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本信息光合作用場所、總過程及意義知識點目標 評量目標【知識點1】光合作用的物質和能量變化 理解:學習光合作用的過程,掌握過程中的物質轉化的場所、條件及反應式、以及物質轉化引起的能量變化。 光合作用分2個階段2個場所: 2個階段:(90%) ①(45%)光反應過程中的化學反應和能量轉換; ②(45%)暗反應過程中的化學反應和能量轉換; 2個場所:(10%) ①光反應的場所是:類囊體薄膜; ②暗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 【知識點1】 理解:能夠看圖說出發生的反應及場所。主線與邏輯主線: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干什么去了,沒有光行不行?新教材變動新教材舊教材①明確了[H]是還原型輔酶2——NADPH,本講需要講解氧化型輔酶‖(NADP+)形成還原型輔酶‖(NADPH),這里中文和英文稱呼都要講解,讓學生知道,不再出現“[H]”這樣的寫法和“還原氫”這樣稱呼。稱呼為:還原氫,寫法為:[H]②光合作用示意圖更換,更直觀,更好看。講解過程都以新圖為準。舊圖③刪除了“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的正文內容,將部分重要探究實驗放在了思考與討論模塊。由于光合反應的真實反應過程是肉眼觀察不到的,教材中的實驗有助于理解光合作用中某物質的來源,比如氧氣中的氧元素來自于水。正文有“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前置知識點學生認知: ①學生普遍都知道植物生長需要陽光,但是并不知道光具體去干什么了?引起了葉綠體中物質的什么變化?所以本講就是要講解光被植物接收,促發的一些列的物質變化,從而產生了能量變化的具體過程。 ②學生普遍認為光合作用只能是有光才能進行,但其實光合作用中的暗反應過程,并不需要光,只是需要光反應過程的產物。也就是說短時內給植物挪到黑暗處,光合作用中的暗反應還在進行,直到消耗完光反應的產物,才停止所有的光合作用。 已學過知識: ①部分學生初中生物中學過植物水分的吸收與運輸,知道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淀粉(高中要知道主要是淀粉),知道光合作用能吸收CO2產生O2,所以本講不用解釋植物中的水哪里來的,而是要講解植物需要的水和CO2都干什么去了,發生了哪些反應,這些反應是學生需要掌握的。 ②前面學習細胞器時,已經學過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知道葉綠體里面有類囊體堆疊而成的基粒,有葉綠體基質等場所,所以本講不再介紹葉綠體的結構,直接表述為葉綠體有這一結構即可。也知道葉綠體是光能轉化成化學能的轉換器,但是光合作用的詳細過程,每一步反應在葉綠體內的什么位置,學生并不知道,本講需要講解清楚。 ③已經學過ATP的合成和分解,所以本講關于ATP合成的反應“ADP+Pi——ATP ”和分解反應“ATP——ADP+Pi” 可以直接給出,不用解釋。 ④本講的上一講是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已經知道葉綠體中的主要色素是葉綠素。 ⑤已經學習了呼吸作用,知道了呼吸作用并不是一步反應,而是會有很多反應過程。那么學習光合作用時,也要提前給學生做好鋪墊,光合作用的反應過程也有很多步,需要一步一步來學習。后續知識點①后續還會學習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及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水、CO2)、光合作用的動力(光能)等都是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了解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影響因素,就能根據光合作用條件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利于人類的生產生活。 ②后續還會學習植物的組織培養,只有了解光合作用的具體反應過程,每一個反應需要什么原料,產生什么產物,才能在人工培養植物組織時知道添加什么物質,達到什么條件。重難點與易錯點分析【知識點1】光合作用的物質和能量變化 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及相互聯系是本講的重難點,也是易錯點。 首先是需要學生記憶的多:光合作用過程分為2個階段,光反應和暗反應,共5個反應式,學生需要記住反應的場所、原料、條件和產物等。 其次是理解難: ①學生會認為吸收的CO2是用來產生O2的,但其實不是,是用來合成有機物的,O2是水產生的; ②學生不知道光能怎么轉換的,是不是直接就轉換成穩定的化學能?其實是要先變成ATP和NADPH中活躍的化學能,然后再發生反應才能成為穩定的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 ③學生一聽光反應和暗反應,會以為是兩個獨立的反應,甚至以為就兩個反應,其實不是,光反應和暗反應都是一些列的反應,并且兩者之間有聯系,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ATP和NADPH,暗反應為光反應提供ADP、Pi、NADP+等原料等。教學內容知識點 簡析【知識點1】光合作用的物質和能量變化 1.