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自然界中的氮循環(huán)知識目標(1)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環(huán)及人類活動對氮循環(huán)的影響;(2)通過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認識N2 、NO 、NO2的性質(zhì);(3)通過觀察思考活動,認識NH3,銨鹽的性質(zhì)及銨態(tài)氮肥的使用問題;(4)通過觀察思考活動,認識 HNO3的性質(zhì)。學習重點 氮氣、氨、銨鹽和硝酸的性質(zhì)。學習難點 硝酸的氧化性。知識框架知識梳理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1、氮的存在形態(tài)氮是地球上含量豐富的一種元素,以 的形式存在于大氣中,以 的形式存在于動植物體、土壤和水體中。2、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1)在自然界中豆科植物根部的 ,把空氣中的氮氣轉(zhuǎn)變?yōu)? 等含氮的化合物。在放電條件下,空氣中少量的 和 化合生成NO,NO和O2迅速生成 并隨水進入土壤和水體。(2)人們通過化學方法把空氣中氮氣轉(zhuǎn)化為 ,再根據(jù)需要進一步轉(zhuǎn)化成各種 。練習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豆科植物通過根瘤菌吸收空氣中的氮是化學變化B.汽車尾氣中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游離態(tài)氮轉(zhuǎn)化來的C.化石燃料燃燒通常不釋放出氮氧化合物D.植物秸稈燃燒時放出氮氧化合物,參與了氮的循環(huán)二、氮循環(huán)中的重要物質(zhì)及其變化1、氮氣①與氧氣反應:通常狀況下氮氣和氧氣 ,但在放電條件下,卻可以直接化合生成 色,溶于水的 。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②與氫氣反應: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與金屬鎂反應: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練習2、據(jù)報道,科學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關N4的說法正確的是A.N4是N2的同素異形體 B.相同質(zhì)量的N4和N2所含分子個數(shù)比為1:2C.相同質(zhì)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個數(shù)比為1:2 D.N4的摩爾質(zhì)量是56g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是一種 色 味的氣體, 溶于水, 毒。在常溫下與空氣中氧氣化合,生成二氧化氮,化學方程式為: 。二氧化氮:是一種 色 味的氣體, 溶于水, 毒。二氧化氮溶于水時,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該化學方程式為:二氧化氮有較強的氧化性,可使?jié)駶櫟牡矸鄣饣浽嚰堊兯{。練習3、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體內(nèi)有獨特功能,近年來此領域研究有很大發(fā)展,因此這三位教授榮獲了1998年諾貝爾醫(yī)學及生理學獎。下列關于NO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NO可以是某些含低價N物質(zhì)氧化產(chǎn)物 B.NO不是亞硝酸酐C.NO可以是某些含高價N物質(zhì)的還原產(chǎn)物 D.NO是棕色氣體3、氮的固定⑴概念: 的方法叫氮的固定。⑵分類:可以分為 、 。練習3、下列反應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A.N2與H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NH3 B.NO與O2反應生成NO2C.NH3經(jīng)催化氧化生成NO D.由NH3制碳銨和硫銨4、氨與銨態(tài)氮肥⑴氨①物理性質(zhì)氨是 色 氣味的 體。噴泉試驗實驗現(xiàn)象:形成噴泉,且燒瓶內(nèi)液體呈紅色。實驗原理:使燒瓶內(nèi)外在短時間內(nèi)產(chǎn)生較大的壓強差,利用大氣壓將燒杯中的液體壓入燒瓶內(nèi),在尖嘴導管處形成噴泉。