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一 估算、生活常識、物理學史專題一 估算、生活常識、物理學史專題估值題具有文字簡潔、物理量之間的關系隱蔽等特點,試題對結果不要精確,只要求合理,試題大多來源于生活、聯系實際,要求學生能夠把課堂上學到的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同時注意從生活中學習物理,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生活常識和物理學史一般都是對所學物理知識涉及的一些日常生活常識和基本的物理學史進行考查,需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當中注意積累。考查形式一般以選擇和填空的形式出現,難度較簡單,每年中考都有2分到6分的試題,注重學生對物理興趣的培養,考查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和知識的積累。測量(一)質量一顆雞蛋質量:50g 一本物理課本:200g 中學生質量:50 kg 籃球質量:0.6 kg(二)長度1元硬幣的厚度2mm 1元硬幣的直徑2cm拇指指甲長度1cm書桌高度1m門框高度2m一層樓房高度3m珠穆拉瑪峰高度8848m1米=10分米=102厘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納米;1米3=103分米3=106厘米3=109毫米3,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1升=103毫升(三)時間地球自轉一圈24小時月球繞地球轉一圈28天地球繞太陽轉一圈365天聲音聲速:340m/s、真空不能傳聲高速公路旁的隔音板:防止噪聲會議室、電影放映室的天花板做成蜂窩狀:減弱回聲響度:形容聲音的大小/強弱大小影響因素有:振幅和距離成語:震耳欲聾、輕聲細語應用:擴音喇叭、輕輕敲鼓和使勁兒敲鼓音調:形容聲音的高低,大小決定于頻率成語:曲高和寡 大珠小珠落玉盤應用:彈不同鋼琴鍵、撥不同琴弦、按不同笛孔、敲擊不同青銅鐘、敲打不同瓷碗弦樂器的粗細、長短、松緊會影響音調的高低,且越細、短、緊,音調越高。音色:形容聲音的特色應用:區分不同人的聲音、區分不同動物的聲音、區分不同樂器的聲音俗語:不見其人,先聞其聲、聞其聲而知其人人耳正常聽覺范圍:20Hz~20000Hz次聲波:低于20Hz地震、海嘯、火山爆發超聲波:高于20000Hz 蝙蝠、海豚 應用:B超、洗牙光(一)光、無線電波、電磁波的速度均為:3×108m/s(二)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1.小孔成像(倒立的光源的實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無關)2.影子的形成(陽光下人或樹的影子、手影、皮影戲、立竿見影)3.日食、月食4.激光準直挖隧道、整隊集合、射擊瞄準5.鑿壁借光、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坐井觀天(三)光的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實例:平面鏡成像,玻璃幕墻、釉面磚墻反光,自行車尾燈,所有的倒影(水中出現的 藍天、白云、飛鳥、垂柳)鏡花水月 金光閃閃 波光粼粼平面鏡成像:器材:玻璃板、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刻度尺、光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選擇什么作為平面鏡:玻璃板1.為什么選玻璃板而不選鏡子:為了確定像的位置。2.對實驗中的兩只蠟燭有什么要求:完全相同。3.為什么選擇兩只完全相同的蠟燭: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4.實驗時用另一只等大的蠟燭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目的是:①比較像與物的大小;②確定像的位置。5.刻度尺在此實驗中的作用:比較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的關系6.實驗中玻璃板怎樣放置:豎直放置。7.玻璃板沒與桌面垂直對實驗產生什么影響:不論怎樣移動后面的蠟燭,都不會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8.蠟燭的像能否用光屏接收到:不能。9.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說明什么: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10.一只蠟燭在玻璃板后面卻成了兩個像,原因是:玻璃板有兩個反射面。11.怎樣驗證成兩個像是玻璃板有兩個反射面的原因:用一個薄玻璃板進行實驗。12.驗證像與物到鏡面距離關系時,要進行多次實驗,目的是:找到普遍的規律。13.多次實驗要改變什么:改變蠟燭的位置。14.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15.在較暗處實驗效果更好。(四)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實例:1.站在岸邊看到的水中原有的物體(魚、水草、鵝卵石、池底);2.水中的魚的位置看起來比實際位置淺(高)一些(魚實際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3.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一些;4.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5.