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2023學年度八年級歷史下冊導學案主備人: 授課人: 八年級 班 學科:歷史課題 第6課 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至 日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中共八大、“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過程與方法 掌握王進喜、焦裕祿、雷鋒的主要事跡,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不畏艱難,勇于奮斗的精神。教學重點 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重困難;建設時期模范人物王進喜、焦裕祿、雷鋒等。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建設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鐵人精神”、“雷鋒精神”的含義。教具準備 影像資料、PPT課件、導學案、教材等。教學過程設計 個性修改【“五步導學”流程】:課前先學先行(預習檢測):一、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1、中共“八大” (1)時間: 1956年,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召開________________全國代表大會。(2)內容:分析了當時國內的________________,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________________。 2、中共“八大”二次會議: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________________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 3、“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評價:“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反映了人民群眾追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________________。(2)后果:加上當時___________嚴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因難。 4、國民經濟調整 (1)表現: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鞏固、充實、_______”的八字方針,于1961年初開始實施。 (2)成效:到________年,任務基本完成,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二、“文化大革命”: 1、原因: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認為黨和國家面臨著________________的危險。 2、發動: ________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發動起來 。 3、最大冤案:國家主席___________被誣蔑為“叛徒、內奸、工賊”,遭受了殘酷迫害,成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4、林彪反革命集團覆滅:“________________”標志著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5、江青反革命集團覆滅:1976年10月,________、________等代表中央采取斷然措施,一舉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團,標志“文化大革命”結束 。三、建設成就:1、建立 、 兩大鋼鐵基地, 油田、 油田和 油田。2、大慶石油工人“鐵人” 、黨的好干部 、解放軍好戰士 。3、1967年6月,我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氫彈;1970年4月,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73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強優勢的秈型雜交水稻。自主探究:基礎訓練(合作探究)知識點1:“鐵人”王進喜電影《鐵人》歌頌了中國工人階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它的主人公應是 ( )A.邱少云 B.王進喜 C.鄧稼先 D.焦裕祿2、王進喜克服重重困難打出大慶第一口油井,焦裕祿為改變蘭考面貌獻出生命。這些英雄的事跡出現在 ( ) A.新中國成立時期 B.新中國政權鞏固時期 C.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D.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時期知識點2:“黨的好干部”焦裕祿3、“他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他身患肝癌,仍堅持工作,帶頭查風口,探流沙,奮斗到生命最后一息”,他是( ) A.焦裕祿 B.王進喜 C.鄧稼先 D.雷鋒4、電視劇的編導們要拍攝電視劇《焦裕祿》,應該選擇實地拍攝的地點為( ) A.西藏阿里 B.新疆羅布泊 C.河南蘭考 D.貴州遵義板書設計 第6課 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一、在探索中曲折前進二、“文化大革命”三、建設成就教學反思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