,D項錯誤。]7.如圖表示某生物細胞核的結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從圖中可以看出,內質網膜和核膜直接相連B.圖示中有中心體,說明該生物為低等植物或動物C.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具有選擇性,核膜也具有選擇透過性D.核仁是與核糖體形成有關的細胞器D [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但核仁不屬于細胞器。]8.下圖為細胞核結構的示意圖。請結合所學知識,據圖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只有在________細胞中,使用________顯微鏡才可以看到此圖所表示的結構。(2)[2]主要由DNA和________組成,后者通過[ ]________進入細胞核內。(3)從圖中可以看出3為________,其與__________________有關。[解析] (1)圖示結構為細胞核,細胞核存在于真核細胞中,圖示中能看到核仁、核膜等結構,為亞顯微結構圖,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2)2是染色質,主要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質。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具有選擇性,蛋白質可以通過[4]核孔進入細胞核。(3)3是位于細胞核內的核仁,核仁的功能是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答案] (1)真核 電子 (2)蛋白質 4 核孔 (3)核仁 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題組三 細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9.細胞是一個最基本的生命系統,它在結構和功能上均體現出高度的統一性。下列哪些原因能解釋細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A.高爾基體是膜面積很大的細胞器,它向外可連接細胞膜,向內可連接核膜B.植物的導管將根、莖、葉連在一起,使植物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并將根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輸送給莖和葉C.植物細胞可通過胞間連絲實現相鄰細胞間的信息交流D.核孔使細胞核與細胞質得以溝通,有利于細胞核、細胞質之間的某些大分子物質的運輸D [內質網是膜面積很大的細胞器,它向外可連接細胞膜,向內可連接核膜,A項不符合題意;根、莖、葉是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導管將根、莖、葉連在一起不能說明細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B項不符合題意;植物細胞通過胞間連絲實現相鄰細胞間的信息交流,體現的是細胞膜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不能體現細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C項不符合題意;核孔使細胞核與細胞質得以溝通,有利于細胞核、細胞質之間的某些大分子物質的運輸,這說明細胞在結構和功能上均體現出高度的統一性,D項符合題意。]題組四 嘗試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10.下列關于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屬于概念模型B.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屬于數學模型C.拍攝洋蔥表皮細胞的顯微照片就是建構了細胞的物理模型D.以實物或圖畫形式構建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屬于物理模型D [物理模型是指以實物或圖畫形式直觀地表達認識對象特征的模型,如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就是一種物理模型,A、B項錯誤,D項正確;洋蔥表皮細胞的顯微照片屬于實物的圖像,不屬于物理模型,C項錯誤。]11.右圖是細胞核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①是核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B.②是染色質,主要由RNA和蛋白質組成C.③是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D.④是核孔,實現核質之間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B [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B項錯誤。]