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心臟和血管的保護教學設計方案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概述心率和心輸出量的基本知識2.分析體育鍛煉對心臟的影響3.說出飲酒對心臟和血管的影響能力目標:1.嘗試調查,收集資料實驗等基本方法2.通過學習了解心腦血管疾病急救常識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血管和心臟疾病的種類難點:收集常見心血管疾病的種類及預防資料并分析發病原因三、教學預設采取調查討論分析的教學方法。學生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提前在課下進行對身邊的人進行調查,調查自己的家人,親屬和鄰居等熟悉人群,了解有哪些常見的心臟病和血管疾病,致病原因是什么 高血壓病能造成哪些嚴重后果 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適當給以提示,最后根據學習總結得出結論。并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教學過程:(課前可提前一至兩周的時間,調查自己的家人,親屬和鄰居等熟悉人群,了解有哪些常見的心臟病和血管疾病,致病原因是什么 高血壓病能造成哪些嚴重后果 并進行記錄)(一)導入: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道選擇題被稱為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第一殺手”的疾病是( )A肝炎 B傳染病 C癌癥 D心血管疾病組織學生回答問題。正確答案是D心血管疾病,(可能大多數學生會選擇B選項)過去傳染病曾一度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在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中,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經不再是傳染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一類非傳染性疾病,被稱為現代文明病。影響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遺傳和先天性因素外,還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如吸煙、喝酒、營養過剩、熬夜、壓力過大等,因此這類疾病又稱為生活方式病.這樣我們來看一組數據,目前,中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經超過2.7億人,我國每年有數百萬新發病的腦中風和冠心病患者,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即使應用目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腦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二)講授新課學生討論,根據學生自己所做的數據調查進行統計分析心腦血管疾病有哪些?組織學生回答心血管疾病是一類心血管類的疾病,包括高血壓,高血脂,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臟病發作時),腦血管病(中風),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動脈硬化, 腦血栓,腦出血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原因:1.高血壓。長期高血壓可使腦動脈血管壁增厚或變硬,管腔變細。當血壓驟升時,腦血管容易破裂發生腦出血;或已硬化的腦部小動脈形成一種栗粒大小的微動脈瘤,當血液波動時微動脈流破裂而造成腦出血;或高血壓加快動脈硬化過程,動脈內皮細胞液受到損傷,血小板易在傷處聚集,又容易形成腦血壓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2.血液粘稠。現代生活節奏緊張,家庭、事業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的情緒也愈來愈不穩定;同時,過量飲酒、攝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運動,加之生活環境的污染,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急劇下降,攝入體內的負離子也就不足,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人體新陳代謝速度減慢,血液流速會減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腦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時預防、調理,將會引發冠心病、高血壓、腦血栓、脂肪肝等心腦血管疾病。3.吸煙。吸煙者比不吸煙者發病率高得多,蛛網膜下腔出血多3-5.7倍,腦梗死的危險因素中,吸煙占第一位。煙堿可促使血漿中的腎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內皮細胞收縮,引起血液粘滯因素的升高。4.血管壁平滑肌細胞非正常代謝。眾所周知,血管組織和人體的其他組織一樣在一定周期內完成新陳代謝的過程,但是由于新的細胞組織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這樣就容易產生炎癥血管收縮不暢,就像是一條破爛不堪的舊管道,隨時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時它也受神經系統的支配,因此神經系統不正常也能夠導致供血的紊亂。所以心腦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千萬不要單純的考慮血液的變化對血管的影響,要全面的考慮,仔細的分析心腦血管疾病產生的原因,進行多元化的治療才是最有效和最根本的。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1)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緒,嚴守生物鐘規律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基本條件。老年人性格開朗、樂觀、情緒穩定、生活規律非常重要(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去除不健康行為是預防心腦血管病必不可少和條件。各種調查研究證明營養與壽命和老年病密切相關,喜食肥膩、偏嗜咸甜均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故應強調老年人低脂肪、低熱量飲食的重要性,并應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微量無素及粗纖維食物為主。(3)定期做身體檢查,監測血壓、血脂、血糖濃度。老年人應每年做體檢一次,并要對血壓、血脂、血糖進行監測,尤其在有各種刺激因素時(如情緒的變化、運動量的變化),機體往往處于應激狀態更應做詳細檢查。控制血壓和血脂是關鍵a血壓控制 將血壓控制在一個比較理想的范圍內,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資料表明,堅持長期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僅為不堅持治療者的1/10,也就是說,只要長期堅持控制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可下降90%。