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生物學 年級 八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觀察鳥卵的結構教科書 書 名:義務教育教科書 生物學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教學目標1.觀察并解剖雞蛋,歸納鳥卵的基本結構,思考鳥卵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生命觀念、科學探究、科學思維) 2.提出保護鳥類的相關建議,體會人生價值。(生命觀念、態度責任)教學內容鳥卵結構,掌握鳥卵各結構名稱及作用。教學過程激情設趣 解疑答惑 讓學生觀察各種鳥卵圖片,讓學生說說發現了什么?學生答出大小顏色不同。教師提示有什么相似,學生答出形態。教師引導:其實鳥卵除了形態相似,其結構也是相似的。由此引起學生探究鳥卵結構的興趣。 鳥卵結構探索 以雞卵為例來觀察鳥卵的結構并推測其功能。教師要求學生由外向內、層層深入、全面細致的方法進行觀察。同時做出有依據的功能推測。并將觀察結果寫在實驗報告單。 一握:將雞卵放于手心用力去握,感受卵殼對外力的承受能力。 學生通過親自體驗,發現雞卵不易握破,推測出卵殼具有保護雞卵的功能。 二觀:觀察雞卵兩端,有什么差異 學生觀察到雞卵兩端大小不同,由此引出銳端和鈍端概念。再讓學生觀察在強光下照射的雞卵,學生發現卵殼表面有光透出,由此推測出雞卵表面有孔,引出氣孔概念。 教師提供小資料:一個雞卵上約有7000多個小氣孔。教師提出問題,如何證明雞卵上有如此多的氣孔?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作答:將鮮雞蛋放在40-50℃ 的溫水中觀察現象。學生動手親自驗證卵殼表面有氣孔。 教師通過植物氣孔的作用引導學生思考雞卵氣孔的功能。 三剖:觀察內部結構,思考對應的功能 學生動手用鑷子將雞卵的鈍端輕輕敲出裂紋,用鑷子剝去破裂的卵殼觀察結構。通過這一步驟學生觀察到外殼膜的結構,同時推測出其功能。 學生繼續動手操作,用鑷子輕輕撕開外殼膜,露出空腔。通過這一步驟學生觀察到內殼膜和氣室結構,同時通過教師提供小資料讓學生來推測其功能。 四剖:觀察內部結構,思考對應的功能 學生動手將內殼膜撕破,把雞卵內容物完整倒進培養皿進行觀察并用解剖針指認雞卵的內部結構,完成實驗報告單。 共同指認系帶結構,同時通過有無系帶將雞卵進行搖晃的實驗視頻啟發學生思考系帶的功能。 學生指認卵白、卵黃,同時推測功能。 教師提問:為什么卵白和卵黃是分開的?學生推測:有一層膜。教師讓學生用解剖針戳卵黃來驗證是否有膜。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發現被戳破的部分有卵黃流出,未戳破部分卵黃仍然被包裹,證明此處確實有層膜——卵黃膜。教師引導學生推測卵黃膜功能,并讓學生聯想到細胞膜。 學生指認小白點——胚盤。教師邀請同學們一起來進行探究。 觀看“中國首例無殼孵化雞”孵化過程視頻,思考以下問題:卵的哪一部分將來可以發育成雛雞?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來自母體嗎? 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可知胚盤內含細胞核,受精卵在此處通過分裂分化形成胚胎,最后發育成雛雞。并且可知由于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不是來自母體,而是來自卵黃,因此胚胎發育方式為卵生。教師繼續提問:從商場買的雞蛋一般都不能孵出小雞,這是為什么?生作答:只有胚盤含有受精卵,并且條件適宜,才能孵出小雞。教師提問:我們知道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細胞結合而成,那如何判斷雞卵是否受精?教師提示:用燈光照射雞蛋看胚盤的大小。 教師出示雞卵結構圖,提問:一個雞卵就是一個卵細胞嗎?雞卵中的哪些結構構成卵細胞?教師提示學生前面卵黃膜相當于細胞膜,讓學生猜想卵黃以及胚盤相當于細胞的哪一部分,學生能正確推導出來。 教師過渡語:那鳥類是如何繁衍后代的?進行我們第四站,生殖發育科普區。 過渡語:全世界發現的鳥的種類已超過一萬種,中國已有1400多種。那我們如何做到與鳥類和諧相處呢? 實踐活動一:四川愛鳥周是每年的4月2日到8日,請同學們就如何愛護鳥類提出相關建議,并說出建議依據。由此引導學生創造出一個與鳥類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 實踐活動二:請同學們剝開蛋殼,用鑷子鈍端分別從卵殼內部和外部用同樣的力道去敲擊。哪個情況更容易碎? 學生都能得出從內部敲擊更容易碎,由此激勵學生努力奮進,積極向上。 請同學們梳理本次瀏覽收獲。 二、知識競賽區 如圖是雞卵的結構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雞卵的主要營養部分是[ ] ,其表面中央的盤狀小白點是 ,是發育成雛雞的部位。 (2)鳥卵既可貯存豐富的營養物質供胚胎發育需要,又有[①] 、[②] 的保護,能減少水分的丟失。這都有利于鳥類在陸地上繁殖后代。 (3)①上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 ,以保證胚胎發育時能夠進行氣體交換。 (4)以下情況的雞蛋最可能孵化出小雞的是 。 a.煮熟的雞蛋 b.蛋雞養殖場的雞蛋 c.受過精的雞蛋 d.腌制的雞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