光反應 ①條件:光、色素、多種酶 ②原料:水、ADP、Pi、NADP+ ③物質變化: ④能量變化:光能轉化成ATP、NADPH中活躍的化學能。 2.暗反應 ①條件:需多種酶,ATP和NADPH中的能量 ②原料:CO2、C5 ③物質變化: ATP和NADPH是用來分解提供能量,所以最終產物有:(CH2O)、ADP 、Pi和NADP+ ④能量變化:ATP、NADPH中活躍的化學能轉化成糖類中穩定的化學能。 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場所 光反應場所:類囊體薄膜 暗反應場所:葉綠體基質 【引入建議】主線是什么?要分幾層邏輯講?建議用什么例子或者已知知識去講? 主線: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干什么去了,沒有光行不行? 分層兩層去講: 第一層:先講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2個階段。把這個過程中的物質變化(原料、條件和產物)和能量變化搞定; 第二層:講解光反應和暗反應在葉綠體中的具體反應場所,明確吸收光能的色素在哪里,暗反應的場所是哪里,通過場所再把在這個場所所發生的反應總結一遍。 參考建議: 引入可以從學生的認知起點出發,一是學生知道光合作用需要光,但是并不知道光是如何作用的?二是學生以為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時候進行,沒光就立刻停止了。 【知識點1】光合作用的物質和能量變化 小的邏輯是分哪幾層?每一層講到什么程度?有沒有拓展信息? 根據是否需要光,分為2個階段:需要光的光反應階段和不需要光(有光、無光都行)的暗反應階段,先講光反應,再講暗反應。 1.光反應階段 開始講過程前可以先鋪墊反應的條件和原料。 提問1:葉綠體除了提供了吸收光能的色素,還給光反應中要發生的化學過程提供什么? 引導學生思考,既然是化學反應,是不是就要有反應物(原料)和生成物,還要有反應條件; 反應物(原料):水、ADP、Pi、NADP+ 這里的水、ADP、Pi是學生知道的物質,但是氧化型輔酶‖(NADP+)是新物質。需要學生記住的物質。 (注意:學生只學過酶,這里會把氧化型輔酶‖(NADP+)也當成酶,是用來催化反應的,其實不是,這是一種輔酶,所以這里需要說明輔酶和酶的區別:輔酶參與酶的催化過程,在反應中傳遞電子、質子或一些基團。輔酶物質本身也可有弱的催化能力,但是和酶相比就顯得很小了。) 提問2: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基本上是不是都需要酶的催化?是。 總結條件:光、色素、酶 過渡:光反應的反應物和反應條件已經知道了,那生成物是什么呢?生成物又有什么用呢? 光反應階段物質變化 ①太陽光被葉綠體中的色素吸收; (注意:這里只需要說明葉綠體中的色素接收到太陽光,還不用明確色素具體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即光反應的場所還不出。) ②吸收的光能有兩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將葉綠體中的水分解為氧和氫離子(H+),氧就以氧氣的形式釋放出去;水分解出的氫離子(H+)與氧化型輔酶‖(NADP+)結合,形成還原型輔酶‖(NADPH)。 (注意:這里要說明還原型輔酶‖(NADPH)是活潑的還原劑,同時里面也儲存一部分能量,會在暗反應中用到。) 二是在有關酶的催化下,提供能量促使葉綠體中的ADP與Pi反應形成ATP; ③經過這些反應,光能就被儲存在了ATP、NADPH中,因為ATP 和NADPH都比較活潑,所以它們里面的能量也是活潑的化學能。 (注意:以上反應過程是高中階段簡化后需要學生掌握的過程,實際過程較復雜,可參考閱讀知識拓展1資料——細胞生物學P101-104) 銜接參考:因為ATP、NADPH中是活躍的化學能,不能長久儲存,所以這活躍的化學能會很快被用到下一個階段的反應,讓它變成穩定的化學能。 2.暗反應階段 ①提問1:顧名思義,暗反應是不是黑暗中進行的反應? 不是,而是說這個階段光已經不是必需條件了,沒有光也正常進行。 所以暗反應的條件是:前面說了光反應的ATP和NADPH中的能量 還有化學反應需要的多種酶,以及前面說了光反應的ATP和NADPH中的能量 提問2:暗反應的反應物有哪些呢? 從學生的認知引導,光合作用不是要吸收CO2,產生O2,O2的產生是光反應進行的,那CO2吸收就要暗反應來了。 所以暗反應的反應物之一就是CO2。 提問3:CO2從外界吸收的,進來后誰來抓住CO2? 一種五碳化合物,一般寫成“C5”,稱為“碳五”,它作為CO2的接受體。 所以反應物(原料)是:CO2、C5 過渡:暗反應的反應物和反應條件已經知道了,生成物是什么呢? 暗反應物質變化: ①C5抓住CO2,在酶的催化下,很快形成一種三碳化合物,這個過程我們稱為“CO2的固定”。三碳化合物一般寫成“C3”,稱為“碳三”。 ②C3在有關酶的作用下,會接受ATP和NADPH活躍的能量,并被還原型輔酶‖(NADPH)還原,生成糖類和C5,這個反應稱為“C3的還原”。 提問:怎么又有C5生成? 其實這個過程是通過6次反應,6個C5固定6個CO2,生成12個C3,2個C3離開葉綠體,進入細胞質去合成糖類;10個C3會再生成C5,用于去固定CO2。 如左圖,C5到C3再到C5,就構成了一個環,因為是一位叫卡爾文的科學家發現的,所以稱它為“卡爾文循環”。 (注意:以上反應過程是高中階段簡化后需要學生掌握的過程,實際過程很復雜,可參考閱讀知識拓展2資料——細胞生物學P104-106) ③經過暗反應,ATP、NADPH中活躍的化學能就轉化成糖類中穩定的化學能。 小總結: 光反應必需有光,暗反應有沒有光都行。 