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模型、符號的建立一、知識速覽:1.能從模型中提取信息解決問題或將科學知識轉化為模型。2.能用物質粒子模型簡要解釋水的狀態變化。知識點1、模型1.科學中的模型法科學研究中,人們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建立一個適當的模型來代替和反映客觀對象,并通過研究這個模型來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特征和本質,這是一個建模的過程,這樣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2-1-c-n-j-y2.模型的作用模型常常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或復雜的事物。如用地球儀來表示地球的全貌和運動狀態;用細胞模式圖展示不同生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借助眼球模型,認識和研究眼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來源:21cnj*y.co*m】3.常見的模型常見的模型有仿照實物形狀并按比例縮小或放大的實物模型。一個模型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像,反映自然規律的數學公式,也可以是一個復雜的對象或過程的示意。4.研究模型中所含的信息如圖所示為液態水和氣態水的狀態模型,從這個模型中我們能獲得的信息:→(1)水分子的形狀和大小在變化過程中沒有改變。這個模型是用來表示一個過程的,強調的是過程中有哪些變化。我們在觀察模型時,要注意觀察模型的形狀和大小。(2)水分子的個數和間距發生了改變。比較前后過程中變化的址是觀察模型的重點,因為變化的危往往揭示了某種規律。在這個模型中,分子個數和間距都發生了改變。綜合起來,此模型將水在狀態變化過程中的本質特征都表達岀來了,即在水的狀態變化過程中,水分子的形狀和大小都沒變化(說明它不是化學變化),而分子間距發生了改變(說明它是一個物理變化),反映的規律是物理變化能改變分子間距,而不能改變分子本身。物質在不同狀態下的分子模型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分子靜止,乙、丙兩圖中分子在做熱運動B.甲圖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間的作用力最小C.甲、乙、丙三圖分別表示固體、液體、氣體分子的排列情況D.乙圖中分子相距最遠,分子間的作用力可以忽略知識點2、符號1.常見的符號學習和生活中到處都有符號的存在,它們所表達的意義有多種,如“t”表示時間(一種物理量)、(÷)表示數學運算中的除法(一種數學運算過程)、“↓”表示化學反應生成物中的沉淀(一種物質狀態)或道路前進的一個方向、“ ”表示一種貨幣符號。總之,符號是用來表達某種意義的字母或圖形,具有某種約定俗成的意義。2.符號的作用(1)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亂;(3)可避免由于表達的文字語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亂。3.使用符號的意義例如時間,不同國家用不同的文字表示,為了減少這種語言文化帶來的差異,我們就用t來表示時間。一些復雜的事物,如電路圖中的元件,如果都要用實物表示,那么電路圖會變得十分復雜,所以我們就用一些簡單的符號來表示。21*cnjy*com下列四個選項中,屬于符號的是( ?。?br/>A.磁場的磁感線 B.碳元素C.植物細胞結構 D.碳原子結構易錯點1、誤認為科學公式,等是符號(2022春 杭州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下列不屬于模型的是( )A.氫元素 B.碳原子結構 C.磁場的磁感線 D.電阻的計算公式1.(2022春 上城區校級期中)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模型的是( )A.密度公式 B.甲烷分子結構C.北京冬奧會會徽 D.空氣成分2.小金繪制了如圖所示的物質變化微觀示意圖,表示物質在一密閉容器內發生化學變化前后的不同微觀狀態,根據圖中信息進行分析,不正確的是( ?。?br/>A.符號Δ所表示的物質在反應前后分子沒有變B.在參加反應的氫氣分子個數和氮氣分子個數比為3:1C.反應后N2有剩余D.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有氫氣和氮氣3.下列關于模型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模型都是通過抽象的形式來表達認識對象特征的②模型可以是某種物質放大的或縮小的復制品,也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像③模型可以表示一個過程,如描述水的三態變化的示意圖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數學公式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2022 上虞區一模)在科學學習中,當我們需要研究看不見的現象或不易測量的科學量時,就必須設法尋找由該對象產生的各種可見的效應,由此來判定該對象的存在、大小等情況,這種研究方法稱為轉換法。