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6講 串并聯電路的特點26.1學習提要26.1. 1串聯電路的特點(1)當電阻R1和R2串聯時,如圖26-1所示,流過R1的電流為I1,流過R2的電流為12,電路總電流為I,則I=I1=I2,即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圖26-1 圖26-2(2)如果R1兩端電壓為U1,R2兩端電壓為U2,電路總電壓為U,則U=U1+U2,即串聯電路總電壓等于各導體兩端電壓之和。(3)串聯電路總電阻等于各導體電阻之和,即R=R1+R2。如果其中某個電阻增大,總電阻也增大。(4)當電阻R1、R2串聯時,由于I1=I2= I,再根據歐姆定律得U1/R1=U2/I2= U/R,U1:U2=R1:R2,所以串聯電路中各電阻分得的電壓與各電阻的阻值成正比,電阻大,其兩端的電壓也大。26.1.2并聯電路的特點(1)當電阻R1和R2并聯時,如圖26-2所示,流過R1的電流為I1,流過R2的電流為I2,電路總電流為I,則I=I1+I2,即并聯電路中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2)如果R1兩端電壓為U1,R2兩端電壓為U2,電路總電壓為U,則U= U1 = U2,即并聯電路總電壓等于各支路兩端電壓。(3)并聯電路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支路電阻的倒數之和,即1/R= 1/R1+1/R2。總電阻的阻值比支路中阻值最小的那個還要小。(4)當電阻R1、R2并聯時,由于U=U1=U2,根據歐姆定律可得I1R1=I2R2,則I1:I2 =R2:R1,所以并聯電路中各支路的電流與它們的電阻成反比,哪條支路的電阻大,通過它的電流就小。26. 1.3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阻1、實驗原理:R = U/R,電路如圖26-3所示。2、實驗器材:電源,電流表,電壓表,待測電阻,滑動變阻器,電鍵,導線。3、實驗步驟:①按圖26-3連接好電路;圖26-3②檢查電路無誤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大值位置,閉合電鍵;③再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流表示數為一適當值,記錄此時的電流表和電壓表值;④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改變電流和電壓值,讀數和記錄數據,重復兩次;⑤斷開電鍵,整理儀器;⑥分別計算三次測量所得的電阻值,并計算出電阻的平均值。26.2 難點釋疑26.2.l 電路故障1. 斷路電路中某處斷開或電鍵沒有閉合。當電路中出現斷路時,主要出現的現象是:①被斷路部分無電流;②被斷路部分有壓(電壓表與電源構成的回路是通路,電壓表示數近似為電源電壓)。2. 短路電流從電源正極不經過用電器直接通過導線回到電源負極造成的短路叫電源短路;將導線并聯在用電器的兩端,造成該用電器不能工作的短路叫局部短路。當電路中出現短路時,主要出現的現象是:①電路中仍有電流;②被局部短路的用電器不工作;③與之串聯的用電器工作電流增大;④被短路部分電壓為零。26.2.2動態電路在電路中,由于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或由于電鍵的閉合或斷開而引起電流(電壓)的變化,我們把這類問題稱為“動態電路”。分析“動態電路”有三個關鍵點:(1)關鍵1:分析清楚電路的連接情況。在分析電路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①電流表看作導線,電壓表看作斷路。②串聯電路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并聯電路電流有多條路徑且通過每個用電器的電流互不相干。③電路中如出現電流可從電源的正極通過某一導線直接流向電源的負極,則電源短路。④電路中某一用電器被一根導線并聯連接,則用電器被短路。(2)關鍵2:分析清楚各電表的所測電路。①串聯電路中電流表所測電流與各處電流相同,電壓表在一個或幾個用電器兩端就是測這個或幾個用電器的電壓。②并聯電路中電壓表所測電壓與各支路電壓相同,如某個用電器與電流表相串聯,則電流表測這個用電器的電流,如果每個用電器的電流都流過電流表,則電流表測總電流。(2)關鍵3:分析清楚電路的變化情況。①先分析由于某一電阻變化或電鍵開閉導致電路總電阻的變化。②再分析電路總電流的變化。③最后分析各支路的電流或電壓的變化。26.3 例題解析26.3.1利用串聯電路特點解題例1 如圖26-4所示的電路,R1的阻值為l0Ω,電流表的示數為0. 4 A,電壓表的示數為3.2 V。求:R1兩端的電壓,R2的阻值及電源電壓。圖26-4【點撥】這是一個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I=0.4 A;電壓表測R2兩端電壓,U2 =3.2 V。