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DNA分子的結構1、簡述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的特點。2、依據DNA分子的結構特點,分析并掌握有關DNA分子結構的計算。依據DNA分子的結構特點,分析并掌握有關DNA分子結構的計算。一、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閱讀課本P48-49,思考下列問題:1、DNA雙螺旋結構的構建者是誰?他們在研究中用到什么什么關鍵性的技術?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經驗和科學成果?這對你理解生物科學發展有什么啟示?(1)DNA雙螺旋結構的構建者:1953年,美國生物學家沃森(J.D.Watson,1928-)和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E.Crick,1916-2004)(2)關鍵性技術:X射線晶體衍射法。(3)利用到的研究成果①已有結論:DNA是以4種脫氧核苷酸為單位連接而成的長鏈,這4種脫氧核苷酸分別含有A、T、G、C4種堿基。②英國生物物理學家威爾金斯和他的同事富蘭克林的DNA衍射圖譜。③奧地利生物化學家查哥夫:在DNA中,腺嘌呤(A)的量總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鳥嘌呤(G)的量總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在此基礎上成功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4)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立過程的啟示:①要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經驗;②要善于與他人交流、合作,閃光的思想是在交流與碰撞中獲得的;科學研究需要協作精神。③研究小組成員在知識背景上最好是互補的,對所從事的研究要有興趣和激情等。二、DNA分子的結構1、簡述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特點。(1)DNA分子是由兩條鏈構成的,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2)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對排列在內側。(3)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堿基配對的規律是:A與T配對,G與C配對。堿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叫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2、①脫氧核糖上與堿基相連的碳叫作1'-C,與磷酸基團相連的碳叫作5'-C。DNA的一條單鏈具有兩個末端,一端有一個游離的磷酸基團,這一端稱作5'-端,另一端有一個羥基(一OH),稱作3'-端。DNA的兩條單鏈走向相反,從雙鏈的一端起始,一條單鏈是從5-端到3-端的,另一條單鏈則是從3-端到5'-端的。②A—T堿基對與G—C堿基對具有相同的形狀和直徑,這樣組成的DNA分子具有恒定的直徑。A與T之間兩個氫鍵,G與C之間三個氫鍵,G與C含量越高,越穩定。③脫氧核苷酸之間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2、歸納DNA分子的特性(1)穩定性: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形成基本骨架,兩條鏈間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穩定不變,總是A與T、G與C配對。(2)多樣性:不同的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的數目有差異,排列順序多種多樣。(3)特異性:每一種DNA分子都有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DNA分子的結構1、簡述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的特點。2、依據DNA分子的結構特點,分析并掌握有關DNA分子結構的計算。依據DNA分子的結構特點,分析并掌握有關DNA分子結構的計算。一、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閱讀課本P48-49,思考下列問題:1、DNA雙螺旋結構的構建者是誰?他們在研究中用到什么什么關鍵性的技術?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經驗和科學成果?這對你理解生物科學發展有什么啟示?(1)DNA雙螺旋結構的構建者:(2)關鍵性技術: 。(3)利用到的研究成果①已有結論:②英國生物物理學家威爾金斯和他的同事富蘭克林的 。③奧地利生物化學家查哥夫:(4)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立過程的啟示:二、DNA分子的結構1、簡述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特點。2、①脫氧核糖上與堿基相連的碳叫作 ,與磷酸基團相連的碳叫作 。DNA的一條單鏈具有兩個末端,一端有一個游離的 ,這一端稱作 ,另一端有一個 ,稱作 。DNA的兩條單鏈走向相反,從雙鏈的一端起始,一條單鏈是從5-端到3-端的,另一條單鏈則是從 。②A—T堿基對與G—C堿基對具有相同的形狀和直徑,這樣組成的DNA分子具有恒定的直徑。A與T之間 氫鍵,G與C之間 氫鍵,G與C含量越高,越穩定。③脫氧核苷酸之間通過 連接。2、歸納DNA分子的特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3.2 DNA分子的結構 導學案(學生版).doc 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3.2 DNA分子的結構 導學案(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