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人教生物一輪復習課堂互動探究案:5-1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人教生物一輪復習課堂互動探究案:5-1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新人教生物一輪復習課堂互動探究案
5-1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
考點一 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任務驅動·探究突破
任務1 完成雜交實驗的相關問題
孟德爾選用豌豆為實驗材料進行雜交實驗,運用“假說—演繹法”成功揭示了遺傳的兩個基本定律,請分析作答:
(1)“假說—演繹法”中“假說”與“演繹”的內容:
①“假說”的內容:
a.生物性狀是由________決定的;
b.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成對存在;
c.配子中遺傳因子成單存在;
d.受精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隨機的。
②“演繹”的內容:F1(Dd)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d=1∶1)。
(2)孟德爾運用“遺傳因子”解釋了豌豆雜交實驗現象,那么,控制相對性狀的遺傳因子分開發生在什么時間?
                                    
                                    
(3)“演繹”是否就是測交實驗?孟德爾的演繹推理結果與實驗結果分別是多少?是否吻合?
                                    
                                    
 孟德爾實驗的3個易錯點
(1)對母本去雄、套袋:去雄應在花粉未成熟時就進行,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來花粉的干擾。
(2)正交和反交:純種高莖豌豆和純種矮莖豌豆雜交,不論高莖豌豆作父本還是作母本,實驗結果相同,即正反交實驗結果相同。
(3)“演繹”≠測交:“演繹”不同于測交實驗,前者只是理論推導,后者則是在大田中進行雜交實驗驗證。
(4)“四步法”理順“假說—演繹”推理過程
任務2 填寫完成一對相對性狀遺傳實驗中的相關種類和比例
(1)F1(Dd)的配子種類和比例:____________。
(2)F2的基因型種類和比例:____________。
(3)F2的表型種類和比例:____________。
(4)F1的測交后代基因型種類和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1的測交后代表型種類和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師提醒]
孟德爾分離定律F2出現3∶1的分離比的條件
①所研究的每一對相對性狀只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對性狀為完全顯性。
②每一代不同類型的配子都能發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結合機會相等。
③所有后代都處于比較一致的環境中,且存活率相同。
④供實驗的群體要大,個體數量要足夠多。
任務3 觀察下列圖示,回答相關問題
(1)能正確表示基因分離定律實質的圖示是______。
(2)發生時間: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分離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適用范圍
①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______(填“無性”或“有性”)生殖的______(填“細胞核”或“細胞質”)遺傳。
②______對等位基因控制的______對相對性狀的遺傳。
(5)分離定律中F2的性狀分離比為3∶1的條件
①子一代個體形成的配子數目相等且活力相同
②雌雄配子結合的機會相等
③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個體存活率相同
④等位基因間的顯隱性關系為完全顯性
⑤觀察子代樣本數目足夠多
(6)相同基因、等位基因與非等位基因
任務4 完善驗證分離定律的四種方法
(1)自交法:若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1,則________基因的分離定律,性狀由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________基因控制。
(2)測交法:若測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1∶1,則________基因的分離定律,性狀由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________基因控制。
(3)花粉鑒定法:取雜合子的花粉,對花粉進行特殊處理后,用顯微鏡觀察并計數,若花粉粒類型比例為________,則可直接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
(4)單倍體育種法:取花藥離體培養,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若植株有________種表型且比例為________,則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考向一 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
1.下列有關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豌豆在自然狀態下一般是純合子,可使雜交實驗結果更可靠
B.進行人工雜交時,必須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盡母本的雄蕊
C.在統計時,F2的數量越多,理論上其性狀分離比越接近3∶1
D.孟德爾提出雜合子測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1的假說,并通過實際種植來演繹
