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人教生物一輪復習課堂互動探究案:1-2細胞的物質組成及有機物的鑒定(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人教生物一輪復習課堂互動探究案:1-2細胞的物質組成及有機物的鑒定(含答案)

資源簡介

新人教生物一輪復習課堂互動探究案
1-2 細胞的物質組成及有機物的鑒定
考點一 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任務驅動·探究突破
任務1 填寫完整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種類和含量上的關系
任務2 完成組成細胞元素與化合物的相關推斷
(1)根據特征元素推斷化合物的種類
(2)根據代謝產物推斷化合物的元素組成
代謝產物 化合物元素組成 實例
CO2和H2O C、H、O 糖類、________
CO2、H2O和尿素 C、H、O、N ________
(3)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含量推斷氧化分解時放能多少?
                                    
                                    
 判斷元素與化合物的四個“明確”
任務3 研析深化教材,析因推理歸納,提升學科素養
科學思維
(1)[歸納與概括]氧元素為什么不是最基本元素?
                                    
(2)[歸納與概括]含量最少的化合物是否對生命活動無意義?
                                    
科學探究
(3)現有無標簽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雙縮脲試劑、斐林試劑和淀粉溶液將它們鑒定出來。用試劑將上述4種溶液初步鑒定如下,請填充圖中①~⑤內容。
 各種化合物的組成元素
化合物 糖類 脂質 類胡蘿卜素
脂肪、固醇 磷脂 蛋白質 核酸 ATP 葉綠素 胡蘿卜素 葉黃素
組成元素 C、H、O C、H、O C、H、O、N、P C、H、O、N(P、S等) C、H、O、N、P C、H、O、N、P C、H、O、N、Mg C、H C、H、O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考向一 組成化合物的元素考查
1.[2022·湖南高三專題練習]一種植物和一種哺乳動物體內細胞的某些化學元素含量(占細胞干重的質量分數)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元素(%) C H O N P Ca S
植物 43.57 6.24 44.43 1.46 0.20 0.23 0.17
動物 55.99 7.46 14.62 9.33 3.11 4.67 0.78
A.碳元素的含量說明有機物是干物質的主要成分
B.這兩種生物體內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差異很大
C.N、S含量說明動物組織含蛋白質較多,蛋白質可用雙縮脲試劑進行定量檢測
D.通過圖表可以推測該植物和動物體內均不存在微量元素
考向二 依據元素組成推斷化合物的種類
2.(不定項選擇)如圖表示不同化學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若①為某種大分子的組成單位,則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是細胞中重要的儲能物質,則②可能是葡萄糖
C.若③為能儲存遺傳信息的大分子物質,則③一定是DNA
D.若④主要是在動物肝臟和肌肉中合成的儲能物質,則④是糖原
考點二 細胞中的水和無機鹽
任務驅動·探究突破
任務1 理清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和細胞代謝的關系
(1)自由水/結合水比值與代謝、抗逆性的關系。
(2)細胞衰老與水含量:衰老的細胞內水分含量________,細胞萎縮,體積減小,細胞代謝速率________。
 生物體內的水≠細胞內的水。生物體內的水除了存在于細胞內以外,細胞與細胞之間也有,如動物體內的細胞外液。
任務2 歸納概括常考無機鹽的功能
任務3 研析深化教材,析因推理歸納,提升學科素養
科學思維
(1)(必修1 P21)水分子是極性分子,水分子間以氫鍵相連,氫鍵易于斷裂和形成,使水具有較高的比熱容。結合“水分子之間靠氫鍵結合示意圖”回答問題:水為什么能成為細胞內良好的溶劑呢?它又為什么具有支持生命的獨特性質呢?