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ATP和NADPH,暗反應為光反應提供ADP、Pi、NADP+等原料。 建議:可以設計一個小交互,停止光照后,暗反應能不能長期進行下去?不能,因為沒有光反應提供ATP和NADPH了。 過渡:光反應和暗反應的的反應條件,反應物,生成物以及能量的轉換都已經學完了,并且大家都知道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可是葉綠體再放大,有內外葉綠體膜、有類囊體堆疊成的基粒,有葉綠體基質,那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場所具體都在哪里呢? 第二層:講解光反應和暗反應在葉綠體中的具體反應場所,明確吸收光能的色素在哪里,暗反應的場所是哪里,通過場所再把在這個場所所發生的反應總結一遍。 3.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場所。 ①能吸收光能的色素都聚集在內囊體薄膜上。光反應就發生在類囊體薄膜上。 提問:為什么在色素在內囊體薄膜上,而不是其他地方? 內囊體呈現圓餅狀,堆疊起來組成基粒,一般至少2個堆在一起,有時候可以100多個堆在一起,這些類囊體組成的基粒基本填滿整個葉綠體內部,這么多的類囊體,極大地擴展了受光面積,提高光反應效率。據計算,1g菠菜葉片中的類囊體的總面積竟然有60m2左右。色素分布在上面,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光能。 ②基粒與基粒之間的地方就是葉綠體基質,暗反應的場所就是葉綠體基質。 提問:為什么不繼續在類囊體薄膜上反應,要去葉綠體基質反應。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能固定CO2的五碳化合物(C5)在葉綠體基質中,并且這時候也不需要光了,所以就在葉綠體基質中發生反應了。 總結: 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場所以及在這個場所發生的化學反應。例題設計題目 簡析【知識點1】 (2021·安徽·安慶市白澤湖中學高三期中)下列關于光合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光反應需光,不需要酶,暗反應不需光,需多種酶 B.光反應在葉綠體的類囊體上進行,暗反應在葉綠體的基質中進行 C.光反應水解生成NADPH并放出O2,暗反應將CO2固定并還原成糖類 D.光反應吸收光能形成ATP,暗反應將ATP中的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 【知識點1】 【答案】 A 【解析】A、光反應需要光,也需要酶,暗反應有光無光均可以,需多種酶,A錯誤; B、光反應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暗反應場所是葉綠體的基質中,B正確; C、光反應分解水生成還原型輔酶‖(NADPH)并釋放出氧氣,暗反應將CO2還原成糖類并生成H2O,C正確; D、光反應過程中通過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形成ATP,暗反應將ATP中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D正確。 故選A。 【選題邏輯】 考查了光反應和暗反應的條件、場所、具體過程以及能量轉換。每一個選項都可以單獨拿出來設計一個小交互。考情與經典例題分析【知識點1】 【經典例題】 (2022·福建師大附中高一期末)如圖是生物體內能量供應及利用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過程一定伴隨O2的釋放,d過程不需要O2的直接參與 B.a過程產生的ATP和NADPH可用于b過程中C3的還原 C.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來源不同 D.c過程葡萄糖中的化學能全部轉移到ATP中 【答案】 D 【分析】 據圖分析:圖中A是光反應, B是暗反應,C是細胞呼吸,D是ATP的利用。 A過程(光反應):(1) 水的光解2H2O 4[H]+O2, (2) ATP的形成ADP+Pi+能量→ATP; B過程(暗反應) :(1) CO2固定CO2+C52C3, (2) C3的還原2C3(CH2O) +C5; C過程(有氧呼吸):C6H12O6+ 6H2O+ 6O26CO2+ 12H2O+能量。 A、a是光反應,產物有氧氣、ATP和[H]等, D是ATP的利用,不需要O2的直接參與,A正確; B、a是光反應;產物有氧氣、ATP和[H]等 ,其中ATP和[H]可以參與B暗反應中三碳化合物的還原,B正確; C、a光反應過程產生的ATP全部被用來進行暗反應合成有機物,c是細胞呼吸只是光臺作用中的有機物中的一部分,且呼吸作用過程中大 部分的能量以熱能形式散失,故a過程產生的ATP遠多于C過程產生的ATP, C正確; D、呼吸作用c過程葡萄糖中的化學能只有少部分轉移到ATP中,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D錯誤。 故選 D。 【選題邏輯】整章內容學完,一般會綜合考查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過程圖解,需要學生看懂圖解,明白每一步需要的反應物,條件、生成物以及不同反應之間的聯系,需要學生具有綜合分析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