下列研究方法不屬于轉換法的是( ?。?br/>A.通過CO2分子模型認識分子結構圖B.研究動物的呼吸作用C.用小磁針確定磁鐵周圍是否存在磁場D.用量筒測量固體體積5.模型法是科學學習重要的方法,如圖為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圖,①為道爾頓實心球原子模型②為玻爾軌道式原子模型③為湯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④為近代電子云原子模型下列排列符合歷史演變順序的一組是( ?。?br/>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6.(2022秋 新昌縣校級期中)“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小科把校園垃圾按圖所示分四類進行科學處置,實行“定時、定點”投放。金屬易拉罐屬于( )A.可回收物 B.其他垃圾C.有害垃圾 D.廚余垃圾7.科學研究發現:氮氣不活潑,在3000℃時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壓下,向密閉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氣,而后升高溫度(不超過3000℃,壓強不變),若該密閉容器的體積增大了一倍,則M內分子變化的示意圖合理的是( ?。?br/>A.A B.B C.C D.D8.(2022 衢州模擬)“模擬實驗”是一種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以下實驗不屬于該方法的是( ?。?br/>A.米勒實驗 B.研究宇宙膨脹 C.研究磁場實驗 D.研究分子間有間隔實驗9.模型可以反映客觀現象,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如圖是二氧化碳的化學式“CO2”所表達信息的模型。請寫出其中的②與③所表達的信息:2·1·c·n·j·y(1)② ?。唬?)③ 。10.(2022秋 余姚市校級月考)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間相互碰撞是反應進行的必要條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化學反應。如圖表示HI分子之間的幾種碰撞示意圖,有些HI分子碰撞后,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H2和I2,有些碰撞不會發生反應。(1)A,B,C三圖中,表示HI分子碰撞后發生了化學反應的是圖 ?。ㄟx填序號)。(2)若要得到1個H2分子,至少需要個 HI分子碰撞。11.(2022春 義烏市月考)我們學過一些事物的符號,請寫出下列符號或說出下列符號表示的意義:(1)速度 ??;(2)體積 ;(3)質量 ??;(4)重力 ??;(5) ??;(6) 。12.建立模型在科學研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1)模型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微觀結構。如圖甲是某原子結構模型,它表示了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體積很小,在核外空間高速運動的是 。(2)模型可以幫助人們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特征和本質。如圖乙為條形磁鐵的磁感線模型,磁體周圍的磁場強弱可以通過 來描述的。13.(2020春 杭州月考)如圖所示是某物質在三態變化中分子的示意圖,請完成:(1)A為 態,C為 態,E為 態。(2)B為 過程,D為 過程(均填物態變化)。(3)從微觀的角度解釋物質的三態變化,其實質為 。(4)該物質在狀態變化中,有沒有變成其他物質?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模型、符號的建立一、知識速覽:1.能從模型中提取信息解決問題或將科學知識轉化為模型。2.能用物質粒子模型簡要解釋水的狀態變化。知識點1、模型1.科學中的模型法科學研究中,人們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建立一個適當的模型來代替和反映客觀對象,并通過研究這個模型來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特征和本質,這是一個建模的過程,這樣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2-1-c-n-j-y2.模型的作用模型常??梢詭椭藗冋J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或復雜的事物。