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3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導學案:03 物態變化(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3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導學案:03 物態變化(含答案)

資源簡介

03 物態變化
【課標】
本中考考點及要求(“▲”表示該標準要求屬于評價水平這一層次)
評價目標和評價水平 標準要求 知識性 目標 技能性目標 體驗性 目標
了解 認識 理解 獨立 操作 經 歷 認 同 內 化
(1)描述固、液和氣三種物態的基本特征。列舉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狀態的物質及其應用。 ▲
(2)說出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用常見溫度計測量溫度。嘗試對環境溫度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 ▲ ▲ ▲
(3)經歷物態變化的實驗探究過程,知道物質的熔點、凝固點和沸點,了解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象。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 ▲ ▲
(4)用水的三態變化說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現象。了解我國和當地的水資源狀況,有關心環境和節約用水的意識。 ▲ ▲ ▲
【規律】
規律總結1:溫度計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
1.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⑴看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
⑵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體中,不要靠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⑶溫度計浸入被測物體后要稍侯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⑷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內的液面相平.
2.溫度計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1)根據被測量物選擇適宜的溫度計
(2)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液體應該足夠多以浸沒玻璃泡)
(3)記錄時應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讀數,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體,視線必須與液體柱的上表面相平(俯視讀大,仰視讀小)
(4)使用溫度計時,手應拿在它的上部,實驗中不允許用它作攪拌棒使用。
規律總結2:解決物態變化問題思維方法
1.熔化: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如冰變成水,鐵塊變成鐵水等等)
2.凝固:物體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如水變成冰等)
3.汽化: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叫汽化。(如燒開水、地面水變干了、酒精蒸發)
4.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叫液化。(如“白氣”的形成、液化石油氣)
5.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如鎢絲燈泡中鎢絲變細等)
6.凝華:物質從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如霜的形成等)
對涉及物態變化的6個概念理解的情況下,解決物態變化問題思維方法和技巧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構思:
第一步,寫出物態變化圖(一般的問題只涉及兩種物態,只畫出部分);
第二步,畫出前面是什么狀態,后面是什么狀態;
第三步,根據物態變化圖說明是什么現象以及吸熱、放熱情況。
規律總結3:解決固體熔化實驗與水的沸騰實驗的辦法
1.要理解固體熔化特點
(1)區分熔化圖像和凝固圖像的方法:溫度上升的是熔化,溫度下降的是凝固;
(2)區分晶體圖像和非晶體圖像的方法:有固定熔點和凝固點(有橫線)的是晶體圖像,沒有固定熔點和凝固點(沒有橫線)的是非晶體圖像。
注意:同種物質的熔點=凝固點
(3)熔化的條件:達到熔點;繼續吸熱。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4)凝固的條件: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2.探究晶體熔化實驗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
(1)安裝裝置時,應按照由下至上的順序。
(2)石棉網的作用:時燒杯受熱均勻。
(3)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的目的:使物體受熱均勻
(4)實驗選取小顆粒目的是: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與固體充分接觸;容易受熱均勻。
(5)采用水浴法的優點:使物體受熱均勻;是物體受熱緩慢,便于觀察溫度變化規律。
(6)試管放置要求:試管中所裝物體完全浸沒水中;試管不接觸燒杯底或燒杯壁。
(7)燒杯口處出現白氣的成因:水蒸氣預冷形成的小水珠。
(8)熔化前后曲線的傾斜程度不一樣的原因: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態下的比熱容不同。
(9)收集多組數據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規律。
3.要掌握水沸騰的特點
(1)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不斷吸熱。
(2)水沸騰的特點:溫度不變,需要吸熱。
4.探究“水的沸騰"實驗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
(1)安裝裝置時,應按照由下至上的順序。
(2)甲乙兩個小組同時做此實驗,結果甲組隊員發現所用時間比乙組長,請你提出改進意見。
(3)減少水的質量 b提升水的初溫 c加蓋子
(4)水沸騰前,燒杯內上升的氣泡是由大變小的;水沸騰時,燒杯內上升的氣泡由小變大,因為上升過程中,水對氣泡壓強變小。
(5)在水沸騰過程中,水持續吸熱,但溫度不變。內能增加(此處和晶體熔化過程相同)
(6)按圖所示的裝置給水加熱至沸騰。實驗記錄的數據如表格所示。例如:
A.從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水的沸點點是_100℃
B.若第6分鐘末移去酒精燈,立即觀察溫度計的示數,將會看到溫度計的示數不變。
(C.燒杯的紙蓋上留有兩個小孔,穿過溫度計的那個孔作用:固定溫度計。另外一個孔的作用是使水面上方大氣壓強與外界相同,使水的沸點測量值更準確;若不留小孔對實驗結果產生的影響是如果沒有小孔,會使里面氣壓增大,測出的水的沸點偏高。
(7)如果實驗過程中,溫度計碰到容器底,會導致測量值偏大。
(8)石棉網的作用:時燒杯受熱均勻。
(9)撤去酒精燈,水依然沸騰原因是:石棉網溫度較高,水會繼續吸熱。
(10)沸點不是100℃的原因:1、當地大氣壓低于一標準大氣壓。2、杯口的蓋封閉較嚴,導致氣壓大于一標準大氣壓。
【例題】
考點一:溫度及其測量
【例題1】(2022齊齊哈爾)下列估測數據中,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 中學生課桌的高度約為20cm B. 人的正常體溫約為
C. 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成績約為8s D. 一節新干電池的電壓為2V
【例題2】(2022北京)如圖所示,體溫計的示數為    ℃。
考點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物體熔化時需要吸熱。
2.凝固:物體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物體凝固時需要放熱。
3.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晶 體 非 晶 體
熔點和凝固點 有 沒有
熔化過程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物質 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物質先變稀, 最后成為液體。
熔化條件 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 吸收熱量
凝固條件 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放出熱量
熔化圖像
凝固圖像
舉 例 海波、水晶、食鹽、各種金屬 瀝青、玻璃、松香、石蠟
【例題3】(2022廣東省)固態、液態和______ 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如圖是某種物質三種狀態的微觀模型,其中圖乙表示物質的______ 態。該物質由圖甲狀態變為圖乙狀態時,發生的物態變化為______。
【例題4】(2022四川綿陽)為確保2022年北京冬奧會順利舉行,需要進行人工造雪。造雪機在工作時,不斷將水吸入,并持續從前方噴出“白霧”,在“白霧”下方沉積成一層“白雪”,如圖所示。造雪機在造雪過程中,水發生的最主要物態變化是(  )
A.凝華 B.凝固 C.升華 D.液化
【例題5】(2022齊齊哈爾)圖甲是小麗同學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圖。
