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3 價值的創造和實現 導學案【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認同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科學精神:科學把握個人與社會的統一關系,理性追求個性發展,對社會作出獨特貢獻。公共參與:修身立德,堅定信念,增長才干,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公益,奉獻社會和人民。【教學重難點】重點: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難點: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導學預習】: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弘揚勞動精神,實現人生價值(根本途徑)(1)在 中創造人生價值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也是人的 。人只有在 中才能自由地彰顯和發揮自己的智力和體力、意志和情感,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2)在社會主義社會, 是創造人類美好生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 。(3)在 中創造人生價值, 的人是幸福的。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 ,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2. 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價值(客觀條件)(1) 是人們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人的生存條件和發展條件、享受條件和工作條件都是由社會提供的。人的價值只能在 中實現。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 中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2)我們強調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個人的價值,并不否認 。但是,這種個性不應表現為人的怪異和陋習,而應表現為對他人、對社會的獨特的貢獻方式。3. 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主觀條件)(1)需要充分發揮 ,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2)需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 。(3)需要有堅定的 ,需要正確 的指引。(4)需要錘煉 ,不斷打牢 根基。【易混易錯】全面提高個人素質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 )自強不息是人們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 )實現人生價值,取決于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必須有良好的社會條件。( )【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二十大廣西黨代表 ”楊寧的奮斗青春歷程環節二:新課講授弘揚勞動精神,實現人生價值活動一:心中有光,腳下有路----探楊寧明志之選探究要求:學生閱讀材料,自由探究楊寧是怎樣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明確勞動的重要性,以及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在個人和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活動二: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析楊寧奮斗之路【活動設計】學生按照學習小組進行探究,并選派代表來進行發言。2010年,楊寧畢業后擔任村官,開始進行產業建設。期間困難不斷,缺乏資金,她就去銀行貸款、去企業求助,甚至是賣婚房去啟動紫黑香糯項目,實打實的干勁也贏得了信任。之后,便有更多的村民和企業與她合作,脫貧致富之路越來越有希望。她的堅持也慢慢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鄉親、企業和政府的幫助下,她更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最終也帶領鄉江村走上了致富的康莊大道......獲得“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榮譽。探究要求:學生閱讀材料,探究楊寧為了實現幫鄉親們脫貧的理想,需要哪些客觀條件,然后選派代表進行發言。明確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明確人只有在奉獻社會中才能實現價值。重難歸納:在個人和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活動二:初心如磐,砥礪前行----學楊寧成功之道【活動設計】學生按照教室排列隨機分成兩組,共同探究,再以輪流的方式進行發言。“堅持人民至上,對我而言,鄉親們的大事小事、好事難事,都是重要的事。只要還干得動,就會為鄉親們做事。”一開始,面對村民們的質疑,她也自己哭過好多次。但是,倔強的楊寧鼓勵自己:“我很年輕,摔倒了還可以爬起來,沒有什么大不了。”楊寧不斷進行學習和探索。通過原始資料的收集、分析,她把全村脫貧目標定在發展高山生態種植業和竹子加工業,創辦“苗阿嫂”品牌。她帶領鄉親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建設加工廠、建成產業園,發展特色產業,聯合6名大學生村官成立“苗村倌”農產品電商服務中心,至2020年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900余萬元,打破江門村集體經濟零收入現狀。作為村黨總支書記,她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在鄉村振興中打頭陣、做示范,積極培育本土青年人才去共同助力家鄉發展。探究要求:學生閱讀材料,思考楊寧是如何克服困難,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的?兩組輪流進行發言。明確主觀條件在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中的助力作用。重點歸納:如何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必背)1.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2.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3.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4. 需要錘煉品德修為,不斷打牢道德根基。【課堂升華 素養提升】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來。征途漫漫,唯有奮斗。奮斗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讓我們一起在奮斗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環節三:課堂小結【思維導圖 知識小結】請運用思維導圖總結本課知識【課堂練習】1.(2022 浙江)黃旭華院士“以身許國,誓干驚天動地事;潛心科研,甘做隱姓埋名人”,六十多年如一日為中國核潛艇事業傾心竭力奉獻。其“深潛人生”說明:( )①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②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貢獻的獨特方式③實現價值需要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④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卓越的才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2021 天津)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數百萬扶貧干部傾力奉獻、苦干實干,同貧困群眾想在一起、過在一起、干在一起,將最美的年華獻給了脫貧事業,涌現出許多感人事跡。35年堅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國,扎根脫貧一線、鞠躬盡瘁的黃詩燕等同志,就是他們中的杰出代表。這體現 了( )①價值判斷是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上作出的 ②要在個人和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③實現人生價值需要腳踏實地、頑強拼搏 ④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2湖南)20世紀80年代引進短道速滑項目以來,幾代短道速滑運動員奮勇拼搏,為國爭金奪銀,展示了中國體育健兒的風貌品格,彰顯了人們在所熱愛的事業上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追求。這啟示我們( )①要在不懈奮斗和奉獻中創造精彩人生 ②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會有不同的價值觀③在個人和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 ④頑強拼搏的精神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4.(2022 河北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21年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塞罕壩機械林場,察看林場自然風貌,看望護林員,實地了解林場發展情況。近60年來,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 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 塞罕壩成功營造起百萬畝人工林海,創造了世界生態文明建設史上的典型,林場建設者獲得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機械林場榮獲全國阮貧攻堅楷模稱號。習近平強調,塞罕壩林場建設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艱苦奮斗史。你們用實際行動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 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這對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從塞罕壩第一代在莽莽荒原上奮斗的創業者,到新時代接力奮斗在茫茫林海中的守護者,總書記走近他們,與之親切交流,這份溫暖給予了塞罕壩人們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塞罕壩人用青春、汗水和生命換來了這百萬畝林海,我們完成了祖國交給的任務,一生為之自豪!”塞罕壩機械林場第一代務林人陳彥嫻面帶微笑地說,“ 我們將牢記囑托,一代接著一代干!”從一代人、一棵樹,到一群人、一片林,塞罕壩已經創造了一個綠色奇跡。結合材料,運用實現人生價值的相關知識,分析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的事跡體現的哲學道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