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生物高考新趨勢分析新趨勢1 更加注重情境信息和創新題型的考查[考情分析]近年高考中,情境類試題所占比例明顯加大。通過創設情境、試題可考查考生對所學生物學概念的理解程度,也可考查考生運用概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體現。如2020年全國卷Ⅰ(1)、全國卷Ⅱ(1)、全國卷Ⅲ(5)均以新冠病毒為情境進行考查。另外,縱觀2020年高考生物試題,可看出其出現了新的試題呈現方式及設問方式,體現了一定的創新性,如下表:新的試題呈現方式及設問方式 題號 賞析表格形式呈現選項 2020年全國Ⅰ卷T4 以表格形式呈現教材實驗的實驗材料及實驗目的表格填空類 2020年全國Ⅰ卷T29 以表格形式歸納真核細胞中相關膜結構的功能、膜的主要成分及功能舉例2020年全國Ⅲ卷T29 以表格形式歸納真核細胞中與ATP合成相關的場所、生理過程及物質和能量變化等繪制示意圖 2020年全國Ⅲ卷T31(2) 需要考生畫出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示意圖1.(2020·海南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18)ABC轉運蛋白是一類跨膜轉運蛋白,參與細胞吸收多種營養物質,每一種ABC轉運蛋白對物質運輸具有特異性。ABC轉運蛋白的結構及轉運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BC轉運蛋白可提高O2的跨膜運輸速度B.ABC轉運蛋白可協助葡萄糖順濃度梯度進入細胞C.Cl-和氨基酸依賴同一種ABC轉運蛋白跨膜運輸D.若ATP水解受阻,ABC轉運蛋白不能完成轉運過程答案 D解析 O2的跨膜運輸方式為自由擴散,不需要轉運蛋白協助,A錯誤;據圖可知,ABC轉運蛋白發揮作用過程需要消耗能量,葡萄糖順濃度梯度進入細胞不需要耗能,也就不需要ABC轉運蛋白的協助,B錯誤;據題干信息可知“每一種ABC轉運蛋白對物質運輸具有特異性”,故Cl-和氨基酸跨膜運輸依賴的轉運蛋白不同,C錯誤;據圖可知,ABC轉運蛋白的功能發揮伴隨ATP水解的過程,故若ATP水解受阻,ABC轉運蛋白不能完成轉運過程,D正確。2.(2021·全國乙卷,31)哺乳動物細胞之間的信息交流是其生命活動所必需的。請參照表中內容,圍繞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完成下表,以體現激素和靶器官(或靶細胞)響應之間的對應關系。答案 (1)胰島素 (2)促甲狀腺激素 (3)體液 (4)心臟(或心肌細胞) (5)促進甲狀腺的生長發育、調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解析 (1)胰島B細胞能合成和分泌胰島素。(2)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作用于甲狀腺。(3)激素的作用特點之一是通過體液運輸。(4)腎上腺素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細胞可使心率加快,故對應的靶器官或靶細胞為心臟或心肌細胞。(5)促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包括促進甲狀腺的生長發育、調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2020·全國卷Ⅰ,29)真核細胞的膜結構具有重要功能。請參照表中內容完成下表。答案 (1)細胞膜 (2)參與信息傳遞(3)對蛋白質進行加工修飾 (4)脂質和蛋白質 (5)葉肉細胞進行光合作用時,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發生在類囊體膜上解析 (1)細胞膜是生命系統的邊界,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2)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構成,是一個神經元與另一個神經元或另一細胞間相互接觸的結構,可參與信息傳遞過程。(3)高爾基體是具有單層膜的細胞器,其主要功能是將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與包裝,然后送到細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細胞外。(4)生物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5)葉綠體的類囊體的薄膜是光合作用光反應(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場所,在光反應階段,類囊體的薄膜上的色素可以吸收、傳遞和轉化光能,這些能量可以用于H2O的光解,產生O2和H+,也可以用于合成ATP。1.(2021·遼寧省名校聯考)研究發現,細胞中錯誤折疊的蛋白質或損傷的細胞器與一種被稱為泛素的多肽綁定標記后最終被送往溶酶體降解,以維持自身穩定,具體機制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吞噬泡與溶酶體融合后,溶酶體合成多種水解酶將其降解B.