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9課 辛亥革命》學案【學習目標】1.知道萍瀏醴,安慶、紹興,廣西鎮南關,黃花崗等起義的基本史實。2.掌握武昌起義的爆發標志、過程和結果。3.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質和歷史意義,認識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重點難點】1.重點:瀏醴起義、安慶起義、廣州起義、武昌起義的經過與人物。2.難點: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自主學習】革命志士的奮斗:1.萍瀏醴起義:1906年冬,__________、___________領導的萍瀏醴起義,是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同盟會的聲望由此大振。2.安慶、紹興起義:1907年夏,光復會會員__________在安慶起義,最后因寡不敵眾而失敗,死難;革命黨人__________在紹興準備策應。3.廣西鎮南關起義:1907年,孫中山與__________籌劃廣西起義,襲取__________。因彈藥缺乏,最終失敗。4.廣州起義:1911年4月,_________率領一百余名革命黨人攻入兩廣總督衙門,后因眾寡懸殊起義失敗。后將收殮的七十二具遺骸葬于廣州郊外黃花崗。這次起義也稱_____________。歷史意義: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但革命黨人_____________的精神和_____________的英雄氣概,極大的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二、武昌起義:1.領導機構:湖北革命組織____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____。2.主力:湖北新軍中傾向革命________。3.武昌起義:__________年10月10日晚,________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首先起義,隨后,漢口、漢陽的新軍起義響應,革命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10月11日,起義軍成立湖北軍政府,推舉新軍將領__________為都督。1911年是舊歷辛亥年,史稱__________。4.歷史意義:推翻了_________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____________________,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5.性質: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當堂達標】1.(天水中考)“皇帝倒了,辮子剪了。”這八個字形象地說明了辛亥革命的兩大歷史功績。其中“皇帝倒了”指的是( )A.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B.開啟了近代社會習俗的變革C.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D.破除了封建守舊思想2.(隨州中考)這次革命建立起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共和政體,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動了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會經濟、思想文化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新的變化,沖破了封建主義的落籬,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據此推斷,這次革命( )A.開始了中國近代化的探索B.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民族民主革命C.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D.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統治3.(無錫中考)一位歷史知名人士曾說過:“從前皇帝自稱為天子,如果有人說皇帝是強盜,可以打倒,別人一定把他看作瘋子。孫中山就曾經是一個被人家看作是瘋子的人。相反在________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橫線處所說的應該是( )A.維新變法 B.洋務運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4.(宜昌中考)觀察下圖,該戰爭形勢圖指的是( )A.廣州起義 B.武昌起義 C.二次革命 D.護國戰爭5.(揚州中考)某地擬建辛亥革命紀念館,以紀念辛亥革命首義成功等事件,這一地點應該是( )A.上海 B.武昌 C.北京 D.廣州參考答案【自主學習】一、1.劉道一、蔡紹南。2.徐錫麟、秋瑾。3.黃興、鎮南關。4.黃興、“黃花崗起義”、不屈不撓、視死如歸。二、1.文學社、共進會。2.士兵。3.1911、武昌、黎元洪、“辛亥革命”。4.清王朝、君主專制制度、民族民主革命。【當堂達標】1.A 2.B 3.C 4.B 5.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