如圖乙所示,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_ 不需要估讀。
安裝實驗器材時,小麗應按照______ 的順序進行選填“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
她將冰熔化的過程繪制成如圖丙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數據可知,冰是______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分析圖丙可知,該物質在時刻的內能______ 時刻的內能;CD段加熱時間是AB段加熱時間的2倍,則冰的比熱容______ 水的比熱容兩空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當試管中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繼續用酒精燈加熱,試管中的水______ 沸騰選填“能”或“不能”。
考點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體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物體汽化需要吸熱。
(1)汽化的方式:蒸發和沸騰。
(2)蒸發和沸騰的比較:
異同點 蒸 發 沸 騰
不同點 只在液體表面進行 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
任何溫度下都可以進行 必須達到沸點且繼續吸熱
緩慢的汽化現象 劇烈的汽化現象
溫度降低 溫度保持不變
相同點 1.都是汽化現象。2.都使液體變為氣體。3.都要吸收熱量。
2.液化。 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氣體液化后體積會大大地縮小,便于儲存和運輸。 液化的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或二者兼用。
總結:液體沸騰的溫度叫沸點。通常不同的液體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都隨氣壓減小而降低,隨氣壓增大而升高。液體沸騰時溫度要達到沸點并且還要繼續吸熱。
【例題6】(2022廣西貴港)每年3月至4月,貴港會出現“回南天”這種氣候現象,即從中國南海吹來的暖濕氣流,與從中國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使貴港地區的天氣陰晴不定、非常潮濕。下面解釋正確的是( )
A. 這是熔化現象,需要吸收熱量
B. 這是汽化現象,需要吸收熱量
C. 這是液化現象,需要放出熱量
D. 這是升華現象,需要放出熱量
【例題7】(2022江蘇揚州)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
(1)實驗室提供了一塊比燒杯口略大的圓形硬紙板,甲、乙兩名同學分別在硬紙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將溫度計通過小孔插入燒杯內的水中,如圖所示,剪裁合適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2)在燒杯中倒入約80℃的水,提高了水的初溫,從而______,沸騰后持續加熱幾分鐘并繼續測溫,會發現______;
(3)如圖所示,水沸騰后,甲同學移走酒精燈,繼續觀察:乙同學繼續加熱,觀察燒杯中的水和試管中的水,他們的目的都是探究______。
考點四:升華和凝華
1.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升華。升華過程吸熱。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干冰、樟腦丸、鎢等。如用久的白熾燈燈絲變細,就是由于燈絲升華的緣故。
2.凝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凝華過程放熱。自然界中的霜的形成,就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而成的。
【例題8】 (2021甘肅威武)如圖所示的幾種物態變化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
A. 烘干濕手 B. 哈出白氣 C. 霜打枝頭 D. 湖面結冰
【例題9】(2022黑龍江龍東農墾森工)下列物態變化過程中,不是放熱的是(  )
A.冬天衣服凍干 B.冬天窗上冰花 C.冬天草上白霜 D.壓縮乙醚成液體
【演練】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2道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1.(2022長春)下列物質屬于晶體的是(  )
A. 蠟 B. 海波 C. 松香 D. 瀝青
2. (2022江蘇泰州)下列對應的物態變化中,屬于熔化的是(  )
A. 冬天河水結冰 B. 鐵絲網上的霜 C. 冰袋給病人降溫 D. 冒出的“白氣”
3.(2022內蒙古通遼)下列物理現象及原因分析錯誤的是(  )
A.寒冬河水結冰是升華現象
B.濕衣服被太陽曬干是汽化現象
C.抗疫值班醫護人員眼罩的鏡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D.冬天玻璃上會出現冰花,這是凝華現象
4. (2022河北)我國北方秋、冬兩季的清晨,樹枝上常出現霧凇,那么霧凇是怎么形成的?小明做了如圖所示實驗來進行探究,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一會兒,發現易拉罐內有冰與鹽水混合物,底部出現了白霜,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霧凇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B. 白霜是水蒸氣凝固形成的
C. 霧凇形成過程中放出熱量 D. 易拉罐內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
5.(2022北京)下列四個實例中,能夠使蒸發加快的是(  )
A.將水果放在低溫冷藏柜中
B.將新鮮的蔬菜封裝在保鮮袋中
C.給播種后的農田覆蓋地膜
D.將新采摘的辣椒攤開晾曬在陽光下
6. (2022江蘇南京)以下描述中“變多”、“變少”的過程,吸熱的是(  )
① 金屬盤下水滴變多 ② 燒杯中冰變少③ 推動活塞液態乙醚變多 ④ 碘錘中碘顆粒變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2022江蘇揚州) 冬天,打開裝有熱水的保溫杯杯蓋,有“白氣”冒出,形成“白氣”的物態變化是(  )
A. 升華 B. 熔化 C. 凝華 D. 液化
8.(2022江蘇揚州)在“探究蠟燭的熔化特點”和“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兩個活動中,采用水浴法加熱的主要目的是(  )
A. 都是為了受熱均勻
B. 都是為了控制溫度
C. 前者是為了受熱均勻,后者是為了控制溫度
D. 前者是為了控制溫度,后者是為了受熱均勻
9. (2022貴州黔東南州)“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有關節氣的諺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驚蟄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華現象,該過程需吸熱
B. “伏天三場雨,薄地長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該過程需吸熱
C. “霜降有霜,米谷滿倉”,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該過程需放熱
D. “小寒凍土,大寒凍河”,河水結冰是凝固現象,該過程需吸熱
10. (2022青海)“寒露”和“霜降”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兩個節氣,下列關于露和霜的形成說法正確的是(  )
A. 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固形成的
B. 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熔化形成的
C. 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D. 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升華形成的
11.(2022四川自貢)如圖為甲、乙兩種物質溫度T隨加熱時間t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質是晶體,乙物質是非晶體
B.甲物質的熔點為210℃
C.乙物質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D.乙物質在BC段溫度不變,不吸熱
12.(2022四川成都)對甲、乙兩種物資同時持續加熱,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質的沸點一定是 80℃
B.乙物質的熔點一定是 60℃
C.甲物質在 4-6min 內一定持續吸收熱量
D.乙物質在 6-10min 內一定是固液共存態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1分)
1.(2022哈爾濱)小明利用如圖所示器材研究“水沸騰的規律”實驗中,他除了記錄水中氣泡情況,還需要記錄______和______。
2.(2022黑牡雞朝鮮族)把一些冰塊放在杯中,過一段時間后,冰變成了水,這是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需要_____熱量.杯外壁出現一層水珠,這是_________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
3.(2022山東泰安)如圖所示,該溫度計的分度值為________,示數為   ℃。
4.(2022海南)六月初,瓊島連日持續高溫,局部最高氣溫達到42.1°C,此溫度  (選填“高于”或“低于”)人的正常體溫.在地面上灑水降溫,是利用水  吸熱.
