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 空氣與氧氣自主復習常考類型一:空氣的成分及氧氣含量測定1、空氣的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大致是 占21%、 占78%、稀有氣體占 、CO2占 、水蒸氣和其它氣體占0.03%。空氣的成分以 和 為主的 物。2、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紅磷燃燒產生大量 ,裝置冷卻后,打開彈簧夾,集氣瓶內有水進入,進入水的體積約為瓶子容積的 。說明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注意】(1)空氣中的成分指的是氣體的體積分數,不是質量分數。(2)一般來說,空氣的成分比較固定。這是因為動植物的呼吸和腐爛、物質的燃燒、鋼鐵的銹蝕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但是綠色植物在日光下進行光合作用,會放出大量的氧氣,使氧氣量保持相對平衡。(3)測量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必需是易和氧氣反應且沒有氣體生成的物質;一般不用鐵、木炭、硫作測定氧氣的反應物;測量用的反應物一定要足量,容器必須密封。【例1】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通車。許多旅客乘車穿越青藏高原時,會發生高原反應,感到呼吸困難,這是因為高原地區空氣里( )A、氧氣體積分數大大低于21% 。B、氮氣體積分數大大超過78% 。C、氧氣體積分數仍約為21%,但空氣稀薄。D、二氧化碳氣體含量大大增加。【解析】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氣稀薄,但空氣中的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不變,所以選C【答案】 C【變式拓展】1、空氣中含量較多且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是(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常考類型二:空氣的污染與防治1、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大致分為 和 兩大類。其中對空氣污染的氣體主要是 、 和等,這些氣體主要來自 的燃燒和 的廢氣等。2、防治空氣污染可以從多方面考慮:①減少礦物燃料的燃燒,開發新能源;②工廠的廢氣處理以后再排放;③大量植樹造林禁止濫砍濫伐等。【提示】檢測空氣環境的空氣質量日報主要包含三項內容:首要污染物、空氣污染指數和空氣質量級別。污染指數在0~500之間,是一個相對數值,數值越小表示污染物的含量越少,空氣質量越好。【例2】空氣是一種寶貴資源。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B、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的質量約占空氣質量的1/5。C、空氣中分離出的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作食品保鮮的保護氣。D、空氣質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量級別數目越大,空氣質量越好。【解析】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是氮元素;空氣中的成分指的是氣體的體積分數,不是質量分數。空氣質量級別數目越大,空氣質量越差。【答案】 C【變式拓展】2、金屬陶瓷是一種應用于高科技的復合材料,合成方法是將陶瓷(主要成份Al2O3,ZrO2等耐高溫材料)和粘結金屬(主要是Cr、Mo、W、Ti等高熔點金屬)研磨混勻成型后,高溫燒結使金屬仍然以單質的形式存在于金屬陶瓷之中。已知Cr、Ti的金屬活動性比Fe強,和Zn接近。據此判斷,在高溫燒結時可以使用的保護氣是( )A、氧氣 B、氮氣或稀有氣體 C、空氣 D、HCl和水蒸汽常考類型三:氧氣的性質和用途1、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氧氣是一種 色、 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 , 溶于水,液態或固態時顏色變為 色。2、化學性質: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 的氣體,在一定條件下能和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同時放出熱量。氧氣具有氧化性。反應物(顏色狀態) 在氧氣中的反應現象 化學方程式 注意事項木炭(灰黑色固體) ①燃燒發出 光②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 ③放出熱量 _____________ 夾木炭的坩堝鉗應從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硫(淡黃色固體) ①燃燒發出 火焰②生成 氣體③放出熱量 _____________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硫的用量不宜過多,防止對空氣造成污染紅磷(紅色固體) ①產生大量______②放出熱量 _____________ 產生的白煙是五氧化二磷固體,而不是白霧(小液滴)鐵絲 ①劇烈燃燒, ②生成_________③放出大量的熱 _____________ ①集氣瓶內應預先裝入少量的水或細沙,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②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易混點】光與火焰光:用于固體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時現象的描述,例如: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火焰:用于氣體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時現象的描述,例如: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硫雖然是固體,但在受熱熔化時變成硫蒸氣,硫蒸氣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藍紫色火焰。3、氧氣的用途:氧氣用來支持 和供給______。【例3】 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氧氣能支持燃燒,可作燃料。B、氧氣能跟所有物質發生氧化反應。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氣而生存。D、帶火星的術條一定能在含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復燃。【解析】 氧氣能支持燃燒,可做助燃劑;氧氣能跟一些物質發生氧化反應;帶火星的術條復燃要求在濃度較高的氧氣中才行。【答案】 C【變式拓展】3、氧氣跟世間萬物如影隨形。下列關于氧氣說法正確的是( )A、氧氣從淡藍色液體變成無色氣體發生了化學變化B、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并有無色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C、氧氣可用于動植物呼吸、醫療急救、作燃料切割金屬等D、用帶火星的木條可以檢驗氧氣常考類型四:氧氣的制法1、工業上大量制取氧氣,常采用分離__________的方法。