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初中物理競賽教程(基礎篇)第10講 杠桿(有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初中物理競賽教程(基礎篇)第10講 杠桿(有答案)

資源簡介

第10講 杠桿
10.1 學習提要
簡單機械可以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人們在生產活動中達到省力、方便的目的。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夠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如圖10-1所示,用硬棒撬動大石塊。杠桿是在特定條件下的總名稱,硬棒并不一定是直棒,可直可彎,任何形狀都可以。
10.1.1 支點、力臂、動力、阻力
1. 支點
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當有力作用在杠桿上時,杠桿繞其轉動。對杠桿本身而言,這一點是固定的。
當物體體積較大時,支點不再是一個點,而成為一個轉動軸,比如我們抬起木板時,以其與地面的接觸線為轉動軸。
2. 力臂
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叫做力臂,用字母L表示。力臂并不一定是杠桿上某一段長度,力臂的大小與其在杠桿上的作用點和動力與阻力的方向都有關。
如圖10-2所示,在力F1(或F2或F3)的作用下,硬棒OA處于水平位置靜止,同樣作用于A點的三個力F1、F2、F3,其方向不同,對應的力臂也不同。在圖10-2中,力F1的力臂是L1,力F2的力臂是L2,力F3的力臂是L3。
3. 動力和阻力
許多場合下,動力和阻力不能絕對區分,我們可設其中一個力為動力,則另一個力為阻力,這樣的設定并不影響我們的研究。對于一個杠桿而言,動力和阻力對于使杠桿轉動作用的方向總是相反的,即若阻力使杠桿順時針旋轉時,動力就必須使杠桿逆時針旋轉,杠桿才能平衡。
當杠桿受到兩個以上的力的作用時,按使杠桿轉動方向區分動力和阻力較為方便。
10.1.2 杠桿的平衡
通常情況下,杠桿是在平衡或非常衡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謂杠桿平衡,并非指杠桿一定處于水平位置而靜止,而是指杠桿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
10.1.3 杠桿平衡的條件
杠桿是否平衡由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關系決定,我們由大量實驗得出杠桿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F1 L1=F2 L2 或 F1/F2=L2/L1
當杠桿受到多個力的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時,則所有動力與動力臂乘積的和等于所有阻力與阻力臂乘積的和。
10.1.4 杠桿應用的實例
1. 省力杠桿
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桿,他雖然省力,但要多移動距離,如圖10-3所示。例如剪鐵片的剪刀、開瓶蓋的起子、撬石頭的硬棒等都是省力杠桿。
2. 費力杠桿
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桿。它雖然費力,但可以少移動距離。比如鑷子、理發用的剪刀、釣魚竿等都是費力杠桿。
3. 等臂杠桿
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桿。它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例如天平的橫梁、公園里的摩天輪等都是等臂杠桿,小孩子玩的蹺蹺板我們一般也認為是等臂杠桿。
10.2 難點解釋
10.2.1 杠桿模型的建立
在實際中由于各種各樣的杠桿其具體的形狀不同,因此在畫示意圖時,要從實際的情景中確定出“標準化”的杠桿,然后才能進行分析。
如圖10-4所示,生活中常見的鋼絲鉗就可以看成是由左右兩個杠桿組合而成的工具,以此鋼絲鉗的右邊把手為例進行分析:鋼絲對鉗口的阻力F2的方向向左,手對把手的動力F1的方向也向左,這個杠桿的模型就是圖10-4(c)的省力杠桿。
10.2.2 力臂實質的理解
力臂的實質,,從數學的角度來看,就是點到直線的距離,當力的作用線正好與杠桿垂直時,力臂在杠桿上,當力的作用線不與杠桿垂直時,力臂不在杠桿上。
注意:對于杠桿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的分析,關鍵點取決于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對比,而不是取決于用眼睛直接看到的支點某測的杠桿的長短對比,這一點是引起同學們對題意理解錯誤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10.3 例題解析