【解答】(1)這是一個串聯電路,應用串聯電路特點,有I=I1=I2= 0.4 A,U1 =I1R1=0. 4A×l0Ω= 4V(2)當電壓表的示數為3.2V時,R2兩端的電壓為3.2 V。R2 = U2/I2 = 3. 2 V/0. 4 A = 8 Ω(3)電源電壓U=U1+U2= 4V + 3.2V = 7.2V。【答案】4 V,8Ω,7.2 V。【反思】做題前,先要分析電路的連接方式,其次分析清楚每個電表所測的是哪段電路的電流或電壓,再根據歐姆定律和串、并咲電路特點解題。26.3.2利用并聯電路特點解題例2 在如圖26-5所示的電路中,R1的電阻為50Ω,R2的電阻為75Ω。閉合電鍵S,電流表A1的示數為0.24 A。求:(1)電壓表V的示數;(2)電流表A2的示數;(3)電路的總電阻R。圖26-5【點撥】在圖26-5所示電路中,電阻R1和R2分屬兩條電流路徑,因此可判斷該電路是并聯電路。電流表A1測量的是通過R1的電流,電流表A2測量的是通過R1和R2的總電流。【解答】(1)這是一個并聯電路,應用并聯電路特點,有U=U2=U1 =I1 R1= 0. 24 A×50Ω= 12 V(2)電流表A2示數I=I1+I2=0.24A+U2/R2 =0.24A+12V/0.4A =0. 24A+12V/75Ω= 0.4A(3)電路的總電阻為R=U/I = 12 V/0.4 A=30Ω【答案】12 V,0.4 A,30 Ω。【反思】用歐姆定律和串、并聯電路特點解題的關鍵是要把電路的連接方式分析清楚,其次分析清楚每個電表所測的是哪段電路的電流或電壓。用歐姆定律進行計算時,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同體”,即I、U、R應是同段電路或同一電阻;二是“同時”,即I=U/R中三個量必須是同一時間的值,不能張冠李戴,先后不分。26.3.3歐姆定_和串、并聯電路特點6勺綜合應用 句例3 如圖26-6所示電路中,當A、B兩點接入10Ω電阻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5A。若A、B間放如20Ω電阻時,則電流表的示數為A、等于0.25 A B、小于0.25 A C、大于0. 25 A D、無法判斷圖26-6【點撥】串聯電路中,如果電路中的某個電阻變為原來的2倍,但總電阻小于原來電路總電阻的2倍時,電流大于原來的1/2。【解析】當AB間電阻為10 Ω時,I1 = 0.5 A =U/(10Ω+ R1)= 0.25 A0.5I1=0.25A=U/(20Ω+ 2R1);當 AB間電阻為20Ω時,I2=U/(20Ω+R1),U/(20Ω+2R1)<U/(20Ω+R1),I2>0.5I1=0.25A【答案】C。【反思】判斷題有時也可用賦值法。設R1=10Ω,當RAB=10Ω時,R=R1+RAB=10Ω+10Ω=20Ω,U=IR=0.5 A×20Ω=10V。當RAB=20Ω時,R= 30Ω,I=U/R=10V/30Ω=0.33A>0.25A。這樣更為方便例4如圖26-7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U保持不變,在甲、 乙兩處分別接入電壓表,閉合電鍵S1和S2,測得U甲:U乙=1:3(閉合電鍵S1)斷開電鍵S2,拆去電壓表接人電流表,此時I甲:I乙是多少?圖26-7【點撥】串聯電路中,各電阻的電壓之比等于電阻之比;并聯電路流過各電阻的電流之比等于電阻的反比。【解答】當甲、乙兩處分別接人電壓表,閉合電鍵S1和S2時,R1、R2串聯,電壓表甲并聯在R1兩端,電壓表乙并聯在R2兩端,因為U甲:U乙=1:3,根據串聯電路電阻的分壓作用,R1:R2=1:3當閉合電鍵S1,斷開電鍵S2,拆去電壓表改接入電流表后,R1、R2并聯,I甲測通過R2電流,I乙測通過R1電流,根據并聯電路電阻的分流作用,I甲:I乙=R1:R2 = 1:3。【答案】1:3。【反思】這道題的關鍵是要找到兩電阻的連接關系,找到電流表或電壓表所測對象后,才能應用串、并聯電路的分壓和分流公式解決問題。26.3.4電路故障的判斷例5 (1)如圖26-8(a)所示,在串聯電路中假設只有一盞燈發生故障。如果燈L1、L2均不亮,電流表示數為0,試分析電路的故障情況;如果燈L1、L2中有一盞燈亮、另一盞燈熄滅,電流表有示數,試分析電路的故障情況。(a) 圖 26-8 (b)(2)如圖26-8(b)所示,在并聯電路中假設只有一盞燈發生故障。燈L1、L2中只有一盞燈亮、另一盞燈熄滅,電壓表有示數,試分析電路的故障情況。【解答】(1)①如果燈L1、L2均不亮,電流表示數為0。若電壓表示數為0,則燈L2斷路;若電壓表示數等于電源電壓,則燈L1斷路。②如果燈L1、L2中有一盞燈亮、另一盞燈熄滅,電流表有示數,若電壓表示數等于電源電壓,則燈L2短路。(2)①若電流表A1有示數、A2無示數,則燈L2斷路;②若電流表A1無示數、A2有示數,則燈L1斷路。【反思】在并聯電路中若發生短路故障,則整個電路被短路,燈不亮,電表也均無示數。