5.(2022吉林)如圖是研究水的沸騰實驗中溫度與時間關系的圖象.分析圖象可知:水的初溫是  ℃;加熱至水沸騰用了  min;在沸騰過程中水吸收熱量,  保持不變.
6.(2022廣西百色模擬)水的物態變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露、霧、霜、雪等千姿百態的奇觀。霜的形成是 現象(填物態變化的名稱),這過程中要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7.(2022福建)2020年6月23日,我國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55顆導航衛星,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美收官。火箭離開地面時,發射架下的大水池周圍騰起了大量“白氣”、“白氣”的形成是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火箭升空時,以火箭為參照物,搭載的衛星是______的。
8.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中,體溫計發揮了重要作用.體溫計是根據水銀的_____性質制成的,下圖中體溫計的示數是_____℃。
9.新冠疫情期間重慶一中同學們通過網絡在家學習,田田正學習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實驗時將裝有海波的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加熱,如圖甲,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讀取示數時正確的讀數方法是_______ (選填“A”、“B”或“C”)。圖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圖像,由圖可知加熱到第15min時物質處于__________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10.(2022四川成都)做“紙杯燒水”實驗時,小科用蠟燭火焰加熱盛有適量冷水的紙杯,一段時間后水沸騰了。沸騰過程中,他多次測得水溫為97.5°C,這說明當地水的沸點為___________;他把蠟燭移開,水停止沸騰,這說明水沸騰需要___________熱量。
三、分析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1.(2022黑龍江龍東農墾森工)炎熱的夏天,小明從冰箱中拿出冰棒,發現冰棒“冒”“白氣”,如圖所示,冰棒“冒”出的“白氣”是向上飄還是向下落?為什么?
2.夏天,烈日炎炎的中午,小聰去露天游泳池游泳。赤腳站在池邊的水泥臺上感覺燙腳,而進入水中卻感覺水是涼爽的。上岸后,風一吹,感覺有些涼。請你解釋:
(1)為什么小聰感覺水泥臺是燙腳的,而水是涼爽的?
(2)為什么小聰上岸后,風一吹感覺有些涼?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有4道小題,共計21分)
1. (6分)(2022湖南張家界)如圖是某物理興趣小組進行“探究某物質熔化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
(1)該物質是______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由乙圖知晶體熔化時的特點為繼續加熱溫度______ ,該物質的熔點為____℃。
(3)在第6min時該物質處于______ 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實驗完畢后,小組同學將試管中的物質換成了水,然后繼續使用相同器材加熱,想要探究水的沸騰現象。在探究過程中,發現當燒杯中的水開始沸騰之后,試管中的水______ 選填“能”或“不能”沸騰,這是因為______ 。
2. (4分)(2022長春)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
(1)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水的沸點是___________℃。水在沸騰過程中,雖然溫度保持不變,但要用酒精燈持續加熱,說明水在沸騰的過程中要不斷___________。
(2)水的沸騰是一種劇烈的___________現象。
(3)某小組實驗中發現給水加熱至沸騰所用的時間較長,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6分)(2022湖南衡陽)小李同學為進一步探究液體沸騰規律,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燒杯與試管內分別裝入適量的水,甲、乙溫度計分別測量燒杯和試管中水的溫度。
(1)安裝該實驗裝置的順序是   (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點燃酒精燈時,打開燈帽,可聞到淡淡的酒精味,這是   現象,說明液態酒精發生   (填物態變化名稱)。
(3)當甲溫度計的示數達到99℃時,燒杯中的水開始沸騰,說明當時大氣壓可能   (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
(4)當乙溫度計示數達到99℃后,示數保持不變,但試管中的水始終沒有沸騰,其原因是   。
(5)當小李同學在燒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鹽后,發現試管中的水能夠沸騰,說明加入食鹽后水的沸
點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4.(5分)(2022湖北荊門模擬)在探究固體的熔化實驗中,把分別裝有固體a與b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將溫度計正確的插入兩種固體中,實驗轉置如圖甲所示,固體a的熔化圖象如圖乙所示,固體b的熔化圖象如圖丙所示,
(1)固體a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內能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此時a處于  狀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體b熔化過程中溫度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3)某時刻溫度計的讀數如圖丁所示,溫度計的讀數為  ℃。
五、綜合素質題(12分)
1.(6分)(2022河北模擬)閱讀短文并回答問題
              白熾燈泡
白熾燈泡的燈絲是由金屬鎢制作的,其燈絲發光時溫度可達2000°C左右.為防止燈絲在高溫下氧化,在制作燈泡時要抽真空,在制作大功率燈泡時,還要把燈泡內充入稀有氣體氦等,主要是為了防止燈絲在高溫下升華.
白熾燈泡工作時,電能轉化為光能的效率較低,因此逐漸被節能燈和LED燈所替代.
(1)由于鎢的   較高,所以用鎢制作燈絲;
(2)燈泡內充入稀有氣體氦等,主要是為了   ;
(3)白熾燈泡逐漸退出市場,是由于   .
2.(6分)(2022 長沙模擬)閱讀短文,然后回答文后問題
手工制茶,指尖上的傳承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在長沙以北有一條貫穿了9個鄉鎮的“百里茶廊”,2017年清明節,小天在幾位“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的帶領下,到“百里茶廊”的某茶廠體驗手工制茶,小天把手工制茶的部分工序記錄如下:
萎凋:將采摘回來的茶葉攤晾于無直射陽光的通風干燥處,鮮葉水分降到65%左右.
殺青:將萎凋以后的茶葉放入電炒鍋內,把電炒鍋調至高溫檔,用收快速翻炒,去除青葉味,蒸發一部分水分.
搖青:把茶葉置于搖青器具中,通過搖動,茶葉與茶葉摩擦,造成葉細胞損傷,促進茶葉氧化,誘發香氣,形成茶所特有的清香.
揉捻:手工揉捻,讓茶葉細胞壁破碎,并揉成卷曲的樣子,使其成線成條,從而使茶汁在沖泡時易溶于茶湯,提高浸出率.
烘焙:使揉捻成條的茶葉放入電炒鍋內用手翻炒,蒸發葉內多余水分,定型、產香.