10.3.1 關于力臂的畫法
例1 如圖10-5(a)所示,杠桿OA在力F1、F2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L2是力F2的力臂。在圖中畫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的示意圖。
【點撥】力臂與力總是垂直的。要畫力臂,首先要找到支點O,然后由支點O作力的作用線的垂線。而要做力F2的示意圖,關鍵要過力臂L2的端點作L2的垂線,且注意力的作用點是在杠桿上。
【答案】如圖10-5(b)所示
【反思】關鍵點一:作與力臂L2相垂直的作用線(虛線),并做出直角符號(提醒自己是在做到O點距離為L2的直線)。
關鍵點二:以虛線與杠桿的交點處為起點(提示自己力的作用點在杠桿上)。
關鍵點三:因F1使杠桿順時針旋轉,則F2使杠桿逆時針旋轉,則從交點起沿虛線向上畫力的示意圖。
10.3.2 關于生活中實際的工具與杠桿抽象模型的對照
例2 如圖10-6所示的幾種使用杠桿的實例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字母)。
【點撥】找出實例中的每一個杠桿的支點,即該杠桿可以繞那一點轉動,然后再找動力和阻力,再判斷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只有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桿,才是費力杠桿。
本題中的鑷子和火鉗均為兩個杠桿組成的組合式杠桿機械,因為是對稱性的杠桿,研究時我們只研究其中一個杠桿即可。
獨輪車實例中,前輪為支點,所以工人的手提供動力F1,砂石的重力為阻力F2,顯然L1>L2,這是一個省力杠桿。
鑷子實例中,鑷根為支點,人手提供動力F1,物體阻礙鑷尖合攏的力為阻力F2,顯然L1腳踏板實例中,腳跟處為支點,腳掌提供動力F1,向上的拉桿阻礙踏板向下移動為阻力F2,顯然L1扳頭實例中,扳頭左方與瓶蓋上方接觸處為支點,手提供動力F1,瓶蓋阻礙扳頭下方的小鉤向上移動為阻力F2,顯然L1>L2,這是一個省力杠桿。
火鉗實例與鑷子實例很相似,只是支點在兩個鉗刃的交叉處,這是一個費力杠桿。
【答案】(b)(c)(e)
【反思】在省力杠桿中,動力作用點所移動的距離都比阻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大;而在費力杠桿中,動力作用點所移動的距離都比阻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小。這個特點,也可以用來區分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同學們不妨一試。
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練習
例3如圖10-7所示,一根長40cm的輕質杠桿,它的一端可以繞固定點轉動,另一端A用線豎直向上拉著,在離A點12cm的B點掛一個質量為200g的鉤碼。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線的拉力是多大?
【點撥】在例1我們學會辨認杠桿的五要素,學會畫出杠桿的利力臂的基礎上,本題中加入了公式的計算。只要足夠細心,認清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直接代入公式即可得到本題的答案。
【解析】阻力大小等于鉤碼的重力G,方向豎直向下,因杠桿為水平放置,可以看出阻力臂恰好為OB段的長度,又因為拉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所以動力臂為OA段的長度,再來求動力F的大小。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
F OA=G OB
F×40cm=0.2kg×9.8N/kg×(40cm-12cm)
F=1.372N
【答案】拉力為1.372N。
【反思】本題中有兩點應引起同學們注意:一是已知物體的質量,而參與計算的物理量卻是物體的重力,要用G=mg公式進行計算后方可代入式中;二是阻力臂OB的長度也要進行計算后方可得到。
10.3.4 力臂變化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例4 一根均勻的木棒,可繞O點自由轉動,現在A端施加一個與OA方向垂直的力F,使木棒繞O點轉動,由位置I,到位置II,再到位置III,如圖10-8(a)所示,則F的大小將( )
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 C.先變大再變小 D.先變小再變大
【點撥】因為力F始終與OA垂直,所以在杠桿旋轉的過程中,力F的力臂始終是不變的,且杠桿受到的阻力為桿重也不變,所以在杠桿轉動過程中,阻力的力臂如何變化是分析問題的關鍵點。
