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二 第二課 第一框《保障各類物權》班級: 姓名: 小組: 學號:【學習目標】1.闡述有關保護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公民合法私有財產的法律規定,理解物權平等保護原則。2.闡述財產權的種類、物權的類型,理解物權法定原則。3.結合民法典物權編的相關規定,闡述法律關于所有權取得方式的規定,理解區分動產不動產的意義,了解物權公示公信原則。4.結合民法典物權編的相關規定,了解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的區分,理解法律在所有權之外規定各種不同的他物權的意義。【教學重難點】1.財產權的種類、物權的類型。2.區分動產不動產的意義。3.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的區分。【基礎感知】結合提綱提示,認真閱讀課本12-17頁內容,使用雙色筆勾、畫、圈、點、注。第一目:定分止爭——所有權1、財產制度的含義、地位2、財產權:(1)法律規定財產權意義(2)如何保護財產權(3)含義(4)財產權種類3、物權:(1)含義(2)物權分類(3)物的分類(4)原則4、所有權:(1)含義(2)所有權分類(3)物權平等保護原則(4) 所有權的取得方式(5) 共有財產第二目:物盡其用——他物權5、他物權的含義與分類6、土地承包經營權:(1)含義(2)為什么維護(3)如何維護7、宅基地使用權的含義8、建設用地使用權:(1)含義(2)體現【深入學習】戰國時期的《商君書》里有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表明古人對財產權的看法。書中記載:“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為可分以為百,由名分之未定也。夫賣兔者滿市,而盜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野地里只有一只兔子,可能引來上百人追逐;市場上有那么多兔子,卻沒有一個人可以擅自去拿。這是為什么 【遷移運用】案例一 王某將一套商品房賣給丁某,丁某按合同約定支付了房款的80%,余款在辦理產權過戶手續時支付。王某將房屋鑰匙交給丁某,供其先行入住。幾個月后,王某又將同一房屋賣給劉某,并且到房管部門將產權過戶到劉某的名下。劉某與丁某就該房屋的產權歸屬發生了爭議。案例二 陳某在電子市場碰到一名男子,該男子稱自己有一臺全新的筆記本電腦,可以市場價格的三折出售。陳某到其住處,付錢后取走電腦。三個月后,警察找上門來,原來該男子是一盜竊團伙成員,電腦是其行竊所得。警察將該電腦作為贓物扣押。思考:1.以上案例所涉及財產的所有權分別屬于誰 為什么買方付了錢不一定能夠取得所有權 2.在生活中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權益 【名詞點擊】不動產:指不能移動或可移動但移動就會損害其價值的物,一般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著物。(具有固定、耐久、保值增值等特征)動產:除了不動產以外的物。善意取得:即時取得,無權處分人將其財物(動產或者不動產)轉讓給第三人,如受讓人在取得該財物時系出于善意,則受讓人取得該物的所有權,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讓人返還財產,而只能要求轉讓人(占有人)賠償損失。①買方在不知情情況下; ②合法交易并支付相應價格 ,轉讓的動產或者不動產已交付或登記;③同樣取得動產的所有權。(但是遺失物、贓物、埋藏物、失散的動物等脫離物不適合善意取得制度。)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指不能以雙方簽訂的合同約定損害第三人的合法權利,合同雙方的約定對第三人不生效力。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以該動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的價款優先受償。另外,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也可以進行質押擔保。【練習】1.王老師的兒子急需80萬元購房首付款。可王老師手頭只有100萬元的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還有三個月才到期,眼下無法贖回。正在著急之時,一個懂金融的朋友告訴王老師,可以用這100萬元銀行理財憑證去銀行擔保貸款以解燃眉之急。這種貸款方式涉及( )①抵押②質押③用益物權④擔保物權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王某在農村老家宅基地上有自建房一棟,但王某多年前就到城里打工,已在城里買房定居,村里自建房一直閑置。最近幾年鄉村游火熱,某酒店經營者與王某聯系,欲租用他的自建房進行改造,用于旅游出租,二人最終以每月500元的價格達成協議。對該案例分析正確的有( )①王某對自建房擁有用益物權②王某對自建房享有的物權受法律保護③王某出租自建房是國家財產制度不斷完善的體現④王某每月獲得500元是基于將自建房進行質押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王某從本村申請了一塊宅基地,蓋了五間大瓦房和三間南屋。十年后,因要搬到城里兒子家住,王某把房子轉賣給了本村正在申請宅基地的村民李某。李某買房后,仍想繼續申請宅基地,被村委拒絕。為建蔬菜大棚,李某把剛買來的房屋抵押給了銀行。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王某通過賣房轉讓了宅基地的所有權②李某無權繼續申請宅基地,村委做法正確③李某把房子抵押給銀行,行使了對該房屋的抵押權④若李某無法按期償還貸款,銀行有權對該房屋進行拍賣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小汪的老家在農村,有三間房和兩畝承包地。