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人教生物一輪復習課堂互動探究案:5-3基因在染色體上、伴性遺傳(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人教生物一輪復習課堂互動探究案:5-3基因在染色體上、伴性遺傳(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新人教生物一輪復習課堂互動探究案
5-3 基因在染色體上、伴性遺傳
考點一 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與證據
任務驅動·探究突破
任務1 完成“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平行關系”的比較表
比較項目 基因 染色體
生殖過 程中  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________相對穩定
存在 體細胞 成對 ______
配子 ______ ______
體細胞中來源 成對基因,一個來自______,一個來自______ 一對同源染色體,一條來自______,一條來自______
形成配 子時 ________________ 自由組合 ________________自由組合
任務2 摩爾根的假說—演繹過程拓展分析
(1)提出假說,進行解釋
假 說 假說1: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段,X染色體上有,而Y染色體上沒有 假說2: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X染色體和Y染色體上都有
實驗一圖解
實驗二圖解
疑 惑 上述兩種假設都能夠解釋實驗一和實驗二的實驗現象
(2)演繹推理,驗證假說
摩爾根依次做了實驗一和實驗二之后提出假設1,從而合理地解釋了實驗一和回交實驗二。為了驗證假設,摩爾根設計了多個新的實驗,其中有一組實驗最為關鍵,即白眼雌果蠅與親本紅眼雄果蠅交配,最后實驗的真實結果和預期完全符合,假設1得到了證實。請同學們利用上述的假說1和2,繪出“白眼雌果蠅與親本紅眼雄果蠅交配”的實驗的遺傳圖解并預測結果。
假 說 假說1: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段,X染色體上有,而Y染色體上沒有 假說2: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X染色體和Y染色體上都有
圖 解
(3)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一條染色體上有________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____________。
 生物體細胞中的基因不一定都位于染色體上
(1)真核生物的細胞核基因都位于染色體上,而細胞質中的基因位于細胞的線粒體和葉綠體的DNA上。
(2)原核細胞中無染色體,原核細胞的基因在擬核DNA和細胞質的質粒DNA上。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考向一 薩頓假說的判斷與分析
1.[經典模擬]薩頓依據“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體攜帶著從親代傳遞給下一代”的假說,下列哪項不屬于他所依據的“平行”關系(  )
A.基因和染色體在體細胞中都是成對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對中的一個
B.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也自由組合
C.作為遺傳物質的DNA,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繞而形成的
D.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染色體在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也有相對穩定的形態結構
考向二 核基因與染色體行為關系的考查
2.(不定項選擇)下列敘述中,能說明“核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平行關系”的是(  )
A.基因發生突變而染色體沒有發生變化
B.非等位基因隨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而組合
C.二倍體生物形成配子時基因和染色體數目均減半
D.Aa雜合子發生染色體缺失后,可表現出a基因的性狀
考向三 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相關實驗考查
3.[經典模擬]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高莖與矮莖)的豌豆雜交實驗和摩爾根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相比,F2的結果有差異,原因是(  )
A.前者有等位基因的分離過程,后者沒有
B.前者應用統計學方法處理數據,后者沒有
C.前者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后者不一定
D.前者采用了假說—演繹法,后者沒采用