如用地球儀來表示地球的全貌和運動狀態;用細胞模式圖展示不同生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借助眼球模型,認識和研究眼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來源:21cnj*y.co*m】3.常見的模型常見的模型有仿照實物形狀并按比例縮小或放大的實物模型。一個模型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像,反映自然規律的數學公式,也可以是一個復雜的對象或過程的示意。4.研究模型中所含的信息如圖所示為液態水和氣態水的狀態模型,從這個模型中我們能獲得的信息:→(1)水分子的形狀和大小在變化過程中沒有改變。這個模型是用來表示一個過程的,強調的是過程中有哪些變化。我們在觀察模型時,要注意觀察模型的形狀和大小。(2)水分子的個數和間距發生了改變。比較前后過程中變化的址是觀察模型的重點,因為變化的危往往揭示了某種規律。在這個模型中,分子個數和間距都發生了改變。綜合起來,此模型將水在狀態變化過程中的本質特征都表達岀來了,即在水的狀態變化過程中,水分子的形狀和大小都沒變化(說明它不是化學變化),而分子間距發生了改變(說明它是一個物理變化),反映的規律是物理變化能改變分子間距,而不能改變分子本身。物質在不同狀態下的分子模型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甲圖中分子靜止,乙、丙兩圖中分子在做熱運動B.甲圖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間的作用力最小C.甲、乙、丙三圖分別表示固體、液體、氣體分子的排列情況D.乙圖中分子相距最遠,分子間的作用力可以忽略【思路點撥】: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物質的狀態變化時體積發生變化,主要是由于構成物質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發生了變化。21*cnjy*com【嘗試解答】:A、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A錯誤;B、甲圖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間的作用力最大,故B錯誤;C、甲、乙、丙三圖分別表示固體、氣體、液體分子的排列情況,故C錯誤;D、乙圖中分子相距最遠,分子間的作用力可以忽略,故D正確。故選:D。【答案】D知識點2、符號1.常見的符號學習和生活中到處都有符號的存在,它們所表達的意義有多種,如“t”表示時間(一種物理量)、(÷)表示數學運算中的除法(一種數學運算過程)、“↓”表示化學反應生成物中的沉淀(一種物質狀態)或道路前進的一個方向、“ ”表示一種貨幣符號。總之,符號是用來表達某種意義的字母或圖形,具有某種約定俗成的意義。2.符號的作用(1)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亂;(3)可避免由于表達的文字語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亂。3.使用符號的意義例如時間,不同國家用不同的文字表示,為了減少這種語言文化帶來的差異,我們就用t來表示時間。一些復雜的事物,如電路圖中的元件,如果都要用實物表示,那么電路圖會變得十分復雜,所以我們就用一些簡單的符號來表示。21*cnjy*com下列四個選項中,屬于符號的是( ?。?br/>A.磁場的磁感線 B.碳元素C.植物細胞結構 D.碳原子結構【思路點撥】符號是指具有某種代表意義的標識。來源于規定或者約定成俗,其形式簡單,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緛碓矗?1·世紀·教育·網】【嘗試解答】A、此為磁場周圍的磁感線模型。故A不符合題意;B、此為碳元素標志符號。故B符合題意;C、此為植物細胞結構模型。故C不符合題意;D、此為碳原子結構模型。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答案】B易錯點1、誤認為科學公式,等是符號(2022春 杭州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下列不屬于模型的是( ?。?br/>A.氫元素 B.碳原子結構 C.磁場的磁感線 D.電阻的計算公式【解答】解:A、圖中是表示氫元素的元素符號,不屬于模型,故選項正確。B、圖中是碳原子結構的模型,屬于模型,故選項錯誤。C、圖中為磁場的磁感線模型,屬于模型,故選項錯誤。D、圖中為電阻的計算公式,是通過公式表達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屬于模型,故選項錯誤。故選:A。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答案】A1.(2022春 上城區校級期中)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模型的是( ?。?br/>A.密度公式 B.甲烷分子結構C.北京冬奧會會徽 D.