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學 設 計課題 3.1.1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上課時間 2022.10.22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第一課時教材分析 《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是人教版教材高一生物課本必修一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主要介紹細胞膜的功能,對細胞膜成分和結構的探索以及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本節課完成細胞膜的功能和細胞膜成分的探索。 本節是在學生學習了細胞的化學組成的基礎上進行額。通過本節的學習,既可以對前一節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未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所以本節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在本節課之前已經了解了細胞組成的元素和化合物等,具有相關的基礎知識,但對這些物質的存在位置并不熟悉。本階段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感受卵黃膜及資料分析,能夠概述細胞膜的功能。(生命觀念) 2、通過分析有關膜成分的資料,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感悟科學是在不斷的繼承與修正中發展;能夠概述細胞膜的成分。(科學思維、科學探究)教學重點 細胞膜的功能;教學難點 細胞膜成分的探索歷程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引導討論法教學流程 課 堂 教 學 活 動導入新課: 體驗卵黃膜 觀察圖片、演示實驗、問題討論,分析細胞膜的功能 分析細胞膜成分的科學探索歷程,思考并討論問題,概述組成細胞膜的成分 課堂小結: 由一個國家有邊界,學校有邊界,甚至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細胞也有邊界--細胞膜導入新課。 活動:打破雞蛋殼,將雞蛋清和蛋黃導入培養皿中。讓學生用收輕觸或者用牙簽扎蛋黃,感受卵黃膜的柔軟度、顏色等,感受卵黃膜的存在。 教師:沒有受精的雞蛋中,雞蛋黃可以作為一個卵細胞。請同學們觀察:雞蛋黃與蛋清之間被什么樣的結構分隔開? 繼續引導學生思考:卵細胞的細胞膜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起什么作用呢? 學生:卵黃膜將其分隔開;討論推理出:細胞膜的功能之一 是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實驗展示:將莧菜分成等量的兩份放入燒杯中,A燒杯加入適量的冷水,B燒杯中加入等量的沸水,攪拌,幾分鐘之后,將莧菜取出,觀察燒杯中水的顏色變化。 提問:為什么B燒杯中水的顏色變成了紅色?這體現了細胞膜的什么功能? 學生:討論并推理得出:活細胞不會輕易讓物質進出,但是如果高溫等使細胞膜失活,則不再具有控制能力,細胞膜的功能之二是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追問: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是絕對的嗎?所有物質都能進出嗎?請舉例說明。 學生:討論回答:不是絕對的,細胞生命活動需要的物質可以通過細胞膜,細胞不需要的物質不能通過細胞膜,一些有害物質、病毒、細菌等不易通過細胞膜,這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過渡:鼻子接觸剛打開的雞蛋,為什么大腦皮層能產生“腥”的感覺? 提問:1、上述例子說明細胞膜還具有什么功能? 學生:討論并推理得出:細胞膜能夠接受外界信息和釋放信息,與體內其他細胞間進行信息交流。概括出細胞膜功能之三參與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2、對于多細胞生物,為什么要具備上述功能? 細胞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們要保持功能協調。 PPT展示并結合教材,分析、總結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方式。 引導學生總結:細胞膜的功能。 過渡:細胞膜的功能是由它的成分和結構決定的。但是細胞膜非常的薄,即使在高倍顯微鏡下也很難看清它的真面目,人們對化學成分與結構的探索經歷了很長的過程。 引導學生思考:細胞膜應該具有什么樣的成分呢? 布置任務: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內容,思考下列問題: 1、歐文頓實驗如何得出“細胞膜是由脂質組成的”這一推論的 2、如何進一 步研究構成細胞膜的脂質類型的 3、利用紅細胞制備細胞膜并進行成分分析的結果是什么 4、如果將磷脂分子置于水-空氣界面和水—苯混合溶劑中,會如何分布 5、細胞內外均為水環境,磷脂分子應如何分布 6、1925年,戈特和格倫德爾的實驗是如何得出“細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為兩層”的 為什么選擇紅細胞作為實驗材料 1935年,丹尼利和戴維森的實驗結果是什么 推論是什么 根據問題,學生回答,教師講述; 總結歸納: 細胞膜主要是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的。此外,還含有少量的糖類。 強調: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就越多。 19世紀末,歐文頓的實驗和推論:膜是由脂質 組成的; 20世紀初,科學家的化學分析結果,指出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 最后,科學家們對細胞膜成分的研究發現,細胞膜主要是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的。此外,還含有少量的糖類。板書設計 細胞膜的功能: 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細胞膜成分的探索 細胞膜主要是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的。此外,還有少量的糖類。作業設計 1、完成學習筆記; 2、完成課后練習與應用教學反思 本節課用學生常見的雞蛋、莧菜作為素材,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 本節課學生參與度高,學生課堂上積極回答并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思路清晰,課堂結構完整。 不足之處:1、引入部分還可以更加新穎; 2、注意對所有學生的關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