【解析】由圖10-8(b)所示,阻力的力臂由位置I到位置II是變大,到III的位置再變小,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要想使等式保持成立,也就是說要使杠桿保持平衡,則力F的變化要先變大再變小。
【答案】C
【反思】在動態的杠桿試題中,杠桿上的幾個物理量有時會發生變化,尤其是力臂的變化,初學者極不容易分析清楚,在分析時,要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先分析其中哪幾個量是不變的,然后根據某個變化量(如本題中的阻力臂L2)的變化情況,確定要判斷的另一個物理量。
10.3.5 杠桿平衡的一題多解
例5 如圖10-9(a)所示,一根粗細均勻的硬棒AB被懸掛起來,已知AB=8AO,當在一處懸掛120牛的重物G時,杠桿恰好平衡,則杠桿自身的重力為________N。
【點撥】由于要考慮硬棒本身的重力,且支點又不在硬棒的端點,所以本題有不同的考慮和解法。
【解析一】若木棒AB總重為G木,總長度為L木。將OA作為一段硬棒,其重心在OA中心,OA重力為1/8G,力臂為1/16L。將OB作為一段硬棒,其重心在OB的中心,OB重力為7/8G,力臂為7/16L。如圖10-9(b)所示,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
G左 L左=G右 L右+F OA
7/8G木×7/16L木=1/8G木×L木+G×7/8L木
則G木=1/3G
【解析二】分析如圖10-9(c)所示。
主要思路是因支點相鄰兩格的作用相互抵消,不予考慮。
右端所掛物體的重力G只與最左邊的6格木棒重力作用相平衡,則
6/8G木×4/8L木=G×1/8L木
G木=1/3G
【解析三】如果將木棒看成一個整體,則這個整體的重力作用是使杠桿沿逆時針方向轉動,而外力G的作用是使杠桿沿順時針的方向轉動。分析如圖10-9(d)所示。
G木 3/8L木=G 1/8L木
則G木=1/3G
G木=1/3G=1/3 120N=20N
【答案】40N
【反思】局部和整體的分析方法在物理學中是最基本的,而且是常用的方法,在力學的分析中,多個物體受力和一個物體受多個力時,我們常常采用這種方法。從結果上來看,局部和整體的方法是等效的,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只是從過程上來看,整體法解題往往較為簡練。
A 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杠桿,這個固定點叫做_________;促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__________,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__________,這兩個力對于使杠桿向哪個方向轉動的作用是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相反”)的;____________叫做力臂。
杠桿的平衡狀態是指杠桿處于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狀態,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數學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動力臂為阻力臂4倍的杠桿是__________杠桿(選填“省力”或“費力”)。若該杠桿受到的阻力為20N,則當動力為__________N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
如圖10-10所示,輕質杠桿OA可繞O點轉動,OA=0.3m,OB=0.2m。A點處掛一個質量為2kg的物體G,B點處加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物體G的重力大小為__________N,力F大小為___________N。
如圖10-11所示,火車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車。若貨物在車內擺放均勻,當前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向下按扶手,這時手推車可看作___________,支點是________點;當后輪遇到障礙物時,售貨員向上提扶手,這時支點是__________點,此時用力比向下按時____________(選填“省力”或“費力”)。
在圖10-12所示的簡單機械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在圖10-13所示的各杠桿中,肯定不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的是( )
下列關于杠桿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杠桿一定是直的
杠桿一定有支點
杠桿的支點可以不在杠桿上
杠桿的長度等于動力臂與阻力臂之和
