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世界是永恒發展的【學習目標】本課課程標準:比較描述世界是普遍聯系、永恒運動的;領會全面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意義1.通過議題式教學探究活動,積累發展的實質、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辯證關系等知識,培育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等科學精神素養。2通過議題式教學探究活動,積累量變與質變辯證關系等知識,培育堅持適度的原則、堅持量的積累、質與量的統一性等理性精神素養。【重點難點】重點:發展的實質、質變與量變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難點: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辯證關系原理與方法論。【學習方法】案例分析法、比較法、文獻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要聞播報】【自主梳理】議題一:事物發展的實質情境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偉大成就: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消滅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剝削壓迫制度,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中國的社會越來越和諧、生態越來越美麗。小組合作探究一:(1)以上材料中哪些是舊事物、哪些是新事物?(2)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的偉大成就,這體現了哪些發展觀的道理?議題二:發展的量變與質變、前進性與曲折性的辯證關系情境二: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正好是在“十三五規劃”(2015-2020)完成后這個時間節點。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經過12個五年計劃(規劃)的接力賽跑,是60甲子一輪回的持續奮斗。這是歷史的積淀,中國經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五年一步,從量變到質變,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而至千里,走向不斷強大。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的曙光和桅桿,“十三五”就是最后的沖刺,就是奮力的一搏。而“十三五”完成之時,又是向中國夢第二個目標——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吹起進軍號。中國歷經磨難,正沿著社會主義道路不斷走向強大。小組合作探究二:說說材料中所蘊含哲學道理?【自主練習】1.華為公司作為在5G通信設備核心技術方面擁有多項專利的中國明星企業,頻頻被美國制裁,華為的發展雖充滿挑戰,但是它不僅沒有倒在美國全面封鎖的牢籠中,反而爆發了更強大的戰斗力。華為的發展表明( )①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②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風順的③新出現的事物,一定是擁有光明的發展前途④要對未來充滿信心,還要勇敢面對挫折考驗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豆汁,北京一種傳統美食,以綠豆為原料發酵,味道酸澀,主要消費人群是中老年人。老字號護國寺豆汁與盒馬聯合探索數字化轉型,一改以前大鍋現煮、按碗銷售的方式,調整了生產線,降低豆汁酸澀度,改為小規格、密封包裝,全程冷鏈運輸,吸引了更多年輕消費者。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豆汁的數字化生產是對傳統生產方式的徹底否定②老字號豆汁因數字化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③任何事物都要經歷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辯證發展過程④舊事物在開始時往往比較強大,總是頑強抵抗和極力扼殺新事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通往成功的路,總在施工中”,包含的發展觀道理有:( )①實現預期目標,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②量變比質變更重要,要重視量的積累③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明敢地面對對挫折和挑戰④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要重視意識的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經過長期努力,我國已順利完成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第一步、第二步的任務。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空間站是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第三步的重要目標。2021年4月29日,我國第一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核心艙發射升空,標志著我國空間站建造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根據任務安排,2022年前后,我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這表明( )①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與舊事物的滅亡 ②發展的狀態是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④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推動發展,需要根據時與勢作出反應,找準有效節點、把握適當節奏,把握好政策的“時度效”。把握住每個節點,錨定時機、精調刻度,就能在前進節奏中找準發展方位,為下一棒奔跑鉚勁蓄力。找準有效節點( )①能避免事物的相持和平衡被打破②需要正確把握量變和質變的關系③要善于抓住機遇贏得主動和優勢④要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從“海斗一號”“奮斗者”號下潛深海,到北斗系統、C919大飛機俯瞰大地,再到“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空間站建造大幕全面推進……一次次的創新和進步,使我國步入科技創新的快速軌道,在一些科技前沿領域開始進入并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的提升。這表明( )A.科技進步是實現事物自我否定的基礎B.我國的科技進步只能靠自主創新來實現C.事物的發展是一個從局部到整體的過程D.事物質變總是實踐基礎上量的積累的結果7.近年來,隨著農業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以及電商、物流等產業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物消費需求正在發生變化,食物品種更豐富,結構需求更優化。從“滿足量”加快轉向“提升質”,百姓餐桌更豐富、吃得更健康,創新技術穩穩地托起了“舌尖上的幸福”。這表明( )①打破事物原有平衡,就能促成其質變②要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事物向前發展③實現“舌尖上的幸福”取決于人們的需求④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國高度重視北斗系統建設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在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1994年,北斗一號系統建設正式啟動。2000年,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GEO)衛星,北斗一號系統建成并投入使用,邁出了探索性的第一步,初步滿足了中國及周邊區域的定位、導航、授時需求。使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第二步,在2012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04年,北斗二號系統建設啟動。2012年底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建成并正式投入運行,正式對亞太地區提供全天候定位、導航、授時需求。第三步,在2020年前后,計劃建成北斗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2009年,北斗三號系統建設啟動。到2020年完成30顆衛星發射組網,全面建成北斗三號系統。北斗三號在北斗二號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性能、擴展功能,為全球用戶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和國際搜救等服務。2020年7月31日上午10時30分,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結合材料,運用事物發展狀態的知識說明“中國北斗“系統“三步走”戰略的科學性。【學有所得】參考答案議題一:(1)材料中新事物:舊事物: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封建剝削壓迫制度、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封閉半封閉。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方位開放。(2)材料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新中國,說明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各方面的成就,說明發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們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議題二:①“12個五年計劃(規則)的接力賽跑,60甲子一輪回的持續奮斗”、“‘十三五’就是最后的沖刺,就是奮力的一搏”體現“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為此,要求我們堅持量的積累,抓住時機促成質的飛躍。②近百年來,中國歷經磨難,由貧窮落后,迎來民族獨立和解放,如今正沿著社會主義道路不斷走向強大說明事物的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此原理要求我們既要對前途充滿信心,熱情支持新事物的發展,同時要做好克服困難的準備。③中國由貧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社會發展成二十一世界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是通過辯證否定的道路實現的。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任何事物都要經歷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辯證發展過程;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辯證否定是發展的環節:是實現新事物產生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辯證否定觀的方法論要求:樹立革命批判凈勝和創新意識。自主練習:1.B 2.C 3.A 4.D 5.C 6.C 7.C8.①量變和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狀態;②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中國北斗'系統“三步走’戰略把我國衛星導航發展分成三個階段,循序漸進,不斷完善和發展;③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三步走”戰略使北斗一號從無到有,實現零的突破,北斗二號在北斗一號基礎上由中國到亞洲,北斗三號再在北斗二號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性能、擴展功能,面向全球,直至最終成功;④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從北斗一號到北斗三號,既是量的積累,更是質的飛躍,循環往復,不斷前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