空氣成分【解答】解:A.密度公式是模型;B.甲烷分子結構是模型;C.北京冬奧會會徽是符號;D.空氣成分是模型。故選:C。2.小金繪制了如圖所示的物質變化微觀示意圖,表示物質在一密閉容器內發生化學變化前后的不同微觀狀態,根據圖中信息進行分析,不正確的是( ?。?br/>A.符號Δ所表示的物質在反應前后分子沒有變B.在參加反應的氫氣分子個數和氮氣分子個數比為3:1C.反應后N2有剩余D.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有氫氣和氮氣【解答】解:由物質變化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方程式是:N2+3H22NH3。A、由物質的變化可知,符號△所表示的物質在反應前后分子沒有變,故A正確;B、由方程式的意義可知,在參加反應的氫氣分子個數和氮氣分子個數比為3:1,故B正確;C、由物質的變化可知,反應后N2沒有剩余,H2有剩余,故C不正確。D、由物質的變化可知,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有氫氣和氮氣,故D正確。故選:C。3.下列關于模型的說法正確的是( ?。?br/>①模型都是通過抽象的形式來表達認識對象特征的②模型可以是某種物質放大的或縮小的復制品,也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像③模型可以表示一個過程,如描述水的三態變化的示意圖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數學公式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答】解:①④模型可以是抽象的,如一個公式;也可以是直觀的,如眼球的結構;故①錯誤;④正確;②模型可以是某種物質放大的或縮小的復制品,也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像;②正確;③模型可以表示一個過程,如描述水的三態變化的示意圖;③正確;故答案為:C。4.(2022 上虞區一模)在科學學習中,當我們需要研究看不見的現象或不易測量的科學量時,就必須設法尋找由該對象產生的各種可見的效應,由此來判定該對象的存在、大小等情況,這種研究方法稱為轉換法。下列研究方法不屬于轉換法的是( ?。?br/>A.通過CO2分子模型認識分子結構圖B.研究動物的呼吸作用C.用小磁針確定磁鐵周圍是否存在磁場D.用量筒測量固體體積【解答】解:A、通過CO2分子模型認識CO2分子結構采用的是模型法,故A符合題意;B、通過觀察紅墨水的移動來研究動物的呼吸作用,屬于轉換法,故B不合題意;C、用小磁針的偏轉來表示磁體周圍是否存在磁場,利用的是轉換法,故C不符合題意;D、根據量筒內水體積的變化來測量固體體積,利用的是轉換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5.模型法是科學學習重要的方法,如圖為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圖,①為道爾頓實心球原子模型②為玻爾軌道式原子模型③為湯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④為近代電子云原子模型下列排列符合歷史演變順序的一組是(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解答】解:道爾頓首先提出的是原子實心球體模型,然后是湯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接著是玻爾軌道式原子模型,然后是近代電子云原子模型,即排列順序為①③②④。21cnjy.com故選:A。6.(2022秋 新昌縣校級期中)“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小科把校園垃圾按圖所示分四類進行科學處置,實行“定時、定點”投放。金屬易拉罐屬于( ?。?br/>A.可回收物 B.其他垃圾C.有害垃圾 D.廚余垃圾【解答】解:各種廢棄金屬、金屬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金屬易拉罐可以回收再利用,屬于可回收物。故選:A。7.科學研究發現:氮氣不活潑,在3000℃時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壓下,向密閉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氣,而后升高溫度(不超過3000℃,壓強不變),若該密閉容器的體積增大了一倍,則M內分子變化的示意圖合理的是( ?。?br/>A.A B.B C.C D.D【解答】解:A、該變化中分子體積增加了,而上述變化中分子大小不變,只是間隙變大,與題意不符,所以錯誤。21教育網B、該變化中分子之間的間隙變大了一倍,而分子大小沒變,分子數目也基本不變,符合題意,所以正確;C、該變化中分子全部破裂了,原子變大了,與題意不符,所以錯誤。D、該變化中分子全部破裂成了原子,與題意不符,所以錯誤。故選:B。8.(2022 衢州模擬)“模擬實驗”是一種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以下實驗不屬于該方法的是( ?。?br/>A.