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4中考社會思品第二輪復習時事熱點專題精析(含試卷)專題三:同心同德 共筑中國夢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4中考社會思品第二輪復習時事熱點專題精析(含試卷)專題三:同心同德 共筑中國夢

資源簡介

專題三:同心同德 共筑中國夢
鏈接熱點
1.國家主席習近平闡述中國夢
2013年3月1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實現中國夢要做到“三個共享”: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做到“三個自信”: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2.“中國夢的世界對話"國際研討會在上海開幕
以“中國夢的世界對話”為主題的中國夢國際研討會于2013年l2月7日一8日在上海舉行。來自中、美、英、法、德、俄、印、日等20多個國家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圍繞中國夢與中國道路、中國夢與世界繁榮、中國夢與和平發展等三個共同關切的論題舉行了多輪圓桌會議。中外學者提出,中國夢與世界各國的“夢”存在很多共通點,中國夢的內涵符合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其目標與人類社會的共同追求一致。在中國夢逐步實現的過程中,有望實現世界范圍內的“多贏"局面。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系列報告會在京舉行
為進一步在全社會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時代主旋律,2013年7月中央宣傳部、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教育部、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在京聯合舉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系列報告會。
4.習近平強調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圓中國夢
2014年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臺灣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行時說,希望兩岸雙方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順勢而為,齊心協力,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兩岸民眾,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近代以來中國人的夙愿。中國夢與臺灣的前途是息息相關的。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需要大家一起來圓夢。兩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黨派,不分階層,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參與到民族復興的進程中來,讓我們共同的中國夢早日成真。
考點鏈接
歷史與社會
考點21.理解“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原因和意義
考點28.比較鴉片戰爭前歐美和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概況,分析近代中國逐漸落伍的原因
考點29 說明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
考點30 說明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概況并探討它們的影響
考點32 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的概況
考點34 知道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事件,探討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和意義
考點35 知道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的局勢,理解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及意義
思想品德
考點37 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考點39 知道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
命題視角
中國夢是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它可以結合中華文明近五千年的歷史,可以讓學生通過感知古代輝煌文明來增強民族自豪感,可以結合近代仁人志士為實現富國強民的中國夢所作的種種努力讓學生理解實現中國夢的坎坷歷程。近幾年的中考命題總是在結合重大的時政熱點,選取近代歷史事件中展開。讓學生回顧中華民族的近代血淚史,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的道理。讓學生牢記使命,鑄造民族輝煌。命題方式上大都出現材料分析題。
教材鏈接
一、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是什么?核心內涵、前提各是什么?
(1)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
(2)核心內涵: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
(3)民族復興的前提: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當家作主。所以,新中國的成立為民族復興準備了基本件。
二、兩個百年的中國夢分別是指什么?
建國一百年: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n
建黨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三、古代的中國夢
1.列舉古代能夠體現中國輝煌的史實。
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領先于世界的發明。
2.關注民生,致力于“人民幸福”的古代中國思想家及其主張。
①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要求統治者關心和愛護百姓。②孟子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③老子主張“無為”,反對統治者侵擾百姓。
3.古代“中國夢”出現在中國歷史上的哪些時期?這些朝代是如何出現“盛世局面”的?
(1)西漢的文景之治;東漢的光武中興;唐朝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2)盛世局面的出現:
文景之治:漢文帝、漢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訓,減輕農民的徭役、兵役等負擔,注重發展農業生產。文景時期,統治者提倡節儉,重視“以德化民",社會比較安定,經濟得到發展。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文景之治”
貞觀之治:①善于用人,虛心納諫。②對君民關系有很深刻的認識,減少力役,不誤農時。③沿襲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改善并加強了中央集權。④重視人才的培養與選拔。繼續沿用并完善了隋朝的科舉制,強調以才能為選官的標準。⑤一改自古以來“貴中華、賤夷狄”的觀念,對各少數民族一視同仁,贏得了各少數民族的擁護。其在位的貞觀年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民族關系融洽,社會安定,國力增強,被史家譽為“貞觀之治”。
開元盛世: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賢人,勵精圖治。在他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n
(變題:為了實現中國夢,在政治、經濟和民族關系上分別采取哪些措施?)
4.上述“中國夢”(盛世局面)的實現有何相似之處?
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②統治者調整政策,減輕農民負擔。③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提倡節約,人民辛勤勞動等。
5.古代中國盛世對我們現代化建設、共建中國夢有何啟示?
