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11 唯物辯證法-2014年高考政治考綱解讀及熱點難點試題演練 Word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11 唯物辯證法-2014年高考政治考綱解讀及熱點難點試題演練 Word版含解析

資源簡介

專題11 唯物辯證法
1.既要在微觀上把握所有的具體知識,又要在宏觀上明確知識之間的聯系。
2.學會用本專題知識分析時政熱點。如用聯系的觀點分析全世界關注氣候變化的原因,用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分析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用矛盾的觀點正確認識當今社會的一些現象等。
一、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
1.聯系的觀點
(1)聯系的普遍性
原理內容:聯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論要求: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2)聯系的客觀性
原理內容:聯系是客觀的,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方法論要求:①聯系的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②聯系的客觀性并不是說人們在聯系面前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3)堅持整體與部分的統一
原理內容:①整體與部分相互區別。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②整體與部分相互聯系、密不可分。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方法論要求:①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4)系統優化方法
原理內容: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系統的基本特征是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方法論要求:①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②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③要注意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④要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2.發展的觀點
(1)發展的實質
原理內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變化發展之中。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方法論要求: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2)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事物發展的總趨勢)
原理內容: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論要求:①既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長壯大。②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與考驗。
(3)發展的量變和質變狀態(事物發展的狀態)
原理內容: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
方法論要求:①要注意量的積累,為質變創造條件。②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
二、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對立統一規律
1.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聯系的根本內容是矛盾,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斗爭性
概念 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 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
含義 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它體現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聯系 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沒有斗爭性,就沒有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沒有同一性,就沒有矛盾統一體的存在,事物同樣不能存在和發展
3.矛盾的觀點及矛盾分析的方法
原理名稱 原理內容 方法論
矛盾的觀點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貫穿于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敢于承認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事物矛盾的雙方也各有其特點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區別,相互聯結,在不同的場合可以相互轉化 學會從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掌握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等科學的工作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 主次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 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次要矛盾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要善于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次要矛盾 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矛盾的主次方面辯證關系原理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內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處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三、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
1.辯證否定觀
(1)含義
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2)特征
辯證的否定是聯系的環節,也是發展的環節。
(3)實質
辯證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實質是“揚棄”。
(4)方法論要求
①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②要尊重書本,尊重權威,但不迷信權威;③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2.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
(1)辯證法,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
(2)辯證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密切關注變化發展的實際,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這是我們事業不斷取得成功的關鍵。
3.創新的社會作用
(1)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創新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
(3)創新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
考點1、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
例1.(2013·課標Ⅰ,23,4分)物理學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時,將幾塊小雞骨丟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氣泡顯示了雞骨沉落的軌跡。受此啟發,他經過不斷實驗,發現帶電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態氫時,同樣出現一串氣泡。他由此發明了“氣泡室”,成功探測出高能粒子的運行軌跡,并因此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事例表明(  )。