電路故障分析的一般方法可以歸納為:①判斷電路的連接方式;②明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測量對象;③根據題干中提供的現象結合有關電學知識,作出正確的判斷。例6 如圖26 - 9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 V,當電鍵S閉合時,只有一個燈泡發光,且電壓表的示數為6 V,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燈L1短路 B.燈L2短路 C.燈L1斷路 D.燈L2斷路圖26-9【解析】這是一個串聯電路,電壓表測的是燈L2兩端的電壓。由題意“當電鍵S閉合時,只有一個燈泡發光”,可判斷電路不可能出現斷路。又因為“電壓表的示數為6 V”,即燈L2兩端的電壓為6 V,所以可以判斷燈L1短路。【答案】A。例7 如圖26-10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電鍵S,電路正常工作。過了一會兒,一個電表的示數變大,另一個電表的示數變小,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電阻R—定斷路 B.電阻R —定短路C.燈L的亮度可能不變 D.燈L可能變亮圖 26-10【點撥】這是一個串聯電路,電壓表測的是電阻R兩端的電壓。根據“一個電表的示數變大,另一個電表的示數變小”這一現象,分析如表26-1所示。表26-1電流表示數 電Hi表7K數電阻尺斷路 變小 變大電阻R短路 變大 變小燈L的亮度不變 不變 不變燈L可能變亮 變大 變小【解析】從表26- 1的分析可以得出,選項A、B、D都有可能使一個電表的示數變大,另一 個電表的示數變小。但選項A、B中都有“一定”兩字,否定了其他可能出現的故障,故不合題意。【答案】D。【反思】題干中的“一個電表示數變大,一個電表示數變小”,電表可能是電壓表,也有可 能是電流表,所以同學們在做選項時,要將各種情況都考慮到。例8 某同學做“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實驗,如圖26-11所示。圖26-11(1)在圖26-11(a)中,將電路元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成一個正確的電路。(2)根據接線,在閉合電鍵前,將變阻器的滑片滑向最 端(選填“左”或“右”)。(3)閉合電鍵后,移動滑片P到某一位置時,電壓表和電流表如圖26 - 11(6)所示,則電壓表的示數為 V,電流表的示數為 A,通過計算可求出電阻值為 Ω。(4) 滑動變阻器在本實驗中的作用是 。【點撥】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特別注意電流表要與被測電阻串聯,電壓表要與被測電阻并聯。電鍵閉合前,為保護電路元件,滑動變阻器必須置于接人電路電阻最大的位置。為使測量的電阻值更精確,需要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來減小誤差,所以通過改變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來改變流過被測電阻的電流和它兩端的電壓,以實現多次測量目的。【答案】(1)電路略。(2)左或右;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應最大。(3)電壓表為2.5V,電流表為0.5A,電阻值為5Ω。(4)滑動變阻器在本實驗中的作用是改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得到多組電壓、電流值(實現多次測量)。26.4 強化訓練A卷在如圖26 - 12所示的電路中,R的阻值為2 Ω,燈泡兩端的電壓是3 V,電源電壓是4 V,則R兩端的電壓是 V,燈泡的電阻是 Ω。圖26-12如圖26-13所示電路的總電阻為 Ω,已知R1兩端的電壓為6 V,則通過R2的電流為A,R2兩端的電壓為 。圖26-13在圖26-14所示的電路中,定值電阻R2為10Ω,,閉合電鍵S前、后干路中總電流強度的比為2:3,則R1的阻值為 。圖26-14有兩個電阻,R1=3Ω,R2 = 6Ω,若把它們串聯后接到電壓為6V的電源上,這兩個電阻兩端的電壓之比U1:U2= ,若將它們并聯后接到同一電源上,則通過它們的電流強度之比I1:I2= 。如圖26 - 15所示,電源電壓為6 V,R1= R2 = 30 Ω,當電鍵S斷開時,電流表示數為 A,當電鍵S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是 A。圖26-15在如圖26-16所示的電路中,R1的阻值為l0Ω,V1和V2是兩個完全相同的電壓表,都有0 3 V和0 15 V兩個量程,指針已調整到“0”刻度,閉合電鍵后,兩個電壓表的指針向右偏轉,且角度相同,則電阻R2的阻值為 Ω。