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初中物理競賽教程(基礎篇)第16講 比熱容(有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初中物理競賽教程(基礎篇)第16講 比熱容(有答案)

資源簡介

第16講 比熱容
16.1 學習提要
16.1.1 燃料的熱值
熱值的概念
燃料燃燒時能放出熱量,相同質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不一樣。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用字母q表示。
熱值的定義
熱值的定義式為 q=Q/m
熱值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熱值的單位是焦/千克(J/Kg),讀作“焦每千克”。
16.1.2 比熱容
比熱容的概念
比熱容簡稱比熱,用字母c表示,是物質的特性之一,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容。比熱容是指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熱量。
比熱容的定義式
比熱容的定義式為 c = Q/m△t
3.比熱容的單位
比熱容的單位是一個組合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比熱容的單位是焦/(千克.℃),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
4. 比熱容的測定
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在許多熱學問題上都要用到,所以測定物質的比熱容很重要。在熱傳遞過程中,如果沒有熱量的損失,那么低溫物體吸收的熱量應該等于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
實驗原理:熱平衡方程式Q 吸= Q放
實驗方法:實驗室一般采用混合法來測定物質的比熱容。
實驗器材:量熱器、天平、溫度計、待測金屬塊、適量的常溫下的水和沸水。
實驗步驟:①用天平分別測量小桶、攪動器、適量的常溫下的水、待測金屬塊的質量;
②將金屬塊放入沸水(100℃)中加熱一段時間;
③在量熱器小筒內裝入適量的常溫下的水,并用溫度計測出水的溫度t1;
④將金屬塊從沸水中取出,投入量熱器的小筒內,合上蓋子,用攪拌器上下攪動,直到量熱器中溫度達到穩定為止。
⑤用溫度計測出混合溫度t2.
實驗結果:設量熱器和攪拌器是由比熱容為c的同種物質做成,總質量為m;適量的常溫下的水質量為m水,比熱容為c水;待測金屬塊的質量為m金,比熱容為c金。
由于量熱器、攪拌器、常溫下的水的初溫均為t1,待測金屬塊的初溫為t2=100℃,混合后溫度為t2。由熱平衡方程式Q吸 = Q放 。可得
cm(t1-t2)+c水m水(t2-t1)= c金m金(t0-t2)
c金=[(cm+c水m水)(t2-t1)]/[m金(t0-t2)]
16.2 難點釋疑
16.2.1 溫度和熱量
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不論物體處于哪一種狀態,總有某一個確定的溫度。物體在熱傳遞過程中溫度會發生變化,物體從外界吸收熱量,其溫度一般會上升;物體向外界放出熱量,其溫度一般會下降。當吸收熱量和放出熱量的過程結束后,物體的溫度仍然有一個確定的值。
熱量是物體在熱傳遞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一個物體有某一個確定的溫度值,并不能說一個物體就具有多少熱量。所以不能說溫度高的物體熱量大,也不能說同一溫度質量大的物體熱量大。熱量的多少只有在熱傳遞過程中才具有意義。說的明確一點,熱量只有在物體的溫度發生變化或內能發生變化時才具有意義。
物體的溫度是某一個確定的值,對應于物體處于某一種狀態。物體吸收(或者放出)的熱量是某一個確定的值,對應于物體一定的溫度變化(或物態變化)。在熱傳度過程中,物體吸收熱量,溫度會升高;放出熱量,溫度會降低,它反映了物體的兩個不同的狀態之間的一個變化過程。
16.2.2 量熱器的使用
量熱器是熱學實驗的重要儀器。在測定物質的比熱容等實驗中,它能使物體與水之間進行熱交換,又能減少熱量損失。其結構如圖16-1所示,其中A、B為大小兩銅質圓筒,C為木架,D為木(或電木)蓋,蓋上有兩個孔,中間較大的一個孔(附軟木塞)插溫度計用,邊上較小的一個孔插銅質攪拌器。