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實際位置高;6.透過厚玻璃看鋼筆,筆桿好像錯位了;7.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彎折了。(要求會作折射的光路圖)(五)透鏡成像1.三條特殊光線(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有2個焦點,一個光心。(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有2個虛焦點,一個光心。2.粗略測量凸透鏡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太陽光是平行光,使太陽光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下面放一張白紙,調節凸透鏡到白紙的距離,直到白紙上光斑最小、最亮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鏡光心到白紙上光斑中心的距離,該距離就是凸透鏡的焦距。3.凸透鏡的成像規律(1)器材:凸透鏡、光屏、蠟燭、光具座(帶刻度尺)(2)口訣: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虛像正物像同側,實像倒物像異側;物遠實像小,焦點內放大。(3)注意事項:蠟燭的焰心、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4)注意: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現,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線必過像點;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4.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膠卷);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遠處的物體所成像在視網膜前面,晶狀體太厚,需戴凹透鏡矯正;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物體,近處的物體所成像在視網膜后面,晶狀體太薄,需戴凸透鏡矯正。(六)色散:本質上還是折射(彩虹、海市蜃樓)。(七)光的三原色:紅綠藍。運動(一)1m/s=3.6km/h(二)人步行的速度約1~2m/s(三)騎自行車速度約5m/s(四)高速小汽車速度108km/h(五)客運火車速度140km/h(六)大型噴氣客機速度900km/h(七)s-t圖像題:注意點1.“第5秒內”和“前5秒內”的區別2.同時同地同向(反向)兩地相向(同向)3.質量(慣性)4.速度動能、機械能、拉力、合力力兩只雞蛋1N、中學生體重500N、一本物理課本2N。簡單機械(一)等臂杠桿:天平、定滑輪、摩天輪。(二)費力杠桿:筷子、鑷子、食品夾、釣魚竿、晾衣竿、掃帚、理發剪刀、坩堝鉗、垃圾夾、小區門口欄桿、人的前臂。功和功率(一)把一本物理課本從地上撿到桌上,大約需要做功2J。(二)一個中學生從一樓爬到三樓,大約需要做功3000J。(三)機械功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J。其它單位由W=FS=Pt可知有N·m、W·s。機械功率單位:瓦特,簡稱瓦,符號W。其它單位由P=W/t=Fv可知有J/s或N·m/s。溫度(一)攝氏溫標的規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零度,把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把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1等分叫1攝氏度,用符號來表示。注意:攝氏標度不是溫度的國際單位。(二)體溫計:用作測量體溫,它的刻度范圍是之間,低于和高于時,人已無法存活。它的最小刻度是。(三)人的正常體溫37(四)上海晝夜溫差10(五)“高溫天氣”的最高氣溫為35(六)公共場所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于26比熱 :c水=4.2×103J/(kg·℃)分子熱運動 :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熱機所謂四個沖程指:(一)吸氣沖程:進氣門打開,排氣門關閉,活塞由上端向下運動,汽油和空氣組成的燃料混合物從進氣門吸取汽缸。(二)壓縮沖程:進氣門和排氣門都關閉,活塞向上運動,燃料混合物被壓縮,壓強增大,溫度升高。(機械能—→內能)(三)做功沖程:在壓縮沖程末尾,火花塞產生電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燒,產生高溫高壓的燃氣,高溫高壓燃氣推動活塞向下運動,并通過連桿帶動曲軸轉動。(內能—→機械能)(四)排氣沖程:進氣門關閉,排氣門打開,活塞向上運動,把廢氣排出汽缸。密度常見物質密度大小順序:ρ銅>ρ鐵>ρ鋁 ρ牛奶>ρ礦泉水>ρ純凈水>ρ食用油能夠區分不同物質特性的是:密度、比熱容壓強 連通器一張報紙對桌面的壓強1Pa一本物理課本對桌面的壓強30~60Pa一個人雙腳站在地上對地面的壓強1.5×104Pa一個人躺在床上對床的壓強3×103Pa增大壓強:刀刃磨得很薄、絲線隔開熟雞蛋、草葉割傷皮膚、縫衣針或者釘子做得很尖細減小壓強:坦克裝履帶、鐵軌鋪枕木、書包帶很寬、重型機械輪子多、購物袋“小手提”連通器:船閘、水壺、鍋爐水位計、液位計、下水道的彎管、畜生喂水槽(牲畜飲水器)浮力(一)求解浮力的方法:1.若題目已知物體浸沒的體積,則用F浮=ρ液gV排求解。2.