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彈力基本要求 ⒈知道形變和彈性形變.能識別常見的形變,知道常見的彈力種類。 ⒉知道彈力產生的條件, 會判斷彈力的有無及彈力的方向。 ⒊知道胡克定律的表達式,了解勁度系數的單位、符號,能運用胡克定律進行有關計算。 ⒋知道胡克定律的圖象表示,掌握利用圖象計算勁度系數的方法。 ⒌知道“探究彈簧彈力大小與伸長量的關系”的實驗原理和方法。發展要求 ⒈會用簡單器材顯示微小形變,體會放大法的實驗思想。 ⒉理解勁度系數的物理意義。說明 多個彈簧的串、并聯問題不作要求。1.關于彈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看不出有形變的物體間一定沒有彈力 B.只要物體間有接觸就一定有彈力產生 C.沒有接觸的兩物體間一定沒有彈力D.發生形變的物體有恢復原狀的趨勢,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彈力解析:知道彈力產生的條件答案. CD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要受到一個豎直向上的彈力,這是由于木塊發生微小的形變而產生的 B.拿一根細竹竿撥動水中的木頭,木頭受到竹竿的彈力,這是由于木頭發生形變而產生的 C.掛在電線下面的電燈受到向上的拉力,這是因為電線發生微小的形變而產生的D.繩對物體拉力的方向總是沿著繩且指向繩收縮的方向解析:知道彈力產生的條件, 會判斷彈力的有無及彈力的方向。答案: CD3.關于彈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彈簧、橡皮筯才能產生彈力B.只要物體發生形狀變化就會產生彈力C.彈力的大小只跟物體形狀變化的程度有關D.任何物體都有一定的彈性限度,因此彈力不可能無限地大解析:知道彈力產生的條件,知道彈力大小和物體形變程度有關答案: D4.如圖所示,用一根細繩和一根輕直桿組成三角支架,繩的一端繞在手指上,桿的一端頂在掌心,當A處掛上重物時,繩與桿對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對這兩個作用力的方向判斷完全正確的是圖中的:-----------------------------------------------------( )解析:能判斷彈力的有無及彈力的方向。答案:D5.圖1,一個球形物體O靜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并與豎直墻相接觸,A、B兩點是球與墻和地面的接觸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受三個力,重力、B點的支持力、A點的彈力B.物體受二個力,重力、B點的支持力C.物體受三個力,重力、B點的支持力、地面的彈力D.物體受三個力,重力、B點的支持力、物體對地面的壓力解析:結合簡單的受力分析,能判斷彈力的有無及彈力的方向。答案:B6.關于彈簧測力計的認識,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上的測量限度就是彈性限度B.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因為彈簧的長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C.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這就是彈簧測力計的原理D.彈簧測力計是用彈簧做成的,因此就可以用彈簧來測量力解析: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及作用答案:C7.關于彈力的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所受彈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B.放在斜面上的物體所受斜面的彈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C.將物體用繩吊在天花板上,繩所受物體的彈力方向是豎直向上的D.物體間相互擠壓時,彈力的方向垂直接觸面指向受力物體解析:知道彈力產生的條件,能判斷彈力的有無及彈力的方向。答案:D8.關于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就是物體的重力 B.F是由于支持面發生微小形變產生的C.F的作用點在物體上 D.F的作用點在支持面上解析:知道常見的彈力,知道彈力產生的條件,能判斷彈力的方向。答案:D9.在圖3-2-6中,物體A處于靜止狀態,請畫出各圖中A物體所受的彈力------( )圖3-2-6解析:能判斷彈力的有無及彈力的方向。答案:物體A受力彈力如下圖所示 10.如圖3-2-7所示,小球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并有一豎直線向上拉著.小球是否受地面的彈力 ----------------------------------------------------------------( )圖3-2-7解析:知道彈力產生的條件,能判斷彈力的有無及彈力的方向。具體分析不一定.由二力的平衡可知,當繩的拉力等于球受的重力時二力達到平衡,小球與地面接觸但不擠壓,所以小球不受地面的彈力;當繩的拉力小于小球的重力時,小球與地面相互擠壓,小球將受到地面豎直向上的彈力作用.答案:不一定11.按下列要求畫出下列物體所受的彈力的示意圖。(1)圖:斜面對物塊的支持力(2)圖:墻壁對球的支持力確(3)圖:大球面對小球的支持力(4)圖:半球形碗內壁對桿下端的支持力和碗邊緣對桿的支持力(5)圖:墻棱和地面對桿的彈力解析:知道彈力產生的條件, 會判斷彈力的有無及彈力的方向。答案:略12.一個彈簧秤,原來讀數準確,由于更換了內部的彈簧,外殼上的讀數便不能直接使用.