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西歐城市興起、城市自治、城市發展、大學興起的知識。2.認識城市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大學興起的原因及意義。【重點難點】1.重點:城市的重新興起、自由和自治城市、城市的居民和城市興起的影響;大學的興起、自治地位體現和課程。2.難點:城市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大學興起及對西歐社會的影響。【自主學習】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興起:從 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加,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生。2.特點:以手工業和 為中心的城市發展更快。3.著名城市出現國家:意大利、法蘭西、英格蘭、德意志。4.坐落地點:城市一般坐落在 的領地上。4.城市的自治斗爭:(1)原因:領主像控制莊園一樣,對 任意征稅,要求其履行義務。(2)方式:常用的手段包括 或武力斗爭。⒋結果:(1)許多城市成為自由城市, 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2)部分城市成為自治城市,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 ”。5.評價: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二、城市居民的身份1.來源: 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一般從周圍農村的農民轉變而來,進城以前還是農奴,住滿 ,就獲得了 的身份。2.生產生活:手工業者從事 生產;手工業生產者出賣 維持生計,商人從事商業和貿易。3.影響: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 逐漸形成,進一步分化出城市手工業者和商人,出現了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等,他們成為 。三、大學的興起1.背景:11世紀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希臘、羅馬的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不斷傳入西歐。2.興起: 世紀,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 。3.自治地位:主要體現在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 。4.課程設置(1)基礎課程包括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2)先上 課程,再進入 課程,包括 、醫學和神學。5.影響:課程設置一方面受 的影響,另一方面也體想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當堂達標】1.(益陽中考)“農業、采礦業、漁業和林業產量的提高,相應地促進了商業和城市的發展……城市作為地方貿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開始慢慢地出現。”材料反映歐洲城市興起的主要原因是( )A.大學的興起 B.市民階層發展壯大C.莊園的出現 D.社會生產力的發展2.(北部灣中考)西歐城市興起后,農奴大量逃入城市。他們按規定在城市住滿一年零一天后就可成( )A. 市民 B. 領主 C. 佃戶 D. 資產階級3.(常德中考)有學者在描述歐洲的中世紀時說:“城市興起的過程中,我們第一次在歐洲的歷史上寫了‘貧民的傳記’,一個新的社會集團出現了。”這個“新的社會集團”是指( )A.莊園領主 B.封建貴族C.市民階層 D.工業無產階級4.(湘西中考)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A.基督教的創立 B.莊園的興起 C.大學的興起 D.城市的興起與發展5.(南京中考改編)(廣東中考)中世紀歐洲大學可以主辦學術講整,控制人員編制,有權審查并發放各種證書和學位,甚至享有賦稅、司法等方面的特權。這說明中世紀歐洲大學( )A.具備政府管理職能 B.享有充分言論自由C.受到世俗權力支配 D.擁有較大的自治權6.(海南中考)中世紀歐洲的大學師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審判,而是按教會法規由當地主教審理,或由大學法庭獨立審理。這體現了大學自治地位的( )A.免賦稅特權 B.教育自主權C.司法特權 D.生命安全權【我的收獲】參考答案【自主學習】一、10、商業、封建領主、城市居民、金錢贖買、市民、“特許狀”二、手工工匠、一年零一天、市民、小商品、產品、市民階級、早期的資產階級三、12、“最美好的花朵”、教育自主權、基礎、專業、法學、基督教【當堂達標】1.D 2.A 3.C 4.C 5.D 6.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