若題目已知物體漂浮或懸浮,則用F浮=G物求解。3.若題目已知物體上表面下表面的壓力,則用F浮=F下-F上求解。4.若題目已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則用F浮=G排求解。(二)注意:無論用何種題型、用何種方法求浮力,必須先分析物體的浮沉狀態。1.一艘輪船從江里駛到海里,由于一直漂浮,浮力大小與重力大小相同,所以浮力不變,但由于江水密度小于海水密度,由F浮=ρ液gV排可知排開水的體積變小。2.潛水艇:潛水艇體積一定,靠水艙充水、排水來改變自身重力,使重力小于、大于或等于浮力來實現上浮、下潛或懸浮的。3.同一支密度計在A、B兩種液體中均漂浮,且排開A液體的體積較大,則在兩種液體中,密度計所受浮力不變(因為一直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且A液體密度較小(因為F浮=ρ液gV排而排開A液體的體積較大)。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大氣壓(一)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二)托里拆利實驗:第一次用實驗計算出大氣壓的值(76cmHg)(三)大氣壓應用:注射器吸藥水、鋼筆吸墨水、吸管吸飲料、抽水機抽水、吸盤電學(一)不同用電器正常工作時電流的大小電子手表:約2微安小型手電筒、實驗室小燈泡、白熾燈:約0.2安或0.3安小型收音機:約0.4安電視機:約0.5安電吹風:約2.5安電飯煲:約3安電熱水壺:約6安電焊機:約100~200安(二)不同情況下電壓大小的比較閃電:約108伏高壓輸電:500千伏動力電路:380伏家用照明電路:220伏人體安全電壓:不高于24伏干電池:1.5伏蓄電池:2伏腦電波:約0.05毫伏(三)一些物體的電阻大小小電珠:約10歐電熨斗:約100歐白熾燈:約800歐人體:約10千歐電熱蚊香:約10千歐(四)常見電功率空調 1500W微波爐 1000W電爐 1000W電熱水器 800~1000W吸塵器 800W電吹風 500W電熨斗 500W洗衣機 500W電視機 200W臺式電腦 200W抽油煙機 140W電冰箱 100W電扇 100W手電筒 0.5W計算器 0.5mW電子表 0.01mW電磁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證明了電流周圍有磁場。原子原子是由繞核高速旋轉的電子(-)及原子核(+)構成。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不帶電)組成。質子和中子統稱為核子。星系(一)太陽系:恒星是太陽(二)行星: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三)地球的衛星:月球、人造地球衛星知識網絡考情解析知識梳理專題一 估算、生活常識、物理學史題型一、估算【考點】長度的估測【解析】中學生的身高在1.65m左右,由圖可以看出,旗桿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4倍,所以其高度大約為4×1.65m=6.6m,接近7m。【答案】B【教學建議】長度的估測,必須熟悉一些常見物體的長度,以此為標準對研究對象作出判斷,如中學生拳頭的寬度在10cm左右、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20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層樓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考點】熱量的計算【解析】常溫為20℃,沸水的溫度為100℃,普通玻璃杯容積約為0.3dm3,由公式Q=cm△t得:Q=cm(t0-t)=4×103J/(Kg ℃)×0.3kg×(100℃-20℃)=9.6×104J≈105J。【答案】C【教學建議】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根據生活的常識來估測一杯水的質量和通常溫度。【考點】考查對密度的掌握和質量計算方法【解析】“凈含量2L”的字樣是表示油的體積是2L即0.002m3;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800kg/m3左右,根據密度公式變形后得:m=ρV=800kg/m3×0.002m3=1.6kg。【答案】C【教學建議】此題考查密度公式及變形式的應用,解出油的質量對照選項即可。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食用油瓶上標有的“凈含量2L”字樣中的2L是表示油的體積,計算時還要注意單位的統一。【考點】重力估算【解析】生活中常用公斤、市斤來表示物體的質量,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kg=1公斤=2市斤,再結合生活中的常識進行估測物體的質量。【答案】B【教學建議】學生可能對生活中的常用單位熟悉,對標準單位不熟,因此做對本題必須具備兩方面知識:(1)能將4kg換算成8市斤,也就是平時所說的8斤;(2)熟悉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質量。【考點】壓強的估算【解析】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150g,求出課本重,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對桌面的壓力等于本身重力;物理課本長約25cm、寬約20cm,求與桌面的接觸面積s,再利用壓強公式p=F/S,求對桌面的壓強。【答案】B【教學建議】本題主要考查了重力、壓強的計算,關鍵是課本質量和長寬的估測。【考點】估測出每層樓的高度【解析】樓房每層大約3.5米高,所以十層樓房高大約35米。