                                    
                                    
(2)(必修1 P22“旁欄思考”拓展)攝入過多的食鹽會導致高血壓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是否應不攝入或過少攝入食鹽?請分析原因。
                                    
                                    
科學探究
(3)下圖是某同學設計實驗探究X是否屬于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無機鹽的構思,本實驗中采用甲組、乙組之間的空白對照,以及乙組中實驗前(無X)與實驗后(有X)之間的自身對照。據圖回答:
①實驗中的自變量、因變量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②兩次對照中屬于實驗組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③實驗培養過程中,需要不斷通入空氣(或不斷更換等量新鮮培養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由此可見,植物根細胞對無機鹽的吸收方式是____________。
[題后歸納]
無機鹽生理功能的驗證方法
(1)對照組
植物+完全培養液―→正常生長
(2)實驗組
 設計實驗時應注意的事項
(1)實驗中應保證實驗材料的統一性,即材料的種類、生長狀況應一致等。
(2)實驗組用缺素培養液,對照組用完全培養液,不能用蒸餾水做對照。
(3)實驗組加入X鹽的目的是進行二次對照,使實驗組前后對照(即自身對照),以增強說服力。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考向一 細胞中的水的生理功能考查
1.[2022·河南鶴壁市高三模擬]水是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質壁分離時成熟植物細胞的吸水力會逐漸增大
B.有氧呼吸第三階段[H]和 O2在線粒體內膜上產生水
C.水分子進出細胞,取決于細胞內外液體的濃度差
D.水在生物體的許多化學反應中充當溶劑和還原劑
2.(不定項選擇)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小麥種子成熟過程中干物質和水分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種子成熟過程中水分含量逐漸降低,種子的生命活動會暫時停止
B.種子中水分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吸收的水分減少
C.種子形成后,細胞中的自由水與結合水還可以相互轉化
D.種子成熟期間干物質相對含量升高,水分的相對含量下降
考向二 無機鹽的功能分析及實驗驗證
3.[經典模擬]某農場在田間試驗時發現,小麥產量總是比鄰近的地塊低,技術員懷疑該農田可能缺乏某種元素。現將該農田分成面積相等的5塊樣地,分別編為1~5號進行試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條件相同,結果如下圖所示。分析判斷該農田最可能缺乏的元素是(  )
A.K   B.N   C.P   D.S
考向三 對水和無機鹽相關知識的綜合考查
4.[2022·衡水冀州中學高三模擬]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紅豆種子萌發過程中鮮重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階段Ⅲ中,種子的胚細胞內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結合水
B.紅豆種子萌發過程中,有機物總量增加
C.階段Ⅰ到階段Ⅲ過程中細胞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增加
D.階段Ⅰ和Ⅲ種子的鮮重明顯增加主要是種子吸收了土壤中的無機鹽
5.[經典高考,節選]智能溫室無土栽培作物,易于管理,優質高產,該項技術廣泛用于現代農業。
無土栽培所用營養液中的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植物因種類和生長發育階段不同對無機鹽的需求也不同,所以應視具體情況調整_____________________,供作物__________性吸收無機鹽離子。
等級考必考教材實驗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任務驅動·探究突破
任務1 本實驗的實驗方案設計
(1)實驗原理(連線)
(2)實驗步驟
①還原糖的檢測
②脂肪的檢測
方法一:花生種子勻漿+3滴____________→________色。不用顯微鏡。
方法二:
③蛋白質的檢測
 (1)鑒定非還原糖(如蔗糖)時,如果與斐林試劑混合,水浴加熱后的現象不是無色,而是淺藍色[Cu(OH)2的顏色]。
(2)脂肪鑒定現象觀察時
①若要觀察被染色的脂肪顆粒,則使用顯微鏡。
②若要通過溶液顏色變化,則不必使用顯微鏡。
(3)蛋白質鑒定時
①若用大豆作材料,必須提前浸泡。
②若用蛋清液作材料,必須稀釋,防止其黏在試管內壁上不易刷洗。