復焙:打開電炒鍋的低溫檔用手慢速翻炒,再次蒸發茶葉內多余的水分.
(1)平整的茶葉被揉捻卷曲成線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2)在制茶的過程中可以聞到茶葉的清香,說明分子在做   運動;
(3)從文中找出加快茶葉水分蒸發的工序,并指出其加快蒸發的方法.
工序:   ;
加快蒸發的方法:   .
第 1 頁 共 4 頁
DD
【例題】
考點一:溫度及其測量
【例題1】(2022齊齊哈爾)下列估測數據中,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 中學生課桌的高度約為20cm B. 人的正常體溫約為
C. 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成績約為8s D. 一節新干電池的電壓為2V
【答案】B
【解析】A.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故A錯誤;
B.人的正常體溫約是,符合實際,故B正確;
C.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成績約為15s,故C錯誤;
D.一節新干電池的電壓為,故D錯誤.
【例題2】(2022北京)如圖所示,體溫計的示數為    ℃。
【答案】36.5
【解析】掌握體溫計的基本結構,包括溫度計的量程、分度值等,讀數的時候要看液柱與哪個刻度對齊,然后根據刻度讀出溫度計的示數。
圖中體溫計的量程為35℃~42℃,一個大格表示1℃,里面有10個小格,它的分度值是0.1℃,因此它的讀數為36℃+0.5℃=36.5℃。
考點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物體熔化時需要吸熱。
2.凝固:物體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物體凝固時需要放熱。
3.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晶 體 非 晶 體
熔點和凝固點 有 沒有
熔化過程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物質 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物質先變稀, 最后成為液體。
熔化條件 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 吸收熱量
凝固條件 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放出熱量
熔化圖像
凝固圖像
舉 例 海波、水晶、食鹽、各種金屬 瀝青、玻璃、松香、石蠟
【例題3】(2022廣東省)固態、液態和______ 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如圖是某種物質三種狀態的微觀模型,其中圖乙表示物質的______ 態。該物質由圖甲狀態變為圖乙狀態時,發生的物態變化為______。
【答案】氣態 液 熔化
【解析】(1)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固態時分子間間隙小,排列整齊和緊密;液體時分子間間隙變大,排列不規則;氣態時分子間間隙最大,排列雜亂無章。
(2)物質的三態可以發生相互轉化,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液體變為固態叫凝固;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
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如圖是某種物質三種狀態的微觀模型,其中圖乙表示物質的液態。圖甲表示物質處于固態,圖乙表示物質處于液態,由圖甲固態變為圖乙液態時,發生物態變化為熔化。
【例題4】(2022四川綿陽)為確保2022年北京冬奧會順利舉行,需要進行人工造雪。造雪機在工作時,不斷將水吸入,并持續從前方噴出“白霧”,在“白霧”下方沉積成一層“白雪”,如圖所示。造雪機在造雪過程中,水發生的最主要物態變化是(  )
A.凝華 B.凝固 C.升華 D.液化
【答案】B
【解析】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現象,本題中的雪是由水造出來的,據此分析。
人工造雪機在造雪時,吸入大量的水而產生雪,因此這個“雪”是由“水”變化來的,是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屬于凝固現象。
【例題5】(2022齊齊哈爾)圖甲是小麗同學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圖。
如圖乙所示,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_ 不需要估讀。
安裝實驗器材時,小麗應按照______ 的順序進行選填“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
她將冰熔化的過程繪制成如圖丙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數據可知,冰是______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分析圖丙可知,該物質在時刻的內能______ 時刻的內能;CD段加熱時間是AB段加熱時間的2倍,則冰的比熱容______ 水的比熱容兩空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當試管中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繼續用酒精燈加熱,試管中的水______ 沸騰選填“能”或“不能”。
【答案】 從下到上 晶體 小于 小于 不能
【解析】觀察溫度計刻度盤,從下到上示數變小,說明是零下,則從0刻度處向下數為4格,則讀數為;
組裝實驗儀器的原則:從下到上,從左到右的順序,酒精燈加熱時用外焰加熱,要先放酒精燈,根據外焰的高度確定石棉網的高度;再放燒杯,確定試管的高度,最后放入溫度計,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
由丙圖可知,在這段時間內,溫度不變,具有一定的熔化溫度,說明冰是晶體;
表示冰在熔化,熔化過程中,要持續吸熱,內能增加,但是溫度不變,所以時刻的內能小于時刻的內能;
質量相同的同種物質,處于不同狀態時,升高相同的溫度,加熱時間越長,說明吸收的熱量越多,比熱容越大,所以冰的比熱容小于水的比熱容;
燒杯中的水沸騰后,溫度不再升高,試管中的水溫能達到沸騰的溫度,但不能繼續吸熱,所以不能沸騰。
考點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體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物體汽化需要吸熱。
(1)汽化的方式:蒸發和沸騰。
(2)蒸發和沸騰的比較:
異同點 蒸 發 沸 騰
不同點 只在液體表面進行 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
任何溫度下都可以進行 必須達到沸點且繼續吸熱
緩慢的汽化現象 劇烈的汽化現象
溫度降低 溫度保持不變
相同點 1.都是汽化現象。2.都使液體變為氣體。3.都要吸收熱量。
2.液化。 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氣體液化后體積會大大地縮小,便于儲存和運輸。 液化的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或二者兼用。
總結:液體沸騰的溫度叫沸點。通常不同的液體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都隨氣壓減小而降低,隨氣壓增大而升高。液體沸騰時溫度要達到沸點并且還要繼續吸熱。
【例題6】(2022廣西貴港)每年3月至4月,貴港會出現“回南天”這種氣候現象,即從中國南海吹來的暖濕氣流,與從中國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使貴港地區的天氣陰晴不定、非常潮濕。下面解釋正確的是( )
A. 這是熔化現象,需要吸收熱量
B. 這是汽化現象,需要吸收熱量
C. 這是液化現象,需要放出熱量
D. 這是升華現象,需要放出熱量
【答案】 C
【解析】物體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稱為液化,液化放熱,結合選項分析求解即可。
中國南海吹來的暖濕氣流,與從中國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暖濕氣流與冷空氣相遇放熱液化成水珠,使貴港地區的天氣陰晴不定、非常潮濕。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例題7】(2022江蘇揚州)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
(1)實驗室提供了一塊比燒杯口略大的圓形硬紙板,甲、乙兩名同學分別在硬紙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將溫度計通過小孔插入燒杯內的水中,如圖所示,剪裁合適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2)在燒杯中倒入約80℃的水,提高了水的初溫,從而______,沸騰后持續加熱幾分鐘并繼續測溫,會發現______;