①要與時俱進,實行改革,完善各項制度。②要以人為本,愛惜民力,采取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措施。③要重視科技、文化和人才的培養、選拔。④加強民族團結,實現社會穩定,國家統一。
6.到鴉片戰爭前,曾經在世界歷史上處于領先地位的中國文明已經落后于西方,并與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大。請分析近代中國逐漸落伍的原因。
①政治方面:
明清時期,中國的專制皇權高度加強,人民沒有民主和自由。
歐美: 17、18世紀,英國和法國先后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美國人民經過斗爭.擺脫了殖民統治,獲得國家獨立。這些歐美國家先后建立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
②經濟方面:
明清時期農業仍然是中國經濟的主體,男耕女織是當時絕大多數中國農民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清朝統治者面對西方殖民者不斷東來,盲目自大,閉關自守,嚴格限制對外貿易。而這時的西方各國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到1 9世紀上半葉,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科技突飛猛進,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法、美等國工業革命相繼發生,經濟迅速發展。為奪取更多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各國加緊對外侵略擴張。
③思想文化方面:
明清時期,為了加強皇權,統治者通過科舉制度這一工具鉗制人們思想,還從思想上嚴密控制知識分子,這嚴重阻礙了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歐洲國家先后發生的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運動和啟蒙運動等,以及近代科學的誕生,引起了思想文化的變化,人們開始走出中世紀的宗教愚昧和專制主義,追求自由、民主與科學。隨著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日益壯大,他們對封建專制統治越來越不滿,思想的解放也動搖了專制統治的精神支柱。
四、近代的中國夢
1.近代仁人志士曾經追求的中國夢有哪些?
(1)自強求富夢
①探索(努力):從1 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中央與地方的一些官員(地主階級)以“自強”“求富”為口號,掀起了一場向西方學習的洋務運動。
他們積極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軍隊。從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務派籌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為致富,洋務派紛紛興辦輪船、鐵路、電報、采礦、紡織等各種新式民用工業。他們還興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培養洋務人才。
②結果:洋務運動使中國的社會面貌發生了許多變化。大量西方科技和機器的引進,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洋務運動也培養了一批對西方事務認識較為深刻的人才,對日后改革大有幫助。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的慘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有識之士認識到,學習西方并不是引進堅船利炮這么簡單.他們開始尋求新的強國之路。
(2)君主立憲夢
①概況:資產階級維新派在康有為的帶領下進行了戊戌變法運動。1898年,光緒皇帝頒布詔書。開始變法。變法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②結果和教訓(啟示):這次變法遭到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勢力的強烈反對,她發動政變,變法失敗。其教訓(啟示)為:資產階級的改良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必須進行革命,推翻清朝統治,仿效西方國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3)民主共和夢
①概況: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了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武昌發動起義.各地紛紛響應,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清朝統治迅速瓦解。1912年1月1日,中國第一個共和制政府——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清朝覆亡。②影響: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4)文化救國夢(我國知識分子進行了怎樣的探索?或在對待民族文化問題上給你哪些啟示?)
①探索:以陳獨秀為代表的中國進步知識分子領導新文化運動,抨擊儒家,宣稱要“打倒孔家店”,提倡民主、科學。②結果: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③啟示:保護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要珍愛自己的精神家園;了解、繼承、宣傳并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上述追夢的共同結果是什么?
共同結果是都失敗了,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性質。
(5)民族獨立夢(當家作主夢)
①探索: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開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②結果: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立了新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
2.近代中國的許多夢想為什么不能實現?
①國際:西方列強并不希望中I$I真正富強,而是希望中國成為他們的殖民地。②國內: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對社會經濟和人民思想的嚴重束縛。缺乏一個先進的政黨的領導,中國資產階級力量相對薄弱。
3.近代中國社會的國情怎樣?為了完成民族獨立的夢想,中國共產黨從這一國情出發,提出了怎樣的民主革命綱領?文是如何實現這一夢想的?
(1)國情:中國是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提出的革命綱領:對內打倒軍閥,對外推翻帝國主義壓迫,實現民族獨立,把中國統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3)實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進行了國民革命運動、北伐戰爭、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建立紅色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28年的艱苦奮斗,終于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國家的獨立。
4.我國的民族獨立夢(當家作主夢)什么時候實現?為什么能夠實現?實現民族獨立夢有何意義?
(1)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
(2)實現原因: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c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人民群眾的支持、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建立了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等。
(3)意義: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5.近代追夢的歷程對于我們實現“兩個百年”的中國夢有何啟示?
啟示:立足國情,從中國實際出發,走自己的道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要有開拓創新精神。要緊緊依靠和發動廣大人民群眾。
6.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為實現振興中華的中國夢所作的探索實踐有哪些?
