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歷史學案第12課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 學案【學習目標】1.知道漢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經濟方面采取的鞏固統一的措施。2.理解漢武帝鞏固大一統局面的目的與影響。3.理解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學會評價漢武帝。【重點難點】1.重點:“推恩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鹽鐵專賣。2.難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評價漢武帝一生的功過。【自主學習】一、“推恩令”的實施1.背景:西漢初, 勢力強大,地方 發展起來,兩股勢力導致社會秩序混亂。2.內容: 提出,規定諸侯王除以 繼承王位外,可將封地再次分封給其子弟作為侯國,由皇帝 制定封號。3.影響: 的封地和勢力越來越小,從此一蹶不振,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強。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背景:西漢初,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很弱,統治者奉行“ ”的政策,諸子百家的學說在社會上很流行。2.措施(1)接受董仲舒“ , ”,把儒家學說立為 ,使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大一統政權的精神支柱。(2)漢武帝在長安興辦 ,以儒家的《詩》、《書》、《禮》、《易》、《春秋》作為教材,培養儒學人才。3.影響: 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三、鹽鐵專賣1.背景:私人鑄幣沒有完全禁絕,鹽鐵經營權大都掌握在豪強手中, 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2.措施(1)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 。(2)在全國各地設鹽鐵官,把煮鹽、冶鐵等經營權收歸國有,實行 、專賣。(3)在全國范圍內統一 ,平抑物價;3.作用:使國家的 狀況有了很大改善,為漢武帝許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 基礎。四、北擊匈奴1.漢初與匈奴關系(1)背景:匈奴首領 單于統一蒙古草原,南下襲擾;漢初國力疲弱。(2)關系:對匈奴實行“ ”。2.漢武帝時北擊匈奴(1)原因:西漢強盛起來, 組建起強大的騎兵隊伍。(2)過程: 年,漢武帝派衛青、 出擊匈奴,取得 戰役的勝利。(3)作用:沉重打擊了匈奴,再無力與 對抗,部分匈奴人開始西遷。3.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影響:漢武帝從政治、思想、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鞏固了 的局面,使西漢王朝開始進入 時期。【當堂達標】1.(衢州中考)《史記》記載:“漢定百年之間,親屬益疏,諸侯或驕……大者叛逆小者不軌于法”。漢武帝為此采取的措施是( )A.統一鑄造貨幣 B.建立刺史制度 C.發兵北擊匈奴 D.頒布“推恩令”2.(宿遷中考)今天陜西西安和平門附近有個地方叫下馬陵,傳說就是因為董仲舒去世后葬在此地,一日漢武帝經過此地,為了表示對董仲舒的尊敬,特別下馬步行,于是民間稱這里為下馬陵。漢武帝對董仲舒如此尊敬,主要因為他主張( )A.“推恩” B.廢除丞相制度 C.抑制豪強勢力 D.“罷黜百家,獨尊儒術”3.假如你是漢武帝時期的一名儒生,要進入全國的最高學府——太學接受儒家教育,你必須到 ( )A.洛陽 B.長安 C.咸陽 D.邯鄲4.(河南中考)西漢前期,幣制十分混亂,諸侯、達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貨幣同時流通于市場,折算困難,交易不便。而對這樣的情況,漢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興辦太學 B.平抑物價 C.鹽鐵專賣 D.統一鑄幣5.(福建中考)右圖所示為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采取的經濟措施。這一舉措(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B.提升商人的經濟地位C.提高了軍隊戰斗能力D.增強中央政府的財力6.《漢書》記載:“匈奴遠遁(逃跑、逃離),而幕南(漠南)無王庭。”這是由于下列哪次軍事行動造成的?( )A.蒙恬率軍出擊匈奴 B.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C.大澤鄉起義 D.垓下之戰7.漢武帝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某歷史小組圍繞著他的歷史功績進行了一次綜合性的探究活動,請你結合探究內容回答相關問題。【史料中的歷史】史料一 《史記》記載:“偃說上曰:‘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嗣代立,馀雖骨肉,無尺寸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史料二 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1)結合史料一分析,這是漢武帝在位時實行的哪一項政治策略?這一策略產生了怎樣的作用?(2)史料二反映了漢武帝時期哪位思想家的什么觀點?這一觀點使儒學的地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3)為了使史料二中的觀點得到具體實施,漢武帝采取了怎樣的措施?【錢幣中的歷史】(4)請結合上面這一貨幣及所學知識,說一說漢武帝在經濟上采取了怎樣的措施?【評論中的歷史】(5)結合上述問題的探究,說一說漢武帝這些措施的實施有何重大意義。我們應該如何評價漢武帝?【我的收獲】參考答案【自主學習】一、1.諸侯王 豪強地主2.主父偃 嫡長子3.諸侯王二、1.無為而治2.(1)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正統思想(2)太學(3) 儒學三、1.富商大賈2.(1)五銖錢(2)鹽鐵官營(3) 調配物資3.財政 經濟四、1.(1)冒頓 (2)和親2.(1)漢武帝(2)公元前119 霍去病 漠北 (3)西漢3.大一統 鼎盛【當堂達標】1.D 2.D 3.B 4.D 5.D 6.B7.(1)實施“推恩令”,允許諸侯王將封地再次分封給其他子弟作為侯國。徹底解決了諸侯王問題,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2)董仲舒。獨尊儒術”。儒學從一個思想流派上升為統治思想。(3)在長安興辦太學,以儒家“五經”作為教學內容,儒士進入各級政權機構。(4)鑄造了統一的貨幣五銖錢,鹽、鐵等重要經濟物資由國家統一管理措施。(5)重大意義:漢武帝從政治、思想、經濟等方面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使西漢王朝開始進入鼎盛時期。評價:漢武帝是一位杰出的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地主階級政治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