米勒實驗 B.研究宇宙膨脹 C.研究磁場實驗 D.研究分子間有間隔實驗【解答】解:米勒實驗、研究宇宙膨脹實驗、研究分子間有間隔實驗均為模擬實驗;研究磁場實驗不需模型,不屬于模擬實驗,ABD錯誤,C正確。www.21-cn-jy.com故選:C。9.模型可以反映客觀現象,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如圖是二氧化碳的化學式“CO2”所表達信息的模型。請寫出其中的②與③所表達的信息:2·1·c·n·j·y(1)② ?。唬?)③ 。【解答】解:由化學式CO2可知,可表示二氧化碳這種物質;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1個二氧化碳分子;1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合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故答案為:(1)1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出處:21教育名師】10.(2022秋 余姚市校級月考)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間相互碰撞是反應進行的必要條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化學反應。如圖表示HI分子之間的幾種碰撞示意圖,有些HI分子碰撞后,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H2和I2,有些碰撞不會發生反應。(1)A,B,C三圖中,表示HI分子碰撞后發生了化學反應的是圖 (選填序號)。(2)若要得到1個H2分子,至少需要個 HI分子碰撞。【解答】解:(1)根據題給信息可以知道:有些HI分子碰撞后,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H2和I2,從圖中可以看出在C圖中出現了新的分子,所以判斷是C中分子碰撞發生了化學反應;故答案為:C;【版權所有:21教育】根據碘化氫分子構成可以知道,一個碘化氫分子中含有一個氫原子,根據化學反應的實質可以知道要組成一個氫分子需要兩個氫原子,所以至少需要兩個碘化氫分子碰撞才能產生一個氫分子;故答案為:2。11.(2022春 義烏市月考)我們學過一些事物的符號,請寫出下列符號或說出下列符號表示的意義:(1)速度 ??;(2)體積 ;(3)質量 ??;(4)重力 ;(5) ;(6) 。【解答】解:(1)(2)(3)(4):速度的符號是ν;體積的符號V;質量的符號是m;重力的符號是G;21·cn·jy·com(5)代表的是禁止鳴笛;(6)代表的是節約用水。故答案為:ν;V;m;G;禁止鳴笛;節約用水。12.建立模型在科學研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1)模型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微觀結構。如圖甲是某原子結構模型,它表示了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體積很小,在核外空間高速運動的是 。(2)模型可以幫助人們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特征和本質。如圖乙為條形磁鐵的磁感線模型,磁體周圍的磁場強弱可以通過 來描述的。【解答】解:(1)由圖甲和題意可知,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體積很小,帶負電的電子在原子核外饒核高速運動。(2)磁感線的疏密可以反映磁場的強弱,磁感線越密的地方,磁場越強,越疏的地方,磁場越弱;故磁體周圍的磁場強弱是通過磁感線的疏密程度來描述的。故答案為:(1)電子;(2)磁感線的疏密程度。13.(2020春 杭州月考)如圖所示是某物質在三態變化中分子的示意圖,請完成:(1)A為 態,C為 態,E為 態。(2)B為 過程,D為 過程(均填物態變化)。(3)從微觀的角度解釋物質的三態變化,其實質為 。(4)該物質在狀態變化中,有沒有變成其他物質? 。【解答】解:(1)A分子排列緊密,分子間距離小為固態,C分子排列較松散,分子間距離較大,作用力較小為液態,E分子排列更松散,分子間距離更大,分子間作用力更小為氣態;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B固態變氣態為熔化過程,D液態變氣態為汽化過程;(3)從微觀角度解釋物質的三態變化,其實質為物質分子間的距離和作用力發生改變;(4)該物質在狀態變化中,但構成物質的分子沒有改變,所以沒有變成其他物質。故答案為:(1)固;液;氣; (2)熔化;汽化;(3)物質分子間的距離和作用力發生改變;(4)沒有。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講 模型、符號的建立(原卷版).doc 第1講 模型、符號的建立(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