圖26-167、有三個電阻,阻值分別是3Ω、6Ω、9Ω,串聯后接到6 V的電源上,則三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分別是 ( )A、2 V、4 V、6 V B、1 V、2 V、3 VC、3 V、2 V、1 V D、6 V、4V、2 V8、將電阻R1、R2串聯在電路中,已知R1=3R2,總電壓為4V,則盡兩端的電壓為( )A、4 V B、3 V C、2 V D、 1V9、如圖26-17所示,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移動的過程中,電路的總電阻、電流表示數和電壓表示數的變化情況分別是 ( )圖26-17A、變小、變大、不變 B、不變、變大、變小C、變大、變小、變小 D、變大、變大、變大10、有兩個電阻R1和R2,R1=100Ω,R2=1Ω,若將這兩個電阻并聯起來,并聯后的總電值為R,則 ( )A、R = 101Ω B、R >100Ω C、R <1Ω D、100Ω>R >1Ω11、兩個導體R1和R2,其中R1=6Ω,將R1和R2串聯后總電阻為18Ω,則R1和R2并聯后總電阻為 ( )R = 101Ω B、R >100Ω C、R <1Ω D、100Ω>R >1Ω如圖26-18所示,有四組不同的電阻,已知R1圖26-1813、兩個電阻分別為1Ω和1Ω,其并聯時的總電阻為R并,串聯時的總電阻為R串,則R并:R串應是 ( )A、9 :2 B、1 :3 C、2 :9 D、3 :114、如圖26-19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電鍵S后,電流表示數增大的是( )圖26-19在圖26 - 20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由中點滑向最右端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的變化為( )圖26-20A、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大 B、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大C、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小 D、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不變如圖26-21所示,U1=6 V, U=10V,通過R1的電流是0.4 A,求R1和R2的阻值。圖26-2117、兩個電阻R1和R2并聯接人電路,總電阻為3 Ω,其中R1=4 Ω,求R2的阻值為多少?電阻R1和R2串聯后接入某電路時,電阻R1兩端電壓U1與電阻R2兩端電壓U2之比U1:U2 = 2 : 3,R1=20Ω,若將R1和R2并聯后接入原來電路的兩端,則串聯時總電流與并聯時總電流之比是多少?如圖26 - 22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為20 V,R1=20 Ω,電流表的示數為0.25 A,求R2的阻值和電壓表的示數。圖26-2220、在圖26 - 23所示的電路中,已知R1=20Ω, 把電阻R1和R2并聯后接到電源上,已知電路總電阻為12 Ω,電流表的示數為0. 3 A,求:(1)電阻R2的阻值;(2)電源的電壓;(3)通過R2的電流。圖26-23在圖26 - 24所示電路中,補上一根導線,要求滑片向左移動時,小燈的亮度變暗。圖26-24在圖26 - 25所示電路中,用筆畫線補上一根導線,使燈和滑動變阻器并聯,且當滑片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的示數變大。圖26-2523、圖26 -26所示的電路中,如果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由A向B滑動時,燈泡變暗,導線的E端應接在滑動變阻器的 接線柱上(選填“C”、“A”或“B”)。圖26-26在如圖26 - 27所示的電路中有一根導淺尚未連接,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補上,補上后要求: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動時,電壓表的示數變大。圖26-27給出以下元件:電源,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小燈泡,電鍵及導線,請按下述要求在圖26 - 28中畫出電路圖和實物圖。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通過燈泡的電流,且滑片右移燈變暗,并且一合上電鍵就能測出通過小燈泡的電壓和電流。圖26-2826、如圖26 - 29(a)所示為某同學做“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的實驗:(a) (b) (c)圖26-29在連接電路時,電鍵應_________(選填“閉合”或“斷開”)。