任務2 實驗歸納
(1)區分斐林試劑與雙縮脲試劑的“一同三不同”
(2)三類有機物檢測在操作步驟上的“三個唯一”
①唯一需要加熱——還原糖的檢測,必須水浴加熱,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若不加熱,則無磚紅色沉淀出現。
②唯一需要顯微鏡——脂肪的檢測。
③唯一使用酒精——脂肪的鑒定,實驗用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3)實驗成功的幾個關鍵點
①三個實驗中都不宜選取有顏色的材料,否則會干擾實驗結果的顏色變化。
②脂肪鑒定的過程中滴加1~2滴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原因是蘇丹Ⅲ染液易溶于酒精。
③物質鑒定實驗一般不設立對照實驗,若需設立對照實驗,對照組應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質,如驗證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質,對照組可加入稀釋的雞蛋清。
④實驗中,在加相應試劑之前要留出部分組織樣液,目的是作為對照,以便與鑒定后的樣液顏色作對比,增強實驗的說服力。
⑤鑒定還原糖時使用的斐林試劑要現配現用,因為斐林試劑很不穩定,容易產生藍色的Cu(OH)2沉淀,所以應將甲液和乙液分別保存,使用時現配現用。
⑥鑒定蛋白質時,加入試劑B后,如果沒有產生紫色反應,可能的原因是:加入的雙縮脲試劑B過量,CuSO4在堿性溶液中生成大量的藍色絮狀沉淀,會遮蔽實驗中所產生的紫色,影響觀察結果。
⑦碘與碘液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內容相差甚遠(碘為單質,碘液為將碘和碘化鉀按一定比例溶于水形成的液體;檢驗是否存在淀粉時滴加的是碘液,與淀粉反應變藍的是碘單質)。在高中教材中(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8頁拓展應用1題)詳細給出了“直鏈淀粉遇碘變藍黑色”“支鏈淀粉遇碘變橙紅色”的知識。
[歸納拓展]
實驗材料的選取原則
(1)凡是用到染色劑的實驗,一般都需要選擇無色材料。如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蛋白質;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2)在選擇實驗材料時,不僅要考慮材料本身顏色的影響,還要特別注意材料中是否包含實驗對象,如甘蔗汁不能用來檢測還原糖,菠菜葉的表皮細胞不能用來觀察葉綠體。
(3)有的實驗材料必須是新鮮的,放置時間不能過長。如蔗糖本身沒有還原性,但如果放置時間過長,蔗糖可能會被微生物分解,產生還原糖。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考向一 對糖類、脂肪與蛋白質的檢測原理和方法的考查
1.[浙江選考改編]為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制備了某蘋果的兩種提取液:①淺紅色混濁的勻漿;②淺黃色澄清的勻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提取液②加入斐林試劑并加熱產生磚紅色沉淀,說明②中含有還原糖
B.與提取液②相比,①更適合用于檢測蘋果中的還原糖
C.提取液中含有淀粉、少量的麥芽糖和蔗糖等還原糖
D.檢測還原糖時,先加入雙縮脲試劑A液再加入B液
2.(不定項選擇)下列實驗操作中“先后”順序恰當的是(  )
A.檢測細胞中的脂肪顆粒實驗中,先用50%酒精洗去浮色,然后再觀察
B.計數酵母菌時,先將培養液滴到計數室上,然后蓋上蓋玻片
C.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實驗過程中,應先用低倍鏡觀察后用高倍鏡觀察
D.觀察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先漂洗再染色
考向二 考查實驗材料的選擇及過程分析
3.[2022·河北模擬]某農場技術員對作物種子發育過程中有機物積累及轉化進行動態監測。關于檢測方法及出現結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嫩大豆種子切片→蘇丹Ⅲ染液染色→顯微鏡觀察細胞內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B.嫩小麥籽粒加水研磨→離心取上清液→加碘液→觀察被染成深藍色的淀粉
C.嫩花生種子加水研磨→加雙縮脲試劑→依據紫色反應檢測蛋白質
D.嫩甜玉米籽粒加水研磨→離心取上清液→加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觀察磚紅色沉淀檢測還原糖
考向三 借助物質檢測,考查種子成熟和萌發中物質的變化
4.[廣東卷]油菜種子成熟過程中部分有機物的變化如右圖所示。將不同成熟階段的種子制成勻漿后檢測,結果正確的是(  )
選項 取樣時間 檢測試劑 檢測結果
A 第10 d 斐林試劑 不顯色
B 第20 d 雙縮脲試劑 不顯色
C 第30 d 蘇丹Ⅲ染液 橘黃色
D 第40 d 碘液 藍色
[題后歸納]
種子成熟與萌發時有機物的變化
(1)種子成熟時有機物的變化
種子成熟時,小分子有機物合成大分子物質,以便于儲存,主要營養物質變化如下:
