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第三節 昂首挺胸的豎傳統文化歐體楷書入門主講人:通過學習兩個基本豎畫(垂露豎、懸針豎),掌握其演變的其他豎畫。學習目標昂首挺胸的豎豎畫的理論知識東晉衛鑠的《筆陣圖》中說:“豎”如萬歲枯藤。意思是:豎畫,像萬年枯藤一樣蒼勁雄強。豎畫在字中的作用豎,就像房屋的柱子一樣,在字中起著支撐作用。《九成宮》豎畫的種類垂露豎斜豎懸針豎曲豎豎畫的書寫訓練垂露豎起筆按照欲豎先橫的入筆方法,調整中鋒向下行筆,行筆到中段時稍細,然后下行漸粗,行筆到位后筆鋒向左,再向下,最后再向右上側提筆收鋒。注意問題:1.垂露豎可代替懸針豎,而懸針豎不可代替垂露豎。 2.一定要注意粗細變化,起筆之后一定要表現出向內弓的邊沿曲線。3.萬不可寫成上下同樣粗細要有內弓的曲線懸針豎起筆按照欲豎先橫的入筆方法,調整中鋒向下行筆,力量送到末端,行筆到位后,慢慢抬起,收鋒出尖,像一根懸起來的針。注意問題:1.《九成宮》里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懸針豎,唐楷中懸針豎多出現在顏楷和柳楷中。 2.這里講的懸針豎,應該叫下尖豎。3.區別在于末端。下尖豎末端懸針豎末端曲豎1.入筆與前兩種豎相同2.行筆亦與前兩種豎相同3.將筆鋒向左收,略提筆,隨即向右下方按下,頓筆,擔起來即可。注意問題:1.曲豎一般用在立人或門字框中左側。2.收筆處應略重于起筆。3.起筆與收筆應在一條垂線上。起筆收筆位置斜豎1.起筆與其他豎畫相同。2.向下行筆時,緩緩變輕。注意其斜度要適宜。注意問題:1.斜豎常用在小形方框字的左側,如“書”“蓋”等字2.理解為下尖豎,變換方向就能寫好斜豎注意斜度適宜課后作業垂露豎斜豎曲豎懸針豎豎畫注意的是:豎畫收筆要凝重,懸針豎末端收筆不宜太尖細,這要求書寫時要控制住筆的力量,然后慢慢下行,將力量送到末端才提筆收鋒。傳統文化我們下節課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