在圖10-14中,O為支點,若分別在右端施加力F1、F2、F3和F4,其中力臂最長的力是( )
如圖10-15所示的裝置,AO=BO,A點掛一重200N的物體G,在B點施加一豎直向下的200N,則曲桿( )
保持平衡
順時針旋轉
逆時針旋轉
無法確定
把重4N和6N的A、B兩個物體分別掛在杠桿的兩端,當杠桿平衡時,兩個力臂之比為( )
2:3
3:2
5:2
5:3
某杠桿的動力臂是27cm,阻力臂是9cm,動力是30N,則阻力是( )
90N
10N
7.5N
22.5N
如圖10-16所示,已知物體重G=14N,AO=8cm,AB=20cm,當杠桿平衡時,拉力F的大小為( )
4N
5.6N
19.6N
35N
如圖10-17所示,杠桿已經平衡,下面各種做法中不會破壞杠桿平衡的是( )
兩邊各加一個砝碼
左邊向右移動2小格,右邊向左移動3小格
左邊向右移動3小格,右邊向左移動2小格
左邊加1個砝碼,并且向右移動3小格
如圖10-18所示,杠桿的質量可以忽略不計,如果OB與OA長度的比為2:3,在點A、B的鉤上都掛上重物,已知點B掛300N的砝碼時,杠桿處于靜止平衡狀態。此時如果在A、B兩端各增掛100N的砝碼,杠桿將( )
順時針轉動
逆時針轉動
靜止不動
無法判斷
在圖10-19中,杠桿OA在力F1、F2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請根據圖(a)、(b)、(c)中給出的力,分別畫出力F1和F2的力臂L1、L2,或者根據給出的力臂,畫出力的示意圖。
在圖10-20中,O是杠桿OAB的支點,請畫出能使杠桿平衡的最小的力F1及其力臂L。
在做“研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實驗時,所用的器材有:帶刻度的杠桿、鐵架臺、鉤碼、細線(彈簧夾)和__________等。實驗前,首先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調節__________,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實驗中需要測定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圖10-21中,每一個鉤碼質量均相同,杠桿已平衡,如在支點左側的鉤碼下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支點右側的鉤碼一起向右一格,則這時杠桿____________平衡(選填“能”或“不能”)。
如圖10-22所示,物體G重60N,O為支點,OB=10cm,AB=20cm,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A點至少要加多少牛的動力?。
20. 一條扁擔長1.5m,前端掛200N重的貨物,后端掛300N重的貨物,欲使擔子在肩上恰好平衡,肩膀應離扁擔的前端多遠?
B 卷
對于杠桿而言,可以將其分為三種:
省力杠桿,F1__________F2,L1__________L2(選填“>”、“<”或“=”),特點是 省__________但費__________,實例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費力杠桿,F1__________F2,L1__________L2(選填“>”、“<”或“=”),特點是 省__________但費__________,實例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等臂杠桿,F1__________F2,L1__________L2(選填“>”、“<”或“=”),特點是 既不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實例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大人和小孩玩蹺蹺板,小孩要把大人翹起來,大人離轉動軸距離應__________些,小孩離轉動軸距離應__________些(選填“遠”或“近”),為了容易拉門,門的拉手應安在門的_________門軸處(選填“靠近”或“遠離”)。
將下列機械用相應的代號填入空格內,其中等臂杠桿為__________;省力杠桿為___________;費力杠桿為____________。
(a)抽水機手柄;(b)鍘刀;(c)鑷子;(d)開啤酒瓶的扳手;(e)拔鐵釘時的榔頭;(f)天平;(g)釣魚竿;(h)掃地的掃帚;(i)夾菜用的筷子;(j)鐵皮剪刀;(k)理發剪刀;(l)普通剪刀;(m)手推獨輪車。
已知杠桿動力臂跟阻力臂之比為10:3,用12N的動力能撬動__________N的重物。撬動過程中,動力作用點移動距離與阻力作用點移動距離之比是_____________。
在圖10-23中,O為支點,物體均重12N,要使圖(a)中杠桿平衡,在A點最小應加_____________N的力,方向_________;要使圖(b)中杠桿平衡,在B點最小應加_____________N的力,方向____________。
甲、乙兩人分坐在蹺蹺板的兩邊,蹺蹺板向甲方下傾,可以確定( )