在用量熱器測定物質(如鉛塊)的比熱容時,應注意:①裝入小筒內的水要適量,以能浸沒金屬塊為宜;②金屬塊從沸水中取出到投入小筒內,動作要快,投入后要立即合上蓋子,盡可能減小熱損失,且投入的金屬塊不得帶有沸水;③用攪拌器上下攪動,使液體的上下溫度迅速均勻;④初溫和混合溫度的讀取方法,已在“溫度計的使用”中有過說明;⑤小筒和攪動器、水、金屬塊的質量用天平測量。粗略的測量比熱容時,可忽略小筒和攪動器的吸熱和放熱,稍精確的測量則不能忽略。
16.3 例題解析
16.3.1 比熱容概念的形成
例1 為研究物質的某種特性,某同學選取水、煤油兩種物質做實驗,表16-1記錄了實驗測得的數據及設法求得的有關數據。
請根據表16-1中所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
可初步歸納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
為進一步研究物質的特性,該同學還應設計和增加表16-1中第7列(空欄)項目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在該空欄下的空格中填入適當的數據,并由此可歸納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物理學中如果要用一個物理量來反應第7列中概括出物質的特性,那么這個物理量的定義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對表16-1中的數據進行仔細分析可知,在這個實驗中,所運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分析比較第1行與第2行(或第4行與第5行)的數據可以發現,實驗所控制的變量分別為物質的種類和質量,研究吸收的熱量跟升高的溫度之間的關系。水或煤油的質量相等,當升高的溫度增大到2倍,它吸收的熱量也增大到2倍,由此可以得出結論1:質量相等的同種物質,吸收的熱量跟它升高的溫度成正比。
分析比較第2行與第3行(或第5行與第6行)的數據可以發現,實驗控制的變量分別是物質的種類和升高的溫度,研究吸收的熱量跟質量之間的關系。水或煤油升高的溫度相同,當質量增大到2倍,它吸收的熱量也增大到2倍。由此可以得出結論2:升到溫度相同的同種物質,吸收的熱量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分析比較第1行與第4行(或第2行與第5行、第3行與第6行)的數據可以發現,實驗所控制的變量分別為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研究吸收熱量跟物質種類之間的關系。質量相同的水或煤油,升高的溫度也相同,然而吸收的熱量不同。由此可以得出結論3:質量相等,升高溫度相同的不同物質,吸收的熱量多少跟物質的種類有關。
(2)再對表16-1中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第1行與第6行的數據中,質量、升高的溫度、物質的種類都不相同,那么,如何來比較這兩次水和煤油的吸熱本領呢?顯然,可以與密度、壓強等概念形成過程所采用的方法想類比,選擇一個比較的標準,這個標準為:單位質量、溫度升高1℃吸熱的多少。因此,表16-1中第7列(空欄)項目的名稱是:單位質量、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通過計算可知,第7列的數據分別是4.2*103J/(Kg . ℃)、4.2*103J/(Kg . ℃)、4.2*103J/(Kg . ℃)、2.1*103J/(Kg . ℃)、2.1*103J/(Kg . ℃)、2.1*103J/(Kg . ℃)。分析這一列數據,可得出結論:對于確定的物質來說(如水或煤油),物質吸收的熱量跟它的質量、升高的溫度之比是一個確定的值。它跟吸收熱量、質量、升高的溫度均無關,而對于不同物質,這個比值卻是不同的。在物理學中如果要用一個物理量來反應物質的這種特性(吸熱是本領),這個物理量的定義應為: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
16.3.2 用熱量計算公式解題
例2 有甲乙兩個溫度和質量都相同的金屬球,先把甲放入盛有熱水的杯中,熱平衡后水溫降低了11℃,把甲球取出,再把乙球放入杯中,熱平衡后,水溫又降低了11℃,則兩球比熱容的大小關系是( )
A c甲>c乙
B c甲=c乙
C c甲D 無法判斷
【【解析】同一杯熱水,兩次降低相同的溫度,說明水兩次放出的熱量相同,即甲乙兩球吸收的熱量相同,由于兩球質量相等,初溫相同,末溫甲球較高,即△t甲>△t乙,根據c甲m甲△t甲=c乙m乙△t乙,有c甲【答案】C
16.3.3 用熱平衡方程解題
例3 將11℃的冷水魚66℃的熱水混合成550kg,36℃的溫水,在混合過程中有2.31*106J的熱量損失掉了,問所用冷水和熱水各多少千克?