2.孟德爾在發現分離定律的過程中運用了假說—演繹法。在孟德爾的研究過程中,“演繹推理”的步驟是指(  )
A.完成了豌豆的正、反交實驗
B.提出假說,解釋性狀分離現象
C.設計測交實驗,預期實驗結論
D.完成測交實驗,得到實驗結果
考向二 相關核心術語的比較和應用
3.高考重組,判斷正誤。
(1)以豌豆為材料發現性狀遺傳規律的實驗是由我國科學家完成的。[2018·全國卷Ⅲ,T1A](  )
(2)孟德爾以豌豆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雜交的方法,發現了基因分離與自由組合定律。(  )
(3)遺傳學實驗所選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須是易于區分的。(  )
(4)在生命科學發展過程中,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是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  )
(5)雜合子與純合子基因組成不同,性狀表現也不同。(  )
4.[經典模擬]下列有關概念之間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一般來說,基因型決定表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對性狀
C.雜合子自交后代沒有純合子
D.性狀分離是由于基因的分離
 分離定律核心概念間的聯系
考向三 分離定律的實質
5.[經典模擬]下圖是基因型為Aa的生物自交產生后代的過程,基因的分離定律發生于(  )
Aa1A∶1a配子間的4種結合方式子代中3種基因型、2種表型
A.①      B.②
C.③ D.①②
6.[2022·日照檢測]基因型為Aa的大豆植株產生的配子及比例是(  )
A.雌A∶雄a=1∶1 B.雌A∶雄a=3∶1
C.雄A∶雄a=3∶1 D.雌A∶雌a=1∶1
考向四 分離定律的驗證方法及關鍵點
7.[經典高考]孟德爾對于遺傳學的重要貢獻之一是利用設計巧妙的實驗否定了融合遺傳方式。為了驗證孟德爾遺傳方式的正確性,有人用一株開紅花的煙草和一株開白花的煙草作為親本進行實驗。在下列預期結果中,支持孟德爾遺傳方式而否定融合遺傳方式的是(  )
A.紅花親本與白花親本雜交的F1代全為紅花
B.紅花親本與白花親本雜交的F1代全為粉紅花
C.紅花親本與白花親本雜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現花色分離
D.紅花親本自交,子代全為紅花;白花親本自交,子代全為白花
8.[2022·冀州中學模擬]水稻中非糯性(W)對糯性(w)為顯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藍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紅褐色。下面是對純種的非糯性與糯性水稻的雜交后代進行觀察的結果,其中能直接證明孟德爾的分離定律的一項是(  )
A.雜交后親本植株上結出的種子(F1)遇碘全部呈藍黑色
B.F1自交后結出的種子(F2)遇碘后,3/4呈藍黑色,1/4呈紅褐色
C.F1產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藍黑色,一半呈紅褐色
D.F1測交所結出的種子遇碘后,一半呈藍黑色,一半呈紅褐色
考向五 雜交實驗過程的綜合考查
9.[經典高考]鴨蛋蛋殼的顏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兩種。金定鴨產青色蛋,康貝爾鴨產白色蛋。為研究蛋殼顏色的遺傳規律,研究者利用這兩個鴨群做了五組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雜交組合 第1組 第2組 第3組 第4組 第5組
康貝爾鴨 ♀×金定 鴨♂ 金定鴨♀ ×康貝爾 鴨♂ 第1組的 F1自交 第2組的 F1自交 第2組的 F1♀×康 貝爾鴨♂
后代所產 蛋(顏色 及數目) 青色 (枚) 26 178 7 628 2 940 2 730 1 754
白色 (枚) 109 58 1 050 918 1 648
請回答問題:
(1)根據第1、2、3、4組的實驗結果可判斷鴨蛋殼的________色是顯性性狀。
(2)第3、4組的后代均表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比例都接近________。
(3)第5組實驗結果顯示后代產青色蛋的概率接近________,該雜交稱為____________,用于檢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1、2組的少數后代產白色蛋,說明雙親中的________鴨群中混有雜合子。
(5)運用________方法對上述遺傳現象進行分析,可判斷鴨蛋殼顏色的遺傳符合孟德爾的__________定律。
考點二 分離定律的題型歸類分析
任務驅動·探究突破
任務1 顯、隱性性狀的判斷與實驗設計
(1)根據子代性狀判斷:
①不同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 子代只出現一種性狀 子代所出現的性狀為______性狀,另一性狀為______性狀。
②相同性狀的親本雜交 子代出現不同表型 子代所出現的新的表型為______性狀。
(2)根據子代性狀分離比判斷:
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 F2代性狀分離比為3∶1 其中“3”的表型為______性狀。
(3)合理設計雜交實驗,判斷性狀的顯、隱性:
(4)根據遺傳系譜圖進行判斷:
雙親表現正常,后代出現“患者”,則致病性狀為隱性,如圖甲所示,由該圖可以判斷白化病為隱性性狀;雙親表現患病,后代出現“正常”,則致病性狀為顯性,如圖乙所示,由該圖可以判斷多指是顯性性狀。
任務2 純合子與雜合子的判定
(1)自交法:此法主要用于植物,而且是最簡便的方法。
(2)______:待測對象若為雄性動物時應注意與多個隱性雌性個體交配,以產生更多的后代個體,使結果更有說服力。
(3)單倍體育種法:此法只適用于植物。
(4)花粉鑒定法:非糯性與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液呈現不同顏色。如果花粉有兩種,且比例為1∶1,則被鑒定的親本為________;如果花粉________,則被鑒定的親本為純合子。此法只適用于一些特殊的植物(如水稻等)。
 (1)應用測交法的前提條件是已知生物性狀的顯隱性,此方法常用于動物遺傳因子組成的檢測。
(2)植物遺傳因子組成的檢測常用自交法,也可用測交法,但自交法更簡便。
(3)若據性狀分離比3∶1來確認顯隱性,則須符合“大樣本”條件,即在大量統計基礎上,獲得結論。