(1)壓強差的形成:氣體極易溶于水或某種溶液的性質(zhì),也可以是氣體與液體快速反應,導致瓶內(nèi)壓強小于外界的壓強。(2)噴泉實驗的用途:形象地證明某些氣體極易溶于水(或特定溶液)或氣體與液體能夠快速反應。實驗結論:氨氣 溶于水,且與水反應生成了使溶液顯 性的物質(zhì)。實驗成功的關鍵:a瓶內(nèi)外壓強要足夠大,b盛放氣體的燒瓶必須干燥,否則瓶中有液體,會使氣體在實驗前已有大量溶解,造成壓強差不大,形成的噴泉不明顯。C氣體要充滿燒瓶d燒瓶不能漏氣實驗結束時,水不能充滿整個燒瓶的原因可能是:(1)實驗方法得當時:實驗所用氣體與水反應后產(chǎn)生另一種不溶于水的氣體產(chǎn)物,占據(jù)燒瓶內(nèi)的一定體積,使水不能充滿燒瓶。如:NO2與水反應。(2)因操作不當而引起的:裝置漏氣、燒瓶不太干燥、氣體溶解度不大練習4、同溫同壓下,兩個等體積的干燥圓底燒瓶中分別充滿①NH3,②NO2,進行噴泉實驗,經(jīng)充分反應后,瓶內(nèi)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確定②化學性質(zhì)a.與水的的反應氨 溶于水,在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中約溶解 體積氨。氨的水溶液叫 氨溶于水時,大部分NH3 和H2O通過氫鍵結合,形成一水合氨(NH3·H2O),NH3·H2O可以部分電離成 和 ,所以氨水顯 性。氨溶于水的過程中存在著下列可逆反應:NH3 + H2O NH3·H2O NH4+ +O H- 。NH3·H2O不穩(wěn)定,受熱時分解為 和 。思考:氨水中存在哪些分子和離子?b.氨與氯化氫的反應氨氣和氯化氫氣體可生成氯化銨,該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現(xiàn)象為:用途:可以用來鑒定氨氣的存在c.氨與氧氣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工業(yè)上制硝酸的基礎。③氨的實驗室制法在實驗室,常用加熱 和 的混合物的方法來制取氨氣,例如把固體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混合物加熱可制得氨氣。該化學方程式為 。用濕潤的 試紙放在收集氣體的試管口可以看到,加熱一會兒后, 試紙變 ,這說明氨氣已經(jīng)充滿試管。應立即停止加熱,并將多余的氨氣吸收掉,(可在導管口放一團用 或 浸濕的棉花球),避免 。若要制取干燥的氨氣,可使產(chǎn)生的氨通過干燥劑。在實驗室,通常是將制得的氨氣通過 以除去水蒸氣。由于氨水受熱分解也可產(chǎn)生氨氣,在實驗室有時也用加熱濃氨水的方法得到氨氣。NH3·H2O NH3↑+H2O另外,把濃氨水滴入固體氫氧化鈉中,也可以制得氨氣。⑵銨鹽①銨鹽受熱分解有些銨鹽受熱可分解產(chǎn)生氨氣,NH4Cl受熱會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冷卻時,氨氣和氯化氫又重新結合,生成NH4Cl。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上述過程。。碳酸氫銨在30℃以上,即可分解,反應方程式為: ,在儲存碳酸氫銨時,應 包裝并放在 處,施肥時,應將其埋在土下以保持肥效。銨鹽與堿反應氨氣的實驗室制法就是銨鹽與堿反應的例子。其他氨鹽都可以與堿反應產(chǎn)生NH3。(氨態(tài)氮肥不能與堿性的草木灰混合使用)寫出硫酸銨與氫氧化鈉反應方程式銨根離子的檢驗:步驟:在含有NH4+的溶液中加入 并加熱,用濕潤的 色石蕊試紙檢驗,若試紙變成 色,則證明原溶液中含有NH4+。6、硝酸及其應用⑴物理性質(zhì)純凈的硝酸是 色、 揮發(fā)、 刺激性氣味的 。濃硝酸見光或受熱分解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為了防止硝酸見光分解,一般將它保存在 試劑瓶中,放置在 處。⑵化學性質(zhì)①強酸性:具有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石蕊試液變 色;濃硝酸遇紫色石蕊試液先變 (H+作用),隨后 (氧化作用)。②不穩(wěn)定性:濃硝酸見光或受熱分解,該化學方程式為 。硝酸越濃,越 分解。濃硝酸久置呈黃色,是由于 。③強氧化性a與金屬的反應Cu 與濃HNO3: 。反應現(xiàn)象為: 。Cu 與稀HNO3: 。反應現(xiàn)象為: 。濃硝酸與濃鹽酸的混合物(體積比 )叫王水,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屬如 、等溶解。常溫下濃HNO3使 、 鈍化練習5、用銅鋅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寶欺騙行人的事件屢有發(fā)生。