(3)如圖所示,水沸騰后,甲同學移走酒精燈,繼續觀察:乙同學繼續加熱,觀察燒杯中的水和試管中的水,他們的目的都是探究______。
【答案】 ①. 甲 ②. 防止溫度計碰到容器壁 ③. 縮短到達沸騰的時間 ④.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⑤. 保持沸騰需要滿足的條件
【解析】(1) 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加紙蓋的為了減小熱量的散失;又因為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所以,圖中硬紙板上小孔除了可以插溫度計外,還要讓燒杯內氣壓與外界大氣壓相等,但為了防止溫度計碰到容器壁,甲圖剪裁更合適。
(2)提高了水的初溫,可以縮短到達沸騰的時間。
沸騰后持續加熱幾分鐘并繼續測溫,會發現水達到沸點后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3)甲同學移走酒精燈后,由于不能繼續吸收熱量,水很快停止沸騰;乙同學繼續加熱,燒杯中的水由于能夠繼續吸熱,所以繼續沸騰且保持溫度不變;由于燒杯中的水溫度與試管中的水溫度相同,則試管中水不能繼續吸熱,而停止沸騰,所以,他們的目的都是探究保持沸騰需要滿足的條件。
考點四:升華和凝華
1.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升華。升華過程吸熱。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干冰、樟腦丸、鎢等。如用久的白熾燈燈絲變細,就是由于燈絲升華的緣故。
2.凝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凝華過程放熱。自然界中的霜的形成,就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而成的。
【例題8】 (2021甘肅威武)如圖所示的幾種物態變化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
A. 烘干濕手 B. 哈出白氣 C. 霜打枝頭 D. 湖面結冰
【答案】 C
【解析】考點是凝華及凝華放熱。 物體由氣態變為固態的過程稱為凝華,凝華放熱,結合選項分析求解即可。
A.烘干濕手,水由液態變為氣態,故是汽化,A不符合題意;
B.哈出的白氣是液態的小水珠,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B不符合題意;
C.霜水蒸氣氣態變為固態形成的,故是凝華現象,C符合題意;
D.湖面結冰是凝固現象,D不符合題意。
【例題9】(2022黑龍江龍東農墾森工)下列物態變化過程中,不是放熱的是(  )
A.冬天衣服凍干 B.冬天窗上冰花 C.冬天草上白霜 D.壓縮乙醚成液體
【答案】A
【解析】A.冬天衣服凍干,是冰的升華現象,升華吸熱,故A正確。
B.冬天窗上冰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凝華放熱,故B錯誤。
C.冬天草上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凝華放熱,故C錯誤。
D.壓縮乙醚成液體,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D錯誤。
【演練】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2道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1.(2022長春)下列物質屬于晶體的是(  )
A. 蠟 B. 海波 C. 松香 D. 瀝青
【答案】B
【解析】蠟、松香、瀝青無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因此都屬于非晶體;海波有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屬于晶體。故ACD錯誤,B正確。
2. (2022江蘇泰州)下列對應的物態變化中,屬于熔化的是(  )
A. 冬天河水結冰 B. 鐵絲網上的霜 C. 冰袋給病人降溫 D. 冒出的“白氣”
【答案】C
【解析】A.冰的形成是水由液態變為固態的凝固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
B.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B不符合題意;
C.用冰袋能給病人降溫,是因為固態冰熔化過程中吸熱,故C符合題意;
D.“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
3.(2022內蒙古通遼)下列物理現象及原因分析錯誤的是(  )
A.寒冬河水結冰是升華現象
B.濕衣服被太陽曬干是汽化現象
C.抗疫值班醫護人員眼罩的鏡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D.冬天玻璃上會出現冰花,這是凝華現象
【答案】A
【解析】(1)在一定條件下,物體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之間會發生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態變化;
(2)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3)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A.寒冬河水結冰,水液體變為固態,叫凝固,故A錯誤;
B.濕衣服被太陽曬干,水由液態變為氣態,叫做汽化,故B正確;
C.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這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正確;
D.玻璃窗上會出現冰花,冰花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D正確;
4. (2022河北)我國北方秋、冬兩季的清晨,樹枝上常出現霧凇,那么霧凇是怎么形成的?小明做了如圖所示實驗來進行探究,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一會兒,發現易拉罐內有冰與鹽水混合物,底部出現了白霜,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霧凇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B. 白霜是水蒸氣凝固形成的
C. 霧凇形成過程中放出熱量 D. 易拉罐內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
【答案】ACD
【解析】A.霧凇是水蒸氣遇冷放熱凝華成固態的冰晶附在樹枝上形成的,故A正確;
B.白霜是水蒸氣遇到冷的瓶底凝華形成的,故B錯誤;
C.霧凇是凝華形成的,凝華過程中放出熱量,故C正確;
D.一個標準氣壓下,水的凝固點為0℃,水蒸氣要凝華成小冰晶需要溫度降低到0℃,且需要不斷放熱。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一會兒,發現易拉罐內有冰與鹽水混合物,底部出現了白霜,說明易拉罐內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故D正確。
5.(2022北京)下列四個實例中,能夠使蒸發加快的是(  )
A.將水果放在低溫冷藏柜中
B.將新鮮的蔬菜封裝在保鮮袋中
C.給播種后的農田覆蓋地膜
D.將新采摘的辣椒攤開晾曬在陽光下
【答案】D
【解析】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三個: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和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情況;要想加快蒸發,可以提高液體的溫度、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同時加快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情況。
A.將水果放在低溫冷藏柜中,降低了溫度,減慢了蒸發,故A不合題意;
B.把新鮮的蘋果裝入塑料袋,是控制了蒸發面積,減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氣流動,故減慢了蒸發,故B不合題意;
C.用地膜覆蓋農田,是控制了蒸發面積,減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氣流動,故減慢了蒸發,故C不合題意;
D.將新采摘的辣椒攤開晾曬在陽光下,是通過增大表面積、提高溫度來加快蒸發的,故D符合題意。
【點評】液體蒸發的快慢是經常考查到的一個知識點,有時還以實驗題的形式考查。如:探究液體蒸發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在此實驗中同時也考查到了控制變量法的使用。