①可溶性糖類→不溶性糖類(如淀粉)。
②非蛋白質氮→蛋白質。
③糖類→脂肪。
(2)種子萌發時有機物的變化
種子萌發時,儲存的大分子有機物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為小分子物質,作為幼胚生長的營養物質:
①淀粉麥芽糖葡萄糖。
②蛋白質氨基酸。
③脂肪甘油+脂肪酸。
[網絡建構提升]
[長句應答必備]
1.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都是生物必需的元素,對于維持生物體生命活動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自由水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參與生化反應,為細胞提供液體環境,運送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
3.無機鹽是細胞內某些復雜化合物的組成成分,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正常生命活動,維持生物體的酸堿平衡和滲透壓。
4.還原糖與斐林試劑發生作用且水浴加熱時生成磚紅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
[等級選考研考向]
1.[2021·浙江6月]無機鹽是生物體的組成成分,對維持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Mg2+存在于葉綠體的類胡蘿卜素中
對體液pH 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C.血液中Ca2+含量過低,人體易出現肌肉抽搐
D.適當補充I-,可預防缺碘引起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2.[2020·江蘇卷]下列關于細胞中無機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自由水是生化反應的介質,不直接參與生化反應
B.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C.無機鹽參與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不參與有機物的合成
D.無機鹽多以離子形式存在,對維持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3.[2018·海南卷]將水稻幼苗培養在含 MgSO4 的培養液中,一段時間后,發現營養液中 Mg2+ 和 的含量下降,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A.Mg2+ 通過自由擴散進入根細胞
B.MgSO4 必須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C.根吸收的 Mg2+ 可以參與葉綠素的形成
D.降低溫度會影響水稻根系對 Mg2+ 的吸收
[國考真題研規律]
4.[2021·全國乙卷]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不斷從環境中吸收水。下列有關植物體內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態
B.結合水是植物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
C.細胞的有氧呼吸過程不消耗水但能產生水
D.自由水和結合水比值的改變會影響細胞的代謝活動
5.[2019·全國卷Ⅲ]氮元素是植物生長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細胞內,在核糖體上合成的含氮有機物是________________,在細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機物是________________,葉綠體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________。
(2)農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銨態氮)和硝態氮)。已知作物甲對同一種營養液(以硝酸銨為唯一氮源)中和的吸收具有偏好性和同時存在時,對一種離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種)。請設計實驗對這種偏好性進行驗證,要求簡要寫出實驗思路、預期結果和結論。
課堂互動探究案2 
高效課堂 師生互動提考能
考點一
【任務驅動·探究突破】
任務1 種類 含量
任務2 (1)葉綠素 核酸 甲狀腺激素 (2)脂肪 蛋白質 (3)脂肪的含氫量多于糖類,因此等質量的脂肪徹底氧化分解時所消耗的O2量多于糖類,釋放的能量也多于糖類。
任務3 (1)答案:組成生物的大分子都是以碳鏈為骨架的,而不是由氧原子構成的,所以碳是最基本元素,而O不是。
(2)答案:不是的,例如核酸的相對含量雖很少,但其貯存著大量的遺傳信息,是生命活動的控制者。