下列不易區(qū)別其真假的方法的是A.測定密度 B.放入硝酸中 C.放入鹽酸中 D.觀察外觀練習6、下列塊狀金屬在常溫時能全部溶于足量濃硝酸的是 ( )A.Ag B.Cu C. Al D.Feb與非金屬的反應濃硝酸在加熱條件下,能與碳、硫、磷等非金屬單質(zhì)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C 與濃HNO3的化學方程式: 。練習7、用以下三種途徑來制取相等質(zhì)量的硝酸銅:(1)銅跟濃硝酸反應;(2)銅跟稀硝酸反應;(3)銅先跟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再跟硝酸反應。以下敘述中正確的是A.三種途徑所消耗的銅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 B.三種途徑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C.所消耗的銅的物質(zhì)的量是:途徑(3)>途徑(1)>途徑(2)D.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是:途徑(1)>途徑(2)>途徑(3)三、人類活動對自然界氮循環(huán)和環(huán)境的影響⑴光化學煙霧⑵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⑶酸雨:氮氧化物與空氣中的水反應生成的硝酸和亞硝酸,也能形成酸雨。氮及其化合物關系圖練習題1、將體積為V mL的試管充滿NO氣體,按右圖進行實驗.當通人相同條件下O249 mL時,液面仍在原來位置,則試管體積V為( )A.49mL B.28 mL C.30mL D.24.5mL2、下列除去雜質(zhì)的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A.NO中有少量的NO2:用水洗滌后再干燥B.食鹽中有少量的NH4Cl:加過量的燒堿溶液后加熱蒸干C.N2中有少量的O2:通過灼熱的銅網(wǎng)D.硝酸中溶有少量NO2,可向硝酸中加入少量水,使NO2與水反應生成硝酸3、我國“神州5號”宇宙飛船的運載火箭的推進劑引燃后發(fā)生劇烈反應,產(chǎn)生大量高溫氣體從火箭尾部噴出。引燃后的高溫氣體成分由CO2、H2O、N2、NO等,這些氣體均為無色,但在衛(wèi)星發(fā)射現(xiàn)場看到火箭噴射出大量紅煙,產(chǎn)生紅煙的原因是 ( )A.高溫下N2遇空氣生成NO2 B.NO遇空氣生成NO2C.CO2與NO反應生成NO2 D.NO與H2O反應生成NO24、把3體積NO2氣體依次通過①NaHCO3溶液(飽和);②濃H2SO4;③Na2O2后(假設每一步的作用都是充分的),再用排水法收集殘留氣體,則收集到的氣體是: ( )A.1體積NO B.1體積NO2和0.5體積O2C.0.25體積O2 D.1/3體積的NO5、實驗室干燥氨可選用的干燥劑是: ( )A.無水氯化鈣 B.P2O5固體 C.濃硫酸 D.NaOH固體6、下列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的是:( )A.四氧化三鐵 B.小蘇打 C.王水 D.液氨7、下列氣體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的是( )A.CH4 B.NH3 C.NO2 D.NO8、下列關于硝酸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硝酸是三大強酸之一 B.稀硝酸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產(chǎn)生氫氣C.濃硝酸可用鋁槽車裝運 D.濃、稀硝酸都是強氧化劑9、硝酸應避光保存是因為它具有 ( )A.強氧化性 B.強酸性 C.揮發(fā)性 D.不穩(wěn)定性10、木炭屑與濃HNO3共熱,產(chǎn)生的氣體等分為①和②兩份,將第一份氣體先導入適量蒸餾水中再導入石灰水中,將第二份氣體直接導入石灰水中,則石灰水的變化可能是( )A.①不變渾濁②變?nèi)榘咨? B.①變?nèi)榘咨诓蛔儨啙?br/>C.①變?nèi)榘咨谧內(nèi)榘咨? D.①不變渾濁②變淺黃色11、下列對硝酸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濃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銅與硝酸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金屬與硝酸反應不產(chǎn)生氫氣 D.