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章 第四節 心臟和血管的保護1、 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1、列舉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的種類及發病原因。2、舉例說出吸煙、喝酒及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以及體育鍛煉分別對心臟的影響。(2)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體驗體育鍛煉對心臟的影響。2、關注心血管疾病對人類健康及社會生活的危害。3、拒絕吸煙和酗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2、 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1、 常見心臟和血管疾病的種類、發病原因。2、 青少年時期的預防措施。(2) 教學難點1、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心腦血管疾病救治和預防。2、職業生涯教育的植入。3、 教材分析“心臟和血管的保護”是參照《課標》“健康地生活”中“5、醫藥常識”具體內容“運用一些急救的方法”專門提出的活動建議---“模擬練習老年突發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急救”及本章前面知識內容的應用而安排的,不僅是前面知識的延伸,而且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新的課程理念。4、 學情分析:學生對心臟和血管方面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對于知識的運用相對較差,對心臟和血管疾病不夠了解,不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應用實際生活。5、 教學過程:(1)角色引入本節課我們將來共同學習第二章--愛護心臟 確保運輸的最后一節內容--心臟和血管的保護。學好這一節課,我們每位同學都能成一個小小的家庭醫生,為家人心臟和血管的健康保駕護航。(2)心臟和血管疾病的現狀首先請大家看一組數據,從1990年到2014年,中國城市居民疾病死亡者中,哪種疾病致死率最高呢?確實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構成的首位,而且在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成為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第一殺手”。中國每5個成人中就有1名心血管疾病患者!那么,你了解心血管疾病嗎?你身邊有沒有親人朋友患有心血管疾病呢?(3)學生調查展示同學們在課前已經進行了心臟和血管疾病的小調查,你們的調查結果如何呢?首先給大家三分鐘時間,咱們小組內同學之間進行一下交流,組長對調查結果進行一下分析匯總,三分鐘后請小組代表上臺,試著通過這四個問題的解讀帶領大家認識你們眼中的心臟和血管疾病。讀題。好,開始。(4)常見疾病心臟和血管疾病統稱為循環系統疾病,同學們也能舉出幾個常見的例子,下面我們簡單介紹幾種心臟和血管疾病,心肌炎是由感染或物理、化學因素引起的心肌炎癥性病變,也就是構成心臟的肌肉組織有了炎癥。風濕性心臟病又稱風心病,是一種心臟瓣膜病變,心臟中有什么瓣膜呢?動脈瓣和房室瓣。動脈硬化、高血壓和高血脂本身沒有明顯的癥狀,但它們是引發腦血栓、腦出血和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其中,高血壓本身是一種很常見的心臟和血管疾病,也是其他心臟和血管疾病的重要誘因。目前我國有2.9億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2.7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那么什么是血壓呢?血壓是“體循環動脈血壓”的簡稱。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作用于血管壁的壓力,它是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動力。我們都知道血壓有兩個值,當心室收縮時,血液從心室流入動脈,此時血液對動脈的壓力最高,稱為收縮壓,又稱高壓。當心室舒張時,動脈血管彈性回縮,血液仍慢慢繼續向前流動,但血壓下降,此時的壓力稱為舒張壓,又稱低壓。那么血壓到底到達多少才算是高血壓?我這里有一個表格,大家一起看一看,正常血壓是舒張壓低于80,收縮壓低于120,正常高值舒張壓在80-89,收縮壓在120-139,一旦舒張壓等于或高于90,收縮壓等于或高于140,那么這個人就可以被認定為高血壓。其中高血壓還可以劃分為三個等級:輕度、中度和重度,如果患者再患有糖尿病或高血脂這樣的危險因素,那么高血壓的危險等級將會直接升為很高危。高血壓使得心臟工作困難,也可能會破壞血管壁,導致一系列疾病。但是高血壓并非不可逆的,是一種可控性疾病。(五)致病原因許多心臟和血管疾病在早期并沒有明顯的癥狀,但是它們卻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年輕時發生的,并沒有被及時察覺,導致中老年時期出現了不可逆轉的病情。那么,為了及早地預防,我們應該仔細分析致病原因,經研究發現,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與心臟和血管疾病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因此,我們應該從青少年時期就關注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同學們來仔細比對一下,你有這些不良習慣嗎?說到抽煙,人們往往注意抽煙對呼吸系統的影響,而忽視了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實際上,抽煙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并不小于對呼吸系統的影響。據調查,在心臟和血管疾病的發病者中,吸煙者比不吸煙者發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煙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發病率為不吸煙者的3.5倍,冠心病、腦血管病的死亡率為不吸煙者的6倍,在腦梗死的危險因素中,吸煙占第一位。煙草對心臟和血管的傷害到底有多大?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實驗來了解下。正常情況下,水蚤的心率是40次/10s,當滴入煙草浸出液后,一分鐘以內水蚤心率飆升到55次/10s,兩分鐘后心率逐漸減慢,甚至停止。通過這個實驗,大家得出什么結論呢?煙草中的尼古丁會導致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加速動脈硬化,誘發猝死等。缺乏體育運動也是引發心臟和血管疾病的一個原因,那么為什么呢?下面讓我們親自來測一測自己的心率,檢驗一下自己的健康狀態吧。請同學們將右臂平放于課桌上,將左手搭在右手手腕的橈動脈處,感受強勁有利的脈搏,都感受到了嗎?等老師說到計時開始,大家開始數脈搏的搏動次數,一分鐘時間脈搏搏動次數就是我們的心率。好,計時開始。時間到,大家動筆記錄下來數據,然后跟我們整個年級的大數據做一個比對。為了獲得更加可靠的數據,我們在整個年級范圍內開展了心率測量。據統計,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七年級學生平均心率為66.13,不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平均心率為74.60。請同學們針對自身情況做出一定的分析,并推測心率高還是心率低是健康的表現?為什么?給大家三分鐘時間進行小組討論。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心率比一般人慢。因為經常鍛煉可使心肌發達,心壁增厚,心臟搏動有力,血管壁的彈性得到改善,每搏輸出量大,在安靜狀態下,只要較少的心臟波動次數就能達到普通人的每分輸出量。(6)青少年保護心臟和血管各位家庭小醫生們,學了這節課,你們知道如何預防心臟和血管疾病了嗎?(7)緊急救治作為家庭小醫生,不能只懂得疾病的預防,當遇到緊急情況,我們必須學會對病人采取緊急救治,恰當的緊急救治能夠挽救一條生命,下面請各位小醫生來判斷下,這樣的緊急救治到底恰當嗎?學了這節課,你這名家庭小醫生合格了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