4.[2022·福州調研]摩爾根用一只白眼突變體的雄性果蠅進行一系列雜交實驗后,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其系列雜交實驗過程中,最早獲得白眼雌果蠅的途徑是(  )
A.親本白眼雄果蠅×親本雌果蠅
B.F1白眼雄果蠅×F1雌果蠅
C.F2白眼雄果蠅×F1雌果蠅
D.F2白眼雄果蠅×F3雌果蠅
考點二 伴性遺傳的特點與應用分析
任務1 X、Y染色體同源區段的基因的遺傳
如圖為X、Y染色體的結構模式圖,Ⅰ為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假設控制某相對性狀的基因A(a)位于X和Y染色體的Ⅰ片段(同源區段)上,那么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種類有____________3種,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種類有______________4種。交配的類型就是3×4=12種。那么這對性狀在后代雄性、雌性個體中表型也有差別,如:
試寫出以下不同交配方式的子代基因型:
(1)XAXA×XAYa―→________________。
(2)XAXA×XaYA―→________________。
(3)XAXA×XaYa―→________________。
(4)XAXa×XAYA―→________________。
(5)XAXa×XAYa―→________________。
(6)XAXa×XaYA―→________________。
(7)XAXa×XaYa―→________________。
(8)XaXa×XAYA―→________________。
(9)假設基因所在區段位于Ⅲ,則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種類有______________三種,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種類有______________兩種。
(10)假設基因所在區段位于Ⅱ,則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種類有______________兩種,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種類有XX一種。
任務2 X、Y染色體非同源區段的基因的遺傳
基因的位置 Y染色體非同源 區段基因的傳遞 規律(伴Y遺傳) X染色體非同源區段(如上圖Ⅲ) 上基因的傳遞規律
隱性基因 (伴X隱性) 顯性基因 (伴X顯性)
模型圖解
判斷依據 __________ 雙親正常子病;母病______,女病______ 子正常雙親病;父病______,子病______
特征 家族內男性遺傳概率為______ ______遺傳,男性多于女性 ______遺傳,女性______男性
[歸納拓展]
人體內X、Y染色體的來源及傳遞規律
(1)X1Y中X1來自母親,Y來自父親,向下一代傳遞時,X1只能傳給女兒,Y只能傳給兒子。
(2)X2X3中X2、X3一條來自父親,一條來自母親。向下一代傳遞時,X2、X3任何一條既可傳給女兒,又可傳給兒子。
(3)一對染色體組成為X1Y、X2X3的夫婦生兩個女兒,則女兒中來自父親的都為X1,且是相同的;但來自母親的可能為X2,也可能為X3,不一定相同。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考向一 伴性遺傳的特點及其概率計算
1.
[2022·德州期中]如圖所示為果蠅的X、Y染色體,其中Ⅱ區為同源區段,控制果蠅的剛毛(B)和截毛(b)的基因位于Ⅱ區。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雌性果蠅基因型有3種,雄性果蠅基因型有3種
B.雄性剛毛果蠅后代中的雄果蠅全部為剛毛
C.基因B、b在遺傳時表現出和性別相關聯的現象
D.自然界中雄性截毛個體數量大于雌性截毛個體數量
2.(不定項選擇)果蠅的眼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A決定色素產生,H使色素呈紫色,h使色素呈紅色,aa個體眼睛呈白色。兩只純合果蠅雜交結果如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A、a位于X染色體上
B.F2雌蠅中紅眼∶白眼=3∶1
C.F2紫眼中純合子占1/3
D.F2中純合白眼的比例為3/16
3.(不定項選擇)在對某種單基因遺傳病調查中發現,某女性患者的母親和兒子是患者,其丈夫、女兒及父親、哥哥和妹妹都正常,其哥哥的配偶及一兒一女也都正常,其妹妹與一表型正常男性結婚,未生育。下列對該女性及其家系的分析,正確的是(  )
A.該病可能是伴X隱性遺傳,也可能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B.若其丈夫沒有該病致病基因,則該病為伴X顯性遺傳病
C.若該女性患者與丈夫再生一個孩子,則其患病的概率為1/2
D.若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則妹妹可能生患該病的孩子
考向二 X、Y染色體同源區段和非同源區段上基因的傳遞規律的判斷
4.已知果蠅的長翅與殘翅是一對相對性狀(A、a),紅眼與白眼是一對相對性狀(B、b)。如圖為某雄性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組成及相關基因分布示意圖,該雄性果蠅與一雌性果蠅雜交,后代個體的表型及數量比例如下表所示。
雄性果蠅 長翅紅眼 長翅白眼 殘翅紅眼 殘翅白眼
3/16 3/16 1/16 1/16
雌性果蠅 長翅紅眼 長翅白眼 殘翅紅眼 殘翅白眼
3/8 0 1/8 0