12.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可依據圖像中特定的結構判斷細胞的類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觀察不到核膜,則一定為原核細胞B.若觀察不到葉綠體,則一定不是植物細胞C.若觀察到染色體,則一定為真核細胞D.若觀察到中心體,則一定為動物細胞C [若觀察不到核膜,不一定是原核細胞,如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A錯誤;若觀察不到葉綠體,則不一定不是植物細胞,如根尖細胞,B錯誤;若觀察到染色體,則一定為真核細胞,因為原核細胞不含染色體,C正確;若觀察到中心體,則可能是動物細胞或低等植物細胞,D錯誤。]13.如圖表示傘藻的某實驗過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本實驗中的傘藻是多細胞生物B.本實驗能說明“帽”的形狀是由足決定的C.本實驗能說明遺傳物質在“柄”或“足”中D.本實驗能說明細胞核是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C [傘藻是單細胞生物,A錯誤;根據實驗的變量分析可知“帽”的形狀是由“柄”或“足”或兩者共同決定,B錯誤;由分析可知,“帽”的形狀是由“柄”或“足”或兩者共同決定,因此本實驗能說明遺傳物質在“柄”或“足”中,C正確;由于沒有單獨研究細胞核的實驗,該實驗只能說明“柄”或“足”與遺傳和代謝的控制有關,D錯誤。]14.核孔是一組蛋白質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結構,被稱為核孔復合體,它是細胞質與細胞核內物質輸送活動的看護者。如下圖所示,該復合體由一個核心腳手架組成,其具有選擇性的輸送機制由大量貼在該腳手架內面的蛋白組成,稱為中央運輸蛋白。據此分析不正確的是( )A.核孔復合體與核膜內外的物質運輸有關B.人體成熟的紅細胞中核孔數目較少,影響核內外的信息交流C.核孔對物質的運輸具有選擇性D.中央運輸蛋白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B [依題意可知,核孔復合體是細胞質與細胞核內物質輸送活動的看護者,說明其與核膜內外的物質運輸有關,A項正確;人體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無核孔,B項錯誤;核孔復合體由一個核心腳手架組成,貼在該腳手架內面的中央運輸蛋白賦予了核孔選擇性,C項正確;中央運輸蛋白屬于蛋白質,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D項正確。]15.如圖甲為細胞中某一結構的模式圖,圖乙表示圖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級結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甲 乙(1)圖甲所示為________結構。圖甲中1所示的結構由________層磷脂分子構成。(2)圖甲中2所示結構是________。單位面積的該結構數目與細胞類型和代謝水平有關,人的胰島B細胞比口腔上皮細胞中該結構的數目________(填“多”或“少”)。圖甲中與細胞代謝水平相關的結構還有[ ]________。(3)圖乙中①是________分子。已知②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則鑒定②的試劑為________。(4)圖乙中①在動物細胞中除了在④上外,還分布在________中。[解析] (1)圖甲可觀察到核膜(雙層膜結構)、染色質、核仁等結構,是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核的亞顯微結構。(2)圖甲中2所示結構是核孔,核孔是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的通道,通常代謝旺盛的細胞,其核孔數目相對較多;圖甲中與細胞代謝水平相關的結構還有核仁。(3)圖乙中①表示雙螺旋結構的DNA分子,鑒定②蛋白質的試劑是雙縮脲試劑,呈現紫色。(4)圖乙中①DNA在動物細胞中除了在④染色體上外,還分布在線粒體中。[答案] (1)細胞核的亞顯微 4 (2)核孔 多 4 核仁 (3)DNA 雙縮脲試劑 (4)線粒體7/7(共35張PPT)第3節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素能提升課1 科學思維中的歸納法和模型建構第2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提升點1 歸納法01提升點2 模型建構02謝謝觀看 THANK YOU!我仰h團結守紀勤學春①23淺仰芹款505152535溫度/℃ 歸納法歸納法:由一些具體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1.歸納法的類型(1)完全歸納法一類事物的全部對象 ↓得出正確的結論:有機物中含有C、H、O(2)不完全歸納法一類事物的部分對象 ↓ 得出結論2.歸納法的過程(1)搜集和積累一系列事物經驗或知識素材。(2)分析所得材料的基本性質和特點,尋找出其服從的基本規律或共同規律。