該同學在閉合電鍵前,應該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____(選填““A”或“B”)。閉合電鍵后,該同學測得三組實驗數據,填寫在表26-2中。其中第2組數據所對應的電 壓表、電流表示數分別如圖26 - 29(b)和(c)所示。請將該組數據填寫在表26- 2中,并計算出該次實驗測得的電阻值。填寫出表26 - 2最后一列的項目名稱及對應的數值,使表格完整。序號 電壓(V) 電流(A) 電阻(Ω)1 2 0.2 1023 2.9 0.3 9.7表26-2做“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的實驗時,某同學連接的電路如圖26-30(a)所示,其中的錯誤有:(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經過糾正,他重新連接電路。閉合電鍵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觀察到電流表的示數為0.8 A,電壓表的示數如圖26 - 30(b)所示,則電壓表的示數為______V,待測電阻為________Ω。(a) (b)圖26-30B卷銘牌上標有“6 v ion”的電鈴,要串聯一個____________Ω的的電阻,才能使它在9 v的電壓下正常工作。如圖26-31所示,電源電壓U為12V且保掙不變,電阻R1= 100Ω,變阻器R2的最大電阻值是60Ω,閉合電鍵S,當滑動片P從R2的左端到右端的過程中,電壓表讀數的最小值是________V,電流表讀數的最大值是_______A。圖26-31 圖26-32如圖26-32所示電路,電源電壓U為12 V,滑動變阻器R的最大電阻值為20Ω,燈泡的電阻RL為4Ω,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一端滑動到另一端的過程中,電流表示數的變化范圍是_________,電壓表示數的變化范圍是___________。在如圖26-33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V,閉合電鍵后,發現兩燈均不亮。小明用電壓表分別測a、c和a、b兩點間的電壓,發現兩次電壓表的示數均為6V,由此判定是燈______(選填“L1”或“L2”)斷路。 若在用電壓表測b、c兩點間的電壓,則示數為_______V。圖26-33 圖26-34如圖26 - 34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電鍵S閉合后,電壓表的示數______,電流表A1示數________,電流表A2示數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如圖26-35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電鍵S閉合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將會( )都變小都增大都不變電壓表示數不變,電流表示數變大 圖26-35在圖26 - 36所示各電路中,進行如下操作:把圖A中變阻器滑片向右滑動,把圖B、C、D 中的電鍵閉合,這時電路中的電流表的示數增大的是( )A B C D圖26-36如圖26 - 37所示,電源電壓為9V,定值電阻R為5Ω,滑動變阻器R0的最大電阻值為4Ω,那么當滑動片由滑動變阻器的a端滑向b端時,電壓表的示數( )由0逐漸增大到9V B、由0逐漸增大到5VC、由0逐漸增大到4V D、由4V逐漸減小到0圖26-37 圖26-38如圖26- 38所示的電路,R1=2R2,電流表在A、B兩處測得的電流分別為IA和IB,則( )B、C、 D、如圖26-39所示的電路,電流表A1與電流表A2的讀數之比是5:2,則兩個電阻R1與R2之比是( )A、2:5 B、5:2 C、3:2 D、2:3圖26-39如圖26-40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2=2Ω,R1=8Ω,R3不為零。電鍵S1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是0.2 A;電鍵S1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可能是( )A、0.18A B、0.24A C、0.26A D、0.28A圖26-40 圖26-41在如圖26-41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電鍵S,電路正常工作。