(1)親本雌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后代中與親本基因型相同的果蠅占后代總數的________。
(2)有一只果蠅與親代雄果蠅的表型相同,為探明它們的基因型是否相同,某同學利用這一只果蠅進行了測交實驗,請寫出可能的實驗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果蠅的剛毛(F)對截毛(f)為顯性,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在X染色體和Y染色體上都存在(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這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是否為伴性遺傳?請設計一個雜交實驗,以支持你的觀點(只進行一次雜交實驗。要求寫出兩個親本的基因型及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網絡建構提升]
[長句應答必備]
1.薩頓運用類比推理提出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
2.摩爾根運用假說—演繹法通過果蠅雜交實驗證明了薩頓假說。
3.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4.性別決定是指雌雄異體的生物決定性別的方式。性別決定的方式主要有XY型和ZW型兩種。
5.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表現出隔代交叉遺傳、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患者的父親和兒子都是患者的特點。
6.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表現出連續遺傳、女患者多于男患者、男患者的母親和女兒都是患者的特點。
7.伴Y遺傳病表現出患者全為男性遺傳的特點。
[等級選考研考向]
1.[2021·湖南卷]有些人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其外貌與正常女性一樣,但無生育能力,原因是其X染色體上有一個隱性致病基因a,而Y染色體上沒有相應的等位基因。某女性化患者的家系圖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Ⅱ-1的基因型為XaY
B.Ⅱ-2與正常男性婚后所生后代的患病概率為1/4
C.Ⅰ-1的致病基因來自其父親或母親
D.人群中基因a的頻率將會越來越低
2.[2021·山東卷]果蠅星眼、圓眼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星眼果蠅與圓眼果蠅雜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蠅∶圓眼果蠅=1∶1,星眼果蠅與星眼果蠅雜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蠅∶圓眼果蠅=2∶1。缺刻翅、正常翅由X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Y染色體上不含其等位基因,缺刻翅雌果蠅與正常翅雄果蠅雜交所得子一代中,缺刻翅雌果蠅∶正常翅雌果蠅=1∶1,雄果蠅均為正常翅。若星眼缺刻翅雌果蠅與星眼正常翅雄果蠅雜交得F1,下列關于F1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星眼缺刻翅果蠅與圓眼正常翅果蠅數量相等
B.雌果蠅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6
C.雌果蠅數量是雄果蠅的2倍
D.缺刻翅基因的基因頻率為1/6
3.[2020·北京卷]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體上的A基因突變為a所致。下列關于HA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HA是一種伴性遺傳病
B.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C.XAXa個體不是HA患者
D.男患者的女兒一定患HA
4.[2020·山東卷]下圖表示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家系圖和各家庭成員基因檢測的結果。檢測過程中用限制酶處理相關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進行電泳,電泳結果中的條帶表示檢出的特定長度的酶切片段,數字表示堿基對的數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B.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發生堿基對的替換導致,替換后的序列可被MstⅡ識別
C.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兩個BamHⅠ識別序列之間發生堿基對的缺失導致
D.Ⅱ4不攜帶致病基因、Ⅱ8攜帶致病基因,兩者均不患待測遺傳病
5.[2020·江蘇卷]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FH)是一種遺傳病,純合子患者在人群中出現的頻率約1/1 000 000。如圖是某FH家系的系譜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FH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FH患者雙親中至少有一人為FH患者