2、實驗室里,常采用分解__________溶液,加熱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氣。其化學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氧氣可用__________法收集,因為__________;也可用__________法收集,因為__________。4、檢驗一瓶氣體是否是氧氣,可用 來檢驗。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可用 來檢驗。【例4】 通過一年的化學學習,應該知道有多種途徑可以制以氧氣。如:A、電解水 B、分離空氣 C、加熱高錳酸鉀 D、分解過氧化氫 E、__________(1)相信你在E處還可以寫出另一種制取氧氣的方法;(2)若用右圖裝置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實驗結束,停止加熱時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時發現水槽中的水變成了淺紫紅色,你認為產生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3)若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供選用的裝置如下:要得到平穩的氧氣流,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__(選填“甲”或“乙”);若用丙裝置干燥生成的氧氣,丙中盛放的液體試劑是__________,氣體應從__________(選填“a”或“b”)端導入。【解析】根據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回答問題即可。注意丙裝置是個洗氣裝置,它的用途很多。如可以收集、貯存、除雜等。但在洗氣中要注意進氣管要插入液面下,導氣管要短,有利于氣體導出。【答案】(1)加熱氯酸鉀(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等;(2)①試管②集氣瓶;以防止水倒吸進入熱的試管中,造成試管破裂;試管口沒有放一小團棉花,造成高錳酸鉀粉末進入水槽(或導管)。(3)甲;濃硫酸;a【變式拓展】4、潛水艇里需要配備氧氣的發生裝置,以保證長時間潛航。下列反應都能產生氧氣,其中最適宜在潛水艇里供給氧氣的反應是( )A、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B、水氫氣+氧氣C、過氧化鈉+二氧化碳碳酸鈉+氧氣D、過氧化氫水+氧氣自主探究探究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例5】 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教材中“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見圖I)進行了大膽改進,設計圖(II)(選用容積為45mL的18×180mm的試管作反應容器)實驗方案進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請你對比分析下面圖I、圖II實驗,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指出實驗中A、B儀器的名稱:A__________,B__________。(2)圖I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3)圖II實驗的操作步驟如下:①點燃酒精燈;②撤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原單位;③將少量紅磷平裝入試管中,將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處,并按圖II中所示的連接方式固定好,再將彈簧夾緊橡皮管;④讀取注射器活塞的數據。你認為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 (填序號)。(4)圖II實驗中,注射器活塞將從10mL刻度處慢慢前移到約為__________mL刻度處才停止。(5)對照圖II實驗,你認為圖I實驗有何不足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點即可)。【解析】 本題圖II與圖I的實驗原理相同,都是利用紅磷燃燒消耗裝置中的氧氣,使裝置內外產生壓強差,導致燒杯中水倒流或注射器活塞移動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根據題意試管內空氣的體積是45mL,反應后消耗了氧氣即9mL,還剩余36mL,試管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試管中的45mL體積不變,注射器內還應有1mL的氣體。【答案】(1)集氣瓶 燒杯 (2)4P+5O22P2O5(3)③①②④ (4)1(5)易造成實驗誤差(或污染環境)探究帶火星木條復燃與氧氣體積分數的關系【例6】 某學校科學興趣小組在研究“帶火星木條復燃與氧氣體積分數的關系”的課題中,采取了以下實驗步驟:先用分解過氧化氫(H2O2)制取一定量的氧氣,然后采用某種方法得到5只集氣瓶(規格:250mL)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依次編號為1、2、3、4、5;最后將帶火星的木條依次插入1~5號瓶中,把觀察到的現象和計算數據,填入下表。集氣瓶標號 1 2 3 4 5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28.9% 36.8% 44.7% 52.6% 60.5%帶火星木條的狀況 微亮 亮 很亮 復燃 復燃試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中采用分解過氧化氫(H2O2)的方法制取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指出得到5瓶含氧氣體積分數不同的空氣的具體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以上實驗事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填寫字母)。A、只有在純氧中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52.6%時,帶火星的木條就能復燃C、只要有氧氣存在就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3)上述實驗表明:物質燃燒的程度與氧氣的濃度有關,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請你再舉一例,將實驗內容和實驗現象填寫在下表中: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解析】 本題考查科學的探究方法。一般常采用對比、控制變化量的實驗手段進行探究。培養同學們提取數據信息、加工處理、分析住處的能力。【答案】 (1)2H2O22H2O+O2↑ (2)在5只集氣瓶中分別裝入一定量(25mL、50mL、75mL、100mL、125mL)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并用毛玻璃片蓋住,B (3)硫分別在氧氣中和空氣中燃燒,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微弱的淡藍色火焰(答案合理即可)。活塞在10ml刻度處注射器水紅磷紅磷彈簧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