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疾病與預防教材分析關于常見傳染病,教材提供了調查表和調查內容,以學生為主,到相應的地方展開調查。通過調查了解當地易發生的傳染病,歸納出人類傳染病的類型、傳播途徑、發生和流行季節。在此基礎上,教材闡明了人類傳染病的發生、流行與周圍的生活環境有一定的關系。為此,要注意改善生活環境。學生分析學生在前面學習計劃免疫的基礎上,對相應的傳染病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從而會產生進一步了解常見傳染病的欲望。帶著這樣的求知欲去學習,學生的積極性會比較高。但由于缺乏調查經驗和生活環境不適合,調查過程實行存在一定困難,因此通過課前自己上網搜索結合自己生活經驗來完成此部分。設計理念本節記憶性知識比較多,所以采用以學生為主,在教師的引導、組織下,學生自己課前搜集資料,課上自己閱讀課本,而后再總結、討論和交流。這樣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便會有意識無意識地了解了常見疾病,并能聯系生活實際掌握傳染病的相關問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常見疾病,能區分傳染病與非傳染病,知道病原體含義。(2)掌握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預防傳染病的三類措施。(3)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預防傳染病方法,并能進行歸類。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己讀課本、整理資料,培養自學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體驗與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2)關注健康對人類的意義。教學過程教學要點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景導入 最近咱們教室里每天兩次進行消毒,大家知道為什么嗎?對,就是為了預防禽流感。那么為什么消毒能預防禽流感呢?禽流感 還能怎么預防呢?相信學完本節課“疾病與預防”,大家都能回答這些問題。 回答。 由生活中的實際現象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常見疾病(一)疾病概述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104頁資料分析和105頁第1、2自然段,并完成導學案相應問題。疾病分類傳染病定義、特點、例子非傳染病定義、例子[2]請學生代表回答。[3]多媒體展示常見疾病,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知識及日常生活常識判斷是否為傳染病。 按要求完成導學案相應問題。回答問題或積極聽講。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能力。傳染病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105頁最后2段和106頁第1自然段,并完成導學案相應問題。1、病原體概念2、傳染病分類3、人類疾病發生相關因素[2]請學生代表回答。 按要求完成導學案相應問題。回答問題或積極聽講。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非傳染病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106頁第2-3段正文,并完成導學案相應問題。1、常見非傳染病有哪些?2、癌癥的發病原因及過程是怎樣的?3、為預防癌癥,我們應怎樣做?[2]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講解此部分知識。 按要求完成導學案相應問題。認真聽講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傳染病的預防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預防傳染病三類措施 [1]多媒體展示流感傳染圖片,引導學生總結傳染病流行三環節,并說出三個環節的概念。[2]結合上面圖片進一步引導學生總結預防傳染病流行三類措施。[3]要求學生背誦知識,并背寫在導學案相應位置。 積極看圖思考總結。背誦并背寫。 引導學生參與重點知識形成,加深印象。重點知識再次強調。(三)常見預防傳染病行動歸類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108頁探究竟下方正文直到109頁正文完,并完成導學案相應問題。1、大多數傳染病發病初期傳染性最強,因此早發現早治療。2、小組討論預防不同類型傳染病具體行為,并將其按預防傳染病三類措施歸納。 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學生之間互相給予補充。最終達成共識,并總結歸納 練習重點知識應用,加強學生合作交流能力。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