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統編版 八年級下第二節 依法行使權利新知導入教學目標政治認同:(1)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2)行使權利的界限,依照法定程序維護自身權益。道德修養:(1)尊重他人合法權利,學會自覺規范自身行為。(2)懂得依法行使權利。法治觀念:珍視公民權利,增強權利意識;責任意識:(1)積極維護自己的權利;明確權利邊界;(2)維護公民權利的方式,正確維護權利。教學重點 公民行使基本權利的范圍;學會依法行使權利;教學難點 自覺維護自己的權利,理解維護權利守程序。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43-46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5分鐘1、公民如何行使權利 2、公民為什么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自身利益 3、公民應怎樣維護自身權益?4、維護權利的方式有哪些 5、什么是和解?有什么特點?6、什么是調解?它的方式和依據是什么?7、什么是仲裁?它有什么特點?適用范圍是什么 8、什么是訴訟?有哪些種類?自學導航新知講解一、行使權利有界限(1)在消費過程中你是如何維護自己權益的?在消費過程中,當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一般情況下我會與經營者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我就會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運用經驗曉明的媽媽參加某公司網上促銷活動,購買了一套座椅按摩墊,卻一直沒收到貨。曉明建議媽媽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消協調查發現該公司存在虛假宣傳及欺詐等行為。經調解,該公司向曉明的媽媽返還了貨款,并給予賠償。消費維權(2)給我們什么啟示?我們要學會通過正當途徑、運用合法方式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糾紛,依法行使權利,維護自身權益。發表侮辱英烈言論,云南省教育廳原廳長羅崇敏被移送檢方視頻探究發表侮辱英烈言論是在行使言論自由嗎?①在中國,憲法確認公民享有言論自由。但自由是相對的,公民在行使言論自由權利時,不得違反憲法中的其他內容,任何挑戰國家主權、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言論,都不屬于言論自由的范疇。②尊崇英雄、緬懷英烈、捍衛歷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維護英雄烈士的尊嚴和合法權益,懲治歪曲歷史事實、詆毀褻瀆英雄烈士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是構筑維護英雄烈士權益的“銅墻鐵壁”!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知識探究①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②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甲隊球迷沒有看到權利的界限。甲隊球迷對乙隊球迷破口大罵、拋擲雜物等侵犯了乙隊球迷的人格尊嚴權和生命健康權。甲隊球迷的行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某足球比賽現場,上萬人的體育場座無虛席。甲、乙兩支球隊正在鏖戰。部分甲隊球迷因對本隊比分落后不滿,遷怒于乙隊,對乙隊球迷破口大罵,隨后投擲雜物,現場一片混亂。公安機關迅速將擾亂秩序的人員帶離現場,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以擾亂公共秩序為由,對他們作出行政拘留5至7日的處罰。球迷鬧事受懲罰探究分享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知識探究①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②每個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都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我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也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公民行使權利不得損害合法權利查閱憲法,了解我國憲法對公民行使權利作出的限制性規定。探究分享(1)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2)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國家的和集體的財產。(3)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4)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公民權利有限制公民如何行使權利 (1)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的權利。(2)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每個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都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我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也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知識歸納二、維護權利守程序新知講解公民要學會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視頻探究(1)維權是公民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一個重要途徑,但維權活動不能任性,必須依法依規進行。 (2)在維權的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時刻謹記法律紅線不可碰,從言語到行為,都不能超過法定限度。(3)維權是為了解決問題,觸犯法律規定甚至違法犯罪顯然不是維權的本意。因此,維權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暴力維權不可取!視頻給我們什么啟示?①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②遵守正當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③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公民應怎樣維護自身權益?知識探究我們公民有哪幾種維權方式視頻探究視頻給我們什么啟示?①法律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合法權益。②維護權利必須采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③任何公民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都有權根據法律規定,按照法定程序向有關部門、機關和團體尋求法律保護。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等。探究分享通過和解較合適。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2)你認為哪種解決方式較為合適?村民張某在機械廠購買了一臺小麥播種機,為周邊村民播種小麥,并收取費用。不久,村民發現小麥出苗缺行,要求張某賠償損失。張某前往廠家查找原因,廠家經過檢查認為播種機無質量問題,但由于交付機器時未進行試機,未能發現出種口被堵擋。張某要求廠家承擔賠償責任,廠家只同意對播種機進行重新調試,不同意賠償相關損失。