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 遺傳的基本規律課前自主預習案3 基因在染色體上、伴性遺傳素能目標★考向導航基礎梳理——系統化知識點一 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與證據知識點二 伴性遺傳及其特點基能過關——問題化一、判一判(判斷正誤并找到課本原話)(一)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與證據1.薩頓利用假說—演繹法推測基因位于染色體上,且基因都位于染色體上。(必修2 P29正文)( )2.薩頓通過觀察蝗蟲細胞的染色體變化規律,推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必修2 P29正文)( )3.非等位基因隨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而組合能說明“核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平行關系”。(必修2 P29正文)( )4.“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可作為薩頓假說的依據。(必修2 P29正文)( )5.摩爾根在實驗室培養的紅眼雄果蠅中首次發現了白眼性狀,該性狀來自基因重組。(必修2 P30正文)( )6.摩爾根利用假說—演繹法證明控制果蠅紅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必修2 P31思考·討論)( )7.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且呈線性排列。(必修2 P32正文)( )8.基因在染色體上的證明:薩頓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但沒有證明這一結論,摩爾根通過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必修2 P29~P31正文)( )(二)伴性遺傳的特點與應用1.性染色體上控制性狀的基因的遺傳與性別相關聯的遺傳方式是伴性遺傳。(必修2 P34正文)( )2.含X染色體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體的配子是雄配子。(必修2 P35正文)( )3.女性的某一條X染色體來自父方的概率是1/2,男性的X染色體來自母親的概率是1。(必修2 P35正文)( )4.人的許多位于X染色體上的基因,在Y染色體上沒有相應的等位基因。(必修2 P35正文)( )5.人類紅綠色盲患病家系的系譜圖中一定能觀察到隔代遺傳現象。(必修2 P35思考·討論)( )6.一對表現正常的夫婦,生下了一個患紅綠色盲的女孩。(必修2 P36正文)( )7.某家庭中丈夫患抗維生素D佝僂病,妻子表現正常,則該家庭應選擇生育男孩。(必修2 P37正文)( )8.讓非蘆花雄雞和蘆花雌雞雜交,可通過性狀判斷雞的性別。(必修2 P38正文)( )二、議一議【教材易漏拾遺】1.[必修2 P29~P31正文拓展]薩頓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用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請思考生物體細胞中的基因都位于染色體上嗎?2.[必修2 P34正文拓展]生物的伴性遺傳現象與性染色體有關,那么所有的生物都有性染色體嗎?為什么?3.[必修2 P34伴性遺傳概念](1)是否生物都存在伴性遺傳現象?伴性遺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均與性別決定有關嗎?第五單元 遺傳的基本規律課前自主預習案3 基因在染色體上、伴性遺傳基礎梳理——系統化【知識點一】平行 類比推理法 XWXW、XWXw XWY XwY X染色體 線性排列【知識點二】性染色體 性別 交叉遺傳 隔代遺傳 多于 多于 母親和女兒 男性 XbXb XBY 色盲 正常基能過關——問題化一、判一判(一)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與證據1.× 2.√ 3.√ 4.× 5.× 6.√ 7.× 8.√(二)伴性遺傳的特點與應用1.√ 2.× 3.√ 4.√ 5.× 6.× 7.√ 8.√二、議一議1.提示:不一定。①真核生物的細胞核基因都位于染色體上,而細胞質基因位于細胞的線粒體和葉綠體的DNA上。②原核細胞中無染色體,原核細胞的基因在擬核DNA或質粒DNA上。2.提示:不是,只有具有性別分化(雌雄異體)的生物才有性染色體。如下生物無性染色體:①所有無性別之分的生物均無性染色體,如酵母菌等。②雖有性別之分,但雌雄同株(或雌雄同體)的生物均無性染色體,如玉米、水稻等。③雖有性別分化且為雌雄異體,但其雌雄性別并非取決于“染色體類型”,而是取決于其他因素,如蜜蜂、螞蟻、龜等。3.提示:(1)不一定,只有存在性染色體的生物才有伴性遺傳現象。伴性遺傳的根本原因是性染色體在不同性別個體中傳遞規律不同。(2)不一定,如人類紅綠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均位于X染色體上,而外耳道多毛基因則位于Y染色體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