6. (2022江蘇南京)以下描述中“變多”、“變少”的過程,吸熱的是(  )
① 金屬盤下水滴變多 ② 燒杯中冰變少③ 推動活塞液態乙醚變多 ④ 碘錘中碘顆粒變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金屬盤中水滴變多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①不符合題意;燒杯中的冰變少是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②符合題意;推動活塞液態乙醚變多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③不符合題意;碘錘中的碘顆粒變少是升華現象,升華吸熱,故④符合題意。
7.(2022江蘇揚州) 冬天,打開裝有熱水的保溫杯杯蓋,有“白氣”冒出,形成“白氣”的物態變化是(  )
A. 升華 B. 熔化 C. 凝華 D. 液化
【答案】D
【解析】A.有“白氣”冒出,白氣是液態水,是水蒸氣變為液態,故是液化,升華是固態直接變為氣態,故A不符合題意;
B.有“白氣”冒出,白氣是液態水,是水蒸氣變為液態,故是液化,熔化是固態變為液態,故B不符合題意;
C.有“白氣”冒出,白氣是液態水,是水蒸氣變為液態,故是液化,凝華是氣態直接變為固態,故C不符合題意;
D.有“白氣”冒出,白氣是液態水,是水蒸氣變為液態,故是液化,故D符合題意。
8.(2022江蘇揚州)在“探究蠟燭的熔化特點”和“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兩個活動中,采用水浴法加熱的主要目的是(  )
A. 都是為了受熱均勻
B. 都是為了控制溫度
C. 前者是為了受熱均勻,后者是為了控制溫度
D. 前者是為了控制溫度,后者是為了受熱均勻
【答案】C
【解析】探究蠟燭的熔化特點實驗中,采用水浴法加熱是為了受熱均勻,使用水浴法對碘錘加熱目的是使碘的溫度不高于其熔點,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9. (2022貴州黔東南州)“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有關節氣的諺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驚蟄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華現象,該過程需吸熱
B. “伏天三場雨,薄地長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該過程需吸熱
C. “霜降有霜,米谷滿倉”,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該過程需放熱
D. “小寒凍土,大寒凍河”,河水結冰是凝固現象,該過程需吸熱
【答案】C
【解析】A.云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的小水珠,由氣態變為液態,屬于液化現象,該過程放出熱量,故A錯誤;
B.雨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小水珠,遇到凝結核后變成大水珠,然后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到地面形成的,是由氣態變為液態,屬于液化現象,該過程放出熱量,故B錯誤;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的固態小冰晶,是凝華現象,該過程放出熱量,故C正確;
D.河水結冰是由液態變為固態,是凝固現象,該過程放出熱量,故D錯誤。
10. (2022青海)“寒露”和“霜降”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兩個節氣,下列關于露和霜的形成說法正確的是(  )
A. 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固形成的
B. 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熔化形成的
C. 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D. 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升華形成的
【答案】C
【解析】AB. 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AB錯誤;
CD.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故C正確,故D錯誤。
11.(2022四川自貢)如圖為甲、乙兩種物質溫度T隨加熱時間t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質是晶體,乙物質是非晶體
B.甲物質的熔點為210℃
C.乙物質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D.乙物質在BC段溫度不變,不吸熱
【答案】C
【解析】A.甲從一開始就熔化,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即甲沒有熔點,所以甲是非晶體。乙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有溫度不變的過程,即乙有一定的熔點,所以乙是晶體;故A錯誤;
B.分析圖象可知,乙有一定的熔點,熔點為210℃,甲沒有熔點,故B錯誤;
C.因為晶體有一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是固液共存狀態的,故乙物質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故C正確;
D.乙物質在BC段是晶體的熔化過程,此時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D錯誤。
12.(2022四川成都)對甲、乙兩種物資同時持續加熱,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質的沸點一定是 80℃
B.乙物質的熔點一定是 60℃
C.甲物質在 4-6min 內一定持續吸收熱量
D.乙物質在 6-10min 內一定是固液共存態
【答案】C
【解析】A、B、D選項中甲乙兩種物質不能確定本身狀態,不知道是沸點還是熔點,是錯誤的;由圖知甲物質在 4-6min 內溫度升高,內能增加,是持續吸收熱量的結果,選項C是正確的。故本題正確選項是C。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1分)
1.(2022哈爾濱)小明利用如圖所示器材研究“水沸騰的規律”實驗中,他除了記錄水中氣泡情況,還需要記錄______和______。
【答案】 時間 溫度
【解析】]研究“水沸騰的規律”實驗中,需要研究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所以還需要記錄時間和溫度。
2.(2022黑牡雞朝鮮族)把一些冰塊放在杯中,過一段時間后,冰變成了水,這是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需要_____熱量.杯外壁出現一層水珠,這是_________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
【答案】 熔化 吸收 液化
【解析】六種物態變化中,熔化、汽化、升華是吸熱的.凝固、液化、凝華是放熱的.
冰化成水,是液態變成固態,屬于熔化現象,物體熔化是吸熱的.杯外壁出現一層水珠是空氣遇冷凝結成的,這是氣態變成液態,屬于液化現象.
3.(2022山東泰安)如圖所示,該溫度計的分度值為________,示數為   ℃。
【答案】1℃,﹣6。
【解析】兩個大刻度之間平均分成10等份,每一等份為1℃,也就是兩個最小相鄰刻度之間距離代表的溫度為分度值。看圖知,數值自下而上是變小的為零下多少攝氏度,比0℃低6格,即低6攝氏度,為﹣6℃。
4.(2022海南)六月初,瓊島連日持續高溫,局部最高氣溫達到42.1°C,此溫度  (選填“高于”或“低于”)人的正常體溫.在地面上灑水降溫,是利用水  吸熱.
【答案】高于;汽化(蒸發)
【解析】健康人正常體溫為37℃,故42.1°C高于人的正常體溫;灑在地上的水蒸發變為水蒸氣時,是汽化中的蒸發現象,蒸發要吸收熱量,使環境溫度降低,從而讓人感到涼快。
5.(2022吉林)如圖是研究水的沸騰實驗中溫度與時間關系的圖象.分析圖象可知:水的初溫是  ℃;加熱至水沸騰用了  min;在沸騰過程中水吸收熱量,  保持不變.
【答案】90;7.5;溫度.
【解析】會看液體沸騰的圖象,橫坐標代表時間,縱坐標代表溫度還要明確每一個小格各代表多少,據此進行分析;液體沸騰前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液體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1)由圖象可知,縱坐標代表溫度,一個小格代表2℃,水的初溫90℃;
(2)由圖象可知,橫坐標代表時間,一個小格代表2.5分鐘,沸騰前加熱了7.5分鐘;
從第7.5分鐘開始,水沸騰,雖然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該過程是水的沸騰過程.