某同學進行了如下測試,不掛重物時,示數為2 N;掛100 N的重物時,示數為92N(彈簧仍在彈性限度內);那么當讀數為20N時,所掛重物的實際重量是多少 -------( ) 解析:彈簧秤示數2 N、92 N與彈簧長度對應,設重物的實際重量為G根據胡克定律F=k x可得: = 解得:G=20 N. 答案:20 N13、若在彈簧測力計的吊環上安裝一掛鉤,把彈簧測力計倒過來懸掛,對新安的掛鉤上施加5N的拉力,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 A.大于5N B.等于5N C.小于5N D.不能確定解析:知道胡克定律和彈簧秤工作的基本原理答案:A14、某彈簧測力計的端頭部分失去了弱性,如果截去失去彈性的部分又使指針對準“0”刻線,當用它測某個物體的物重時,指針對準了3N的位置,則物體的實際重將__________3N。(填“大于、小于、等于”)解析:知道胡克定律和彈簧秤工作的基本原理答案:大于15.某同學通過實驗探究彈簧的彈力和彈簧伸長量之間的關系,他的實驗方法步驟如下:將它豎直懸掛在鐵架臺上,用刻度尺測出彈簧的總長度l0=20cm,分別將不同質量的砝碼掛在彈簧下端,分別測出彈簧的總長度,測量結果如下表:懸掛砝碼質量/g 50 100 150 200 250 300彈簧的總長度/cm 20.50 21.01 21.29 21.99 22.50 23.01(1)在右圖中,根據上述實驗數據作出彈簧所產生的彈力隨彈簧伸長量變化的圖象。(2)由上述圖象可知彈簧所產生的彈力和彈簧形變量之間關系的結論是(3)若將質量為10kg的大砝碼掛在彈簧下端,發現彈簧的伸長量和彈力間的關系不在滿足(2)中的結論,原因是解析: 知道“探究彈簧彈力大小與伸長量的關系”的實驗的原理和方法答案:略16.如圖1-1-9所示,兩根相同的輕彈簧S1、S2,勁度系數皆為k=4×102N/m,懸掛的重物的質量分別為m1=2 kg和m2=4 kg.若不計彈簧質量,取g=10 m/s2,則平衡時彈簧S1、S2的伸長量分別為-----( )A. 5 ㎝,10 ㎝ B.10 ㎝,5 ㎝C.15 ㎝,10 ㎝ D. 10 ㎝,15 ㎝【解析】整個系統處于平衡狀態,所以m1、m2受到的合外力都等于零,對m2受力分析由力的平衡條件得,m2受到彈簧S2豎直向上大小為m2g 的拉力F2,由胡克定律可知解得,再對m1進行受力分析,m1受到重力,彈簧S2對它豎直向下的拉力F2,彈簧S1對它的豎直向上的拉力F1,由平衡條件得,解得【答案】C17.一鐵塊m被豎直懸掛著的磁性黑板緊緊吸住不動,如圖1-1-10所示,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鐵塊受到四個力作用,其中有三個力的施力物體是黑板B.鐵塊與黑板間在水平方向有兩對相互作用力——相互吸引的磁力和相互推斥的彈力C.磁力和彈力是互相平衡的力D.磁力大于彈力,黑板才能吸住鐵塊不動【解析】對m進行受力分析可知,m受重力,黑板的對鐵塊的吸引力和支持力,以及摩擦力,除重力外其余三個力的施力物體都是黑板.由于鐵塊靜止不動則它受到的合外力等于零,由平衡條件可知,重力和摩擦力平衡兩者相等,磁力和支持力平衡兩者相等.【答案】D18.如圖1—1—11所示,兩木塊的質量分別為m1和m2,兩輕質彈簧的勁度系數分別為k1和k2,上面木塊壓在上面的彈簧上(但不拴接),整個系統處于平衡狀態.現緩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塊,直到它剛離開上面彈簧.在這過程中下面木塊移動的距離為 -------------------------------( )A. B. C. D.【解析】假設彈簧2原長為L,由于整個系統處于平衡狀態,開始時彈簧2被壓縮,所以m2離地的高度為.當上面的木塊被提離開上面彈簧時,整個系統還處于平衡狀態,由平衡條件可知,彈簧2這時被壓縮,這時m2離地高度為,可知在這個過程中下面木塊移動的距離為【答案】C二、填空題(每小題6分,共24分)19.輕彈簧秤上端固定于O點,下端懸掛—個光滑的定滑輪C,已知C重1 N.木塊A、B用跨過定滑輪的輕繩相連接,A、B的重力分別為5 N和2 N.整個系統處于平衡狀態,如圖1-1-12所示,由圖及物體狀態可以知道,地面對木塊A的支持力大小為________,彈簧秤的示數是__________.【解析】 對B進行受力分析,B受重力和繩的拉力,拉力等于2N;再對A進行受力分析,A受重力,繩的拉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由平衡條件得,地面的支持力等于3N;對定滑輪C進行受力分析,得彈簧的示數為5N【答案】3N ,5N(0 0.1 0.2 0.3) (54321) (F/N) (X/m) (圖1-1-13)20、如圖1-1-13所示,大彈簧內套小彈簧,大的比小的長0.2m,底端一起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自由豎直向上升,當壓縮此組合時,測得彈力與壓縮距離的關系如圖所示,試求大小兩根彈簧的勁度系數K1和K2.【解析】由題意:△F1=K2X1△F2=(K1+K2)X2【答案】10N/m,20N/m21、如右圖1-1-14所示質量均為m的A、B兩物體,用勁度系數為K的輕質彈簧相連,A被手用外力F提在空中靜止,B離地面h,放手后A、B下落,且B與地面碰撞后不反彈,則B著地后當彈簧被壓縮,它對A的彈力為mg時,物體A下落的距離是多少?【解析】A下落的距離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共同下落的距離h,二是彈簧原來的伸長量,三是彈簧后來的壓縮量.故A下落的距離為:【答案】(圖1-1-15)22.如圖1-1-15所示,重力為G的質點M,與三根相同的螺旋型輕彈簧相連,靜止時,相鄰的兩彈簧間的夾角為120o已知彈簧A、B對質點的作用力均為2G,則彈簧C對質點的作用力大小為多大?【解析】互成120o角的兩個等大力的合力與原兩力大小相等,本題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彈簧被壓縮則AB對M的為合力向上2G,因為M受力平衡,這時C對M的作用力為G方向向下;二是彈簧被拉伸,則AB對M的合力為2G向下,故C對M的作用力應為3G向上.【答案】G向下或3G向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