任務3 雜合子Aa連續自交,子n代的比例分析
Fn 雜合子 純合子 顯性 純合子 隱性 純合子 顯性性 狀個體 隱性性 狀個體
所占 比例 ______ ______
根據上表比例,雜合子、純合子所占比例坐標曲線圖為:
圖中a、b、c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考向一 顯隱性及純合子、雜合子的綜合判斷
1.[2022·嘉興模擬]玉米的黃粒和白粒是一對相對性狀,由染色體上等位基因A、a控制,田間玉米的黃粒和白粒普遍存在。為了確定黃粒和白粒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下列實驗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A.從田間玉米中選擇多株黃粒植株自交,統計子代的性狀和比例
B.從田間玉米中選擇多株白粒植株自交,統計子代的性狀和比例
C.從田間玉米中選擇多株黃粒與多株白粒雜交,子代中占多數的個體性狀為顯性性狀
D.在田間玉米中抽樣統計黃粒和白粒的比例,占多數的性狀為顯性性狀
2.[經典高考]人類常染色體上β 珠蛋白基因(A+)既有顯性突變(A)又有隱性突變(a),突變均可導致地中海貧血。一對皆患地中海貧血的夫妻生下了一個正常的孩子,這對夫妻可能(  )
A.都是純合子(體)  
B.都是雜合子(體)
C.都不攜帶顯性突變基因
D.都攜帶隱性突變基因
3.(不定項選擇)根據如圖實驗,若再讓F1黑斑蛇之間相互雜交,在F2中有黑斑蛇和黃斑蛇。根據上述雜交實驗,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
A.黃斑是隱性性狀
B.F2黑斑蛇的基因型與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C.所有黑斑蛇的親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D.F1黑斑蛇與親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4. (不定項選擇)某植物的紫花與紅花是一對相對性狀,且是由單基因(D、d)控制的完全顯性遺傳。現有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紅花植株作實驗材料,設計如表所示實驗方案以鑒別兩植株的基因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選擇的親本及交配方式 預測子代表型 推測親本基因型
第一種:紫花自交 出現性狀分離 ③
① ④
第二種:紫花×紅花 全為紫花 DD×dd
② ⑤
A.兩組實驗中,都有能判定紫花和紅花的顯隱性的依據
B.①全為紫花,④的基因型為DD×Dd
C.②紫花和紅花的數量之比為1∶1,⑤為Dd×dd
D.③的基因型為Dd,判定依據是子代出現性狀分離,說明親本有隱性基因
考向二 自交與自由交配(隨機交配)的考查
5.已知果蠅的灰身(B)對黑身(b)是顯性,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讓某一種群內的灰身果蠅自由交配,發現F1中灰身與黑身的比例為24∶1。在F1中,除去黑身果蠅,然后讓灰身果蠅自由交配,理論上F2中灰身與黑身的比例是(  )
A.15∶1 B.24∶1
C.35∶1 D.48∶1
6.(不定項選擇)用基因型為Aa的小麥分別進行連續自交、隨機交配、連續自交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隨機交配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根據各代Aa基因型頻率繪制曲線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曲線Ⅱ的F3中Aa基因型頻率為0.4
B.曲線Ⅲ的F2中Aa基因型頻率為0.4
C.曲線Ⅳ的Fn中純合體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線Ⅰ和Ⅳ的各子代間A和a的基因頻率始終相等
考點三 分離定律的遺傳特例歸納
任務驅動·探究突破
任務1 完成復等位基因問題
復等位基因指同源染色體同一位置上控制某類性狀的基因有2種以上(如ABO血型涉及IA、IB、i三種基因)。復等位基因在群體中盡管有多個,但其在每個個體的體細胞中仍然是成對存在的,而且彼此間具有顯隱性關系,遺傳時遵循________定律。
例如,人類ABO血型的決定方式如下:
IAIA、IAi―→A型血;IBIB、IBi―→B型血;
IAIB―→AB型血(共顯性);ii―→O型血。
注意:復等位基因涉及的前后代遺傳的推斷及概率運算比正常情況要復雜。
任務2 完成異常分離比問題
(1)不完全顯性
F1的性狀表現介于顯性和隱性親本之間的顯性表現形式,如紫茉莉的花色遺傳中,紅色花(RR)與白色花(rr)雜交產生的F1為粉紅花(Rr),F1自交后代有________種表型:紅花、________、白花,性狀分離比為1∶2∶1,圖解如下:
(2)致死現象
①胚胎致死:某些基因型的個體死亡,如下圖:
②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時期發生作用,從而不能形成有生活能力的配子的現象,例如,A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則Aa自交,只能產生一種成活的a雄配子、A和a兩種雌配子,形成的后代有兩種基因型即________。
 雜合子(Aa)產生雌雄配子數量不相等
基因型為Aa的雜合子產生雌配子有兩種A∶a=1∶1或產生雄配子有兩種A∶a=1∶1,雌雄配子的數量不相等,一般來說,生物產生的雄配子數遠遠多于雌配子數。
任務3 完成從性遺傳問題
由常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在表型上受個體性別影響的現象,如綿羊的有角和無角受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為顯性,無角基因h為隱性,在雜合子(Hh)中,公羊表現為有角,母羊則表現為無角,其基因型與表型關系如下表:
HH Hh hh
雄性 有角 ______角 無角
雌性 ______角 無角 ______角
 從性遺傳是指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在表型上受個體性別影響的現象。解決此類題的基礎仍然是基因分離定律,雖然表型在一定程度上與性別有關,但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仍位于常染色體上,解題時,應首先根據分離定律寫出遺傳圖解,然后根據題干所闡明的基因型所對應的表型,進行分析得出答案。