可用鐵或鋁制品盛裝濃硝酸12、從經(jīng)濟效益和環(huán)境保護考慮,大量制取硝酸銅最宜采用的方法是( )A.Cu + HNO3(濃)→ Cu(NO3)2 B.Cu + HNO3(稀)→ Cu(NO3)2C.Cu →CuO →Cu(NO3)2 D.Cu + AgNO3 →Cu(NO3)2 13、制取相同質(zhì)量的Cu(NO3)2時,消耗硝酸質(zhì)量最多的是( )A.銅與濃硝酸反應 B.銅與稀硝酸反應C.CuO與稀硝酸反應 D.Cu(OH)2與稀硝酸反應14、在冷的濃硝酸中,下列金屬最難溶解的是:( )A.Ag B.Al C.Mg D.Cu15、已知Cu(NO3)2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Cu(NO3)32CuO+4NO2↑+O2↑,某人將少量Cu(NO3)2固體放入試管中加熱,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入試管中,木條復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二氧化氮具有助燃性 B.二氧化氮具有還原性C.二氧化氮不發(fā)生反應 D.只有氧氣才能助燃16、在下圖裝置中,燒瓶中充滿干燥氣體a,將滴管中的液體b擠入燒瓶內(nèi),輕輕振蕩燒瓶,然后打開彈簧夾f,燒杯中的液體b呈噴泉狀噴出,最終幾乎充滿燒瓶。則a和b 分別是( )17、在1L1mol/L的氨水中( )A.含有1molNH3 B.含NH3和NH4+之和為1molC.含NH3·H2O1mol D.含NH3、NH4+、NH3·H2O共1mol18、下列反應中,硝酸既表現(xiàn)氧化性又表現(xiàn)酸性的是( )A.FeO + HNO3 B.C + HNO3 C.Cu + HNO3 D.CuO + HNO319、將20ml二氧化氮和氨的混合氣體,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化學方程式是6NO2+8NH3=7N2+12H2O。已知參加反應的二氧化氮比氨少2ml(氣體體積均在相同狀況下測定),則原混合氣體中二氧化氮和氨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 ( )A.3:2 B.2:3 C.3:7 D.3:420、將a L NH3通過灼熱的裝有鐵觸媒的硬質(zhì)玻璃管后,氣體體積變?yōu)閎 L(氣體體積均在同溫同壓下測定).該b L氣體中NH3的體積分數(shù)是 ( )A. B. C. D.21、將相同質(zhì)量的銅分別和過量濃硝酸、稀硝酸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反應速率:兩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應生成氣體的顏色:前者淺,后者深D.反應中轉(zhuǎn)移的電子總數(shù):前者多,后者少22、同溫同壓下,在3支相同體積的試管中分別充有等體積混合的2種氣體,它們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現(xiàn)將3支試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應后,試管中剩余氣體的體積分別為V1、V2、V3,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V1>V2>V3 B.V1>V3>V2 C .V2>V3>V1 D.V3>V1>V223、在容積為1L的干燥燒瓶中,用向下排空氣法充入NH3后,測得燒瓶中的氣體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9.7。若將此氣體進行噴泉實驗,當噴泉停止后進入燒瓶中溶液的體積應為( )A. L B. L C. L D. L24、標準狀況下,將NO2和O2按4︰1體積比充滿一燒瓶,燒瓶倒置于水中待液面穩(wěn)定(假設溶質(zhì)不向外擴散),則燒瓶內(nèi)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單位:mol/L)為( )A. B. C. D.25、CO2和NO共30mL,通過足量的Na2O2固體并充分反應后,氣體體積縮小到20mL,原混合氣體中NO的體積為( )A.10mL B.15mL C.20mL D.25mL26、38.4mg銅跟適量的濃硝酸反應,銅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22.4mL(標準狀況)氣體。反應消耗HNO3的物質(zhì)的量可能是( )A.0.001moL B.0.0016moL C、0.0022moL D.0.0024moL27.某單質(zhì)跟濃硝酸反應時,每0.5 mol單質(zhì)反應就消耗2 mol 硝酸,則單質(zhì)氧化后可能的化合價是( )A.+1 價 B.+2 價 C.+3 價 D.+4 價28.