【答案】B【教學建議】估測是一種科學的近似計算,它不僅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方法,而且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考點】體積的估算【解析】人的密度與水的密度大致相等,通過密度的計算公式,可估算出人的體積。【答案】C【教學建議】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知道人體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致是相等的。水的密度是一個常量1.0×103kg/m3。【考點】電能的估算【解析】消耗的電能為W=Pt=40W×3600s=144000J,最接近100000J。【答案】A【教學建議】本題考查消耗電能的計算,關鍵是公式及其變形的靈活運用,難點是對日光燈功率的估測,解題過程中要注意單位的換算。【考點】電功率【解析】知道15分鐘內消耗的電能,根據P=W/t,求得用電器的功率,則由家電的功率知識可判斷為哪種用電器。【答案】A【教學建議】本題考查了電功率的計算方法。常見的家用電器應記住其額定功率。【考點】電流的估算【解析】普通家用照明白熾燈泡一般為“220V 40W”,正常工作時,電壓為220V,功率為40W,由公式P=UI估算電流的值。【答案】C【教學建議】要求學生對家用電器的功率和家庭電路電壓掌握。【考點】同一題中不同物理量的估值【解析】中學生步行速度約為1米/秒,一枚雞蛋大約0.5牛,舉1米才0.5焦,日光燈正常發光電流為0.2安左右,餃子出鍋時,可看作是沸水的溫度大約為100攝氏度。【答案】A【教學建議】利用排除法也是能很好的選出正確答案的。經典例題例1.(★)如圖所示,某校初三同學正在進行升旗儀式,該校旗桿的高度約為( )A.4米 B.7米 C.10米 D.12米例2.(★)普通玻璃杯中裝滿一杯沸水,放在常溫下冷卻,放出的熱量約為( )A.102焦 B.103焦 C.105焦 D.106焦例3.(★)食用油瓶上標有的“凈含量2L”字樣,表示出廠時所裝食用油的質量接近于( )A.160千克 B.16千克 C.1.6千克 D.0.16千克例4.(★)下列物體中受到的重力約為40牛的是( )A.一頭牛 B.中學生的書包 C.一瓶飲料 D.一只雞蛋例5.(★)一本九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教科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對桌面的壓強約為( )A.3帕 B.30帕 C.300帕 D.3000帕例6.(★)一幢十層樓房的高度接近( )A.3.5米 B.35米 C.3.5×104厘米 D.0.35千米例7.(★)一個質量為50kg的人,他整個身體的體積大約是( )A.5m3 B.0.5m3 C.0.05m3 D.0.005m3例8.(★)教室里的一盞日光燈正常發光時1小時所消耗的電能最接近( )A.100000焦 B.10000焦 C.1000焦 D.100焦例9.(★)某同學利用電能表測某家用電器的電功率,當電路中只有這個用電器工作時,測得在15分鐘內,消耗的電能為0.3千瓦時,則這個用電器可能是( )A.空調器 B.電冰箱 C.電視機 D.白熾燈例10.(★)一盞家用白熾燈,接在照明電路中,正常發光時,通過燈絲的電流最接近的值是( )A.20A B.2A C.200mA D.2mA例11.(★)下列數據中,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A.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米/秒B.將一枚雞蛋舉過頭頂做功約為10焦C.餃子煮熟即將出鍋時的溫度約為40℃D.家里日光燈正常發光的電流約為10安專題一 估算、生活常識、物理學史題型二、生活常識【考點】常見的溫度【解析】高溫天氣一般指35℃以上的溫度,同時還分為黃色、橙色和紅色預警溫度,黃色為35℃以上,橙色為37℃以上,紅色為40℃以上。【答案】A【教學建議】根據氣象學上對高溫天氣中最高氣溫的規定可知,當日最高氣溫達到35攝氏度以上時就屬于高溫天氣。【考點】各種物質的密度【解析】在相同體積的食用油、牛奶、礦泉水和純凈水中,牛奶的質量最大,也就是說單位體積的牛奶中所含牛奶這種物質最多,所以牛奶的密度最大。【答案】B【教學建議】此題主要涉及到密度的定義,要求學生記住常見的一些物質的密度,為今后學習提供方便。【考點】增大壓強的方法【解析】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答案】A【教學建議】掌握壓強大小的影響因素,利用控制變量法,解釋生活中有關增大和減小壓強的問題。【考點】連通器的特點【解析】根據連通器: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連通器里只有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的情況下,連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總是相平的。【答案】B【教學建議】本題考查生活中常見的連通器原理的應用,同時干擾選項涉及到大氣壓的應用,屬于簡單題目,考試需要準確區分各物理知識點及其應用。【考點】家用電器的電功率【解析】空調屬于大功率用電器,電功率會超過1000瓦,電視機與電風扇只有200瓦左右,電腦的電功率大約為100瓦。【答案】B【教學建議】本題考查了對功率的認識,要判斷功率的大小,首先要了解各家用電器的功率。【考點】電路的連接方式及家庭電路電壓值【解析】(1)根據并聯電路的特點分析,并聯電路中用電器相互不影響工作。(2)我國家用電器的額定電壓是220V,照明電路的電壓是220V。(3)在并聯電路中,支路越多,干路電流越大。【答案】并聯;220;變大【教學建議】本題考查并聯電路電流特點和各用電器之間的工作特點,也了解了交通常識。