任務4 完成表型模擬問題
生物的表型=________+環境,由于受環境影響,導致表型與基因型不符合的現象。如果蠅長翅(V)和殘翅(v)的遺傳受溫度的影響,其表型、基因型與環境的關系如下表:
溫度 表型 基因型 25 ℃ (正常溫度) 35 ℃
VV、Vv 長翅 殘翅
vv 殘翅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考向一 遺傳中的特例分析
1.[2018·天津卷,6]某生物的基因型為A1A2,A1和A2的表達產物N1和N2可隨機組合形成二聚體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種蛋白。若該生物體內A2基因表達產物的數量是A1的2倍,則由A1和A2表達產物形成的二聚體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為(  )
A.1/3 B.1/4
C.1/8 D.1/9
2.[經典高考]無尾貓是一種觀賞貓。貓的無尾、有尾是一對相對性狀,其遺傳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為了選育純種的無尾貓,讓無尾貓自由交配多代,但發現每一代中總會出現約1/3的有尾貓,其余均為無尾貓。由此推斷正確的是(  )
A.貓的有尾性狀是由顯性基因控制的
B.自由交配后代出現有尾貓是基因突變所致
C.自由交配后代無尾貓中既有雜合子又有純合子
D.無尾貓與有尾貓雜交后代中無尾貓約占1/2
3.[經典高考]食指長于無名指為長食指,反之為短食指,該相對性狀由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長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達受性激素影響,TS在男性中為顯性,TL在女性中為顯性。若一對夫婦均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長食指又有短食指,則該夫婦再生一個孩子是長食指的概率為(  )
A.1/4  B.1/3
C.1/2  D.3/4
考向二 異常分離比問題
4.(不定項選擇)科學家利用小鼠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①黃鼠×黑鼠→黃2 378∶黑2 398;②黃鼠×黃鼠→黃2 396∶黑1 235。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實驗①能判斷小鼠皮毛黃色是隱性性狀
B.實驗②中黃鼠很可能是雜合子
C.實驗②中親本小鼠均不是純合子
D.純合的黃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
5.[原創]基因型為Aa的某植株產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則該植株自花傳粉產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個體的數量比為(  )
A.3∶2∶1 B.2∶3∶1
C.4∶4∶1 D.1∶2∶1
6.某種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黃色是一對相對性狀,科學家進行了大量的雜交實驗得到了如下結果,由此推斷,錯誤的是(  )
雜交 親本 后代
雜交a 灰色×灰色 灰色
雜交b 黃色×黃色 2/3黃色,1/3灰色
雜交c 灰色×黃色 1/2黃色,1/2灰色
A.雜交a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親本為純合子
B.由雜交b可判斷鼠的黃色毛基因是顯性基因
C.雜交b后代黃色毛鼠既有雜合子也有純合子
D.鼠毛色這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
7.[2022·濟寧一模]水稻存在雄性不育基因:其中R(雄性可育)對r(雄性不育)為顯性,是存在于細胞核中的一對等位基因;N(雄性可育)與S(雄性不育)是存在于細胞質中的基因;只有細胞質和細胞核中均為雄性不育基因時,個體才表現為雄性不育。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R、r和N、S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水稻種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6種基因型
C.母本S(rr)與父本N(rr)的雜交后代均為雄性不育
D.母本S(rr)與父本N(Rr)的雜交后代均為雄性可育
考向三 從性遺傳和表型模擬問題
8.[2022·貴陽模擬]在某種奶牛品種中,毛皮的紅褐色(R-)與紅色(R+)是一對相對性狀。雜種的毛皮顏色與性別有關,雄牛是紅褐色,而雌牛是紅色。現將純種紅色雌牛與純種紅褐色雄牛雜交,產生大量的F1,再將F1雌雄個體交配產生F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F1雄牛、雌牛的表型不同,基因型相同
B.F1雌牛與紅色純合雄牛雜交,子代中紅色∶紅褐色=1∶1
C.F1雄牛與紅褐色純合雌牛雜交,子代中紅色∶紅褐色=1∶3
D.F2中紅色牛∶紅褐色牛=1∶1
9.(不定項選擇)某種兩性花的植物,可以通過自花傳粉或異花傳粉繁殖后代。在25 ℃的條件下,基因型為AA和Aa的植株都開紅花,基因型為aa的植株開白花,但在30 ℃的條件下,各種基因型的植株均開白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溫度條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說明環境能影響生物的性狀
B.若要探究一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簡單可行的方法是在25 ℃條件下進行雜交實驗
C.在25 ℃的條件下生長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會出現紅花植株
D.在30 ℃的條件下生長的白花植株自交,產生的后代在25 ℃條件下生長可能會出現紅花植株
[網絡建構提升]
[長句應答必備]
1.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
2.性狀分離是指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
3.純合子體內基因組成相同,雜合子體內基因組成不同。
