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道德與法治教材名句解讀(七年級 上)第一單元教材名句解讀★1.“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材P6)解讀:如果能夠一天除舊更新,就要保持天天除舊更新,不間斷地更新又更新。關聯知識點:進入中學,新的目標和要求激發著我們的潛能,激勵著我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我們似乎每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沖動。★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材P8)解讀:走一千里路,也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是從頭做起,逐步進行的。關聯知識點:中學生活的序幕剛剛拉開,面對各種可能與挑戰,我們要珍視當下,把握機遇從點滴做起,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3.巴金說過:“理想不拋棄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們就會沐浴在理想的光輝之中。”(教材P12)解讀: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就會實現理想。關聯知識點:實現理想需要努力,需要堅持。★4.“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教材P13)解讀:取得偉大的功業,是由于有偉大的志向;完成偉大的功業,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關聯知識點:努力需要堅持。如果努力不落實在每一天的具體行動中夢擔就會成為空想,只能是畫餅充饑。5.“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教材P13)解讀: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關聯知識點:中學時代,我們充滿朝氣、富有活力,我們懷揣夢想,從這里起航。★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材P22)解讀: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關聯知識點:學會學習,需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有了學習興趣,學習可以成為艱苦卻十分快樂的探索之旅。★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P23)解讀: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關聯知識點:學會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意味看要善于從生活中汲取養料,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策略,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養成良好的平習習慣,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教材P23)解讀:如果學習中缺乏學友之間的交流切磋,就必然會導致知識狹隘,見識短淺。關聯知識點:學會學習,還意味著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們可以與同伴相互幫助、分工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務。★9.古人云:“役其所長,則事無廢功;避其所短,則世無棄材矣。”(教材P34)解讀:發揮人才的特長,那么做什么事情都不會失敗;不挑剔人才的短處,那么世界,上就沒有被遺棄的賢才了。關聯知識點: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揚長避短。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最大限度地展現自己的才華。★10.“路也漫漫,遙遙其途,心向往之,雖遠莫阻。”(教材P36)解讀:路途漫長遙遠,只要心志所向,即使距離遠,也不能阻擋。關聯知識點: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的,更是在為他人、為社會帶來福祉的過程中實現的。這是中學時代的成長課題,它值得我們用一生去探尋。第二單元教材名句解讀★1.孔子說:“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教材P43)解讀:與正直、誠信和見識廣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關聯知識點:友誼的力量。朋友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經驗,友誼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悟生命的美好。★2.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教材P45)解讀:你將木瓜投贈我,我拿瓊琚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桃投贈我,我拿瓊瑤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李投贈我,我拿瓊玖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關聯知識點: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3.君子之交淡如水(教材P45)解讀:君子的交往,平淡如水,不為名利,不尚虛華。關聯知識點: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可以超越物質條件、家庭背景等。★4.古人云:“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教材P47)解讀:“仁者如射”意思是說:“仁者(的行為)就如同射箭一樣,先要端正自己的姿勢,然后再放箭。”“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告誡我們:如果射不中,就做兩件事,一是不要埋怨勝過自己的人;二是要反過來找自己的問題。關聯知識點: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關鍵是我們對待競爭的態度。在競爭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賞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勵,我們會收獲更多。★5.“交友投分,切磨箴規。”(教材P51 )解讀:結交朋友要意氣相投,要能在學習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關聯知識點:呵護友誼。友誼,像一株慢慢生長的植被, 需要精心養護,經受風雨的洗禮、時間的磨礪。第三單元教材名句解讀★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材P61 )解讀:老師是傳授道理,傳授學業,解釋疑難的人。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關聯知識點:教師是一個古老的職業。人類數千年文明的延續,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 來傳承。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2.古人云:“教學相長。”(教材P66)解讀:教和學兩方面互相影響和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關聯知識點: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一方面,我們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引領和指導;另一方面,我們與老師交流互動,也可以促進老師更好地“教”。★3.“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教材P74)解讀: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關聯知識點: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孝親敬長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第四單元教材名句解讀★1.人生不售來回票,一 旦動身,絕不能復返。”(教材P90)解讀:列車出售往返的車票,但人生卻不出售,旦動身 ,就無法返回。關聯知識點:生命是不可逆的。從嬰孩成長為兒童,又從兒童成長為少年,生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2.“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教材P90)解讀: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不過一瞬間罷了。意思是說時光飛逝,人生短暫,要珍惜時間,不要輕易放棄,努力作出一番事業來。關聯知識點:生命也是短暫的。在時間的長河中,個人的生命很短暫。★3.“仁者愛人”“推己及人”(教材P96)解讀:仁者愛人意思是仁者是充滿慈愛之心,滿懷愛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推已及人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別人的心意。指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關聯知識點: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們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同等重要。具備這樣的情懷,理解這樣的道理,才會讓我們自覺地珍愛他人的生命,如同珍愛自己的生命一樣。★4.一位生命哲學家說:“善是保存和促進生命,惡是阻礙和毀滅生命。”(教材P97)解讀:善能保存和促進生命,惡能阻礙和毀滅生命。關聯知識點:我們應敬畏生命。我們只有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才會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教材P109 )解讀:意思是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地,君子處世,也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關聯知識點:發掘生命的力量。面對挫折,發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們可以逐漸培養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