A. 甲體重大于乙體重
B. 甲距支點的距離大于乙距支點的距離
C. 甲體重×甲距支點距離>乙體重×乙距支點的距離
D. 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杠桿的長度就是動力臂與阻力臂之和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在杠桿上
使用杠桿不一定省力,也不一定省距離
杠桿的支點一定在動力作用點與阻力作用點之間
若某根均勻圓木被豎直懸掛起來,用一個始終豎直向上的力將它從圖10-24所示的狀態拉至水平狀態,所用的力的大小將( )
一直變小
一直變大
先變大再變小
不變
如圖10-25所示,人的前臂可視為杠桿,當曲肘將課本向上舉起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前臂是省力杠桿,阻力臂變大
前臂是省力杠桿,阻力臂變小
前臂是費力杠桿,阻力臂變大
前臂是費力杠桿,阻力臂變小
在圖10-26中,已知物體A重24N,AC=8cm,AB=20cm,CD=12cm,當杠桿平衡時,拉力F為( )
16N
9.6N
6.86N
24N
水平地面上放置一根2m長的均勻的圓木,當從一端用150N的力剛好將其抬起時,這根圓木的重力是( )
75N
150N
300N
不知阻力臂,無法計算
水平地面上放置一根2m長的不均勻的圓木,當從一端用150N的力剛好將其抬起時,又從另一端剛好用210N的力才將其抬起,則這根圓木重力為( )
300N
360N
420N
不知阻力臂,無法計算
杠桿的基本形狀如圖10-27所示,請在以下各圖中的B點標出F2的方向。
畫出圖10-28的各圖中F1和F2的力臂L1和L2。
請在圖10-29的各圖中B點畫出所用的力,使圖(a)、圖(b)、圖(c)所示的杠桿分別成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
如圖10-30所示,杠桿AB處于平衡狀態,力F1為5N。請在B點做出使杠桿平衡的最小的力的圖示。
請在圖10-31中作出三個不同方向的對杠桿不起作用的力(可以嘗試在不同位置)。
如圖10-32所示,當用力推動一個車輪過一個小障礙物(或是一個球過障礙物)時,如何用力是最省力的?在圖10-30中畫出示意圖。
如圖10-33所示,一根均勻木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一端伸到桌面的外面,伸到桌面外面那部分的長度是木尺的1/4,在木尺末端的B點加一個作用力F,當力F=3N時,木尺的另一端A開始向上翹起,那么木尺受到的重力為多少?
如圖10-34所示,秤砣的質量為1kg,秤桿和秤盤的總質量為0.5kg,定盤星到提鈕的距離為2cm,秤盤到提鈕的距離為10cm,若有人換了一個質量為0.8kg的秤砣,售出2.5kg的物品,物品的實際質量是多少?
參考答案:
A 卷
1.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支點,動力,阻力,相反,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
2. 靜止,勻速轉動,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3.省力,5
4. 19.6,29.4
5. 杠桿,C,B,省力
6. B 7. C 8. B 9. C 10. C
11. B 12. A 13. A 14. C 15. A
16. 見圖 17.見圖
18.彈簧測力計,平衡螺母,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能
19.20N 20. 0.9m
B 卷
1.(1)<,>,力,距離,撬棒,剪鐵皮剪刀;(2)>,<,距離,力,釣魚竿,理發剪刀;(3)=,=,省力,省距,摩天輪,天平
2. 近,遠,遠離
3. (f),(a)(b)(d)(e)(j)(m),(c)(g)(h)(i)(k)
4. 40,10:3
5. 36,豎直向上,4,豎直向下
6.C 7. C 8. D 9.D 10.A 11.C 12. B
13. 圖略 14. 圖略 15. 見圖
16. 見圖 17. 見圖 18. 見圖
19. 3N
20.m=1.95kg
(
15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禹城市| 锡林郭勒盟| 右玉县| 汕头市| 织金县| 锦州市| 郁南县| 岳阳市| 平湖市| 锦屏县| 嵊泗县| 大姚县| 阿拉善右旗| 搜索| 阿拉善右旗| 巴南区| 化德县| 东平县| 宁乡县| 社旗县| 尖扎县| 辽源市| 丹东市| 柏乡县| 探索| 汉阴县| 尉犁县| 安宁市| 德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饶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五大连池市| 丹寨县| 兴和县| 宁都县| 舟山市| 五常市| 西青区|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