4.純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純合子,雜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純合子也有雜合子。
5.分離定律的實質是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6.測交的原理是隱性純合子只產生一種帶隱性基因的配子,不能掩蓋F1配子中顯、隱性基因的表現,因此測交后代表型及其性狀比能準確反映出F1產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分離比,從而得知F1的基因型。
[等級選考研考向]
1.[2021·浙江6月]某同學用紅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顯性遺傳病的遺傳模型,向甲乙兩個容器均放入10顆紅色豆子和40顆白色豆子,隨機從每個容器內取出一顆豆子放在一起并記錄,再將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搖勻,重復 100 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實檢模擬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
B.重復100 次實驗后,Bb組合約為16%
C.甲容器模擬的可能是該病占36%的男性群體
D.乙容器中的豆子數模擬親代的等位基因數
2.[2020·江蘇卷]有一觀賞魚品系體色為桔紅帶黑斑,野生型為橄欖綠帶黃斑,該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某養殖者在繁殖桔紅帶黑斑品系時發現,后代中2/3為桔紅帶黑斑,1/3為野生型性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桔紅帶黑斑品系的后代中出現性狀分離,說明該品系為雜合子
B.突變形成的桔紅帶黑斑基因具有純合致死效應
C.自然繁育條件下,桔紅帶黑斑性狀容易被淘汰
D.通過多次回交,可獲得性狀不再分離的桔紅帶黑斑品系
3.[2020·山東卷]某二倍體植物的性別是由3個等位基因aD、a+、ad決定的,其中aD對a+、ad為顯性,a+對ad為顯性。aD基因決定雄性,a+基因決定雌雄同株,ad基因決定雌性。若沒有基因突變發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自然條件下,該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6種
B.通過雜交的方法能獲得純合二倍體雄性植株
C.利用花藥離體培養可直接獲得純合二倍體雄性植株
D.若子代中1/4是雌株,則母本一定是雌雄同株
4.[2020·海南卷]直翅果蠅經紫外線照射后出現一種突變體,表型為翻翅,已知直翅和翻翅這對相對性狀完全顯性,其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翻翅基因純合致死(胚胎期)。選擇翻翅個體進行交配,F1中翻翅和直翅個體的數量比為2∶1。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紫外線照射使果蠅的直翅基因結構發生了改變
B.果蠅的翻翅對直翅為顯性
C.F1中翻翅基因頻率為1/3
D.F1果蠅自由交配,F2中直翅個體所占比例為4/9
[國考真題研規律]
5.[2020·全國卷Ⅰ]已知果蠅的長翅和截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長翅果蠅進行單對交配(每個瓶中有1只雌果蠅和1只雄果蠅),子代果蠅中長翅∶截翅=3∶1。據此無法判斷的是(  )
A.長翅是顯性性狀還是隱性性狀
B.親代雌蠅是雜合子還是純合子
C.該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染色體上
D.該等位基因在雌蠅體細胞中是否成對存在
6.[2019·全國卷Ⅲ]假設在特定環境中,某種動物基因型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發育成個體,基因型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現有基因型均為Bb的該動物1 000對(每對含有1個父本和1個母本),在這種環境中,若每對親本只形成一個受精卵,則理論上該群體的子一代中BB、Bb、bb個體的數目依次為(  )
A.250、500、0  B.250、500、250
C.500、250、0 D.750、250、0
7.[2019·全國卷Ⅱ]某種植物的羽裂葉和全緣葉是一對相對性狀。某同學用全緣葉植株(植株甲)進行了下列四個實驗。
①讓植株甲進行自花傳粉,子代出現性狀分離
②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全緣葉
③用植株甲給羽裂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1∶1
④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3∶1
其中能夠判定植株甲為雜合子的實驗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8.[2019·全國卷Ⅲ]玉米是一種二倍體異花傳粉作物,可作為研究遺傳規律的實驗材料。玉米子粒的飽滿與凹陷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中,雜合子通常表現的性狀是________________。
(2)現有在自然條件下獲得的一些飽滿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這兩種玉米子粒為材料驗證分離定律,寫出兩種驗證思路及預期結果。
課堂互動探究案1
高效課堂 師生互動提考能
考點一
【任務驅動·探究突破】
任務1 (1)遺傳因子 雌雄配子的結合 產生數量相等的兩種配子
(2)提示:雜種子一代在產生配子時,即F1的性原細胞在減數分裂Ⅰ后期,控制相對性狀的遺傳因子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3)提示:“演繹”不同于測交實驗,前者只是理論推導,后者則是在大田中進行雜交實驗驗證。孟德爾演繹推理的結果為Dd×dd→子代顯隱性性狀之比為1∶1,其測交實驗驗證的結果為87∶79,這與理論推導比例基本吻合。
(4)遺傳因子 成對 隨機性 1∶1 預期結果