【點撥】當高溫物體和低溫物體放在一起時,高溫物體放熱,低溫物體吸熱,由能量守恒可知 Q吸 + Q損 = Q放
上式稱為熱平衡方程式,在熱量的計算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解析】因Q吸 + Q損 = Q放,則c水m1*25℃+Q損=c水m2*30℃,而m1+m2=550kg,由以上兩式即可求得:m1=290kg,m2=260kg
【答案】冷水的質量為290kg,熱水的質量為260kg。
例4 將一勺溫水倒入盛有冷水的量熱器中,這時量熱器中水的溫度升高了5℃,再加以勺同樣的溫水,溫度又上升了3℃。問:(1)繼續再加7勺同樣的溫水,則此量熱器中水溫還將上升多少?(2)如果不斷向量熱器內加同樣的溫水,量熱器中的溫水最終比開始時升高多少?(假設量熱器容積比勺的容積大得多且不計熱量損失)
【點撥】把再加一勺同樣的溫水,溫度又上升了3℃理解為“連加兩勺同樣的水,溫度上升了8℃”
【解答】(1)設每勺水的質量為m,溫度為t,冷水的質量為m冷,溫度為t冷。
由于不計熱量損失,熱平衡方程Q吸 = Q放,可得:
C水m冷*5℃=C水m(t-t冷-5℃)
C水m冷*8℃=C水2m(t-t冷-8℃)
解得:t-t冷=20℃,即溫水與冷水的溫度相差20℃。若繼續加7勺同樣的溫水,相當于共加了9勺溫水,則
C水m冷△t= 9m(t-t冷-△t)
可得:△t=15℃,則△t’=△t-8℃=7℃
(2)不斷向量熱器內加同樣的溫水, 由于溫水與冷水的溫度差為20℃,則最終量熱器中的水溫度將升高20℃。
【答案】7℃,20℃
A 卷
用兩只相同的玻璃杯,裝上質量和溫度都相同的水和黃沙,將它們同時放在陽光下曬,經過一段時間后,黃沙的溫度比水的溫度高。在這個小實驗中,用兩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同時放在陽光下曬相同的時間,是為了使黃沙和水吸收_________________(忽略水和黃沙在熱傳遞方面的差異)。從這個實驗可知,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引入了表示物質的這一方面特性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其符號是______________,單位是______________,讀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常見物質中,水的比熱容較________(選填“大”或“小”)。
物體在熱傳遞過程中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比熱容、物體的質量以及物體_____有關。
質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的熱量、溫度升高得多的是煤油,這是因為_______。由此推理,質量相等的煤油和水,若升高相等的溫度,煤油吸收的熱量___________水吸收的熱量(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把質量和溫度都相同的鐵球、鋁球和銅球同時投入沸騰的水中,一段時間后,三球的溫度變化_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其中吸收熱量最多的是_________球,吸收熱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球。(已知c鋁>c鐵>c銅)
上海市重大公共綠地建設工程之一的太平橋綠地已于2001年6月8日竣工。綠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熱”功能,炎夏時它能大大降低周邊地區的熱島效應。若人工湖湖水的質量為1.0×107kg,水溫升高2℃,則湖水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_____J。(已知c水=4.2×103J/(kg·℃))