在縣城開飯館的小汪父母買了一套商品房,并抵押給銀行貸款 20萬元用以擴大飯館規模。下列屬于小汪家擁有的他物權的是 ( )①商品房的所有權和抵押權②農村宅基地的使用權③農村房子的所有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④兩畝地的承包經營權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村民老李與村委會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承包了10畝地種植玉米。2016年,老李將承包地轉包給了小王,小王在這塊地上建房以經營“農家樂”鄉村旅游。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老李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②老李享有宅基地使用權③小王無權在承包地上建農家樂④小王享有建設用地使用權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6.西方諺語:“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請不能進。"就是說我的房子雖破,國王也不能擅自闖入。這個諺語強調的是 ( )A.國家必須嚴格執法B.私有財產不能流動和買賣C.房產是私有財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D.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7.2021 年3月,劉某與某商業銀行簽訂了一份貸款合同。根據約定,劉某將自己的房子抵押,并辦理抵押權登記。本案中 ( )①該房屋的所有權歸劉某和銀行共有②銀行對該房屋擁有抵押權③劉某要把房子交由銀行占有④若劉某還不上貸款,銀行有權拍賣該房屋并優先受償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8.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為百也,由名分未定也;夫賣兔者滿市,而盜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上述事例啟示我們( )①要依法保障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個人的財產權②要依法規范各類民事主體的財產關系③法律規定財產權有利于促進財產的流通④確定財產歸屬就能確保社會穩定與發展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9.甲擁有一處房屋的所有權。甲的下列行為中,未體現其物權性質的是 ( )A.甲自己居住或將該房子出租賺錢 B.乙欲侵占該房子,甲制止乙侵占C.甲將該房子贈與他人或依法拆除 D.甲出賣房子請求他人支付價款10.張某將自己的一輛汽車賣給林某并完成了交付,但未辦理過戶手續。兩天后,張某以外出用車的名義向林某借得該車,然后將該車抵押給不知情的吳某,并辦理了抵押登記。與張某有債務糾紛的王某得知后,以張某債權人的身份扣下該車。此時,該汽車的所有權屬于 ( )A.張某,因該車仍登記在其名下B.林某,因其買下該車并完成了交付C.吳某,因為該車已經抵押給吳某 D.王某,因其實際占有了該車11.賈老伯因感激保姆張某多年來對自己的精心照料,不顧其兒子小賈的反對,將自己擁有的一套房產贈與張某,并辦理了公證,但未辦理產權過戶手續。不久,為阻止保姆張某拿到房產,小賈從家中偷出相關證件,將該套房以80萬元的市場價賣給了李某,并協助他辦理了過戶手續。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賈老伯有無權利將此套房產贈與張某 請說明理由。(2)指出該套房產所有權的最后歸屬,并說明理由。答案【深入學習】“野地”與“市場”兩個情境的區別在于兔子的歸屬權是否確定。無主的野兔,因其所有權不確定,于是給了眾人爭搶所有權的動力。市場上售賣的兔子,因其所有權的歸屬已經確定,他人不能再爭奪,否則就違反了法律,要受到法律制裁。由此可見,物品的所有權歸屬非常重要。【遷移運用】1.案例一是房屋買賣的案例。房屋屬于不動產,產權登記是不動產所有權轉移的必要條件。房屋產權已經過戶到劉某名下,所以劉某能夠取得該房屋所有權。丁某盡管訂立合同在先,并已經拿到鑰匙人住該房屋,但并不能對抗劉某的權利。王某“一房二賣”,主觀惡意非常明顯他應當向丁某退還購房款,并承擔違約賠償責任。案例二是電腦買賣的案例。電腦屬于動產,根據法律規定,動產的取得以交付(即轉移有)作為所有權轉移的條件。根據動產善意取得制度,盡管商品的賣方不是真正的所有權人,如果是善意(不知道或者沒有理由知道賣方不是所有權人)與之進行交易,并且支付了相應的價格,則同樣能夠獲得該動產的所有權。本案中,陳某從男子口中獲悉,男子出賣的電腦是全新的筆記本電腦,且以市場價格的三折出售,最終陳某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價格取得了該筆記本電腦,這一交易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以合理價格轉讓的條件,故陳某取得筆記本的行為不符合善意取得的要求,陳某對該筆記本不享有所有權。且該筆記本系贓物,公安機關可以將其作為贓物扣押。2.作為公民,我們要學習法律關于保護合法財產的規定,日常生活中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和途徑保護我們的財產權益。【練習】1-10DCCCC DBADB11.答案 (1)有。所有權是權利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賈老伯擁有該套房產的所有權,有權利依照自己意愿作出處分,贈與張某。(2)該套房產所有權歸李某。房屋作為不動產,必須到相關部門辦理產權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李某已辦理了該套房產的過戶手續,取得其所有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