任務2 (1)2種(D、d),1∶1 (2)3種(DD、Dd、dd),1∶2∶1 (3)2種(顯性、隱性),3∶1 (4)2種(Dd、dd),1∶1 (5)2種(顯性、隱性),1∶1
任務3 (1)C (2)減數分裂Ⅰ后期 (3)同源染色體分離 (4)真核 有性 細胞核 一 一
任務4 (1)符合 一對等位 (2)符合 一對等位 (3)1∶1 (4)兩 1∶1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1.解析:豌豆是自花傳粉、閉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狀態下一般是純合子,可使雜交實驗結果更可靠,A正確;進行人工雜交時,必須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盡母本的雄蕊,以防止其自花傳粉,B正確;在統計時,F2的數量越多,理論上其性狀分離比越接近3∶1,C正確;雜合子測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1是演繹推理,之后通過實際種植來驗證,D錯誤。
答案:D
2.解析:假說—演繹法的基本步驟是提出問題→提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孟德爾在發現分離定律的過程中,通過豌豆的正、反交實驗,在觀察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問題;通過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說,解釋性狀分離現象;根據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即設計測交實驗,預期實驗結論;完成測交實驗,得到實驗結果,屬于對“演繹推理”的驗證。
答案:C
3.答案:(1)× (2)√ (3)√ (4)× (5)×
4.解析:基因型對表型起決定作用,基因型相同,表型一般也相同,但環境條件也影響表型,A正確;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B正確;雜合子自交,后代中可能有純合子出現,C錯誤;性狀分離是由于基因的分離,D正確。
答案:C
5.解析:基因的分離定律發生于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
答案:A
6.解析:基因型為Aa的大豆植株產生的雄配子數量遠多于雌配子,根據基因分離定律可知,Aa產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各有A、a兩種,并且兩種雄(或雌)配子的數量相等。
答案:D
7.解析:融合遺傳主張子代的性狀是親代性狀的平均結果,融合遺傳方式傳遞的遺傳性狀在后代中不分離。基因的分離定律是雙親雜交的F1表現顯性親本性狀(或顯性的相對性),F1自交產生的F2代會出現一定的性狀分離比。
答案:C
8.解析:驗證分離定律的方法有自交法、測交法和花粉鑒定法等,其中花粉鑒定法可直接證明雜合子能產生兩種比例相等的配子,是最直接的驗證方法,C正確。
答案:C
9.解析:根據表中第1組和第2組的雜交結果可知,康貝爾鴨和金定鴨不論是正交還是反交,得到的后代所產蛋均是青色蛋多、白色蛋少,第3組和第4組的后代均表現出性狀分離現象,并且青色蛋與白色蛋的比例約為3∶1,由此可判斷蛋的青色為顯性性狀,白色為隱性性狀。第5組為第2組的F1♀與康貝爾鴨♂(隱性純合子)雜交,得到后代青色蛋與白色蛋的比例約為1∶1,因此這種雜交應為測交,可用于檢測第2組中F1的基因型、配子種類及其比例。第1組和第2組均為康貝爾鴨(隱性純合子)和金定鴨雜交,根據少數后代產白色蛋可判斷金定鴨中大多數為顯性純合子,少數為雜合子。將具體的數字轉化成表現型比例,對遺傳現象進行分析,運用的是統計學的方法,根據表中數據判斷,鴨蛋殼顏色的遺傳符合孟德爾的分離定律。
答案:(1)青 (2)性狀分離 3∶1 (3)1/2 測交 F1相關的基因組成,F1的配子種類及其比例 (4)金定 (5)統計學 分離
考點二
【任務驅動·探究突破】
任務1 (1)顯性 隱性 隱性 (2)顯性 (3)顯性 顯性 顯性 隱性 
任務2 (1)無性狀分離 有性狀分離 (2)測交法 隱性純合子 無性狀分離 有性狀分離 (3)秋水仙素 雜合子 純合子 (4)雜合子 只有一種
任務3  1- 純合子、顯性(隱性)純合子、雜合子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1.解析:從田間玉米中選擇多株黃粒植株自交,統計子代的性狀和比例,如果后代出現白粒玉米,則說明黃粒對白粒為顯性,A正確;從田間玉米中選擇多株白粒植株自交,統計子代的性狀和比例,如果后代出現黃粒玉米,則說明白粒對黃粒為顯性,B正確;從田間玉米中選擇多株黃粒與多株白粒雜交,由于雜合子表現為顯性性狀,所以子代中占多數的個體性狀為顯性性狀,C正確;在田間玉米中抽樣統計黃粒和白粒的比例,如果隱性基因頻率很高,那么隱性性狀的個體占多數,D錯誤。
答案:D
2.解析:突變的結果是產生相應的等位基因,若為顯性突變,則患者的基因型為AA+或AA,若為隱性突變,則患者為aa。由于一對皆患地中海貧血的夫妻生下了一個正常的孩子,則這個正常孩子必含A+基因,故夫妻雙方中不可能有AA,而只能為AA+,據此可排除A、C、D三項。
答案:B
3.解析:設A、a基因控制黑斑和黃斑性狀。F1為黑斑蛇,F2中出現了黃斑蛇,無中生有為隱性,因此黃斑為隱性性狀,黃斑蛇的基因型為aa。親代中黑斑蛇與黃斑蛇雜交,F1出現黃斑蛇aa,兩個a分別來自親本,因此親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為Aa,根據基因分離定律,F1中的黑斑蛇基因型為Aa。分析可知,黃斑為隱性性狀,A正確;F1黑斑蛇基因型為Aa,根據基因分離定律,F2中的黑斑蛇既有AA,又有Aa,與F1中的黑斑蛇基因型不完全相同,B錯誤;黑斑為顯性性狀,所有黑斑蛇的A基因來自親本,因此親代中至少有一方具有A基因,即為黑斑性狀,C正確;親代黑斑蛇為Aa,F1中的黑斑蛇基因型為Aa,所以F1中的黑斑蛇基因型與親代中黑斑蛇基因型相同,D正確。
答案:ACD
4.解析:紫花自交,子代出現性狀分離,可以判定出現的新性狀為隱性性狀,親本性狀(紫花)為顯性性狀,親本(③)的基因型為Dd;由紫花×紅花→后代全為紫花,可以判定紫花為顯性性狀,A、D正確;①全為紫花,且親本紫花自交,故④的基因型可能為DD×DD,B錯誤;紫花×紅花→后代中紫花和紅花的數量之比為1∶1,則⑤為Dd×dd,C正確。
答案:ACD
5.解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F1中灰身BB占4/5×4/5=16/25,Bb占2×1/5×4/5=8/25,則除去黑身果蠅后F1中BB∶Bb=2∶1,產生的配子的種類及其比例為B∶b=5∶1,因此讓該剩余的灰身果蠅自由交配,F2黑身的比例為1/6×1/6=1/36,則理論上F2灰身與黑身的比例是35∶1。