表16-2為某同學根據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欄目記錄的上海和蘭州兩地某年5月3日到5月5日三天內每日氣溫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從表16-2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于熱量和溫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體溫度越高,所含熱量越多
物體溫度降低,吸收的熱量越少
物體的質量越大,放出的熱量越多
以上說法都不對
質量、溫度都相同的兩塊不同金屬,吸收相同的熱量后( )
兩金屬塊溫度相等
比熱容較大的金屬塊溫度高
比熱容較小的金屬塊溫度高
無法比較兩金屬塊溫度的高低
汽車發動機用水作冷卻劑是因為( )
水的密度大
水沒有腐蝕作用
取水方便
水的比熱容大
下列說法中,能反映物體放出熱量多少跟物質種類有關的是( )
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不同溫度,放出的熱量不同
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降低相同溫度,放出的熱量一般不同
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相同溫度,放出的熱量不同
以上說法都可以
由吸熱公式得到c=Q/m△t,那么物質的比熱容跟( )
物體吸收的熱量Q成正比
物體的質量成反比
物體溫度變化△t成反比
物體吸收熱量Q、質量m以及溫度變化△t均無關
甲、乙兩杯質量相同、溫度分別是60℃和50℃的水,若降低相同的溫度,比較它們放出的熱量,則( )
甲多
乙多
一樣多
無法比較
在下列各物理量中,表示物質特性的是( )
熱量
比熱容
溫度
質量
質量和初溫度都相同的一塊鋁和一杯水,它們吸收相等熱量之后,把鋁塊投入水中,那么( )
熱量由水傳給鋁塊
熱量由鋁塊傳給水
水和鋁塊之間沒有熱傳遞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將一壺水從室溫燒開,需吸收熱量約為( )
8×102J
8×103J
8×104J
8×105J
兩個質量不同的金屬快,放出相同熱量,降低了相同溫度,那么( )
質量大的金屬塊的比熱容大
質量大的金屬塊的比熱容小
兩金屬的比熱容相同
兩金屬的比熱容大小無法確定
18. 物理學中引入比熱容,是為了比較( )
A. 不同質量的相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熱量不同
B. 不同質量的相同物質,吸收相同熱量,升高溫度不同
C. 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溫度,吸收熱量不同
D.以上說法都不對
19. 鐵的比熱容大于銅的比熱容,質量相等的鐵塊和銅塊吸收了相等的熱量,那么( )
A. 鐵塊的溫度升高得多
B. 銅塊的溫度升高得多
C. 鐵塊和銅塊升高相同的溫度
D. 由于初溫度未知,所以不能判斷
20. 甲、乙兩塊質量相同的不同金屬,在沸水里加熱一段時間。先取出甲投入一杯冷水里,當達到熱平衡后,水溫又升高20℃。再取出甲,立即將乙從沸水中取出投入這杯水中,再次達到熱平衡,水溫又升高20℃。若不計熱的損失,則可判斷( )
A. 甲的比熱容比乙大
B. 甲的比熱容比乙小
C. 甲的比熱容跟乙相等
D. 無法確定比熱容的大小
21. 冷水的溫度為t1,熱水的溫度為t2,現要把冷水和熱水混合為t3的溫水,若不計熱量損失,冷水和熱水的質量比應為( )
A. (t2—t1)/t1
B. (t3—t2)/( t3—t1)
C. (t2—t3)/(t3—t1)
D. t3/(t2—t1)
22. 把加熱到100℃的某鐵塊投入m1克20℃的水中,混合溫度為40℃;把加熱到100℃的該鐵塊投入m2克20℃的水中,混合溫度為60℃;如果把同樣加熱到100℃的該鐵塊投入(m1+m2)克20℃的水中,混合溫度為( )
A. 50℃
B. 48℃
C. 36℃
D. 32℃
23. 在質量是0.5kg的鋁壺里裝了2kg的水,把這壺水從20℃加熱到100℃,求:(1)水吸收的熱量[c水=4.2×103J/(kg·℃)];(2)鋁壺吸收的熱量[c鋁=0.9×103J/(kg·℃)]。
B 卷