①間接聯系比直接聯系更能激發人的創新意識 ②世界并不缺乏聯系,缺乏的是善于發現聯系的創新意識 ③創新意識是認識和利用事物之間聯系的前提 ④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在主客觀條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特別提醒】高考對聯系觀點和發展觀點的考查每年都有,特別是聯系的觀點。復習備考時,考生要弄清兩個方面的知識:其一,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存在三個方面的對立:一是聯系的觀點與孤立的觀點的對立;二是發展的觀點與靜止的觀點的對立;三是全面的觀點與片面的觀點的對立。其二,聯系觀的內容,既包括聯系的普遍性,也包括聯系的客觀性與多樣性,同時要注意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發展觀的內容,既包括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也包括事物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變式探究】(2013·福建文綜,36,4分)下列與漫畫蘊含的哲理相近的詩句有(  )。
①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②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③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點2、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對立統一規律
某中學不惟分數論英雄,而是努力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鼓勵學生勤奮學習的同時,設置道德之星、體育之星、科技創新之星、藝術之星、勞動之星等獎項,有針對性地評價學生,從而營造了“人人有才、個個成才”的校園文化氛圍。回答下題。
例2.(2013·課標Ⅰ,19,4分)該校的評價實踐表明(  )。
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矛盾的關鍵,是科學評價學生的前提 ②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科學評價是學生成長進步的根據 ③矛盾特殊性原理是學校因材施教、培養人才的重要哲學依據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學生的個性通過不同的評價來表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特別提醒】矛盾的觀點是歷年來高考的重點,既有選擇題,也有非選擇題。考生在備考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①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矛盾的觀點,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是對立統一規律,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②矛盾的對立屬性是斗爭性,矛盾的統一屬性是同一性,它們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兩種基本屬性;③要從內涵和外延上正確區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變式探究】(2013·江蘇單科,30,2分)右圖漫畫《如此修理》給人們的哲學啟示是(  )。
A.意識活動具有創造性
B.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C.要著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D.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考點3、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
手機已從簡單的通話工具演變為個人信息智能終端設備。至2012年底,我國手機用戶突破11億。回答下題。
例3.(2013·四川文綜,11,4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有人因為使用手機成癮,讓手機變成了“手雷”,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對此,我們應該(  )。
①正視手機控制社會的事實 ②適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轉化 ③辯證否定手機功能的拓展 ④創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特別提醒】創新意識是近年高考的常考點。在復習備考中,考生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準確地理解辯證否定觀的實質及其方法論要求,弄清它與形而上學否定觀的根本區別;②從辯證否定的角度認識“破”與“立”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③理解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及其要求的創新意識,理解創新的社會作用;④關注文化創新這一重要熱點。
【變式探究】[2013·天津文綜,14(3),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04~2011年我國汽車消費及相關指標
 指標年份  私人轎車保有量(萬輛) GDP(萬億元) 人均收入(元) 汽車工業銷售產值/GDP(%)
2004 600 16.0 6 179 5.62
2006 1 149 20.9 7 668 6.70
2008 1 947 30.1 10 271 6.31
2010 3 443 39.8 14 394 7.54
2011 4 322 47.1 16 241 10.40
材料二 當越來越多的人爭先恐后地實現了“有車一族”的夢想之后,車也帶來了諸多問題。相關資料顯示,機動車尾氣排放是造成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車帶來的道路擁堵也成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問題,然而仍有超過60%的城市居民愿意選擇私家車作為日常出行方式。
我國現在已經成為汽車生產大國,但還遠未成為汽車強國。要從汽車生產大國成為汽車強國,創新是關鍵。請用唯物辯證法的知識予以說明。
難點1、以唯物辯證法為答題范圍的主觀題的解答
【例1】 發展農業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創新。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必須首先明確農業科技創新方向。農業科技創新要做到“頂天立地”。“頂天”,就是要著眼于長遠,超前部署農業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力爭在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領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堅持產業需求導向,從農民的實際需要出發,力爭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留在農民家”。
結合材料,說明農業科技創新方向是如何體現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的。
【方法指導】以唯物辯證法為答題范圍的哲學主觀題,屬于發散性思維類的題目,需要緊密結合材料信息來組織答案,難度較大。考生在解答時要注意以下問題。對題干材料進行全面準確地解讀,既可以根據材料中的標點符號 句號、分號、逗號等 進行信息梳理,又可以根據材料中的關鍵字詞句進行梳理;既要逐層分析每一條具體信息,又要從整體上把握全部的信息指向。根據分析出來的信息,找出與信息對應的具體知識點。這時,要注意兩點:第一,一個信息可能對應著幾個知識點,多個信息也可能對應著一個知識點;第二,在知識點的調用上,需要從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矛盾的觀點、辯證否定觀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慮。在組織答案時,要把教材知識與材料信息結合起來,既要準確進行理論表述,又要清晰進行材料分析,分要點組織答案,做到有理有據、層次分明。
1、漫畫和成語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與右邊漫畫《木桶理論》反映的哲理相近的成語是(  )。
A.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B.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C.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勵志公式1.01365=37.8和0.99365=0.03,受到網友的熱議。有網友解讀為:每天進步一點點,窮酸一年變富帥;每天退步一點點,富美一年變挫矮。下列與這一公式蘊含哲理一致的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B.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C.積跬步而至千里,積怠惰以致深淵