C.雜合子患者在人群中出現的頻率約為1/500
D.Ⅲ6的患病基因由父母雙方共同提供
6.[2020·江蘇卷]已知黑腹果蠅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偶然出現的XXY個體為雌性可育。黑腹果蠅長翅(A)對殘翅(a)為顯性,紅眼(B)對白眼(b)為顯性。現有兩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
      實驗① P   aaXBXB×AAXbY      ↓ F1 長翅紅眼♀  長翅紅眼♂ 個體數 920    927        實驗② P   aaXBY×AAXbXb     ↓ F1 長翅紅眼♀ 長翅白眼♂ 長翅白眼♀ 個體數 930   926     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設計實驗①與實驗②的主要目的是驗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論上預期實驗①的F2基因型共有________種,其中雌性個體中表現如圖甲性狀的概率為________,雄性個體中表現如圖乙性狀的概率為________。
(3)實驗②F1中出現了1只例外的白眼雌蠅,請分析:
Ⅰ.若該蠅是基因突變導致的,則該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
Ⅱ.若該蠅是親本減數分裂過程中X染色體未分離導致的,則該蠅產生的配子為________。
Ⅲ.檢驗該蠅產生的原因可用表現型為________的果蠅與其雜交。
[國考真題研規律]
7.[2021·全國甲卷]果蠅的翅型、眼色和體色3個性狀由3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讓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蠅(果蠅M)與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蠅(果蠅N)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分別統計子代果蠅不同性狀的個體數量,結果如圖所示。已知果蠅N表現為顯性性狀灰體紅眼。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
A.果蠅M為紅眼雜合體雌蠅
B.果蠅M體色表現為黑檀體
C.果蠅N為灰體紅眼雜合體
D.親本果蠅均為長翅雜合體
8.[2021·全國乙卷]果蠅的灰體對黃體是顯性性狀,由X染色體上的1對等位基因(用A/a表示)控制;長翅對殘翅是顯性性狀,由常染色體上的1對等位基因(用B/b表示)控制。回答下列問題:
(1)請用灰體純合子雌果蠅和黃體雄果蠅為實驗材料,設計雜交實驗以獲得黃體雌果蠅。(要求:用遺傳圖解表示雜交過程。)
(2)若用黃體殘翅雌果蠅與灰體長翅雄果蠅(XAYBB)作為親本雜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則F2中灰體長翅∶灰體殘翅∶黃體長翅∶黃體殘翅=____________,F2中灰體長翅雌蠅出現的概率為________。
9.[全國卷Ⅰ,32]某種羊的性別決定為XY型。已知其有角和無角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對白毛為顯性。回答下列問題:
(1)公羊中基因型為NN或Nn的表現為有角,nn無角;母羊中基因型為NN的表現為有角,nn或Nn無角。若多對雜合體公羊與雜合體母羊雜交,則理論上,子一代群體中母羊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________;公羊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________。
(2)某同學為了確定M/m是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位于常染色體上,讓多對純合黑毛母羊與純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們認為根據這一實驗數據,不能確定M/m是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需要補充數據,如統計子二代中白毛個體的性別比例,若____________,則說明M/m是位于X染色體上;若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M/m是位于常染色體上。
(3)一般來說,對于性別決定為XY型的動物群體而言,當一對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體上時,基因型有________種;當其僅位于X染色體上時,基因型有________種;當其位于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時(如圖所示),基因型有________種。