質量為m的物體,溫度從t0降低到t,放出的熱量為Q,則該物體的比熱容為______;當物體放出熱量為3Q時,該物體的比熱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
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物質吸收熱量之比為3:4,升高溫度之比4:3,那么它們的比熱容之比c甲:c乙=______________。
銅的比熱容是鉛的比熱容的3倍,質量相等的銅塊和鉛塊,如果吸收相等的熱量,銅塊升高了15℃,則鉛塊升高了______________ 。
質量為m1的熱水和質量為m2的冷水混合,已知熱水的初溫是3t,冷水初溫為t,混合后水溫為2t,則熱水和冷水的質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
現將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銅球、鐵球、鋁球投入質量相等、溫度為80℃的三杯熱水中,過一段時間后(假設無熱損失),溫度最低的是投入_______球的那杯水。(已知c鋁>c鐵>c銅)。
同種材料組成的兩個物體在下列情況下,放出的熱量相等的是( )
初溫和末溫都相等
初溫不等,降低的溫度相等
質量相等,降低的溫度相等
質量相等,初溫不等,末溫相等
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鐵塊和銅塊,
(1)吸收相等的熱量后再相互接觸,那么( )
(2)若它們放出相等的熱量后的再相互接觸,那么( )
熱從銅塊傳到鐵塊
溫度從銅塊傳到鐵塊
熱從鐵塊傳到銅塊
不發生熱傳遞
一大杯熱水的溫度為t1,一小杯冷水的溫度為t2,混合后的溫度為t,則( )
t=(t1+t2)/2
t<(t1+t2)/2
t=(t1—t2)/2
t>(t1+t2)/2
在標準大氣壓下,1kg20℃的水吸收4.2×105J的熱量后,可能的溫度是( )
80℃
100℃
120℃
130℃
甲、乙兩個物體,初溫相同,甲的比熱容大,乙的質量小,把它們同時放入同一個冰箱內冷卻,經過一段時間( )
甲放出的熱量多
乙放出的熱量多
甲、乙兩物體放出的熱量一樣多
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甲、乙兩球,吸收相同熱量后,甲球可把熱量傳給乙球,不可能發生的情況是( )
甲球質量較大,初溫較低
甲球質量較大,初溫較高
甲球質量較小,初溫較高
甲球質量較小,初溫較低
等質量的兩種物質,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則比熱容較大的物質,( )
末溫一定高
末溫一定低
溫度變化可能較大
溫度變化一定較小
5℃的冷水和熱水混合后,得到30℃的溫水,若不計熱損失,可以判斷( )
混合前熱水的熱量不一定比冷水的熱量多
混合前熱水的熱量一定比冷水的熱量多
熱水的質量不一定比冷水的質量多
熱水的質量一定比冷水的質量少
鐵的比熱容約為酒精比熱容的1/5,取鐵塊質量為酒精質量的5倍,并使它們吸收相同的熱量后,再把鐵塊放入酒精中,此后( )
熱從鐵塊傳向酒精
熱從酒精傳向鐵塊
鐵和酒精之間不發生熱傳遞
以上說法都有可能
甲、乙兩物體的質量、溫度都相同,比熱容c甲>c乙,當兩物體放出相等的熱量后放在一起,( )
熱量從甲傳到乙
熱量從乙傳到甲
不發生熱傳遞
上述情況都有可能
質量相同的一塊鋁和一杯水,它們吸收了相等的熱量后,把鋁塊投入水中,那么( )
熱量由水傳給鋁塊
熱量由鋁塊傳給水
水和鋁之間不發生熱傳遞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初溫相同的a、b兩球,它們的質量和比熱容分別為ma、ca、mb、cb,吸收相等熱量后,a球可把熱量傳給b球,則下列情況中不可能的是( )
ma>mb,camacb
mama>mb,ca>cb
甲、乙兩物體質量相同,溫度相同,把甲放入一杯熱水中,平衡后,水溫降低了t℃;把甲拿出,設水量沒有損失,也沒有熱量損失,再把乙投入水中,平衡后,水溫降低了t℃,則( )
甲的比熱容大
乙的比熱容大
甲、乙比熱容一樣大
無法判斷
把質量為m、溫度為t的銅塊放入一杯質量為1kg、溫度為0℃的水中,水的溫度升高到t/5,若把質量為2m、溫度為t的銅塊投入質量為1kg、溫度為0℃的水中(不考慮散熱和容器吸收的熱)達到熱平衡時,可使水的溫度( )
升高t/3
升高2t/3