①制定符合中國實際的民主革命綱領。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反帝反封建,建設一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的革命綱領。②提出了有中國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③建立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先后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人民民主統一戰線。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我國歷史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7.結合所學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開創的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
①最堅定的支持者:中國共產黨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與孫中山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學說基本原則一致。②最親密的合作者: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③最忠實的繼承者: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推翻三座大山,結束了中華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8.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①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第一,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第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②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的相互關系: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第一,由于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制度,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第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
9.生活在20世紀初的青少年,他們的歷史使命是什么?請你說明這一結論的理由,并結合史實說明近代青年自覺承擔這一使命的狀況。當代青少年的歷史使命是什么?
(1)實現民族獨立;因為當時中國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當時的青年自覺承擔了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
史實——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3OOO多人在北京發起五四運動。迫于壓力,北洋政府最終釋放了被捕學生,罷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職務,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它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3)振興中華,鑄造民族輝煌n
五、新中國成立后的中國夢
1.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實現了或要努力追求的中國夢有哪些?實現這些“夢"的途徑分別是什么?
(1)耕者有其田(土地夢):實行土地改革,到1 952年底,中國大陸基本完成土地改革,使中國農民真正獲得了解放,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徹底消滅了。
(2)溫飽夢(1 980—l 990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迅速發展,使中國很快解決了1 2億人口的溫飽問題n
(3)小康夢:①20世紀末,已實現總體小康。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②全面小康夢。爭取到2 1世紀頭20年實現。
(4)港澳回歸夢:以“一國兩制"的方式,于1 997年和1 999年先后恢復了對香港和澳門行使主權。
(5)強國夢:到21世紀50年代,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6)復興夢:到21世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變題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已經實現了哪些夢想?這些夢想能夠實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溫飽夢、回歸夢、入世夢、奧運夢、飛天夢、航母夢等。
(2)根本原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
變題二:21世紀,有哪些夢想等著我們去實現?實現這些夢想的根本途徑是什么?領導力量是什么?
(1)全面小康夢、強國夢、統一夢、民族復興夢等。
(2)根本途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3)領導力量是中國共產黨。
2.請你簡要概述20世紀以來,中華民族一步步走向復興的艱辛歷程o
①1911年,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取得勝利,推翻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②1 926年,北伐戰爭的進行,沉重打擊了反動軍閥和外國列強。③1945年,經過八年抗戰,中華民族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抗日戰爭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④1 949年,經過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戰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開啟了建設自己國家的偉大進程。⑤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國家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由溫飽邁向小康,由小康邁向富裕。
3.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夢在探索過程中經歷了哪些曲折經歷?給了我們什么警示?
(1)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和文化大革命。
(2、)警示:①經濟建設必須遵循客觀規律,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②必須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防止個人崇拜,同時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
4.我國的強國富民夢開始于什么時候?為此我國作出了怎樣的決策?
(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2)決策: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5.習近平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怎樣才能實現中國夢?
①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②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③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自力更生,艱苦創業。④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
6.習近平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的核心有哪些?弘揚中國精神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何作用?
(1)核心: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2)作用:中國精神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精神動力。
7.21世紀,中國夢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程似錦。實現中國夢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為中國夢實現提供物質條件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為根本保障。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等。
8.習近平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請分析中國夢必須依靠人民來實現的理由。
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9.中國人民生活水平已經實現了怎樣的夢想?
人民生活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再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10.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如何把中國夢變成真正的人民夢?
①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加大對民生的投入。②完善分配制度,讓人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權利。
11.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請用近代史試舉一例證明這個觀點。
抗日戰爭,實行全民族抗戰,取得了抗戰的勝利,抗戰勝利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爭中第一次獲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
12.實現偉大目標需要堅忍不拔的努力。請你說說堅忍不拔的努力的基本方針和方法是什么?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13.習近平主席說:“中國夢將會造福世界。”為什么這么說?
①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夢的實現有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②中國是個愛好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夢的實現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14.習主席說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1)目前,我國還存在哪些因素制約了人民出彩的機會?
就業難:貧富差距、地區差距大;腐敗;機會不平等;分配不公等。
(2)國家如何讓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共同富裕的原則;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制度,共享經濟繁榮成果;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
(3)中學生如何讓自己的人生出彩?