(3)答案:①稀蛋清、淀粉酶 ②葡萄糖、淀粉 ③斐林 ④葡萄糖 ⑤淀粉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1.解析:分析表中數據可知,C的含量很高,C是組成有機物的必要元素,碳鏈是構成大分子有機物的基本骨架,因此碳元素的含量說明有機物是干物質的主要成分,A正確;這兩種生物體內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基本相同,但含量相差很大,B錯誤;N、S是組成蛋白質的元素,動物細胞中其含量比植物高說明動物組織含蛋白質較多,蛋白質可用雙縮脲試劑進行定性檢測,C錯誤;圖表僅顯示一種植物和一種哺乳動物體內細胞的某些化學元素含量,因此通過圖表不能推測該植物和動物體內是否存在微量元素,D錯誤。
答案:A
2.解析:由圖示可知,①的組成元素為C、H、O、N,若①為某種大分子的組成單位,則①最可能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②的組成元素只有C、H、O三種,若②是細胞中重要的儲能物質,則②可能是脂肪;③的組成元素為C、H、O、N、P,若③是能儲存遺傳信息的大分子物質,則其可能是DNA或RNA;④只含C、H、O三種元素,主要是在動物肝臟和肌肉中合成的儲能物質,則④是肝糖原或肌糖原。
答案:BC
考點二
【任務驅動·探究突破】
任務1 (1)旺盛 弱 強 (2)減少 減慢
任務2 ①ATP ②核苷酸 ③ATP ④葉綠素 ⑤甲狀腺激素 ⑥細胞外液 ⑦血紅蛋白 ⑧細胞外液 ⑨細胞內液
任務3 (1)提示:①水分子的空間結構及電子的不對稱分布,使得水分子成為一個極性分子。帶有正電荷或負電荷的分子(或離子)都容易與水結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劑。②水分子具有氫鍵,氫鍵比較弱,易被破壞,只能維持極短時間,這樣氫鍵不斷地斷裂,又不斷地形成,使水在常溫下能夠維持液體狀態,具有流動性。同時,由于氫鍵的存在,水具有較高的比熱容,這就意味著水的溫度相對不容易發生改變,水的這種特性,對于維持生命系統的穩定性十分重要。
(2)提示:不是。NaCl在細胞的代謝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長期獲取的食鹽量過少也有可能帶來危害,如果缺乏食鹽獲取有可能降低心臟功能,容易引發低鈉血癥等。
(3)答案:①元素X的有無 植物的生長狀況 ②乙組 乙組實驗后 ③為植物根細胞提供O2 主動運輸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1.解析:成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時,由于細胞失水,所以其吸水力會逐漸增大,A正確;有氧呼吸第三階段氧氣與還原氫反應生成水,發生的場所是線粒體內膜,B正確;水分子跨膜運輸的方式為自由擴散,因此其進出細胞取決于細胞內外液體的濃度差,C正確;水在生物體的許多化學反應中充當溶劑和反應物,但是不能作為還原劑,D錯誤。
答案:D
2.解析:小麥種子成熟過程中水分含量逐漸降低,種子的生命活動由代謝活躍狀態轉入休眠狀態,生命活動并未暫時停止,A錯誤;種子成熟過程中水分減少的原因不是植物吸收的水分減少,B錯誤;種子形成之后,細胞中的自由水和結合水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C正確;據圖可知,種子成熟期間干物質相對含量升高,水分的相對含量下降,D正確。
答案:CD
3.解析:分析柱形圖可知,1號地施尿素,3號地施磷酸二氫銨,4號地施硫酸銨,與5號地不施肥料的小麥的產量無差異,說明該農田產量較低的原因不是缺乏N、P、S元素,2號地施磷酸二氫鉀,與5號地相比,小麥產量顯著增加,說明小麥產量增加與K、P元素密切相關,又知該農田產量較低的原因不是缺乏N、P、S元素,所以推斷該農田最可能缺乏的元素是K元素。
答案:A
4.解析:自由水約占細胞內全部水分的95%,胚細胞內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自由水,A錯誤;紅豆種子萌發過程中,要進行細胞呼吸,消耗有機物,有機物總量減少,B錯誤;階段Ⅰ到階段Ⅲ的過程中,細胞的代謝逐漸增強,結合水向自由水轉化,細胞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增加,C正確;階段Ⅰ和Ⅲ種子的鮮重明顯增加主要是種子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D錯誤。
答案:C
5.解析:細胞內無機鹽離子的作用:(1)細胞的組成成分;(2)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因此無土栽培所用營養液中的無機鹽在植物體內作用也相同,由于后面說到了植物因種類和生長發育階段不同對無機鹽的需求也不同,所以作用描述為調節植物生命活動較好。
答案:細胞的組成成分 調節植物生命活動 營養液中無機鹽的組成及比例(營養液配方) 選擇
等級考必考教材實驗
【任務驅動·探究突破】
任務1 (1)
(2)①水浴 磚紅色 ②蘇丹Ⅲ染液 橘黃 50%酒精 ③紫色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1.解析:斐林試劑與還原糖在熱水浴條件下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所以提取液②加入斐林試劑并加熱產生磚紅色沉淀,說明②中含有還原糖,A正確;由于②較澄清,①為淺紅色混濁的勻漿,所以與提取液①相比,②更適合用于檢測蘋果中的還原糖,B錯誤;淀粉和蔗糖不是還原糖,C錯誤;雙縮脲試劑是用來檢測蛋白質的,不能檢測還原糖,D錯誤。