已知鎂跟稀硝酸反應時,每有1mol HNO3 反應,就有0.8mol電子轉(zhuǎn)移,此時硝酸的還原產(chǎn)物可能是( )A.NO2 B.NO C.N2O D.NH4NO329、某金屬單質(zhì)跟一定濃度的硝酸反應,假定只產(chǎn)生單一的還原產(chǎn)物,當參加反應的單質(zhì)與被還原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時,還原產(chǎn)物是 ( )A.NO2 B.NO C.N2O D.N230、在標準狀況下,將O2與NO按3:4體積比充滿燒瓶,將燒瓶倒置于水中,最后燒瓶內(nèi)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約為(單位:mol·L-1)( )A.0.045 B.0.036 C.0.026 D.0.01831、14g銅、銀合金與足量的某濃度的硝酸反應,將放出的氣體與1.12L(標準狀況下)氧氣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吸收,則合金中銅的質(zhì)量為(Cu:64;Ag:108)( )A.9.6g B.6.4g C.3.2g D.1.6g32、在鐵與銅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應后剩余金屬m1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蕩后,剩余金屬m2g,,則m1與 m2之間的關系是 ( )A、m1一定大于m2 B、m1可能等于m2 C、m1一定等于m2 D、m1可能大于m233、某100mL混合酸中,HNO3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4mol/L,H2SO4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2mol/L。向其中加入2.56克Cu粉,待充分反應后,溶液中Cu2+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A.0.15mol/L B.0.3mol/L C.0.225mol/L D.無法計算34、將NO2、NH3、O2的混合氣體33.6L,通過稀硫酸后,溶液質(zhì)量增加26.4g,氣體體積縮小為11.76L(體積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定),剩余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原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 )A.28.1 B.27.7 C.28.8 D.29.935、1.92 g銅投入一定量濃HNO3中,銅完全溶解,生成氣體顏色越來越淺,共收集到672 mL氣體(標況).將盛有此氣體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標況下一定體積的O2,恰好使氣體完全溶于水中,則通入O2的體積是( )A.504 mL B.168 mL C.336 mL D.224 mL36、a g金屬銅與含b g硝酸的溶液恰好完全反應。若a∶b=8∶21,則反應中起酸性作用的硝酸為( )A. B. C. D.37、把盛有48mlNO和NO2混合氣體的容器倒置于水中(保持同溫同壓),液面穩(wěn)定后,容器內(nèi)氣體的體積變?yōu)?4mL,則:(1)原混合氣中,NO是 12 mL,NO2是 36 mL(2)若在剩余的24mL中,通入6mL O2,液面穩(wěn)定后,容器內(nèi)氣體體積為 16 mL(3)若在剩余的24mL中,通入24mL O2,液面穩(wěn)定后,容器內(nèi)氣體體積為 6 mL(4)若在剩余的24mL中,通入 15或22 mL O2,充分反應后剩余4mL無色氣體。(5)若在原48mL NO和NO2中,通入 18 mL O2再倒置于水中,氣體會全部被吸收。38、用“氧化性”、“還原性”、“不穩(wěn)定性”、“揮發(fā)性”填空:濃硝酸要避光保存在陰涼處,是因為濃硝酸具有_不穩(wěn)定性_濃硝酸可使鐵、鋁產(chǎn)生鈍化現(xiàn)象,是因為濃硝酸具有_氧化性_打開濃硝酸的瓶蓋,可見到白霧,是因為濃硝酸具有 揮發(fā)性39、制取氨氣并完成噴泉實驗。(1)寫出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_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_。(2)收集氨氣應使用__向下排空氣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氣可選用 堿石灰 做干燥劑。