10.[全國卷Ⅰ,32]已知果蠅的灰體和黃體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但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和該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體是未知的。同學甲用一只灰體雌蠅與一只黃體雄蠅雜交,子代中♀灰體∶♀黃體∶♂灰體∶♂黃體為1∶1∶1∶1。同學乙用兩種不同的雜交實驗都證實了控制黃體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并表現為隱性。請根據上述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僅根據同學甲的實驗,能不能證明控制黃體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并表現為隱性?
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用同學甲得到的子代果蠅為材料設計兩個不同的實驗,這兩個實驗都能獨立證明同學乙的結論。(要求:每個實驗只用一個雜交組合,并指出支持同學乙結論的預期實驗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全國卷Ⅱ,32]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體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這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能否確定該女孩的2個顯性基因A來自于祖輩4人中的具體哪兩個人?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這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那么可判斷該女孩兩個XA中的一個必然來自于__________(填“祖父”或“祖母”),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確定另一個XA來自于外祖父還是外祖母。
課堂互動探究案3
高效課堂 師生互動提考能
考點一
【任務驅動·探究突破】
任務1 染色體 成對 成單 成單 父方 母方 父方 母方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體 
任務2 (3)控制果蠅的紅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4)多個 呈線性排列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1.解析:基因和染色體在體細胞中都是成對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對中的一個,屬于薩頓所依據的“平行”關系,A正確;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中也有自由組合現象,這也體現薩頓所依據的“平行”關系,B正確;DNA的雙螺旋結構不能體現基因與染色體的平行關系,C錯誤;基因和染色體在雜交過程中都能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這體現薩頓所依據的“平行”關系,D正確。
答案:C
2.解析:基因突變是基因內部個別堿基對的突變,它不影響染色體的結構和數目,所以A不能說明核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平行關系。
答案:BCD
3.解析: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和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都存在等位基因的分離過程;兩者的實驗過程都采用了統計學方法處理數據;孟德爾實驗中的豌豆沒有性染色體,因此體細胞中的基因成對存在,摩爾根實驗中的果蠅有性染色體,而性染色體上的基因不一定成對存在;孟德爾和摩爾根的實驗都采用了假說—演繹法。
答案:C
4.解析:白眼為隱性性狀,且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雌果蠅要表現白眼性狀,必須用白眼雄果蠅和帶有白眼基因的雌果蠅雜交。A親本雌果蠅不攜帶白眼基因,不符合題意;B中F1雌果蠅攜帶白眼基因,符合題意;C、D用的時間較長,不符合題意。
答案:B
考點二
【任務驅動·探究突破】
任務1 XAXA、XAXa、XaXa XAYA、XAYa、XaYA、XaYa XaYA XaXa XAXa XaYa (1)XAXA、XAYa (2)XAXa、XAYA (3)XAXa、XAYa (4)XAXA、XAXa、XAYA、XaYA (5)XAXA、XAXa、XAYa、XaYa (6)XAXa、XaXa、XAYA、XaYA (7)XAXa、XaXa、XAYa、XaYa (8)XAXa、XaYA (9)XAXA、XAXa、XaXa XAY、XaY (10)XYA、XYa
任務2 父傳子、子傳孫,具有世代連續性 子必病 父必病 女必病 母必病 100% 隔代交叉 連續 多于
【考向分類·對點落實】
1.解析:雌性果蠅基因型有3種,雄性果蠅基因型有4種,即XBYB、XBYb、XbYB、XbYb,A錯誤;雄性剛毛果蠅的基因型有XBYB、XBYb、XbYB,當其基因型為XBYb時,后代中的雄果蠅不一定全部為剛毛,B錯誤;基因B、b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在遺傳時表現出和性別相關聯的現象,C正確;自然界中雄性截毛個體數量等于雌性截毛個體數量,D錯誤。
答案:C
