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學科核心素養】科學精神:在歷史唯物主義視野下理解人生價值的實現,增強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和方法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作出科學的解釋、判斷和選擇;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特點;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人生價值觀公共參與:增強承擔公共責任、維護公共利益、踐行公共精神的意愿與能力,以負責任的態度和行動促進社會和諧【題型預測】高考對本講內容的考查選擇題和主觀題均有涉及。選擇題以體現類設問為主;主觀題多以批駁類、開放創新類題型進行考查,要求較高。【考點梳理】考點一:價值及人的價值1.價值(1)指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2)強調客體功能、屬性與主體(不一定是人)需要之間的匹配程度。例題:青蒿,一向被農民視為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野草。由于從青蒿中提取分離出來的青蒿素被聯合國確定為國際上防治瘧疾的首選藥物,青蒿變成了一些地方農民踴躍種植的“搖錢草”。這說明( )A.事物有無價值是由人的需要決定的 B.事物有無價值由其本質屬性決定C.價值反映了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 D.同一事物對于不同人具有不同作用答案:C解析:青蒿,從被視為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野草,變成一些地方農民踴躍種植的“搖錢草”,說明價值反映了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C正確切題。A、B表述錯誤,事物有無價值受事物自身的屬性與人的需要的共同影響,不單獨由某一方面決定。D與題意無關,排除。2.人的價值的內涵例題:2022新年伊始,在第20屆女足亞洲杯賽場上,中國女足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日、韓女足表現出夾縫求生的意志,絕境中爆發出涅槃重生的氣魄,時隔16年再次獲得冠軍,為祖國贏得了榮譽,也得到了祖國和人民的尊重和喜愛。這表明( )①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支撐②人的價值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③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奮斗能創造精彩人生④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中國女足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日、韓女足表現出夾縫求生的意志,絕境中爆發出涅槃重生的氣魄體現了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支撐,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奮斗能創造精彩人生,①③正確。②:材料強調的是意志的重要性,不是在強調人的價值是什么,②不符合題意,排除。④:材料不體現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④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3.區分人的價值與物的價值比較 人的價值 物的價值構成雙方 都是人,涉及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的利益關系 一方是人,另一方是物滿足主體需要的方式 以個人創造出物的價值來滿足主體的需要,具有主觀能動性 以自身因素或屬性來直接滿足主體需要,是被動的、無意識的價值關系 復雜,人既是主體,又是客體,既滿足他人的需要,又滿足自身的需要 單一,是需要與被需要、滿足與被滿足的關系地位 高 低4.人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關系關系 社會價值 自我價值區別 含義 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體現 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他人和自己的需要。這是人的真正價值 通過自己的活動,付出了心血和勞動,滿足了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同時自己也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承認,從而實現了自我的滿足地位 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是第一位的 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處于從屬地位聯系 (1)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是辯證統一的,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處于首要地位;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前提和條件。(2)人生價值兩個方面的辯證統一關系要求我們既要強調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和責任,又不能否認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人生價值的實現必須從這兩個方面的關系中體現出來,缺一不可。(3)要承認人生價值的多層次性。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有大有小,因而人生價值也是多層次的。而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又可分為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兩個方面考點二:價值觀及其導向作用(1)價值觀的含義:它是指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①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a.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價值觀不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就不同。b價值觀影響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選擇正確,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取得成功;選擇錯誤,就會遭到失敗。②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a.一個人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指導下進行的。b.價值觀不同,人們在面對公義與私利、生與死等沖突時作出的選擇也不同。③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精神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例題: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曾說過:“每個人在他生活中都經歷過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難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觀、消極,發出絕望的哀號;有些人在苦難中還想到別人,想到集體,想到祖先和子孫,想到祖國和全人類,他就得到樂觀和自信,”其中蘊含的唯物史觀道理是( )①價值觀源自于對個人生活遭遇和處境的反思②價值觀對社會與人生有重要的驅動和制約作用③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④基于個人利益形成的價值選擇是社會發展的動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價值觀。題干中的只想到自己、想到別人和集體等代表著不同的價值觀,它們影響著個人人生態度,體現出價值觀的驅動和制約作用,也體現出價值觀作出社會意識而具有的相對獨立性,②③正確。價值觀作為一種認識,其源于社會實踐,而不是個人的反思,①錯誤;基于個人利益形成的價值選擇是錯誤的,會阻礙社會的發展,不會是社會發展的動力,④錯誤。考點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4)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基礎工程。(5)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①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②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③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例題:《資治通鑒》中提到“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強調誠信的重要意義。富蘭克林說道“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強調誠信是無時無刻都應堅守的。應該讓誠信融入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培育和踐行誠信觀念品質的哲學依據是( )①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②學習和生活應該從正確的價值觀出發③價值觀影響人的行為選擇和生活方式④誠信觀念品質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價值觀影響人的行為選擇和生活方式,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所以,我們要培育和踐行誠信觀念品質,①③正確。②:學習和生活應該從客觀實際出發,②錯誤。④: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④錯誤。故選B。考點四: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1.正確把握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關系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基礎,要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進一步作出價值選擇。二者既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顛倒順序。二者的關系如圖:2.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特點比較 社會歷史性 階級性 主體差異性內涵 隨著時空的推移和條件的改變,一定事物的價值以及人們關于它的價值觀念也會發生變化,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 在階級社會中,面對同一事物或行為,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會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價值評價。