泛素在蛋白質和損傷細胞器降解過程中起到“死亡標簽”的作用C.吞噬泡與溶酶體融合體現了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D.線粒體膜被降解后可產生氨基酸、果糖等物質答案 B解析 溶酶體中的水解酶屬于蛋白質,合成場所在核糖體,經內質網和高爾基體轉運分布在溶酶體中,A錯誤;泛素與錯誤折疊的蛋白質和損傷細胞器結合,相當于對其進行了標記,隨后被溶酶體降解,B正確;吞噬泡與溶酶體融合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C錯誤;線粒體膜含少量糖類,降解后可產生葡萄糖,但不會有果糖,D錯誤。2.(2021·河南天一大聯考)科學研究發現,紫外線的主要作用是使同一條DNA單鏈上相鄰胸腺嘧啶間形成共價結合的胸腺嘧啶二聚體,而在互補雙鏈間形成該結構的機會很少,一旦形成,則會影響雙鏈的解開。如果經紫外線照射后的微生物立即暴露于可見光下,則可明顯降低其死亡率,這種現象被稱為光復活作用,簡要過程如下圖所示。據此推測,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紫外線造成的胸腺嘧啶二聚體是互補雙鏈間形成的B.互補雙鏈間形成胸腺嘧啶二聚體后會影響復制和轉錄C.圖示中的二聚體解離是指兩個胸腺嘧啶之間的氫鍵斷裂D.圖中顯示紫外線可引起基因突變或染色體變異答案 B解析 圖中紫外線造成的胸腺嘧啶二聚體是同一條DNA單鏈形成的,A錯誤;互補雙鏈間一旦形成胸腺嘧啶二聚體會影響雙鏈解旋,進而影響復制和轉錄,B正確;互補堿基之間以氫鍵連接,而嘧啶二聚體的兩個胸腺嘧啶之間形成的是磷酸二酯鍵,不是氫鍵,C錯誤;圖中顯示紫外線可引起兩個脫氧核苷酸之間的連接,引起的是基因突變而不是染色體變異,D錯誤。3.(2021·河南新鄉市聯考)DNA甲基化指生物體在DNA甲基轉移酶的作用下,將甲基基團加到DNA模板鏈的胞嘧啶上的過程,多數情況下可抑制基因的表達。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培育出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體細胞克隆技術的難點在于將體細胞的細胞核轉移到去核的卵細胞后,由于DNA甲基化修飾,某些生長因子基因無法正常表達,從而使重組細胞無法正常發育。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克隆猴體細胞的細胞核中的染色體數目與受精卵的細胞核中的相同B.與DNA未甲基化相比,DNA甲基化后,基因表達情況可不同,導致性狀有所差異C.DNA甲基化使某些生長因子基因無法正常表達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D.克隆猴的誕生說明已分化的動物體細胞的細胞核具有全能性答案 C解析 克隆猴體細胞的細胞核中的染色體數目與受精卵的細胞核中的相同,A正確;與DNA未甲基化相比,DNA甲基化后基因表達情況可不同,導致性狀有所差異,B正確;DNA甲基化指生物體在DNA甲基轉移酶的作用下,將甲基基團加到DNA模板鏈的胞嘧啶上的過程,此過程中DNA的堿基序列并未發生改變,因此不是基因突變導致的,C錯誤;克隆猴的誕生說明已分化的動物體細胞的細胞核仍具有全能性,D正確。4.(2021·湖南長沙市調研)某興趣小組發現白眼雌果蠅(XwXw)和紅眼雄果蠅(XWY)雜交產生的大量子一代中出現了一只紅眼雄果蠅。已知含有XXY性染色體的受精卵會發育成雌果蠅,含有XO性染色體的受精卵會發育成雄果蠅。下列對該紅眼雄果蠅產生原因的分析及確定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A.親代白眼雌果蠅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可能發生了基因突變B.親代紅眼雄果蠅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含有XW的X染色體片段移接到了Y染色體上C.親代白眼雌果蠅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兩條X染色體沒有分離D.將該紅眼雄果蠅的體細胞制成裝片,檢測其染色體數目便可確定該果蠅的產生原因答案 D解析 如果白眼雌果蠅的卵原細胞中基因Xw突變為XW,產生的含基因XW的卵細胞與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XWY),就會發育成紅眼雄果蠅,A正確;如果紅眼雄果蠅的精原細胞中含有W基因的X染色體片段移接到Y染色體上,產生的含有YW的精子與含有基因Xw的卵細胞受精形成的受精卵(XwYW),就會發育成紅眼雄果蠅,B正確;如果白眼雌果蠅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兩條X染色體沒有分離,產生的不含性染色體的卵細胞與含有XW染色體的精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XWO),會發育成紅眼雄果蠅,C正確;將該紅眼雄果蠅的體細胞制成裝片,在顯微鏡下檢測其染色體數目,只能確定該紅眼雄果蠅的產生是否由雌性親本減數分裂過程中兩條X染色體沒有分離所致,無法區分該紅眼雄果蠅的產生是白眼雌果蠅發生基因突變還是紅眼雄果蠅發生染色體片段移接所致,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