(3)用圖(Ⅰ)裝置進行噴泉實驗,上部燒瓶已裝滿干燥氨氣,引發(fā)水上噴的操作是__打開止水夾,擠出膠頭滴管中的水;該實驗的原理是_氫氣極易溶解于水,致使燒瓶內(nèi)氣體壓強迅速減小。(4)如果只提供如圖(Ⅱ)的裝置,請說明引發(fā)噴泉的方法:打開夾子,用手(或熱毛巾等)將燒瓶捂熱,氫氣受熱膨脹,趕出玻璃導管內(nèi)的空氣,氨氣與水接觸,即發(fā)生噴泉。40、用儀器A、B和膠管組成裝置收集NO氣體(①儀器A已經(jīng)氣密性檢查;②除水外不能選用其他試劑)。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在A中加滿水,蓋緊瓶塞,用膠管連接b和c接口,由a導入NO氣體,水通過b和c排入B中。41、為了在實驗室制取干燥的氨氣,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三套實驗裝置:①寫出實驗室制氨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Ca(OH)2+2NH4Cl=2NH3↑+ CaCl2+H2O;②實驗室裝置和所用樣品都正確的是(填“甲”、“乙”、“丙”)___丙___③三個收集裝置所在試管口塞上一小塊棉花,其作用是減少氨氣于空氣對流,盡快收集滿氨氣④檢驗試管里是否收集滿了氨氣的方法是:第一種方法是:在 試管口 處放一塊濕潤的 紅色 色石蕊試紙,如果試管里收集滿了氨氣,試紙將變?yōu)?藍色 色第二種方法是:用玻璃棒沾取濃鹽酸或者濃硝酸,放在 試管口 如果試管里收集滿了氨氣,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產(chǎn)生大量白煙;⑤上述裝置中,其中的一個裝置肯定收集不到氨氣,其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乙,2NH3+H2SO4=(NH4)2SO4⑥為了檢驗NH3的某種性質(zhì),某同學將盛滿NH3的試管移入水槽的水里,放開拇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試管液面上升,該實驗說明了氨氣具有 極易溶于水的性質(zhì)。⑦若某同學在試管中加入NH4HCO3固體,再加飽和NaOH溶液。常溫下即能產(chǎn)生氣體,裝置如右。寫出制NH3的離子方程式NH4++HCO3-+2OH-=NH3↑+H2O+CO32-⑧某同學在錐形瓶中加入濃氨水,再加NaOH固體,裝置如右,該同學制NH3的原理是什么?_ NaOH固體溶解放出大量的熱,促使氨水分解產(chǎn)生氨氣_。該同學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NH3時,沒有檢驗是否集滿,即將試管移入水槽的水里。放開拇指,卻觀察不到⑥的現(xiàn)象,其原因可能是有空氣,氨氣未收集滿43、有一句俗語叫“雷雨發(fā)莊稼”,其所包含的化學過程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⑴ ⑵ 2NO + O2 = 2NO2 ⑶ 3NO2 + H2O = 2HNO3 +NO44、.下圖為A、B、C、D、E五種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關系(反應條件未注明)。A為一種氣態(tài)單質(zhì),D是一種紅棕色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寫出A、B、C、的化學式A___N2__B___NH3___C___NO___寫出E→D的化學方程式___3Cu+8HNO3(稀)=3Cu(NO3)2+2NO+2H2O__氮的循環(huán)氨與銨態(tài)氮肥硝酸及其應用人類活動對氮循環(huán)和環(huán)境的影響氮氣與氮的固定(氮氣的性質(zhì),氮的固定)(氨的性質(zhì),銨鹽的性質(zhì))(硝酸的性質(zhì))(酸雨、光化學煙霧、富營養(yǎng)化)NH4ClHNO3AgNO3Ca(OH)、△H2(高溫)(高壓、催化)O2水水①光或△②Cu 等AgNH4NO3 NH4HCO33△ 水 水NH3· H2ONaNO3Cu(NO3)2(放電)NaOHCu△O2(催化△)Cu 等(稀酸)Mg3N2水NO2O2NON2NH3HCl(氮肥)物質(zhì)性質(zhì)過程反應產(chǎn)物氧化劑得電子失電子還原劑還原性氧化性化合價降低化合價升高被還原被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反應還原產(chǎn)物氧化產(chǎn)物具有具有發(fā)生發(fā)生表象實質(zhì)本身本身生成生成⑦圖⑧圖ACBDE+O2+H2+O2+O2+Cu+H2O+C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