(3)描述和概括(作出系統化判斷)所得材料的規律和特點,從而將這些規律作為預測同類事物或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1.下圖表示生物體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的模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IV中①有1種,②有2種B.人體細胞內②有2種,③有8種C.DNA與RNA在核苷酸上的相同點只在①方面D.人體內的核苷酸有8種,其徹底水解產物也有8種D [HIV為RNA病毒,②只能為核糖,A項錯誤;人體細胞內含有DNA和RNA,③代表的堿基有A、G、C、T、U 5種,B項錯誤;DNA與RNA在核苷酸上的相同點是都含有①磷酸和A、G、C,C項錯誤;人體內的核苷酸有8種,其徹底水解產物包括磷酸、兩種五碳糖、五種堿基,共8種化合物,D項正確。]2.圖甲中A、B、D分別表示細胞內的三種大分子有機物,a、b、d分別表示能組成這三種大分子的基本單位,圖乙是核苷酸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甲乙(1)圖乙結構是圖甲中B的組成單位,乙是________。(2)如果圖甲表示的是植物體的葉肉細胞,則物質D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物質D是動物肝細胞的儲能物質,則物質D是________________。(3)物質A、B、D都是由單體聚合而成,都屬于________。[解析] (1)b是B的基本單位,B構成染色體,所以B是DNA,圖乙表示圖甲中物質b的結構,則圖乙所示物質的名稱是脫氧核苷酸。(2)D是細胞中的能源物質,表示的是糖類,如果圖甲表示的是植物體的葉肉細胞,則物質D是淀粉,如果物質D是動物肝細胞的儲能物質,則物質D是肝糖原。(3)物質A為蛋白質,B為DNA,D為多糖,都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的大分子。[答案] (1)脫氧核苷酸 (2)淀粉 肝糖原 (3)大分子3.如圖表示細胞內有機物的基本單位和主要功能,其中E、F、G、H都是生物大分子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E在人和動物體中指的是________。E在植物細胞中指的是________。其基本單位A是________。(2)等質量的E和F氧化分解,釋放更多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生物體內,________________能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的發育和生殖細胞的形成,它與維生素D和________________都屬于固醇類。(4)物質C分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決定了其種類的不同。[解析] (1)據圖分析E是主要的能源物質,為多糖,則A是葡萄糖,動物細胞中的多糖是糖原,植物細胞中能夠作為能源物質的多糖是淀粉。(2)E是多糖,F是脂肪,與多糖相比,等量的脂肪分子中C、H的比例較高,因此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更多。(3)脂質中的固醇包括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D,其中性激素能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的發育和生殖細胞的形成。(4)物質C是氨基酸,不同的氨基酸R基不同。[答案] (1)糖原 淀粉 葡萄糖 (2)F F是脂肪,脂肪的碳、氫比例高,氧化分解可以釋放更多的能量(或脂肪含氫量多,含氧量少,氧化分解釋放更多能量) (3)性激素 膽固醇 (4)R基(側鏈基團) 模型建構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描述,這種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體的、形象化的實物,有的則以抽象化的形式表現出來。2.模型類型(1)概念模型①概念:用文字、圖線和符號等將有聯系的名詞或過程連接起來,將生命現象或活動規律闡明清楚的一種較為抽象的模型。②常見形式:流程圖模型和概念圖模型。③實例:細胞的分類,真、原核細胞的比較(2)數學模型①概念:用字母、數字及符號建立起來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圖像、圖表等描述事物特征及內在聯系的數學表達式,它可以描述生命現象,用邏輯推理、運算、求解等來研究生命現象、解決生物學問題。②常見形式:數學式、曲線圖、柱狀圖等。③實例:細胞中元素與化合物的種類及含量 (3)物理模型①概念:以實物或圖畫的形式,直觀地表達認識對象特征的模型。②實例:葉綠體和線粒體的模式圖圖1 葉綠體結構模式圖 圖2 線粒體結構模式圖1.如圖是細胞結構或細胞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甲 乙 丙 丁A.以上細胞結構或細胞中都含有DNA和蛋白質B.甲、乙兩種結構都與能量轉換有關,具有丙結構的生物比丁高等C.