2.解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同時含 A、H基因的個體為紫眼,含有A基因不含H基因的個體為紅眼,不含A基因的個體為白眼。實驗中,純合紅眼雌性和白眼雄性雜交,F1雌性都是紫眼,雄性都是紅眼,說明至少有一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F2中紫眼∶紅眼∶白眼=3∶3∶2,也就是A_∶aa=3∶1,因此A、a位于常染色體上,A錯誤;由于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XHXh、AaXhY,因此F2雌果蠅中,紅眼果蠅的比例是A_XhXh=3/4×1/2=3/8,白眼果蠅的比例是aa_ _=1/4,二者之比是3∶2,B錯誤;由于子二代中紫眼雌性個體沒有純合子,因此F2紫眼中純合子的概率是:AAXHXH+AAXHY=0+1/3×1/2=1/6,C錯誤;F2中純合白眼的比例為:aaXhXh+aaXHY+aaXhY=1/4×1/4+1/4×1/4+1/4×1/4=3/16,D正確。
答案:ABC
3.解析:根據題意,該女性患者的母親和兒子是患者,其丈夫、女兒及父親、哥哥和妹妹都正常,故該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該病可能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或致病基因在常染色體,或致病基因位于X、Y同源區段上,據此分析。女性患者的父親正常,可排除伴X隱性遺傳病的可能,A錯誤;若其丈夫沒有致病基因,但該女子的兒子患病,該病可能是伴X顯性遺傳病或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B錯誤;該病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常染色體隱性、伴X顯性或X、Y同源區段的遺傳,無論哪種情況,子代患病概率都是1/2,C正確;若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該女性患者的母親和兒子是患者,則該女子的妹妹為顯性雜合子,若其丈夫也是攜帶者時,后代也可能患病,D正確。
答案:CD
4.解析:(1)據圖與表格數據可知,親本中的雄性果蠅的基因型是AaXBY,其與一雌性果蠅雜交,子代中長翅(3/16+3/16+3/8)∶殘翅(1/16+1/16+1/8)=12∶4=3∶1,故親本的基因型都是雜合子,即Aa;據表格數據可知,雄性果蠅中既有剛毛(XBY),也有截毛(XbY),即親本雌果蠅基因型為XBXb;綜合兩對性狀考慮,親本雌性果蠅基因型為AaXBXb;親本雜交組合為AaXBY×AaXBXb,后代中與雄果蠅基因型(AaXBY)相同的概率為1/2×1/4=1/8,與雌果蠅基因型(AaXBXb)相同的概率為1/2×1/4=1/8,因此后代中與親本基因型相同的果蠅占后代總數的1/8+1/8=1/4。(2)已知有一只與親代雄性表型相同的果蠅,若利用測交方法判斷其基因型,即讓待測雄性果蠅與表型為殘翅白眼雌果蠅雜交,若后代出現殘翅果蠅,則證明它們的基因型相同;若后代沒有出現殘翅果蠅,則證明它們的基因型不相同。(3)由于控制剛毛(F)和截毛(f)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因此其屬于伴性遺傳。要驗證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都存在是否能表現為伴性遺傳,可以用隱性雌果蠅(XfXf)與顯性雄果蠅雜合子(XfYF)雜交,即XfXf×XfYF,若后代雌果蠅全是截毛,雄果蠅全是剛毛,則為伴性遺傳。
答案:(1)AaXBXb 1/4 (2)若后代出現殘翅果蠅,則它們的基因型相同;若后代全是長翅果蠅,則它們的基因型不相同 (3)是;XfXf×XfYF;后代雌果蠅全是截毛,雄果蠅全是剛毛(或XfXf×XFYf后代雌果蠅全是剛毛,雄果蠅全是截毛)
課堂總結 網絡聚焦大概念
網絡建構提升
①測交驗證 ②基因在染色體上 ③伴X隱性遺傳 ④伴Y遺傳 ⑤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⑥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歷屆真題 分類集訓培素養
1.解析:Ⅱ-1的基因型是XaY,A正確;Ⅱ-2的基因型是XAXa,與正常男性XAY婚配后,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XAXa∶XAY∶XaY=1∶1∶1∶1,則所生后代的患病概率是1/4,B正確;Ⅰ-1是女性攜帶者,基因型為XAXa,若致病基因來自父親,則父親基因型為XaY,由題干可知XaY為不育的女性化患者,因此,其致病基因只可能來自母親,C錯誤;XaY(女性化患者)無生育能力,會使人群中a的基因頻率越來越低,A的基因頻率逐漸增加,D正確。
答案:C
2.解析:假設果蠅星眼、圓眼這對性狀由等位基因A/a控制,缺刻翅、正常翅這對性狀由等位基因B/b控制。由題干信息“星眼果蠅與圓眼果蠅雜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蠅∶圓眼果蠅=1∶1,星眼果蠅與星眼果蠅雜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蠅∶圓眼果蠅=2∶1”可知,果蠅的星眼對圓眼為顯性,且A基因純合致死,故星眼果蠅的基因型只有Aa。由題干信息“缺刻翅雌果蠅與正常翅雄果蠅雜交所得子一代中,缺刻翅雌果蠅∶正常翅雌果蠅=1∶1,雄果蠅均為正常翅”可知,果蠅的缺刻翅對正常翅為顯性,且B基因純合致死,故缺刻翅雌果蠅的基因型只有XBXb。若星眼缺刻翅雌果蠅(AaXBXb)與星眼正常翅雄果蠅(AaXbY)雜交,單獨分析每對性狀,F1為(2/3Aa、1/3aa)(1/3XBXb、、1/3XbY),所以F1中星眼缺刻翅果蠅與圓眼正常翅果蠅所占比例均為2/9,即數量相等,A正確;F1雌果蠅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3×1/2=1/6,B正確;F1中雌果蠅與雄果蠅的數量之比為2∶1,C正確;缺刻翅基因的基因頻率為(1/3×1)/(1/3×2+1/3×2+1/3×1)=1/5,D錯誤。