樹立遠大理想,把個人理想與中國夢緊密聯系在一起;刻苦努力學習,培養創新精神,一顆紅心,兩種準備,為實現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
15.到建黨一百年(2020年)時,我國人民的中國夢是什么?實現這個夢想有何意義?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有利于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能夠為實現共同理想奠定基礎。
16.請回顧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的170多年的艱難探索歷程,推薦我們最需要從中汲取的寶貴經驗一條,并寫出你的推薦理由。
要與時俱進,勇于變革。理由:第一次鴉片戰爭后,面對西方工業文明的浪潮,我們未能主動變革,只引進西方的軍事技術,錯失了發展的機遇。
17.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以“我為民族復興做貢獻”為題寫一份演講提綱。(為實現中國夢,青少年該如何做?)
④思想上:樹立崇高遠大理想、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道德水平和法制觀念。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創新精神、民族精神和奉獻精神。②行動上: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立志成才,報效祖國、服務社會,勇擔民族復興的崇高使命;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有國際視野,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
18.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相連。請運用近代以來的相關史實,從正反兩個方面加以說明。
④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飽受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生活困苦。②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水平不斷提高。
19.既然是“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那么,我們該如何處理好個人夢與中國夢的關系?
①我們要增強社會責任意識,自覺承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自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②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個人依靠集體,才能有無窮的力量,只有維護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才有保障。③服從國家的需要,求大同存小異,團結一致,積極主動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才智。
中考模擬演練
一、選擇題
1.中國近代以鴉片戰爭為開端,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鴉片戰爭因中國戰敗而結束。
B.鴉片戰爭后,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鴉片戰爭后,中國歷史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D.鴉片戰爭后,中國人民開始了反對外國侵略者的斗爭
2.右圖記錄著英法聯軍摧殘中華文明的滔天罪行。下列與其相關的事件是 (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3.1843年一個英國商人可以在中國哪些通商口岸通商 ( )
A.廣州、廈門、虎門、福州、上海 B.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C.廣州、汕頭、福州、寧波、上海 D.廣州、廈門、上海、大連、寧波
4.清政府在哪個條約中把臺灣割讓給了日本 ( )
A.《南京條約》 B.《辛丑條約》 C.《馬關條約》 D.《北京條約》
5.下列各項最能說明清朝政府已變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 ( )
A.允許外國駐兵北京 B.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C.清政府保證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D.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6.清末一位小商販說:在北京東交民巷這地界,我們這些賣瓜的、賣菜的不能隨便出人了,更不要說居住了,說什么皇上把這地界劃給了洋人。這一情景的出現是因為清政府被迫簽訂了 (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7.李鴻章認為“西洋方圓千里,歲人財富動以萬計,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洋稅。”洋務運動中清政府仿效西方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創辦軍事工業 B.發展民用工業 C.籌建新式陸海軍 D.派遣留學生
8.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運動都主張向西方學習,兩者的最大區別在于 ( )
A.洋務運動的目的在于維護清政府統治,而維新則反對
B.洋務運動從中央到地方都有支持者,維新則沒有
C.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技術和練兵方法,維新則側重學習制度
D.洋務運動成功。維新失敗
9.近代中國探索現代化道路的歷程依次是學習西方的 ( )
A.軍事技術一民主共和制一君主立憲制 B.軍事技術一君主立憲制一民主共和制
C.君主立憲制一軍事技術一民主共和制 D.君主立憲制一民主共和制一軍事技術
1O.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事件是 ( )
A.維新變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新中國的成立
11.辛亥革命“打開了中國現代化的閘門,使反動力量再也無法照舊統治下去了”。這主要是指它 ( )
A.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B.進一步瓦解了自然經濟
C.清除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 D.動搖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12.在中國民主革命的過程中,毛澤東做出的突出貢獻有 ( )
①找到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正確道路 ②領導我國人民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③領導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④領導人民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3.“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學生釋;工商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該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中國共產黨成立 D.南昌起義
14.第一次國共合作得以實現的根本原因是 ( )
A.孫中山實現了自己一生的偉大轉變 B.中國共產黨的積極推動
C.國民黨亟需新鮮血液 D.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務的需要