答案:C
6.解析:曲線Ⅱ是隨機交配并淘汰aa的曲線,F2(1/2AA+1/2Aa)隨機交配以后,得到F3為9/16AA+6/16Aa+1/16aa,淘汰掉aa以后,比例是3/5AA+2/5Aa,Aa占比0.4,A正確;曲線Ⅱ是隨機交配并淘汰aa的曲線,曲線Ⅲ是自交并淘汰aa的曲線,因為Aa自交和隨機交配的結果是一樣的,都是1/4AA+1/2Aa+1/4aa,淘汰掉aa后,則基因型比例是1/3AA+2/3Aa,如果自交則其后代是1/3AA+2/3(1/4AA+1/2Aa+1/4aa),淘汰掉aa以后,得到的后代是3/5AA+2/5Aa,Aa所占的比例是0.4,B正確;曲線Ⅳ是自交的結果在Fn代純合子的比例是1-(1/2)n,則比上一代Fn-1增加的數值是1-(1/2)n-[1-(1/2)n-1]=(1/2)n,C錯誤;連續自交和隨機交配F1代的Aa的基因型頻率都是1/2,所以Ⅰ和Ⅳ符合,但連續自交的結果是純合子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雜合子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小,而隨機交配后代雜合子的基因型頻率不再改變,所以Ⅰ是隨機交配的結果,Ⅳ是自交的結果。連續自交和隨機交配這兩者都不存在選擇,所以不會發生A和a的基因頻率改變,D正確。
答案:ABD
考點三
【任務驅動·探究突破】
任務1 分離
任務2 (1)3 粉紅花 粉紅花 粉紅花 (2)Aa∶aa=1∶1
任務3 有 有 無
任務4 基因型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1.解析:基因A1、A2的表達產物N1、N2可隨機結合,組成三種類型的二聚體蛋白N1N1、N1N2、N2N2,若該生物體內A2基因表達產物的數量是A1的2倍,則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隨機組合形成二聚體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D正確。
答案:D
2.解析:依題意可知:貓的無尾是顯性性狀,有尾是隱性性狀,且表現出顯性純合致死。無尾貓自由交配后代中的無尾貓全部是雜合子,有尾貓的出現是隱性基因純合所致。無尾貓與有尾貓雜交屬于測交,后代中無尾貓和有尾貓約各占1/2。
答案:D
3.解析:因TS在男性中為顯性,TL在女性中為顯性,該夫婦均為短食指,則女性的基因型為TSTS,男性的基因型為TSTL或TSTS;如果該男性的基因型為TSTS,則子代基因型都為TSTS,全部為短食指,與題干信息不符,因此男性的基因型為TSTL,則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分別為男性:TSTS(短食指)、TSTL(短食指),女性:TSTS(短食指)、TLTS(長食指),且每種基因型所占比例均為1/4,因此再生一個孩子為長食指的概率為1/4。
答案:A
4.解析:實驗②中親代黃鼠產生黑色子代,說明黃色是顯性性狀,黑色是隱性性狀,親代均為雜合子,子代正常比例應為3∶1,但實際為2∶1,說明純合的黃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故A錯誤,B、C、D正確。
答案:BCD
5.解析:據題意,“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所以該植株產生的雄配子有兩種:1/3a、2/3A,雌配子也有兩種:1/2a、1/2A,雌雄配子結合后產生的子代中AA=1/3,Aa=1/2,aa=1/6,所以AA∶Aa∶aa=2∶3∶1。
答案:B
6.解析:由雜交b的結果可知,黃色為顯性性狀,灰色為隱性性狀,且雜交b中的雙親均為雜合子;雜交a的親子代均表現為隱性性狀(灰色),因此親代均為隱性純合子;結合雜交b后代中2/3黃色、1/3灰色,可知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黃色個體純合時會死亡,因此雜交b后代黃色毛鼠都是雜合子,而沒有純合子。
答案:C
7.解析:遺傳定律適用于真核生物的細胞核基因遺傳,細胞質中基因的遺傳不遵循分離定律或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由題意分析可知,只有S(rr)表現為雄性不育,其他均為可育,即水稻種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5種基因型,B錯誤;細胞質遺傳的特點是所產生的后代細胞質基因均來自母本,而細胞核基因遺傳遵循分離定律,因此母本S(rr)與父本N(rr)雜交,后代細胞質基因為S,細胞核基因為rr,即產生的后代均為雄性不育,C正確;母本S(rr)與父本N(Rr)雜交,后代的基因型為S(Rr)、S(rr),即后代一半雄性可育,一半雄性不育,D錯誤。
答案:C
8.解析:純種紅色雌牛(R+R+)與純種紅褐色雄牛(R-R-)雜交,F1的基因型為R+R-,雄牛表現為紅褐色,而雌牛表現為紅色,A正確;F1 雌牛(R+R-)與紅色純合雄牛(R+R+)雜交,子代中紅色包括1/2R+R+(雄性、雌性)、1/(雌性),紅褐色只有1/4R+R-(雄性),紅色∶紅褐色=3∶1,B錯誤;F1 雄牛(R+R-)與紅褐色純合雌牛(R-R-)雜交,子代中紅色只有R+R-的雌性,占1/4,故紅色∶紅褐色=1∶3,C正確;F1的基因型為R+R-,F1自由交配,F2中R+R+∶R+R-∶R-R-=1∶2∶1,根據各種基因型在雌雄中的表型可知,F2 中紅色牛∶紅褐色牛=1∶1,D正確。
答案:B
9.解析:在25 ℃條件下,基因型所決定的表型能夠真實地得到反映,因此,要探究一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需要在25 ℃條件下進行實驗,但雜交實驗操作復雜、工作量大,最簡單的方法是進行自交。
答案:ACD
課堂總結 網絡聚焦大概念
網絡建構提升
①性狀分離 ②測交 ③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歷屆真題 分類集訓培素養
1.解析:自由組合是兩對及以上非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基因頻率B=20%,b=80%,棋盤法,隨機婚配后代Bb=32%;甲容器模擬男性患顯性遺傳病情況,患病個體(BB+Bb)=1/25+8/25=36%;乙容器中的豆子數模擬親代產生配子類型的數量比。
答案:C