【考點】干電池電壓【解析】一節干電池電壓為1.5伏,一節蓄電池電壓為2伏,我國家庭電路電壓為220伏。【答案】A【教學建議】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干電池電壓為1.5V,根據生活常識即可解答此題,本題是一道基礎題。例12.(★)據預測,今夏本市高溫天數約為30天。氣象學上,“高溫天氣”的最高氣溫在( )A.35℃以上 B.36℃以上 C.37℃以上 D.38℃以上例13.(★)在食用油、牛奶、礦泉水和純凈水這幾種常見液體中,密度最大的是 ( )A.食用油 B.牛奶 C.礦泉水 D.純凈水例14.(★)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A.刀刃磨得很薄 B.坦克裝有履帶 C.鐵軌下鋪枕木 D.書包背帶很寬例15.(★)如圖所示的四個裝置中不屬于連通器的是( )例16.(★)某家用電器工作時,實際功率約2×103瓦,則該家用電器可能是( )A.彩色電視機 B.掛壁式空調器 C.吊頂式電風扇 D.臺式電腦例17.(★)“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也要等一等,交通安全要注意”。路口的這些交通指示燈是 ______的(選填“串聯”或“并聯”),它們所接的電路電壓是 ______ 伏。有時紅燈快結束時黃燈也同時亮了,此時電路中的總電流 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例18.(★)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 ( )A.1.5伏 B.24伏 C.110伏 D.220伏專題一 估算、生活常識、物理學史題型三、物理學史【考點】物理單位【解析】(1)物理學上的很多單位都是以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例如歐姆、安培、伏特、瓦特、焦耳等;(2)焦耳是英國物理學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能量的單位。【答案】D【教學建議】在國際單位制中,為了紀念科學家在物理學研究中的杰出貢獻,好多單位以他們的名字來命名的,例如:電壓--伏特、電流--安培、電阻--歐姆、功和能量--焦耳、功率--瓦特、力--牛頓、壓強--帕斯卡等。【考點】科學家的貢獻【解析】1820年,奧斯特意外地發現載流導線的電流會作用于磁針,使磁針改變方向,也就是通電導體周圍產生磁場。【答案】B【教學建議】多了解物理學史對培養我們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有幫助的,所以考試中也時有涉及,在學習中應注意。【考點】原子的組成【解析】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發現陰極射線是由速度很高的帶負電的粒子組成的,這種粒子就是電子,它的發現表明原子是可分的。【答案】A【教學建議】本題考查了發現電子的歷史,是一道基礎題。湯姆生發現的是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考點】物理學家的貢獻【解析】本題主要是考察學生對各個物理學家的貢獻是否了解。【答案】A【教學建議】牛頓的物理成就和發現的物理現象很多,包括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等。【考點】物理方法【解析】“伏安法測電阻”和“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是兩個不同的實驗,前一個注重定量分析,要求能夠計算出電阻值,后一個是定性分析,能夠得出規律即可。【答案】C【教學建議】要求學生對各個實驗所使用的物理方法及實驗原理、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都要清楚。例19.(★)在以下所述的四位科學家中,以其名字命名電功單位的是( )A.歐姆 B.伏特 C.瓦特 D.焦耳例20.(★)在1831年首先用實驗的方法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現象的科學家是( )A.法拉第 B.奧斯特 C.牛頓 D.托里拆利例21.(★)19世紀末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發現原子中存在帶負電的粒子,該粒子稱為( )A.電子 B.質子 C.中子 D.核子例22.(★)在如圖所示的四位科學家中,發現白光的色散現象的是( )A.牛頓 B.帕斯卡 C.瓦特 D.焦耳例23.(★)下面是某同學“物理復習筆記”中的摘錄,其中錯誤的是( )A.研究串、并聯電路的電阻規律時,引入“總電阻”,是等效替代法B.“研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相同C.“伏安法測電阻”和“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相同D.“研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和“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都用了控制變量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上海中考-專題1 估算、生活常識和物理學史.doc 上海中考-專題1.1 估算、生活常識和物理學史 題型1 估算.doc 上海中考-專題1.2 估算、生活常識、物理學史 題型2 生活常識.doc 上海中考-專題1.3 估算、生活常識、物理學史 題型3 物理學史.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