答案:D
3.解析: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體上的A基因突變為a所致,是一種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正確;男性存在Xa即患病,女性需同時存在兩個Xa才患病,故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B正確;XAXa個體不是HA患者,屬于HA致病基因攜帶者,C正確;若男患者(XaY)與基因型為XAXA的女性結婚,其女兒(XAXa)不會患HA,D錯誤。
答案:D
4.解析:觀察甲病家系圖,Ⅰ1、Ⅰ2正常而Ⅱ3患病,說明甲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觀察乙病家系電泳結果,Ⅰ6、Ⅱ7只有一種DNA片段(含1.0×104對堿基),而Ⅰ5含有兩種DNA片段,說明Ⅰ6、Ⅱ7只含有致病基因,Ⅰ5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所以乙病屬于隱性遺傳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A錯誤;電泳后Ⅱ3出現一種DNA條帶(含1 350對堿基),Ⅰ1、Ⅰ2多出兩條DNA條帶(含1 150、200對堿基),說明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發生堿基對替換導致,替換后的序列不能被MstⅡ識別,B錯誤;乙病的致病基因對應的DNA條帶含有的堿基對數目少(1.0×104對堿基),而正常基因對應的DNA條帶含有的堿基對數目多(1.4×104對堿基),說明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兩個BamH Ⅰ識別序列之間發生堿基對的缺失導致,C正確;觀察電泳結果,Ⅱ4不含有Ⅱ3致病基因對應的DNA條帶,所以Ⅱ4不攜帶致病基因,Ⅱ8含有Ⅱ7致病基因對應的DNA條帶,也含有正常基因對應的DNA條帶,所以Ⅱ8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因此兩個體均不患待測遺傳病,D正確。
答案:CD
5.解析:根據圖中Ⅱ7、Ⅱ8和Ⅲ8的表現分析,雙親都患病,生了一個不患病的女兒,符合“有中生無是顯性,生女正常是常顯”,可以判斷該遺傳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A正確;對于顯性遺傳病,存在顯性基因即患病,FH患者的致病基因來自其親代,所以其雙親中至少有一人是患者,B正確;題干信息顯示,純合子患者在人群中出現的頻率約為1/1 000 000,假設控制該病的基因為A、a,則AA的基因型頻率為1/1 000 000,A的基因頻率約為1/1 000,則a的基因頻率為1-1/1 000= 999/1 000,所以雜合子(Aa)患者在人群中出現的頻率為2×(1/1 000)×(999/1 000),約為1/500,C正確;分析題圖可知,Ⅱ7、Ⅱ8的基因型均為Aa,則Ⅲ6的基因型可能為AA,也可能為Aa,所以Ⅲ6的患病基因可能由父母雙方共同提供,也可能由父母一方提供,D錯誤。
答案:ABC
6.解析:(1)實驗①和實驗②為正、反交實驗。長翅和殘翅這一對相對性狀正反交結果一樣,子代性狀與性別無關;紅眼和白眼這一對相對性狀正反交結果不一樣,子代性狀與性別有關。(2)實驗①F1的基因型為AaXBXb和AaXBY,F2的基因型共有3×4 =12(種);實驗①的F2中雌性個體關于眼色的基因型為XBXb或XBXB,不可能表現為白眼;實驗①的F2雄性個體中表現型為長翅紅眼的果蠅所占比例為3/4×1/2=3/8。(3)Ⅰ.若實驗②中F1白眼雌蠅是基因突變產生的,則其基因型是XbXb。Ⅱ.若實驗②中F1中白眼雌蠅是親本減數分裂過程中X染色體未分離導致的,該果蠅的基因組成為XbXbY,產生的配子為XbXb、Y、Xb、XbY。Ⅲ.檢驗實驗②F1中白眼雌蠅產生的原因,可用紅眼雄性果蠅與其雜交,若子代雌性果蠅全表現為紅眼,雄性果蠅全表現為白眼,則假設Ⅰ成立;若子代雄性果蠅中出現了紅眼,則假設Ⅱ成立。
答案:(1)眼色性狀與性別有關,翅型性狀與性別無關 (2)12 0 3/8 (3)XbXb XbXb、Y、Xb、XbY 紅眼雄性
7.解析:假設與果蠅翅型有關的基因為A、a,子代果蠅中長翅∶殘翅≈3∶1,由此可判斷雙親關于翅型都為顯性性狀(長翅)且為雜合體(Aa);假設與果蠅眼色有關的基因為B、b,子代果蠅中紅眼∶白眼≈1∶1,又知紅眼為顯性性狀,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雙親的基因型為XBXb、XbY或XbXb、XBY;假設與果蠅體色有關的基因為C、c,子代果蠅中灰體∶黑檀體≈1∶1,則雙親中一個為雜合體(Cc),一個為隱性純合體(cc)。果蠅N表現為顯性性狀(長翅)灰體紅眼,則果蠅N的基因型為AaCcXBY或,果蠅M為長翅黑檀體白眼,基因型為或AaccXbY。因此,A錯誤。
答案:A