2.解析:親本為桔紅帶黑斑品系,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桔紅帶黑斑∶野生型=2∶1,說明親本品系為雜合子,A正確;子代中桔紅帶黑斑個體占2/3,說明子代中無桔紅帶黑斑純合個體,即桔紅帶黑斑基因具有純合致死效應,B正確;由桔紅帶黑斑基因具有純合致死效應可知,桔紅帶黑斑基因逐漸被淘汰,故在自然選擇作用下桔紅帶黑斑性狀易被淘汰,C正確;桔紅帶黑斑基因具有純合致死效應,無法通過多次回交獲得性狀不再分離的純合桔紅帶黑斑品系,D錯誤。
答案:D
3.解析:aD基因決定雄性,a+基因決定雌雄同株,ad基因決定雌性。aD對a+、ad為顯性,a+對ad為顯性,因此雄性基因型為aD a+、aDad,雌雄同株基因型為a+a+、a+ad,雌性基因型為adad。自然條件下,該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5種,不可能有aDaD,aD基因決定雄性,兩個雄性無法雜交,A錯誤;需要雙親分別提供aD的配子,而aD對a+、ad為顯性,因此不可能通過雜交的方法獲得純合二倍體雄性植株,B錯誤;利用花藥離體培養得到的是單倍體,需加倍才能獲得純合二倍體雄性植株,C錯誤;若子代中1/4是雌株(adad),雙親均含ad,且能提供ad的配子的概率為1/2,則母本一定是(雌雄同株),D正確。
答案:D
4.解析:翻翅個體交配,F1出現了性狀分離,說明翻翅為顯性性狀,直翅為隱性性狀,設定A為顯性基因,a為隱性基因,翻翅純合致死,則AA致死,親本的翻翅個體基因型為Aa,雜交后產生子代為Aa∶aa=2∶1。紫外線照射使果蠅基因結構發生了改變,產生了新的等位基因,A正確;由分析知,翻翅為顯性基因,B正確;F1中Aa占2/3,aa占1/3,A的基因頻率為:2/3/(2/3×2+1/3×2)=1/3,C正確;F1中Aa占2/3,aa占1/3,則產生A配子的概率為2/3×1/2=1/3,a配子概率為2/3,F2中aa為:2/3×2/3=4/9,Aa為:1/3×2/3×2=4/9,AA為:1/3×1/3=1/9(死亡),因此直翅所占比例為1/2,D錯誤。
答案:D
5.解析:親代全為長翅,后代出現了截翅,可推出長翅為顯性性狀,A不符合題意;不管控制長翅和截翅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親代雌蠅都是雜合子,B不符合題意;不管該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后代性狀表現都可能出現題述比例,故無法判斷該等位基因的位置,C符合題意;雌蠅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X,該等位基因不管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在雌性個體中都是成對存在的,D不符合題意。
答案:C
6.解析:基因型為Bb的1 000對個體交配,產生的1 000個子代的基因型有BB、Bb、bb三種,比例應為1∶2∶1,由于bb受精卵死亡,故子一代BB、Bb、bb個體數目依次為250、500、0,A正確。
答案:A
7.解析:①若植株甲自花傳粉,子代出現性狀分離,可以說明全緣葉為顯性性狀,且甲為雜合子;②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全緣葉。可以說明甲和另一全緣葉植株至少有一個為純合子,不能判斷相對性狀的顯隱性,也不能確定甲是否為雜合子;③用植株甲給羽裂葉植株授粉,子代性狀分離比為1∶1,雜交類型屬于測交,不能判斷性狀的顯隱性,甲可能為雜合子(全緣葉為顯性性狀時),也可能為純合子(全緣葉為隱性性狀時);④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比例為3∶1,說明甲為雜合子。故B正確,A、C、D錯誤。
答案:B
8.解析:(1)在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中,通常雜合子表現的性狀是顯性性狀。(2)分離定律是指雜合子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發生分離并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驗證分離定律常采用雜合子自交法或測交法。因未知所給玉米的基因型,可采用以下方案驗證分離定律。思路①:兩種玉米分別自交,若某玉米自交子代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則該玉米為雜合子,通過該玉米的自交子代性狀分離比可驗證分離定律。思路②:兩種玉米分別自交,若子代都未發生性狀分離,說明兩種玉米都為純合子,則讓兩種純合子玉米雜交,獲得F1,F1自交子代中若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即可驗證分離定律。思路③:兩種玉米雜交,若F1只出現一種性狀,則該性狀為顯性性狀,F1為顯性性狀的雜合子,F1自交后代中若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也可驗證分離定律。思路④:兩種玉米雜交,若后代出現1∶1的性狀分離比,則說明一種玉米為雜合子,另一種玉米為隱性純合子,雜合子的測交可驗證分離定律。
答案:(1)顯性性狀
(2)思路及預期結果
①兩種玉米分別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
②兩種玉米分別自交,在子代中選擇兩種純合子進行雜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
③讓子粒飽滿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雜交,如果F1都表現一種性狀,則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
④讓子粒飽滿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雜交,如果F1表現兩種性狀,且表現為1∶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河县| 河西区| 阿城市| 伊金霍洛旗| 郎溪县| 清丰县| 武义县| 阳曲县| 名山县| 修文县| 祁门县| 大厂| 云安县| 普陀区| 大同县| 蓬溪县| 呼玛县| 巧家县| 阿勒泰市| 巧家县| 清丰县| 龙山县| 泰宁县| 鄂伦春自治旗| 门头沟区| 丁青县| 丘北县| 大田县| 元朗区| 会昌县| 玛多县| 安顺市| 忻州市| 成安县| 莎车县| 综艺| 乐山市| 衡南县| 招远市| 厦门市| 屯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