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導學案一、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1.掌握隋朝的建立與統一;掌握大運河的開通及意義;掌握科舉制的創立過程和影響。2.了解隋朝的滅亡等基本史實,探討隋朝滅亡的原因,培養從歷史教訓中得出正確的歷史啟示的能力。過程與方法:通過思考與探索“隋煬帝為什么要開通縱貫南北的大運河”“隋朝開通大運河的條件”等問題,提高初步從特定的歷史條件觀察問題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隋朝大運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大運河的開通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勤勞和智慧,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從隋朝盛極而亡的歷史中,認識到“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二、學習重點掌握大運河的開通及意義;掌握科舉制的創立過程和影響。三、學習難點探討隋朝滅亡的原因,培養從歷史教訓中得出正確的歷史啟示的能力。教學過程(一)課前先學先行(預習檢測)根據問題搜集相關史料。問題:1.隋煬帝為什么要開通運河?大運河的開通起了怎樣的作用?2.科舉制度的確立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3.隋煬帝為什么落得被部下殺死的下場?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二)自主學習1.隋朝的統一(1)建立:公元581年, 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以 為都城, 就是隋文帝。(2)統一: 年,隋文帝滅掉陳朝,統一全國。隋的統一,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大趨勢。(3)措施及影響:隋統一后,發展經濟,編訂 ,統一南北 和度量衡制度;加強 ,提高行政效率。這一系列措施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使人口數量和墾田面積大幅度增長,隋朝成為疆域遼闊、 的王朝。2.開通大運河(1)目的:加強 ,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征發幾百萬人,從605年起,陸續開鑿了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2)端點:大運河以 為中心,北抵 ,南至 ,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2700多千米。(3)作用: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3.開創科舉取士制度(1)背景: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吏的選拔權由上層權貴壟斷,選官看重 ,不太注重才能。(2)開始:隋文帝即位后,注重考查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 選拔人才的制度。(3)創立:隋煬帝時, 的創立,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4)影響:科舉制的創立,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此后, 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維持了約 多年。4.隋朝的滅亡(1)原因: 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縱情享樂,奢侈無度。他在位期間,營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屢次發動戰爭,致使民不聊生, 激化。(2)經過:隋煬帝的殘暴統治,使人民忍無可忍,終于導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起義首先爆發在人民受害最深的 地區,隨即迅速蔓延到全國。在起義軍的打擊下,隋朝的統治面臨瓦解。(3)結果:618年,隋煬帝在 被部下殺死,盛極一時的隋朝隨之滅亡。(三)、合作探究隋朝大運河是人類利用自然造福人類的杰作,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閱讀右邊的圖片,探究有關大運河的問題。【大運河的樞紐】(1)寫出隋朝大運河的中心和南北兩端點的地名。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大運河的路線】(2)假如你是隋朝時期的讀書人,你家在A地,一次你接到圣旨,要進京參加科舉考試,如果走水路,路線是怎樣的?要經過哪些河段(包括天然河流和運河)?【大運河的作用】(3)隋朝大運河的開鑿有何歷史意義?(四)、課堂鞏固訓練1.“公元6世紀80年代,在結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國又一次走向統一,同時中國也迎來了一個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材料中“中國又一次走向統一”的時間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689年2.隋朝時開鑿的大運河不僅是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也是世界上的偉大工程之一。這條運河的中心是 ( )A.長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陽3.小強和爸爸都是歷史愛好者。一天,小強讓爸爸猜我國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給出如下提示語:開通大運河,正式設置進士科,派人三赴流求。爸爸給出的正確答案應該是( )A.秦始皇 B.漢武帝 C.隋煬帝 D.隋文帝4.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 ( )A.統治者的酷虐殘暴 B.隋朝開通大運河C.農民起義的打擊 D.修建國家糧庫(五)、布置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