b血脂控制 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就是人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血脂異常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控制血脂也成為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當然對于已患心腦血管病者要積極治療,嚴格遵守醫囑。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要更早的要注意保護心臟和血管,預防心臟和血管疾病的發生。心腦血管疾病急救常識:腦出血,腦血栓是比較常見的發性血管疾病,當遇到突發情況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心腦血管疾病急救常識一:(1)正確撥打120救護車(2)停止任何活動平臥或側臥,頭下不墊東西,寬衣解扣,保持呼吸通暢。有嘔吐時頭偏向一側,清理口腔,避免堵塞氣管。如果 呼吸困難,不要強迫其平臥。(3)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盡快吸入氧氣。(4)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每隔5分鐘服1片,不超過3片,不要直立服藥防止暈倒。要含在舌下,利于藥物的 快速吸收。(將未開瓶的藥物遮光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 定期更換)(5)觀察病人是否神志清醒。觀察瞳孔、呼吸、心跳 。(6)一旦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實施心肺復蘇。 a.保持呼吸道通暢 清理嘔吐物、假牙;使其頭后仰,防止舌根堵住喉部;解開皮帶、衣領等。 b.嘗試恢復心跳 。手摸頸動脈,如果沒有心跳,可先嘗試叩擊恢復:施術者將左手掌覆于患者心前區,右手握拳,連續用力捶擊左手背,在心臟停搏1.5分鐘內有效。 如果心跳不能恢復,要立即實行心肺復蘇 。 c.為促進靜脈回流,可將下肢抬高 d.心肺復蘇 送氣:一手將患者的口張開,另一手捏緊患者的鼻子, 深吸一口氣,向患者口中吹氣。 按壓:劍突上二指,借助身體力量用力下壓,使胸骨 下陷2~3厘米。每分鐘80~100次。避免用力 過猛,肋骨骨折。 比例:單人15:2 雙人5:1 按壓時間:每分鐘檢查頸動脈有無心跳恢復。若無恢復應持續按壓,直到急救人員趕到。 心腦血管疾病急救常識二: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特別是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老人,突然發作起來可能危及生命。家人若能掌握一些急救常識,則可在第一時間幫助患者脫離危險,以便開展進一步的治療。當老人哮喘病發作時,會出現急劇咳嗽、氣喘及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時會干咳出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現紫紺等。此時,家人要保持冷靜,讓患者保持坐立姿勢,解開領扣,松開褲帶,清除口中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若家中有氣管擴張氣霧劑,應立即讓患者吸入若干次,待病情穩定后,用擔架或靠背椅,仍保持病人坐姿,將病人安全轉移到醫院。一定要避免病人胸腹受壓。需要提醒的是,切忌背著病人進行轉移,因為此時病人支氣管出現痙攣,通氣量不足,背著病人往往導致病人胸腹部受壓,加重其呼吸困難,甚至引起呼吸、心跳驟停。 此外,中風忌慢。要在患者發病的第一時間,即發病的6小時以內使患者得到救治。 心臟病忌動。患者心臟病發作時,家人要立即撥打120求助,保持病人安靜、平臥休息,幫其含服藥物,保持其呼吸道通暢,不要輕易搬動病人。腦溢血忌顛。腦溢血病人發病后,應立即讓病人平臥,避免震動,盡可能就近治療,不宜長途搬運。實驗,讓學生自己測量心率,可以是自測,也可以是同學之間互相測量,多測幾組,分別取平均值,分析結果并解釋原因。心率和心輸出量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也叫安靜心率,一般為60~100次/分,可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產生個體差異。一般來說,年齡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輕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齡男性快,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安靜狀態下,成人正常心率為60~100次/分鐘,理想心率應為55~70次/分鐘(運動員的心率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為50次/分鐘左右)。每分鐘一側心室射出的血液總量,又稱每分輸出量。左、右心室的輸出量基本相等。心室每次搏動輸出的血量稱為每搏輸出量,人體靜息時約為70毫升(60~80毫升),如果心率每分鐘平均為75次,則每分鐘輸出的血量約為5000毫升(4500~6000毫升),即每分心輸出量。通常所稱心輸出量,一般都是指每分心輸出量。心輸出量是評價循環系統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標。心輸出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全身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率相適應。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心肌發達,搏動有力,每搏輸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靜狀態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體育鍛煉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強對心肌的血液供應,使肌細胞獲得更多的營養,使肌細胞逐漸變粗,體積增大,收縮力增強.而不是肌細胞數量增加。所以青少年要經常參加適宜的體育鍛煉,促進心臟和血管健康。(三)內容總結一、心血管疾病種類:高血壓,高血脂,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臟病發作時),腦血管病(中風),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動脈硬化, 腦血栓,腦出血。二、心腦血管疾病的原因:1.高血壓。2.血液粘稠3.吸煙4.血管壁平滑肌細胞非正常代謝三、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1)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緒(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3)定期做身體檢查,監測血壓、血脂、血糖濃度四、心腦血管疾病急救常識(四)知識鞏固1、下列不屬于心血管疾病的是()A高血壓 B腦腫瘤 C冠心病 D動脈硬化2、下列不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是()A長期酗酒抽煙 B精神緊張和長期心里壓力C每天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 D經常吃油膩食物3、下列心腦血管疾病病中,即使我們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也不能避免是()A高血壓 B高血脂 C冠心病 D先天性心臟病4、每天堅持體育鍛煉的人,對心血管的影響是()A心肌發達,收縮有力 B減緩血液循環 C輸送血液的功能減弱 D導致運動過度,損傷心臟功能5、吸煙對心臟的影響不包括()A使紅細胞增多 B使血液變稠C使血管腔變窄,血壓升高 D加重了心臟的負擔答案:BCD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