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2023學年度八年級歷史下冊導學案主備人: 授課人: 八年級 班 學科:歷史課題 第12課 民族大團結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至 日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的政策及少數民族如何跨入社會主義。過程與方法 理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榮的意義。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民族工作的成就。教學重點 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教學難點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由來及意義。教具準備 影像資料、PPT課件、導學案、教材等。教學過程設計 個性修改【預習導學】: 任務一:結合教材,完成自學檢測試題,識記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西部大開發的內容的基本史實。 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含義:在 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 。 2、地位:是我國的一項 政治制度。 3、法律依據:1949年通過的《共同綱領》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確定下來。后來,被載入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 》頒布實施。4、5個民族自治區:目前,全國已經建立 、新疆、 、寧夏、西藏5個民族自治區。5、意義: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對維護 、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實現各民族 發展奠定了基礎。二、共同繁榮發展: 1、背景:新中國成立前,由于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國各民族發展 ,很多少數民族的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2、舉措及成就:(1)政治上:進行了一系列的 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廢除了剝削和壓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邁進了 社會。(2)經濟上:國家采取許多 政策,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3)文化上:國家重視 的保護與發展,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4)戰略上:20世紀,中央決定進行 ,為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歷史機遇。【合作探究】:任務二:1、閱讀教材說出我國為了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采取的什么政策,具體措施有哪些?并了解西部大開發,說說實現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意義。 2、談談作為中學生的你們能為民族團結做些什么?如何與少數民族同學相處?【鞏固訓練】: 1、20世紀20年代,毛澤東提出“人民來制定憲法”的思想:勞動人民參與立憲,把他們認為應該如何管理國家的意見集中起來,上升為國家意志。實踐這一思想的會議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2、(2017·威海中考)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民主政治不斷發展完善。下列內容出自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文件,該法律文件是( ) A.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B.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C.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3.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是( ) A.朱德 B.毛澤東 C.周恩來 D.劉少奇 4.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它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形成。這一制度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C.中央人民政府 D.地方各級人民政府5.1954年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二屆一次會議召開。這次會議表明( ) ①人民政協代行人大的職能②人民代表大會代行人民政協的職能③人民政協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任務已經結束④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仍然存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與民主黨派合作的方針,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這里“方針”的主要內容是 ( ) ①長期共存 ②榮辱與共 ③互相監督 ④肝膽相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為了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我國實行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 ) A.多黨合作制度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協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板書設計 第12課 民族大團結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二、共同繁榮發展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