(1)張某與村民、廠家的糾紛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解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等方式解決。經濟糾紛求解決我們要樹立降低維權成本的意識,學會采用適當的方式化解糾紛,促進社會和諧。(3)給我們什么啟示?和解是當事人之間通過協商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一些常見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等,當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直接對話,分清責任,達成協議,解決糾紛。什么是和解?知識探究探究分享小強與小西在學校操場玩耍時,小強不慎致小西受傷。雙方家長就賠償事宜協商不成,產生糾紛。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獲悉后高度重視,及時介入調解。調解員協同公安民警、街道干部、學校老師開展耐心細致的調解工作,促成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心結解開了,兩名同學又能繼續在和諧友愛的校園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長了。人民調解在解決民事糾紛中的獨特優勢①人民調解是人民群眾運用自己的力量自我教育、主動性,有利于矛盾糾紛及時解決,防止矛盾糾紛的激化與升級。②具有簡潔、及時、經濟的特點。③具有廣泛性,有利于方便廣大人民群眾。④具有融合接受性,能實現情與法的融合,使法的實施易于為廣大群眾接受。我們還是好同學什么是調解 調解方式具體怎么實施?有哪幾種?(1)調解是通過調解組織解決糾紛的方式。(2)調解人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對糾紛雙方進行疏 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3)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知識探究什么是仲裁?仲裁和訴訟的區別是什么?視頻探究解讀仲裁①仲裁是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規定,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時,可以申請仲裁。③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決約束。知識探究不能仲裁的糾紛相關鏈接①仲裁的適用范圍的法律規定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②婚姻、收養、監護、撫養、繼承糾紛是基于特定身份關系而產生的,這種權利與義務關系一旦產生,往往就是由法律直接加以規定的,對其爭議也需要通過相應的法定程序才能解決,因此,這類糾紛不得仲裁。③對于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當事人不得協議交由仲裁機構仲裁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規定第三條 下列糾紛不能仲裁:(一)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第四條 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為什么這些糾紛不能仲裁?訴訟是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公民可以通過訴訟向人民法院起訴,依法維護自身權益。什么是訴訟?民事訴訟:公民遇到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爭議,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民事訴訟;刑事自訴:公民對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行政訴訟: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違法或明顯不當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利,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訴訟的類型:知識探究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1、火車站,列車即將發車,前車門卻被兩名乘客堵住。說是還有同伴未上車,堅決不讓列車啟動,導致列車晚開5分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對這兩名乘客給予行政拘留10天的處罰。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必然會受到法律法規的制裁②現在的人們道德修養不夠③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④感情用事,一定會讓自己自食惡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課堂練習2、小林家最近在裝修房子,工人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十點一直工作,噪聲很大,搞得鄰居很有意見。從法治的視角看,觀點正確的是( )①小林有對自己家房子裝修的權利,裝修到幾點外人無權干涉②鄰居有不被他人打擾的權利,小林不能打擾別人的正常休息③每個人享有的權利不是絕對的,而是有界限的。小林家有裝修房子的權利,但不能濫用權利,應合理安排裝修時間④小林家行使裝修權利,不能損害鄰居正常的休息權利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B課堂練習3、浙江師范大學2022屆畢業生鄭靈華被保研后,為了給爺爺一個驚喜,拿著錄取通知書拍了照片和視頻發到社交網站作紀念。隨后該照片被盜用,許多網民針對其染粉色頭發進行侮辱謾罵、編故事散播謠言。鄭靈華又氣又怕,寢食難安。如果你是鄭靈華的朋友,你會建議她( )A.直接和辱罵自己的網民對罵B.起訴對自己辱罵和造謠的網民C.忍一時風平浪靜,自認倒霉D.依法定程序維護自己的姓名權B課堂練習4、自2022年6月5日起實施的噪聲污染防治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小周居住的小區隔壁有一座樓盤正在加班加點施工,晝夜轟鳴的建筑機械噪音讓小區的居民苦不堪言。你覺得小區有居民可以通過以下哪些方式維權( )①與樓盤施工方協商解決 ②召集小區業主圍攻施工現場 ③在業主微信群謾罵施工者以泄私憤 ④向轄區環保部門反映,必要時可向人民法院起訴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C課堂練習依法行使權利行使權利有界限維護權利守秩序維護權利也應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的方式不能越界,不能濫用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不能損害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權利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和解調解仲裁訴訟板書設計作業布置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入職多年的職場女性小張,連年被評為優秀員工。但最近的一件事讓她很是煩心,公司以其要休產假為由將其開除,并拒絕支付賠償金,小張決定向法院提起訴訟。材料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1)據所學憲法知識分析,小張能勝訴嗎?并說明理由。(2)以上材料及問題啟示我們應增強哪些意識?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3.2《依法行使權利》.ppt 什么是仲裁?仲裁和訴訟的區別是什么?.wmv 公民要學會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wmv 發表侮辱英烈言論,云南省教育廳原廳長羅崇敏被移送檢方.wmv 我們公民有哪幾種維權方式.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