6.(2022廣西百色模擬)水的物態變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露、霧、霜、雪等千姿百態的奇觀。霜的形成是 現象(填物態變化的名稱),這過程中要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答案】凝華;放出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物態變化凝華現象。分析物態變化現象時,主要看物體由什
么狀態變為了什么狀態,從而根據物態變化的知識來判斷。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
凝華,凝華放熱。自然界中霜,是因為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成小冰晶,凝華是一個放熱過程。
7.(2022福建)2020年6月23日,我國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55顆導航衛星,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美收官。火箭離開地面時,發射架下的大水池周圍騰起了大量“白氣”、“白氣”的形成是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火箭升空時,以火箭為參照物,搭載的衛星是______的。
【答案】 (1)液化(或先汽化后液化) (2)靜止
【解析】發射臺下是水池,而讓火焰噴射到水中,水從液態變為氣態的水蒸氣,即發生汽化,從而能從周圍吸取熱量;這些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遇到冷空氣液化成小水珠就是我們看到的“白氣”。
火箭升空時,火箭與衛星之間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因此以火箭為參照物,搭載的衛星是靜止的。
8.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中,體溫計發揮了重要作用.體溫計是根據水銀的_____性質制成的,下圖中體溫計的示數是_____℃。
【答案】熱脹冷縮 36.5
【解析】體溫計的液泡中裝的是水銀,它是利用水銀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圖中體溫計將1℃分成了10份,因此分度值為0.1℃,其示數為36℃+0.1℃×5=36.5℃。
9.新冠疫情期間重慶一中同學們通過網絡在家學習,田田正學習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實驗時將裝有海波的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加熱,如圖甲,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讀取示數時正確的讀數方法是_______ (選填“A”、“B”或“C”)。圖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圖像,由圖可知加熱到第15min時物質處于__________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答案】B 固液共存
【解析】溫度計讀數時,視線應和管內液面相平(平視),B的方法是正確的。由丙圖可知,第15min海波正處于熔化過程中,所以它此時的狀態為“固液共存”。
10.(2022四川成都)做“紙杯燒水”實驗時,小科用蠟燭火焰加熱盛有適量冷水的紙杯,一段時間后水沸騰了。沸騰過程中,他多次測得水溫為97.5°C,這說明當地水的沸點為___________;他把蠟燭移開,水停止沸騰,這說明水沸騰需要___________熱量。
【答案】 (1)97.5°C (2) 吸收
【解析】(1)液體沸騰過程中持續吸熱,溫度不變,此時的溫度為液體的沸點;沸騰過程中,他多次測得水溫為97.5°C,這說明當地水的沸點為97.5°C。
(2)液體沸騰過程中持續吸熱,溫度不變,把蠟燭移開,水沒有熱量可以吸收,停止沸騰,這說明水沸騰需要吸收熱量。
三、分析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1.(2022黑龍江龍東農墾森工)炎熱的夏天,小明從冰箱中拿出冰棒,發現冰棒“冒”“白氣”,如圖所示,冰棒“冒”出的“白氣”是向上飄還是向下落?為什么?
【答案】見解析。
【解析】冰棒“冒”出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小水滴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
度,故“白氣”會向下落。
2.夏天,烈日炎炎的中午,小聰去露天游泳池游泳。赤腳站在池邊的水泥臺上感覺燙腳,而進入水中卻感覺水是涼爽的。上岸后,風一吹,感覺有些涼。請你解釋:
(1)為什么小聰感覺水泥臺是燙腳的,而水是涼爽的?
(2)為什么小聰上岸后,風一吹感覺有些涼?
【答案】(1)水的比熱容比水泥的比熱容大,在同樣受熱的條件下,水的溫度變化比水泥的溫度變化小,所以感覺水泥臺燙腳而水是涼爽的。(2)風一吹,加快了皮膚的水分蒸發,蒸發吸熱,所以感到有些涼。
【解析】(1)要知道比熱容的物理意義,根據物體質量一定,吸熱一定的情況下,溫度變化與該物體比熱容成反比。(2)要知道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和蒸發制冷。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有4道小題,共計21分)
1. (6分)(2022湖南張家界)如圖是某物理興趣小組進行“探究某物質熔化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
(1)該物質是______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由乙圖知晶體熔化時的特點為繼續加熱溫度______ ,該物質的熔點為____℃。
(3)在第6min時該物質處于______ 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實驗完畢后,小組同學將試管中的物質換成了水,然后繼續使用相同器材加熱,想要探究水的沸騰現象。在探究過程中,發現當燒杯中的水開始沸騰之后,試管中的水______ 選填“能”或“不能”沸騰,這是因為______ 。
【答案】晶體 不變 60 固液共存 不能 試管中的水不能繼續吸熱
【解析】由圖乙可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
由題中圖乙可知,該物質熔化圖像上有一段與時間軸平行的直線,表示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該物質的熔點為。
由圖乙可知,在第6min時,此物質在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不斷吸熱,圖中試管中的水達到沸點,雖然繼續加熱,因試管內外溫度相同,不能繼續吸熱,所以不會沸騰。
2. (4分)(2022長春)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
(1)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水的沸點是___________℃。水在沸騰過程中,雖然溫度保持不變,但要用酒精燈持續加熱,說明水在沸騰的過程中要不斷___________。
(2)水的沸騰是一種劇烈的___________現象。
(3)某小組實驗中發現給水加熱至沸騰所用的時間較長,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 99 吸熱 汽化 水量多
【解析】(1)由圖可知,該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溫度計的示數,即水的沸點是99℃。
水在沸騰過程中,雖然溫度保持不變,要保持水的沸騰,需要用酒精燈持續加熱,說明水在沸騰的過程中要不斷吸熱。
(2)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水的沸騰是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
(3)某小組實驗中發現給水加熱至沸騰所用的時間較長,加熱時間長,說明水吸收的熱量多,由可知,原因可能是水量多。
3.(6分)(2022湖南衡陽)小李同學為進一步探究液體沸騰規律,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燒杯與試管內分別裝入適量的水,甲、乙溫度計分別測量燒杯和試管中水的溫度。
