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鎮海區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卷初一社會·法治考生須知:1.全卷共二個大題,30個小題。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2.請將學校、姓名、班級填寫在答題卡的規定位置上。3請在答題卡的規定區域作答,在試卷上作答支超出答題卡規定區域作答無效。試題卷I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5題,每題2分,共50分。請選出一個正確選項,多選、少選、不選均不給分)1.2022年11月30日,通蘇靠甬高鐵浙江段正式開工。讀右圖,該段(嘉興一寧波)高鐵的大致走向是(▲)A.東西蘇州B.南北C.東北一西南品興D.西北一東南讀右邊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圖,完成2、3兩題。2.下列關于圖中①大洲的地理環境的描述,錯誤的是(▲)A.主體大部分位于東半球B.地勢總體中間低,四周高C.氣候類型復雜多樣D.河流大都呈放射狀分布3.下列關于圖中大洲大洋的描述,正確的是(▲)A②大洲西臨太平洋B.③大洲以白色人種為主C.0°經線穿過⑤大洲D.⑦大洲跨經度最廣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圖寧波某校舉辦“圖說歷史,講述寧波故事”余姚河姆渡文物展活動,據圖回答4、5兩題。①③⊙④注:①為豬紋黑陶缽;③為人面魚紋彩陶盆4.從上述四幅圖片中,選出能夠反映河姆渡人生產生活特色的圖片參展,應選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根據選擇的文物圖片,能夠推測出河姆渡人生產生活特色的信息有(▲)①會使用骨相②會制作彩陶③房屋注重通風防潮④會飼養家畜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初一社會·法治學科試卷第1頁(共6頁)6.下列歷史人物與主要事跡搭配正確的是(▲)A.盤庚一一遷都到股B.商湯一一創建夏朝C.大禹一伐紂滅商D.武王一起兵滅夏7.百家爭鳴,各樹一幟。下列言論出自儒家學派的是(▲)A,“仁者愛人”B。“兼愛”“非攻”C.“無為而治”D.“以法為本,法不阿貴”8.研讀史料,從劃線部分能獲取的信息是(▲A.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φ史料研讀:B.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謂火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是謂小康。C.炎帝和黃帝是華夏族的人文初祖《禮記·禮運》D.郡縣制代替世襲制9.秦朝因暴政而亡,最后推翻染朝統治的農民起義是(▲)A.國人暴動B.陳勝、吳廣起義C項羽、劉邦起義D.黃巾起義10.漢朝的“文景之治”和“光武中興”兩大盛世局面出現的共同因紫是(▲)A嚴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國B.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C.整頓吏治,嚴懲外戚宦官D.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11.右圖反映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是(▲)A.實施“推恩令”B.鹽鐵專賣C.北擊匈奴D.刺史制度12.下列古代著名戰役,按發生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赤壁之戰②巨鹿之戰③淝水之戰④官渡之戰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③②④①13.寧波某校學生對絲綢之路展開專題性探究,下列篇章設計中,不恰當的是(▲)A.人物篇一一張審、漢武帝B.條件篇一一設立西域都護府保暢通C.路線篇一長安出發,最遠到達西域D.影響篇一促進東西方貿易與文化交流14.《史記》記載:“楚越之地,地廣人稀…無積聚而多貧。”《宋書》記載:“江南地廣野豐…一歲或稔,則數那忘饑。”導致江南地區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不包括(▲)A.南方自古就是經濟文化中心B.南方的自然條件比較優越C,北民南遷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D.南方戰亂較少,社會相對穩定15.以下圖片共同反映的歷史現象是(▲)胡人漢服胡床漢人胡食A.中外交流頻繁B.江南經濟開發C.國家政權并立D.北方民族交融初一社會·法治學科試卷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