升高2t/5
升高t/5
20. 現有甲、乙、丙三種初溫相同的液體,其中甲、乙為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乙、丙為質量不等的同種液體。若對這三種物體分別加熱,則根據它們吸收的熱量和升高的溫度,在溫度-熱量圖像上分別畫出對應的甲、乙、丙三點,如圖16-2所示,則甲的比熱容和質量跟丙的比熱容和質量相比,應是( )
丙的比熱容比甲的比熱容大
丙的比熱容比甲的比熱容小
丙的質量比甲的質量大
丙的質量比甲的質量小
21. 質量為m1的銅質量熱器盛著質量為m2的水,它們的共同溫度為t0,現將一塊質量為m3、溫度為t(t22. 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相互接觸后將發生熱傳遞現象,當兩物體達到熱平衡狀態時,它們的溫度相同。若不計熱量的損失,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等于低溫物體所吸收的熱量。現有三種不同的液體A、B、C,它們的初溫分別為15℃、25℃、35℃。當A和B液體混合并達到平衡狀態,其平衡溫度為21℃;當B和C液體混合并達到平衡狀態時,其平衡溫度為32℃。求A和C液體混合到到平衡時的平衡溫度。
23. 質量相等的A和B兩固體,它們的初溫均為20℃。把A和B同時放入盛有沸水的大鍋爐內后,它們分別以每克每秒12.6焦和每克每秒42焦的吸熱速度吸收熱量。已知A和B的比熱容分別為2.1×103J/(kg·℃)和3.36×103J/(kg·℃),且在吸熱過程中,A和B兩個物體均未發生物態變化,10s后,求:(1)A物體的溫度和它每克吸收的熱量;(2)B物體的溫度和它每克吸收的熱量。
24. 已知冰的比熱容為2.1×103J/(kg·K),冰的熔化熱為3.36×105J/kg,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K)。把質量為10g、溫度為0℃的冰和質量為200g、溫度為100℃的金屬塊同時投入質量為100g、溫度為20℃的水中,當它們達到熱平衡時,它們的共同溫度為30℃。若不計熱量損失,求金屬塊的比熱容。
25. 將一勺熱水倒入盛有一些冷水的保溫容器內,使得冷水溫度升高5℃。然后又向保溫容器內倒入一勺熱水,水的溫度又上升了3℃。如果再連續倒入10勺同樣的熱水,則保溫容器內的水溫還得升高多少(保溫容器吸收熱量忽略不計)?
參考答案:
A 卷
1.相同熱量;吸收相同的熱量,升高的溫度不同;比熱;c;焦/(千克·℃);焦每千克攝氏度
2.質量為1kg的水,溫度每升高1℃,吸收的熱量為4.2×103J;大
3.升高的溫度
4.煤油的比熱比水小,小于
5.相同,鋁,銅
6. 8.4×1010
7.上海地區每天的溫度變化小于蘭州地區;上海是沿海地區,蘭州是內陸地區,水的比熱比泥沙石土大,在同樣吸熱的情況下,水的溫度變化較小
8.D 9.C 10.D 11.B 12.D 13.C 14.B 15.B
16.D 17.B 18.C 19.B 20.B 21.C 22.C
23. 6.72×105J,3.6×104J
B 卷
1.Q/m(t0—t),Q/m(t0—t)
2.9:16
3.45℃
4.1:1
5.鋁
6.C 7.A,C 8.D 9.B 10.A 11.A 12.D
13.D 14.D 15.A 16.D 17.D 18.B 19.A 20.BC
21.[(c1m1+c2m2)t0+c3m3t]/(c1m1+c2m2+c3m3)
22.30.6℃
23.(1)80℃,126J;(2)100℃,268.8J
24. 0.63×103J/(kg·℃)
25.8℃
(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安县| 锦屏县| 阿勒泰市| 西宁市| 县级市| 通渭县| 莱芜市| 五寨县| 栾城县| 西畴县| 五原县| 仙居县| 绍兴市| 景洪市| 额尔古纳市| 镇巴县| 南通市| 武邑县| 深水埗区| 城固县| 巧家县| 香格里拉县| 方城县| 洱源县| 汨罗市| 天峻县| 大连市| 桂阳县| 舒兰市| 汤阴县| 泽库县| 南靖县| 长海县| 桃源县| 涿州市| 二手房| 鄂州市| 哈密市| 舒城县| 翁牛特旗| 临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