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第一框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 導學案(2課時)班級:___________ 組別: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學習目標 目標達成(在已完成的內容或題號后面的括號內打“√”) 課堂檢測(在已完成的內容或題號后面的括號內打“√”)1.政治認同:堅持依法治國,認同我國法治發展的成就。 探究活動一、二( ) 1( )3( )5( )2.科學精神:辯證分析各國法治發展的曲折歷程。 探究活動三( )法治意識:繼續推動依法治國進程。 探究活動三( ) 2( )4( )【導學流程】【環節一】導---激發興趣,目標導學(2分鐘)問題導入:有觀點認為,法律是人類的重大發明,有些發明使人類學會如何駕馭自然,法律則使人類學會如何用規矩來駕馭自己。請談一談對上述觀點的理解。【環節二】思---自學深思,探究新知(10分鐘)知識點一: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1.產生: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________________的產物。2.作用:法律體現著_____________的意志,是實現國家職能的工具,它既維護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______________。3.歷程:(1)古代社會,法律確認和保護人剝削人的___________制度,特權階層常常凌駕于法律之上;(2)近代以來,法律的地位和__________不斷提升,法律面前_____________逐漸成為現實,法治代替了人治,成為一種全新的國家治理方式。(3)我國:中華法系______________。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知識點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1.馬克思主義法律的貢獻: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譜寫了人類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2.主要內容:(1)產生: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隨著_____________、階級和___________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2)決定因素: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_____________決定的。_________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3)類型:奴隸制法、__________、資本主義法和___________。(4)本質:①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______________。法反映并調整一定的_____________,并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規范人們的行為。法確認、___________和發展有利于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②法是由國家制度或認可的社會規范。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③法是由國家制度或認可的社會規范。法是由國家_____________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5)職能: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具有_________職能,又具有_________職能。法的政治職能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法的社會職能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6)我國當代的法是社會主義法。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體現。知識點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法治要適應國情:一國的法治總是由該國的_____________和社會制度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人民的主張、理念,也是中國人民的_____________。成就: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______________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______________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3.結論:中國人民正在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一場由_____________領導的、___________共同參與的、史無前例的偉大社會實踐,中華民族正在民主與法治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努力開創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新境界。【環節三】議-----交流分享,質疑思學(4分鐘)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分享自學中的收獲與疑惑,將組內不能解決的共性問題提交班級討論或上傳平臺。學習中還有哪些疑惑:1、2、【環節四】展-----合作探究,展示提升(25分鐘)探究活動一:1.法律是人類社會的伴生物。( )2.法律體現全體公民的共同意志,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 )3.東周列國時期,中國開始制定成文法,并通過鑄刑鼎、書竹簡等方式傳布法律。( )4.西漢時期儒家思想成為政治生活的主導思想,強調宗法結合。( )5.馬克思主義認為,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最高統治者的個人利益和意志。( )6.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7.頒布和宣傳是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 )8.一國的法治總是由一國的經濟和政治文化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 )9.行政機關不斷簡政放權、優化服務、維護和實現司法公正和權威。( )10.中國人民正在全面落實以德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探究活動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資本主義法的本質時指出:“你們的觀念本身是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的產物,正像你們的法不過是被奉為法律的你們這個階級的意志一樣,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你們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來決定的。”馬克思說:“君主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得不服從經濟條件,并且從來不能向經濟條件發號施令,無論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記載經濟關系的要求而已。”恩格斯說:“政治、法、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都互相作用并對經濟基礎發生作用。這并不是說,只有經濟狀況才是原因,才是積極的,其余一切都不過是消極的結果,而是說,這是在歸根到底不斷為自己開辟道路的經濟必然性的基礎上的相互作用。”這些論述對于理解法的本質、法的產生和發展規律,具有什么意義 探究活動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頒布,開啟法治建設新紀元。1954年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布,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1982年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奠定了依法治國的基礎。1999年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入憲法。法治建設揭開新篇章。2004年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法治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憲法修正案,我國憲法進一步完善。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對你有何啟示 【環節五】評------精講梳理,整合歸納(3分鐘)認真專注聽老師評講,進一步弄清本節內容的核心知識點、重難點、易錯點,以及一些規律性的知識、方法、技能等,邊聽邊悟,并做好筆記。本節課核心知識整合歸納如下:【環節六】檢---檢測反饋,督導落實(5分鐘)1.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的規矩,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國是我國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通過實施法治可以( )①保證公民的各項權利 ②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③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④消除現階段基本矛盾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1年來,我國法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關于我國法治建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我國堅持黨的領導、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統一 ②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我國頒布了第一部憲法③黨領導人民走上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道路 ④我國正在全面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方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法治和人治問題是人類政治文明史上的一個基本問題,也是各國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綜觀世界近現代史,凡事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沒有一個不是較好解決了法治和人治問題的。”與人治比較,法治( )①建立在民主基礎上 ②體現所有公民的意志 ③更能集中國家意志 ④能夠實現理性治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習近平同志指出:“各國國情不同,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獨特的。”“走什么樣的法治道路,建設什么樣的法治體系,是由一個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的。”這表明( )①一國的法治由一國的國情決定 ②各國的政治制度存在共性③法治建設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④建設什么樣的法治由人民說了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他5.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依法治國方略在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各個領域全面展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歷史性成就。下列屬于這一時期的成就的是( )A.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港、澳特別行政區基本法B.依憲治國得到進一步落實,行政執法和司法體制已經十分完善C.穩步推進司法改革,司法機關的司法水平得到了提高D.人民是群眾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得到了徹底落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