甲、乙、丙都是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丁中不含甲、乙、丙D.甲、乙、丙、丁在進行相應生命活動過程中都有水的參與C [以上細胞結構或細胞中都含有DNA、RNA和蛋白質等有機物,A正確;甲、乙兩種結構都與能量轉換有關,具有丙結構的生物為真核生物,其比丁(原核生物)高等,B正確;甲、乙、丙都具有雙層膜結構,丙是細胞核不是細胞器,丁為細菌,其細胞中無雙層膜結構,C錯誤;甲、乙、丙、丁在進行相應生命活動過程中都有水的參與,D正確。]2.如圖為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幾種類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Ⅰ Ⅱ ⅢA.Ⅰ中信息分子可表示激素,與靶細胞特異性結合B.Ⅱ中②為受體,化學本質是糖蛋白,具有特異性C.精子和卵細胞是通過Ⅲ所示類型完成受精作用的D.高等植物細胞通過胞間連絲進行信息交流,與Ⅲ吻合C [Ⅰ中信息分子可表示內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可與靶細胞特異性結合,從而完成細胞間的信息交流,A正確;Ⅱ中①為與膜結合的信號分子,②為受體,化學本質是糖蛋白,具有特異性,B正確;精子和卵細胞是通過Ⅱ所示類型完成受精作用的,C錯誤;根據分析可知,高等植物細胞通過胞間連絲進行信息交流,與Ⅲ吻合,D正確。]3.人、鼠細胞融合實驗是用帶有不同熒光染料的抗體標記兩種細胞的膜蛋白,一段時間后兩種膜蛋白能在雜種細胞膜上均勻分布形成嵌合體。如圖是相關實驗記錄,據此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溫度增加到15 ℃以上,細胞膜流動性增強B.該實驗證明膜蛋白能夠運動C.溫度對膜蛋白的運動有影響D.圖中數據說明融合時間越長形成的嵌合體越多D [根據實驗結果,可以得出溫度增加到15 ℃以上,形成嵌合體的百分比增加,說明膜的流動性發生變化,A正確;該實驗證明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分子是運動的,B正確;從圖中看出,隨著溫度的變化,嵌合體的比例在改變,說明溫度對膜蛋白的運動有影響,C正確;在圖中橫坐標是溫度,也就是說自變量是溫度,所以圖中數據不能說明融合時間越長形成的嵌合體越多,D錯誤。]4.如圖是動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分析:(1)A圖細胞屬于________細胞,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B是植物的根毛細胞,則圖中不應有的結構是[____]________。AB細胞中具有雙層膜的結構有________(填編號)。(2)吞噬細胞能夠攝取外來的異物(如細菌等),該過程體現了⑤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具體特性)。(3)若A是昆蟲的飛行肌細胞,則該細胞中的細胞器[____]________較多,因為該細胞的生理活動需要能量多。(4)若A是人體的腸腺細胞,那么與其合成消化酶直接相關的細胞器[____]________的含量會多一些。(5)A圖中不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有________。(只寫名稱)(6)圖A中[____]________向內與細胞核膜相連,向外與細胞膜相連,所以細胞內存在著一套復雜的膜系統。[解析] (1)因為圖A細胞中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故為動物細胞;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最大的區別是無細胞壁;如果B為根毛細胞則無⑩葉綠體;④為核膜、⑥為線粒體、⑩為葉綠體,它們都有雙層膜。(2)吞噬細胞攝取異物體現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3)昆蟲的飛行肌細胞需要大量能量,所以⑥線粒體較多。(4)與合成消化酶直接相關的細胞器是③核糖體,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車間。(5)動物細胞中不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為中心體和核糖體。(6)②內質網向內與細胞核膜相連,向外與細胞膜相連,所以細胞內存在著一套復雜的膜系統。[答案] (1)動物 無細胞壁 ⑩ 葉綠體 ④⑥⑩ (2)一定的流動性 (3)⑥ 線粒體 (4)③ 核糖體 (5)中心體、核糖體 (6)② 內質網7/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章 第3節 素能提升課1 科學思維中的歸納法和模型建構.doc 第3章 第3節 素能提升課1 科學思維中的歸納法和模型建構.ppt 第3章 第3節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doc 第3章 第3節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ppt 課時分層作業(11)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