D.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
3、“馬特萊法則”(又稱80∶20法則),它的含義是把80∶20作為確定比值,主張企業經營者經營管理企業不必面面俱到,而應側重于關鍵的20%,再以這20%的少數帶動80%的多數。“馬特萊法則”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要在矛盾特殊性的指導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
B.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以此帶動次要矛盾的解決
C.要先試驗后推廣,從事物的個性中概括出事物的共性
D.要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性中把握矛盾雙方的斗爭性
4、楚王上山打獵,進入獵區后,他發現一只鹿,正要放箭,忽然,又看見右邊樹林里奔出四只大象,他急轉箭頭,卻又見一只天鵝從頭上飛過。此刻,楚王眼花繚亂,不知射什么好,待他定下神來,獵物早已逃得精光。這個故事告誡人們(  )。
A.辦事情要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B.認識事物時要分清主次矛盾與矛盾的主次方面
C.做事情要有發展的眼光,防止把事情靜止化
D.堅持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注重統籌兼顧
5、“人肉搜索”是指利用現代信息科技,變傳統的網絡信息搜索(機器搜索)為人找人、人問人的網絡社區活動。由于其在暴露社會某些黑暗面的同時也暴露了某些人的隱私,江蘇省某市曾立法禁止“人肉搜索”,引起一片嘩然。下列對“人肉搜索”現象認識正確的有(  )。
①從當今時代的社會條件來說,“人肉搜索”有其存在的理由 ②對“人肉搜索”不能簡單地全盤否定,但可以全盤肯定 ③“人肉搜索”具有暫時性,最終會讓位于更高階段的事物 ④對“人肉搜索”的否定純粹是人為的外力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題干強調了“人肉搜索”的兩方面作用,因此,我們的態度應該是辯證否定,②說法錯誤;對“人肉搜索”的否定,既有外力的作用,又有其本身消極因素的作用,④錯誤;①③符合題意。
答案 C
6、右邊漫畫蘊含的哲理有(  )。
①要有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 ②發展需要創新,創新就要懷疑一切 ③大師的認識在一定歷史時期是真理
④發展的實質就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按照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國家繼續支持鐵路建設發展,加快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和運價改革,建立健全規范的公益性線路和運輸補貼機制,繼續深化鐵路企業改革。深化鐵路企業改革的哲學依據是(  )。
A.辯證的否定是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否定
B.否定是對舊事物的保留
C.事物的否定是對舊事物的克服
D.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聯系和發展的環節
解析 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實質是“揚棄”,克服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A、B、C三項說法錯誤。選D項。
答案 D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2013年3月20日上午主持召開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據此回答8~9題。
8.會議指出,做工作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干對當前有用、對長遠有利的事情。要注重發揮體制機制的作用,機制的建立要符合長遠的方向,不能今天建明天改,不能使今天的改革成為明天改革的障礙。這啟示我們要堅持(  )。
①整體和部分的統一 ②聯系與發展的統一 ③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④肯定與否定的統一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9.會議強調,各部門要抓住矛盾最集中、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圍繞國務院工作全局,突出重點,力爭一年解決幾個關鍵問題,積跬步至千里,讓人民群眾心中有希望。這一做法的哲學依據有(  )。
①主次矛盾辯證關系 ②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系 ③量變與質變辯證關系 ④前進性和曲折性辯證關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突出重點體現了抓主要矛盾,①當選;積跬步至千里體現了③,②④不符合題意;選A項。
答案 A
10.漫畫《雪崩》所揭示的哲理是(  )。
①有了量變就會有質變
②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③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
④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偶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解讀漫畫內容,可看出“雪崩”的出現,是量的變化過程,是按照事物固有規律變化的,故選出D項。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才引起質變,故排除①。人為事物聯系是多樣的,不選④。
答案 D
11.材料一 近十年我國GDP及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年份 GDP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2002 10.2萬億元 56%
2007 24.6萬億元 50%
2012 51.9萬億元 43%
注:目前世界發達國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大約在65%~70%之間。有專家指出,中國收入最高的10%家庭與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差距已經從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約65倍。
材料二 2013年2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事實上,這一方案的起草工作早在2004年即已啟動,九年間經歷了多次艱難的修改和反復后終于出臺,明確了我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短期和中長期目標、重點任務和改革路徑。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經濟現象?
(2)運用“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統一”的有關知識,談談為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歷經九年艱難修改方才出臺。
12.一直以來,黨和國家非常重視“三農”工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注:2003~2012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46.5%提高至54.5%;中央財政“三農”投入從2 144億元增加到12 286.6億元,年均增長21%。
材料二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作為最基本、不可或缺的糧食消費存在著剛性的需求。糧食的工業及能源用途增加,支撐糧食生產的各種要素已經繃得很緊,稍有疏忽,糧食產量就可能掉下來,農業基礎地位就可能動搖。
材料三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各地推動“三農”工作。各地區各部門要尊重農民首創精神,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勇于改革,做好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及時總結推廣各地成功經驗。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經濟信息?結合材料二說明我國重視糧食生產的經濟意義。
(2)結合材料三,分析上述要求的哲學依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吐鲁番市| 任丘市| 榆树市| 体育| 菏泽市| 平凉市| 临高县| 高台县| 深水埗区| 阿拉善右旗| 巨鹿县| 湾仔区| 喀什市| 庆云县| 永定县| 政和县| 白城市| 和硕县| 绵阳市| 南汇区| 黑水县| 通化县| 西华县| 营山县| 肃北| 阜阳市| 涟源市| 台南县| 和静县| 历史| 长岛县| 乐平市| 宁波市| 舒城县| 台湾省| 松溪县| 磴口县| 凤庆县| 白山市| 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