1 5.毛澤東在給蔡元培的信中說:“……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與農工政策,行之于1 925年至1927年之第一次大革命而有效,國共兩黨合作之時期,亦即國民黨最革命之時期…’縱觀中國近代歷史,國共兩黨在以下哪些方面有過合作 ( )
A.辛亥革命、黃埔軍校、北伐戰爭 B.黃埔軍校、北伐戰爭、抗日戰爭
C.黃埔軍校、北伐戰爭、解放戰爭 D.辛亥革命、長征、抗日戰爭
16.為了取得抗戰的勝利,國共兩黨實現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 ( )
A.成立中國同盟會 B.組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C.組成民主聯合戰線 D.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7.周恩來贊譽冼星海“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的歌曲是 ( )
A.《大路歌》 B.《畢業歌》 C.《義勇軍進行曲》 D.《黃河大合唱》
1 8.李宗仁先生的一生,有御敵救國的壯舉,也走過曲折的道路,而晚年能順應潮流,回歸祖國,為他一生劃下了完美無憾的句號。“有御敵救國的壯舉"是指他曾領導過“抗戰以來最大一次戰役勝利”的 ( )
A.臺兒莊戰役 B.平型關大捷 C.百團大戰 D.淞滬會戰
1 9.中國近代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曾經屢遭失敗,這一局面徹底扭轉的標志是 ( )
A.北伐戰爭的勝利 B.抗日戰爭的勝利 C.解放戰爭的勝利 D.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20.歷史賦予各個時代不同的主題。如五四運動時期的主題是民主、科學;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的主題是打倒列強,鏟除軍閥。抗日戰爭勝利后的主題是 ( )
A.愛國、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強、求富 D.和平、發展
二、非選擇題
21.請仔細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三次大革命,它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第一次發生于公元前22 1年,……第二次發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請你分別寫出領導這三次“大革命"的最主要政治人物,并分別說明他們使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分別發生了怎樣的根本改變。
22.紀念碑是用來紀念重要歷史人物或重大歷史事件的石碑,是我們緬懷和銘記歷史的重要方式之一。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每一座豐碑都有許多值得我們銘記的英雄,請寫出每個紀念碑所紀念的英雄各一位。
(2)每一座豐碑都見證了一段歷史,都有它獨特的意義,請任選一座紀念碑,說出它所見證的歷史及其意義。
(3)每一座豐碑都會給我們啟迪,從甲午海戰紀念碑到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中你得到了哪些啟不?
23.
【感知歷史 對比分析】
材料一:如右圖。
(1)如圖,從1908年到1912年,老百姓在國家中的身份、地位發生了什么變化?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再現歷史 深入理解】
材料二:“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在全國政協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2)你怎樣理解材料二所述“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的含義?
【總結歷史 升華情感】
(3)回顧歷史,我們深深感受到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試結合建國以來的具體史實,對這一觀點加以論述說明。
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近代以來,無數中華兒女為追尋民族獨立和解放前赴后繼。運用所學歷史知識,分別為上述圖片設計解說詞。
(2)歷史告訴我們,國家的命運決定其民族和地區的命運。請結合近現代香港的有關史實印證這一觀點。
(3)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綜合上述信息,談談青少年應怎樣自覺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25.“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強國富民,民族復興",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夢的核心內容。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歷史學家史景遷認為,“19世紀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屈辱的時代,但同時也是一個有著大量反思、思考中國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在這個復雜的世界生存下去的時代。”
(1)請列舉相關史實各一例,來佐證史景遷先生的觀點。

20世紀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關鍵的時代,在這個世紀,中國最終贏得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并且大踏步邁向強國富民,完成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請你簡要概述20世紀以來,中華民族一步步走向復興的艱辛歷程。

展望21世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景光明,但也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的巨大挑戰。戰勝這些挑戰需要我們以史為鑒。
請回顧中國170多年來的艱難探索歷程,推薦我們最需要從中汲取的寶貴經驗一條,并寫出你的推薦理由。
專題三 同心同德 共筑中國夢(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BBCC 6—10.DBCBB
11—15.AABDB 16—20.DDABB
二、非選擇題
24.(1)圖1:1926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后進行北伐戰爭.沉重打擊了反動軍閥和外國列強。圖2:1937年,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實現全民族抗戰。 (2)近代中國逐漸落伍,遭到英國侵略,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香港逐步淪陷。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1997年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洗雪百年國恥。 (3)自覺承擔社會責任,主動為國分憂,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把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結合,團結合作,共同奮斗;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努力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中县| 海伦市| 泸水县| 郓城县| 都江堰市| 平顺县| 沙雅县| 临城县| 石屏县| 上高县| 弥渡县| 德阳市| 温泉县| 将乐县| 绵竹市| 藁城市| 东海县| 莒南县| 武穴市| 漾濞| 青田县| 巴东县| 广昌县| 颍上县| 萝北县| 阿城市| 河津市| 洛浦县| 湖北省| 扎兰屯市| 赞皇县| 巴南区| 张家口市| 广南县| 宿迁市| 清丰县| 马尔康县| 伊宁市| 林芝县| 宜君县| 灵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