面對同一問題,人們的不同表現體現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差異,產生不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沖突要求 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價值觀念與時俱進 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作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明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分辨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例題:國家主席習近平2022年新年賀詞強調,回首2021年,有很多難忘的中國聲音、中國瞬間、中國故事?!罢堻h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深情告白:運動健兒激情飛揚、奮勇爭先;受災群眾守望相助重建家園;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矢志強軍、保家衛國……無數平凡英雄拼搏奮斗,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洪流。材料表明( )①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②個人的努力與奮斗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③積極投身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④個人在奉獻社會中才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③④:無數平凡英雄拼搏奮斗,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洪流說明積極投身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個人在奉獻社會中才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③④正確。①:材料強調的是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不體現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關系,①不符合題意,排除。②: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②說法錯誤,排除。故選D。3.作出正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標準 原因 要求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①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是社會存在在不同人的頭腦中反映的產物,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②人們選擇的目標能否實現,實現的程度如何,取決于人們的認識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面對同一問題,人們的不同表現體現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差異,產生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沖突。②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考點五:價值的創造與實現1.勞動與奉獻的關系例題:幸福不會從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勞動創造。我們都是勞動者,我們都是追夢人。全社會要崇尚勞動、贊美勞動、尊重勞動者、致敬勞動者。這是因為( )①勞動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②勞動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③勞動是作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客觀要求④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全社會要崇尚勞動、贊美勞動、尊重勞動者、致敬勞動者,這是因為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勞動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②④正確切題。①③表述錯誤。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是打開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作出正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客觀要求。故選D。2.實現人生價值項目 內容 原因 如何做根本途徑 弘揚勞動精神,實現人生價值 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 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客觀條件 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 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 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主觀條件 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 意識的能動作用;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 ①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②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千,全面提高個人素質。③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④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錘煉品德修為,不斷打牢道德根基例題:2022年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21年度獲獎人物揭曉。故事的主人公陳貝兒,在節目《無窮之路》中穿梭全國六個省份,從全國最南部的熱帶雨林,走到云貴高原大峽谷,踏進大西北戈壁沙漠,進入川藏高原,深入十個貧困縣,了解各地民生,分享成功脫貧的故事??诒d道的《無窮之路》除了在國內取得理想收視成績之外,海外觀眾亦好評如潮。陳貝兒事跡表明( )①要在個人和社會的統一中擔當起時代重任②追求社會價值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③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自我價值的實現程度④評價人生價值主要看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陳貝兒在節目《無窮之路》中穿梭全國六個省份,深入十個貧困縣,了解各地民生,分享成功脫貧的故事,在國內取得理想收視成績,海外觀眾亦好評如潮,這表明評價人生價值主要看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要在個人和社會的統一中擔當起時代重任;故①④符合題意。②: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故②錯誤。③: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故③錯誤。故選B。3. 影響人生價值實現的因素(1)客觀因素①客觀規律。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②客觀條件。充分利用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③社會實踐。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2)主觀因素①站在正確的立場上。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一定的客觀條件下,主觀能動性發揮得越充分,個人條件越成熟,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就越大,人生也就具有更大的價值。③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④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⑤需要錘煉品德修為,不斷打牢道德根基。【考法預測】1.價值、人生價值、價值觀的比較、項目 價值 人生價值 價值觀區別 涵義 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 包括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與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兩個方面,真正的人生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涵蓋范圍 涵蓋各個不同領域事物的價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屬于客觀范疇 只涵蓋人生領域的價值 是對價值的主觀反映,屬于主觀范疇聯系 價值對人生領域的具體體現就是人生價值,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形成價值觀考法2. 正確認識影響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的兩大因素客觀因素 客觀規律 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客觀條件 在實踐活動中必須利用社會和他人提供的各種物質條件和知識成果社會實踐 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主觀因素 堅持的立場 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個人素質 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把握難得的人生機遇,為人生價值的創造和實現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答題模板】如何實現人生的價值(1)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2)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3)弘揚勞動精神,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4)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5)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6)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加強品德修為,鑄牢道德根基。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