8.解析:(1)由題意可知,用灰體純合子雌果蠅(XAXA)和黃體雄果蠅(XaY)為實驗材料,要想獲得黃體雌果蠅(XaXa),首先需要獲得灰體雌果蠅(XAXa),讓灰體雌果蠅(XAXa)與黃體雄果蠅(XaY)雜交即可獲得黃體雌果蠅(XaXa),遺傳圖解如答案所示。(2)由題意可知,親本的基因型為XaXabb和XAYBB,親本雜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為XAXaBb、XaYBb,F1相互交配得F2,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灰體長翅∶灰體殘翅∶黃體長翅∶黃體殘翅=3∶1∶3∶1,則F2中灰體長翅雌蠅出現的概率為3/16。
答案:(1)如圖所示
(2)3∶1∶3∶1 3/16
9.解析:(1)多對雜合體公羊與雜合體母羊雜交,通過列表可知Nn×Nn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現型為:
子代基因型 1/4NN 2/4Nn 1/4nn
子代雄性表現型 有角 有角 無角
子代雌性表現型 有角 無角 無角
(2)多對純合黑毛母羊與純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一代均表現為黑毛,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由于常染色體遺傳與伴X染色體遺傳的結果是后代表型均為黑毛∶白毛=3∶1,若是常染色體上遺傳,通常各種表現型中雌性∶雄性均為1∶1;若是伴X染色體上遺傳,則XMXM×XmY,子一代XMXm和XMY,子二代中1/4XMXM、、1/4XMY、1/4XmY。(3)位于常染色體上的雌雄基因型相同,為AA、Aa、aa,位于X染色體上的雌性基因型為XAXA、XAXa、XaXa,雄性基因型為XAY、XaY;位于X、Y同源區段上,雌性基因型為XAXA、XAXa、XaXa,雄性基因型為XAYA、XAYa、XaYA、XaYa。
答案:(1)有角∶無角=1∶3 有角∶無角=3∶1
(2)白毛個體全為雄性 白毛個體中雄性∶雌性=1∶1
(3)3 5 7
10.解析:(1)同學甲的實驗結果顯示:在子代雌性中,灰體∶黃體=1∶1,在子代雄性中,灰體∶黃體=1∶1,即該性狀分離比在雌雄個體中相同,所以僅根據同學甲的實驗,不能證明控制黃體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并表現為隱性。(2)以同學甲得到的子代果蠅為材料,設計的兩個不同的實驗,證明該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和該對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體,而且每個實驗只用一個雜交組合,其實驗思路是:讓同學甲得到的子代果蠅中的♀黃體與♂灰體雜交或♀灰體與♂灰體雜交,觀察并統計子一代的表現型及其分離比。若該實驗支持同學乙的結論,即控制黃體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并表現為隱性(設黃體基因為g),則依題意可推知:同學甲所用的一只灰體雌蠅與一只黃體雄蠅的基因型分別為XGXg和XgY,二者雜交,子代中♀灰體、♀黃體、♂灰體、♂黃體的基因型分別為XGXg、XgXg、XGY、XgY。其實驗雜交組合情況如下:
實驗1的雜交組合為:♀黃體(XgXg)×♂灰體(XGY),其子一代的基因型為XGXg和XgY,即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現為灰體,雄性都表現為黃體。
實驗2的雜交組合為:♀灰體(XGXg)×♂灰體(XGY),其子一代的基因型為XGXG、XGXg、XGY、XgY,即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現為灰體,雄性中一半表現為灰體,另一半表現為黃體。
答案:(1)不能
(2)實驗1:雜交組合:♀黃體×♂灰體
預期結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現為灰體,雄性都表現為黃體
實驗2:雜交組合:♀灰體×♂灰體
預期結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現為灰體,雄性中一半表現為灰體,另一半表現為黃體
11.解析:(1)如果該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根據常染色體上基因的傳遞規律,該女孩所含的2個顯性基因A分別來自其父母,但因其外祖父母、祖父母的基因型均為Aa,故其父母中的顯性基因A均無法確定來源。(2)如果該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根據性染色體上基因的傳遞規律,該女孩所含的XAXA基因分別來自其父母,其父親的XA一定來自其祖母,而Y一定來自其祖父,故該女孩兩個XA中的一個可以確定來源;其母親的XA無法確定來源。
答案:(1)不能;女孩AA中的一個A必然來自于父親,但因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無法確定父親傳給女兒的A是來自于祖父還是祖母;另一個A必然來自于母親,也無法確定母親傳給女兒的A是來自于外祖父還是外祖母
(2)祖母 該女孩的一個XA來自父親,而父親的XA一定來自于祖母 不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都市| 武山县| 双鸭山市| 得荣县| 集贤县| 吉安县| 象山县| 连城县| 霍州市| 广安市| 吴桥县| 进贤县| 沐川县| 尉犁县| 石城县| 新野县| 仁寿县| 南充市| 富顺县| 黄冈市| 永修县| 浑源县| 裕民县| 木里| 永福县| 灌南县| 西乡县| 汉寿县| 彭泽县| 尼木县| 南昌市| 商南县| 莒南县| 宝山区| 剑川县| 江达县| 广灵县| 阳曲县| 清徐县| 旌德县|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