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節 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一、說明基因與DNA關系的實例1. 說明基因與DNA關系的實例(1)教材思考·討論中資料1和3說明基因中的堿基數目只是DNA分子堿基總數的一部分,可推測每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只有部分堿基參與基因的組成,結論是基因是特定的DNA片段。(2)教材思考·討論資料2中綠色熒光與基因有關,且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可推測基因能控制生物體的性狀,結論是基因具有特定的遺傳效應。由上述材料可知: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2.請結合模式圖完成下面內容,并從以下兩方面理解“基因”:(1)從結構上看:①基因是DNA上特定的片段,但DNA上的片段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就是基因;②基因與DNA分子的結構一樣,也是由四種脫氧核苷酸按一定順序排列而成的,也是雙螺旋結構;③每個基因上脫氧核苷酸的數目及排列順序是特定的;④基因中堿基的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2)從功能上看;基因具有遺傳效應,即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狀,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特定的基因決定特定的性狀。3.請辨析基因與染色體、DNA、脫氧核苷酸之間的關系:(1)圖解(2)范圍大小:請將脫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體填入下圖二、DNA片段中的遺傳信息1.遺傳信息:遺傳信息是指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含有的遺傳信息不同。2.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1)多樣性:DNA分子中共有4種類型的堿基,但是堿基對的數目卻可以成千上萬,形成的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也可以千變萬化,若某個DNA分子具有n個堿基對,則DNA分子可有4n種組合方式,從而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2)特異性:每個特定的DNA分子都有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構成了DNA分子的特異性。3.生物體多樣性和特異性與DNA的關系:DNA的多樣性和特異性是生物體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4.基因的本質: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注:有些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對這類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遺傳效應的RNA片段。強化記憶:1.為什么一個含有2n個堿基的DNA分子有4n種堿基排列順序,而不是42n種?提示 因為一個DNA分子有兩條鏈,兩條鏈上的堿基互補配對,只要其中一條鏈上的堿基排列順序確定,另一條鏈上的堿基排列順序也就確定了,故只考慮DNA分子中一條鏈上堿基的種類和排列順序即可。2.假設長度為17個堿基對的脫氧核苷酸序列組成一個基因,那么這17個堿基對可以排列出大約多少種基因?這說明了基因的什么特性?提示 417種基因;說明了基因的多樣性。3.假設人類基因組中第1號染色體上第1個基因由17個堿基對隨機排列構成,那么你與你同桌相比,這個基因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的可能性為多少?這說明基因的什么特點?提示 1/(417×417),完全相同的概率很小;說明基因的特異性。必背知識:1.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1)每條染色體上含有一個或兩個(復制后)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每個基因通常都是特定的DNA片段,有著特定的遺傳效應。(2)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而DNA片段并不都攜帶遺傳信息。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2.脫氧核苷酸序列與遺傳信息的多樣性: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的多樣性,而堿基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個DNA分子的特異性。3.DNA的多樣性和特異性是生物體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三、有絲分裂中染色體的標記情況用15N標記細胞的DNA分子,然后將其放到含14N的培養液中進行兩次有絲分裂,情況如圖所示(以一對同源染色體為例):由圖可以看出,第一次有絲分裂形成的兩個細胞中所有的DNA分子都呈“雜合狀態”,即15N/14N-DNA;第二次有絲分裂形成的子細胞有多種可能性,可能子細胞的所有染色體都含15N,也可能子細胞的所有染色體都不含15N。即子細胞含有15N的染色體為0~2n條(體細胞染色體為2n條)。四、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標記情況用15N標記細胞的DNA分子,然后將其放到含14N的培養液中進行正常減數分裂,情況如圖所示(以一對同源染色體為例):由圖可以看出,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細胞連續分裂兩次,DNA只復制一次,所以四個子細胞中所有的DNA分子都呈“雜合”狀態,即15N/14N-DNA,子細胞的所有染色體都含15N。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