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2023學年度八年級歷史下冊導學案主備人: 授課人: 八年級 學科:歷史課題 第3課 土地改革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至 日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知道土地改革的意義。過程與方法 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和主要內容。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教學重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教學難點 土地改革的意義。教具準備 影像資料、PPT課件、導學案、教材等。教學過程設計 個性修改“五步導學”流程(一)課前先學先行(預習檢測)1、舊中國的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__________,它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_______,實行農民的_____。到____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_____制度,____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___,成為___的主人。這使_____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_____,發展 ,____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___建設準備了條件。 3、新中國成立后, ,建立國營經濟;打擊投機倒把, ;統一財經,實現國家財政收支平衡;合理調整現有工商業;大量節減國家機構所需經費等。自主探究:(二)課堂問題反饋(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三)課上互動研討(合作探究)閱讀下列材料、回答 土地改革后,農民分子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他們早出晚歸,積肥、修堤,添置耕牛和農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動工建水塘九萬八千多個,修堤壩二萬二千多座,修溝渠四千多公里,受益田地七百五十萬畝。遼寧全縣二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農民,晝夜不停地拉土墊地,把一千多畝鹽堿地改變為良田,種上花生和棉花。由于翻身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糧食產量不斷增加。1951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14000萬噸,比1949年增長26.9%。 (1)依據材料所述,說說土地改革的意義。(2)解放后,土地改革以哪一年頒布的什么法為指導?自主探究:(四)課內訓練鞏固(課堂演練)課后“溫故知新”“集思廣益”。自主探究:(五)課后拓展提升(課后檢測)1、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土地所有制是在( ) A.《共同綱領》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憲法》 2、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底 D.1953年 3、下列選項中,屬于土地改革意義的是( ) ①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農業生產迅速發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農民翻了身,成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自主探究: 板書設計 第3課 土地改革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實施二、土地改革的意義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