一段時間后,兩燈中有一燈熄滅,三個電表中只有一個電表的示數變小,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定是電流表A,的示數變小、燈L,熄滅B、可能是電流表A,的示數變小、燈L2熄滅C、可能是電流表A2的示數變小、燈L2熄滅D、—定是電流表A:的示數變小、燈M熄滅在圖26 -42所示的電路中,當電鍵S閉合后,電壓表V1和V2示數相同發生故障的可能是( )燈L1的燈絲斷了 B、燈L1的燈絲斷了C、電鍵S出斷路 D、燈L1短路圖26-42如圖26 - 43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電鍵S,電路正常工作,過了一會兒,電壓表V1的讀數與電壓表V2的讀數的比值變小,則下面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電阻R一定斷路 B、電阻R一定短路C、燈L可能熄滅 D、燈的亮度可能不變圖26 - 43在圖26 - 44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 V,且保持不變,R1的阻值為8Ω。當電S1、S2都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5 A;當電鍵S1、S2都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1.25 A。求:當電鍵S1、S2都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和R3的阻值;當電鍵S1、S2都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和R2的阻值。圖26 - 44如圖26-45所示,電源電壓是18V,R1=60Ω,R2= l0Ω,I1=0.2A。求I2和I的大小。圖26-45如圖26 - 46所示電路,當S1閉合而S2、S3斷開時,電壓表示數為3 V,電流表示數為0.5A;當S1斷開而S2、S3閉合時,電壓表示數為4.5 V,求此時電流表的示數及R1、R2阻值。圖26 - 46在圖26 - 47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4Ω,R2=1Ω,R3為滑動變阻器,電源電壓為12 V 且保持不變。所用的電流表量程是0 3A,電壓表的量程為0 3 V,在實驗過程中,為了使電流表、電壓表都不會損壞,那么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至少多大?圖26 - 47如圖26 - 48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12 V且保持不變。R1=8Ω,R2為0 12Ω的滑動變 阻器。電鍵S閉合后,變阻器滑片P從A端移動到B端時,求電流表、電壓表的變化范圍。圖26 - 48如圖26-49所示,R1為0 200Ω的變阻器,R2 =50 Ω,電源電壓為20 V,電流表的量程A1是0 0.6 A,電流表A2的量程是0 3 A。閉合電鍵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于R1的中點時,1min內通過氏橫截面的電量是多少?為了使兩表都不損壞,R1連人電路的阻值只能在什么范圍內變化?圖26-49有一個電阻值已看不清楚的電阻器R1,想要測出它的阻值,但是手邊只有一個電池組、一個電壓表、一個阻值看得清楚的電阻器R2和幾根導線,試用兩個電路圖表示出測量R1電阻值的方法。作業參考答案與解析A卷【答案】1.6【解析】略【答案】12, 0.2, 6【解析】略【答案】20【解析】略【答案】1:2, 2:1【解析】略【答案】0.1, 0.2【解析】略【答案】2.5【解析】略【答案】B【解析】略【答案】B【解析】略【答案】C【解析】略【答案】C【解析】略【答案】C【解析】略【答案】A【解析】略【答案】C【解析】略【答案】B【解析】略【答案】D【解析】略【答案】15Ω,10Ω【解析】略【答案】12Ω【解析】略【答案】6:25【解析】略【答案】60Ω,15V【解析】略【答案】(1)30Ω;(2)6V;(3)0.2A【解析】略【答案】略【解析】略【答案】略【解析】略【答案】略【解析】略【答案】略【解析】略【答案】略【解析】略【答案】(1)斷開;(2)B;(3)2.6, 0.26, 10;(4)電阻的平均值(Ω),9.9【解析】略【答案】(1)電壓表不能串聯在電路中;(2)電流表正負接線柱接錯,4V,5Ω【解析】略B卷【答案】5【解析】略【答案】7.5,0.12【解析】略【答案】3~0.5A,0~10V【解析】略【答案】L1,0【解析】略【答案】不變,變大,不變【解析】略【答案】C【解析】略【答案】D【解析】略【答案】C【解析】略【答案】C【解析】略【答案】C【解析】略【答案】B【解析】略【答案】A【解析】略【答案】A【解析】略【答案】C【解析】略【答案】(1)2V,4Ω;(2)0V,12Ω【解析】略【答案】1.2A,1.4A【解析】略【答案】2.25A,3Ω,6Ω【解析】略【答案】11Ω【解析】略【答案】1.5~0.6A,12~4.8V【解析】略【答案】12C,7.7~200Ω【解析】略【答案】略【解析】略(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