(1)安裝該實驗裝置的順序是   (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點燃酒精燈時,打開燈帽,可聞到淡淡的酒精味,這是   現象,說明液態酒精發生   (填物態變化名稱)。
(3)當甲溫度計的示數達到99℃時,燒杯中的水開始沸騰,說明當時大氣壓可能   (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
(4)當乙溫度計示數達到99℃后,示數保持不變,但試管中的水始終沒有沸騰,其原因是   。
(5)當小李同學在燒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鹽后,發現試管中的水能夠沸騰,說明加入食鹽后水的沸
點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答案】(1)自下而上;(2)擴散;汽化;(3)低于;(4)試管的水達到沸點后不能繼續吸熱;(5)升高。
【解析】(1)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沒到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燒杯后,再調節溫度計的高度;故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2)打開酒精燈帽,可聞到淡淡的酒精味,是酒精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擴散到空氣中;
液態酒精中分子進入空氣中變為氣態,這個過程是汽化;
(3)水的沸點跟氣壓有關,實驗中測出的水的沸點小于100℃,說明當時的大氣壓低于1個標準大氣壓;
(4)當試管中的水與燒杯中的水均達到沸點后,燒杯中的水可以從酒精燈繼續吸熱,能夠沸騰。由于溫度相同,試管中的水無法從燒杯的水中繼續吸熱,因此試管中的水最終不會沸騰;
(5)在燒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鹽后,發現試管中的水能夠沸騰,說明燒杯中水的沸點高于99℃,即加入食鹽后,水的沸點升高。
4.(5分)(2022湖北荊門模擬)在探究固體的熔化實驗中,把分別裝有固體a與b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將溫度計正確的插入兩種固體中,實驗轉置如圖甲所示,固體a的熔化圖象如圖乙所示,固體b的熔化圖象如圖丙所示,
(1)固體a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內能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此時a處于  狀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體b熔化過程中溫度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3)某時刻溫度計的讀數如圖丁所示,溫度計的讀數為  ℃。
【答案】(1)不變;增加;固液共存;(2)升高;(3)28。
【解析】此題通過圖象分析,考查了學生的識圖能力,在分析時特別注意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同時考查了學生對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區別。
(1)由圖乙知,物質a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但內能增加,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2)由圖丙知,固體b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故b為非晶體;
(3)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且液柱在零刻度線的上方,因此該溫度計的示數是28℃。
五、綜合素質題(12分)
1.(6分)(2022河北模擬)閱讀短文并回答問題
              白熾燈泡
白熾燈泡的燈絲是由金屬鎢制作的,其燈絲發光時溫度可達2000°C左右.為防止燈絲在高溫下氧化,在制作燈泡時要抽真空,在制作大功率燈泡時,還要把燈泡內充入稀有氣體氦等,主要是為了防止燈絲在高溫下升華.
白熾燈泡工作時,電能轉化為光能的效率較低,因此逐漸被節能燈和LED燈所替代.
(1)由于鎢的   較高,所以用鎢制作燈絲;
(2)燈泡內充入稀有氣體氦等,主要是為了   ;
(3)白熾燈泡逐漸退出市場,是由于   .
【答案】(1)熔點;(2)燈絲在高溫下升華;(3)電能轉化為光能的效率較低.
【解析】鎢的熔點高,適合做燈絲;為防止燈絲在高溫下氧化把燈泡內充入稀有氣體氦等惰性氣體;白熾燈泡工作時,電能轉化為光能的效率較低,因此逐漸被節能燈和LED燈所替代.
(1)由題意知燈絲發光時溫度可達2000°C左右,由于鎢的熔點較高,所以用鎢制作燈絲;(2)由題意知:把燈泡內充入稀有氣體氦等,主要是為了防止燈絲在高溫下升華.(3)白熾燈泡工作時,電能轉化為光能的效率較低,因此逐漸被節能燈和LED燈所替代.
2.(6分)(2022 長沙模擬)閱讀短文,然后回答文后問題
手工制茶,指尖上的傳承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在長沙以北有一條貫穿了9個鄉鎮的“百里茶廊”,2017年清明節,小天在幾位“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的帶領下,到“百里茶廊”的某茶廠體驗手工制茶,小天把手工制茶的部分工序記錄如下:
萎凋:將采摘回來的茶葉攤晾于無直射陽光的通風干燥處,鮮葉水分降到65%左右.
殺青:將萎凋以后的茶葉放入電炒鍋內,把電炒鍋調至高溫檔,用收快速翻炒,去除青葉味,蒸發一部分水分.
搖青:把茶葉置于搖青器具中,通過搖動,茶葉與茶葉摩擦,造成葉細胞損傷,促進茶葉氧化,誘發香氣,形成茶所特有的清香.
揉捻:手工揉捻,讓茶葉細胞壁破碎,并揉成卷曲的樣子,使其成線成條,從而使茶汁在沖泡時易溶于茶湯,提高浸出率.
烘焙:使揉捻成條的茶葉放入電炒鍋內用手翻炒,蒸發葉內多余水分,定型、產香.
復焙:打開電炒鍋的低溫檔用手慢速翻炒,再次蒸發茶葉內多余的水分.
(1)平整的茶葉被揉捻卷曲成線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2)在制茶的過程中可以聞到茶葉的清香,說明分子在做   運動;
(3)從文中找出加快茶葉水分蒸發的工序,并指出其加快蒸發的方法.
工序:   ;
加快蒸發的方法:   .
【答案】(1)形狀;(2)無規則;(3)萎凋、殺青、烘焙、復焙;提高液體的溫度,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加快液體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
【解析】(1)平整的茶葉被揉捻卷曲成線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2)在制茶的過程中可以聞到茶葉的清香,是擴散現象,說明組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左無規則運動;
(3)加快茶葉水分蒸發的工序有:
①萎凋:將采摘回來的茶葉攤晾于無直射陽光的通風干燥處,鮮葉水分降到65%左右,此過程通過提高液體的溫度,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加快液體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來加快蒸發;
②殺青:將萎凋以后的茶葉放入電炒鍋內,把電炒鍋調至高溫檔,用收快速翻炒,去除青葉味,蒸發一部分水分,此過程通過提高液體的溫度來加快蒸發;
③烘焙:使揉捻成條的茶葉放入電炒鍋內用手翻炒,蒸發葉內多余水分,定型、產香,此過程通過提高液體的溫度來加快蒸發;
④復焙:打開電炒鍋的低溫檔用手慢速翻炒,再次蒸發茶葉內多余的水分,此過程通過提高液體的溫度來加快蒸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尖扎县| 邻水| 通渭县| 含山县| 彭州市| 横山县| 璧山县| 克拉玛依市| 阿鲁科尔沁旗| 安庆市| 洛宁县| 枝江市| 陆川县| 凌海市| 集安市| 天祝| 安徽省| 孝昌县| 水城县| 普格县| 锡林浩特市| 梁山县| 得荣县| 时尚| 拉萨市| 皮山县| 江城| 崇礼县| 尉犁县| 青州市| 高清| 黄大仙区| 得荣县| 浦江县| 左权县| 略阳县| 英德市| 行唐县| 崇明县| 平陆县| 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