答案:A
2.解析:脂肪鑒定中需要先加50%酒精洗掉浮色,然后再觀察,A正確;酵母菌計數時,應該先將蓋玻片放到計數室上,再將培養液滴到蓋玻片邊緣,讓培養液自行滲入,B錯誤;顯微鏡的使用是先用低倍鏡尋找到要觀察的物像,后用高倍鏡進一步放大觀察,C正確;制片時應先漂洗(防止解離過度),再染色,D正確。
答案:ACD
3.解析:脂肪顆粒可與蘇丹Ⅲ染液反應生成橘黃色顆粒,A正確;嫩小麥籽粒含較多的還原糖,幾乎不含淀粉或很少,B錯誤;檢測產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質,應用雙縮脲試劑檢測,觀察是否出現紫色,C正確;還原糖可用斐林試劑進行檢測,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兩者反應出現磚紅色沉淀,D正確。
答案:B
4.解析:第10 d有可溶性糖,不排除有還原糖的可能,故加入斐林試劑,水浴加熱后可能出現磚紅色沉淀;種子中一定有蛋白質,加入雙縮脲試劑后會出現紫色反應;第30 d種子中有脂肪,與蘇丹Ⅲ染液發生反應,呈現橘黃色;第40 d種子中無淀粉,加入碘液后不會呈現藍色。
答案:C
課堂總結 網絡聚焦大概念
網絡建構提升
①統一 ②差異 ③C、H、O、N、P、S、K、Ca、Mg等 ④Fe、Mn、Zn、Cu、B、Mo等 ⑤水 ⑥無機鹽 
歷屆真題 分類集訓培素養
1.解析:Mg2+存在于葉綠體的葉綠素中,類胡蘿卜素不含Mg2+,A錯誤;、對體液pH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B正確;哺乳動物血液中Ca2+含量過低,易出現肌肉抽搐,C正確;I是組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元素,故適當補充I-可預防缺碘引起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癥,D正確。
答案: A
2.解析:自由水是生化反應的介質,也能作為反應物直接參與生化反應,A錯誤;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植物成熟細胞中的自由水主要存在于液泡中,B錯誤;無機鹽參與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也能參與有機物的合成,如Fe2+是合成血紅蛋白分子必需的無機鹽離子,C錯誤;無機鹽多以離子形式存在,對維持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D正確。
答案:D
3.解析:Mg2+通過主動運輸進入根細胞,A錯誤;MgSO4必須溶解在水中呈現離子形式,才能被根吸收,B正確;無機鹽組成復雜的化合物,如Mg2+可以參與葉綠素的形成,C正確;降低溫度會影響膜的流動性和酶的活性,則對Mg2+的吸收也會造成影響,D正確。
答案:A
4.解析:水是植物細胞液的主要成分,細胞液主要存在于液泡中,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細胞保持堅挺,故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態,A正確;結合水與細胞內其他物質相結合,是植物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B正確;細胞的有氧呼吸第二階段消耗水,第三階段產生水,C錯誤;自由水參與細胞代謝活動,故自由水和結合水比值的改變會影響細胞的代謝活動,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越高,細胞代謝越旺盛,反之亦然,D正確。
答案:C
5.解析:(1)細胞內含氮元素的有機物包括蛋白質、核酸、葉綠素等。蛋白質在核糖體上合成;核酸可在細胞核內合成;葉綠體中的光合色素包括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前者的元素組成是C、H、O、N、Mg,后者的元素組成是C、H、O。(2)為探究作物甲對和的吸收的偏好性,可以將作物甲培養在以硝酸銨為唯一氮源的營養液中,一段時間后,測量營養液中和兩種離子的剩余量,若的剩余量小于的剩余量,說明作物甲對的吸收具有偏好性;若的剩余量小于的剩余量,說明作物甲對的吸收具有偏好性。
答案:(1)蛋白質 核酸 葉綠素 (2)實驗思路:配制營養液(以硝酸銨為唯一氮源),用該營養液培養作物甲,一段時間后,檢測營養液中和剩余量。
預期結果和結論:若營養液中剩余量小于剩余量,則說明作物甲偏好吸收;若營養液中剩余量小于剩余量,則說明作物甲偏好吸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格里拉县| 常山县| 通山县| 龙南县| 永和县| 临漳县| 剑阁县| 广平县| 平谷区| 东阿县| 颍上县| 黑河市| 财经| 通海县| 临安市| 哈巴河县| 嵩明县| 平潭县| 隆子县| 新闻| 东港市| 塔城市| 政和县| 永川市| 泽州县| 邳州市| 静安区| 门头沟区| 阜新市| 阳高县| 奉贤区| 温州市| 出国| 株洲县| 德化县| 达孜县| 扎兰屯市| 昌图县| 方正县| 建平县|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