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人音版一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牧 童》《牧童短笛》 請同學們認真聽音樂音樂中的牧童更像圖片中的誰呢? 請同學們認真欣賞樂曲并思考問題:這首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牧 童24節奏練習牧 童牧 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牧 童加入打擊樂器演奏聆聽《牧童短笛》思考:樂曲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新知講解《牧童短笛》創作背景《牧童短笛》的創作中包含了作者的憂思, 賀綠汀把牧童、短笛、老牛融為一體, 形象地描繪了山川秀美、生活安寧、天地和諧的美麗情 景,這與狼煙四起、槍炮隆隆的戰爭背景形成了鮮明對比, 與日軍的血腥屠殺的背景形成了鮮明對比, 與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人民群眾生活情景形成了鮮明 對比, 強烈表達了人們對戰爭的憎惡、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切憂患, 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贊美和向往。學唱第一樂段主題旋律?lu聆聽音樂,找一找主題音樂出現了幾次?思考:樂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分三段(三部曲式 ):A一 B 一 A‘同 學 們 再 見A八k.2t思8“訓純會支①NQ3017:51〈蒼強曲譜牧童簡譜Q歌詞簡譜搜索1=D牧童活躍地簡譜(132i766543223554321.9)川mf11235432|1.0556|721|76|5.01.朝霞里牧童在吹小笛,露珠兒撒滿了青草地。2.我解開自己的小黃牛,把清水給羊兒喝個足。112354|321.05565432#45.0í132|i7|66543|223554|32|1.0:我跟著朝霞一塊兒起來,趕著那小牛兒上牧場。趕出了牲口坐在小河邊,我給你唱一支快樂歌。1i76544321223554|32|1·o:(i32|i7|665|43|223|55432|1.0)川112|35432|1.0|556|721|76|5003.中午的太陽啊烤得慌,你為我把歌兒唱一唱。:00|112151.000|556525555明朗的3i76654ii64422355432朗的上我們來相會,并排兒坐在那3635433/411671|22333晚上我們來相會,來相會。13210035i0旁。籬笆旁。5100230結束☆g0 收藏舉報下載分享全屏抑郁自測題:1分鐘測試抑郁程度.我測了是允⑧用下載打印首頁頂部Vip專享人音版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牧童》教學設計教材簡介:1.《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2/4拍,D大調。四樂句的一段體結構。第一樂句旋律以級進為主,切分節奏的運用使歌曲增添了生氣。第二樂句作為第一樂句節奏的完全重復,只是采用了嚴格的模進手法,旋律移高了五度。第三樂句是歌曲的高潮,出現了全曲最高音“mi”,抒發了牧童內心涌動的快樂情感。第四樂句節奏做適當變化,旋律線逐漸下移,歌曲的情緒也漸漸平靜下來。第三段歌詞采用卡農的二聲部處理方式,第二聲部比第一聲部晚一小節進入,變化了主旋律,由于聲部的加入,使得唱第三段歌詞時音樂情緒更為活潑、歡快,最后有力地結束在主音“do”上,為歌曲增添了明朗的色彩。《牧童》像一幅田園風景畫,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生活的熱愛,這種發自內心的情感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成為人們喜愛的外國歌曲之一。2.《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形象鮮明、風格清新、富有田園風味的鋼琴曲,為我國著名音樂家賀綠汀所作全曲分為三段。第一段是舒緩的節奏,又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描繪了美麗的田園景色。全段由6個樂句組成,每個樂句都從4/4拍的第三拍開始,上下兩個聲部旋律采用對比式的復調手法寫成,此起彼伏、相互映襯,仿佛是快樂的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起的笛聲,悠揚動人。第二段以緊湊的節奏、歡快的速度在情緒上與第一段形成鮮明的對比,具有民間舞蹈的特點。在這一段里,活潑的旋律在高音區飛馳,通過模進、轉調的手法,將樂曲推向高潮,酣暢淋漓地表現牧童天真爛漫的形象和快樂的心情。樂曲的第三段采用了我國民間音樂“加花變奏”的手法,再現了第一段的主題,旋律顯得格外流暢。樂曲的末尾漸慢漸弱,音區上升,結束在富有民族風味的和弦上,給人以余音裊裊、回味無窮的感覺。二、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在上學期積累了一定的音樂素養和音樂常識,并通過前面學習,熟練掌握了音符re、mi、sol、la 的唱法和柯爾文手勢,并通過《牧童謠》以及《放牛歌》的學習,熟練掌握了雙響筒的演奏方式,能夠根據音樂特點進行打擊樂器的伴奏。了解了二拍子的節拍特點,能夠根據強弱規律進行一些簡單的律動。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多用做游戲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本課學習內容涉及合唱與鋼琴器樂曲的學習,應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并樂于表現歌曲。三、教學目標:1.審美感知:聆聽音樂,能夠分辨兩首樂曲的情緒特點,描述音樂表現的形象與內容。2.藝術表現:能夠聽辨演唱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能跟隨二拍子音樂做律動。3.創意實踐:根據歌曲的節拍特點,創編身體律動,感受音樂的特點。4.文化理解:通過師生配合二聲部演唱,感受合唱的魅力。四、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有表情的演唱、欣賞二聲部合唱歌曲,能夠創編身體律動,感受歌曲的韻律。2.教學難點:理解器樂曲的曲式結構,并能夠找出重復段落。五、教學過程:教學策略行為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 音樂 活動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樂曲,大家覺得圖片中的兩個小男孩哪個更像歌曲中的牧童呢?我們一起來感受歌曲的情緒。 2.師:大家說一說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3.師: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描寫牧童生活,不同風格的兩首樂曲。 1.聆聽歡快活潑的兒童合唱歌曲《牧童》與舒緩的鋼琴曲《牧童短笛》 2.初步感受音樂的風格,正確區分兩首樂曲不同的音樂情緒。 1.兩首樂曲是不同的音樂風格,因此采用比較直觀的圖片展示的方式幫助學生快速理解音樂的情緒特點,在情境中依靠聆聽,自己總結音樂的情緒,建立音樂自信心。學唱 歌曲 1拍手律動 師:首先,請同學們聽旋律,模仿老師的動作。(教師在旋律下行的部分拍手) 2.原地身體律動 師:現在老師在每句較高的旋律部分加入跺腳,旋律較低部分我們繼續拍手,同學們來模仿一下老師的動作吧。 (經過練習后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律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不要停,加入牧童的旋律) 教室內律動 師:同學們的節奏感真強,下面我們一起唱起來,動起來吧!(學生原地跺腳變成走步,拍手的部分停在原地,雙人擊掌或多人互拍。) 4.完整演唱(接龍演唱) 師:相信同學們已經會唱這首好聽的歌曲了,我們來完整演唱一遍吧!調整歌唱狀態,集中注意力,這一遍老師會跟你們互動哦。(接受能力較弱的班級可以先采用接龍唱,再完整演唱) 5.二聲部律動 師:同學們的快樂深深地感染到了老師,我也想加入你們的歌聲中,下面請同學們保持律動,并觀察老師與你們的律動有什么不同。(教師在歌曲輪唱部分,晚一小節進入律動) 6.創編樂器伴奏 師:如此活潑動聽的歌曲,我們來為它加上好聽的伴奏,完整演唱一下吧!(學生自己根據二拍子規律選擇合適的樂器創編伴奏。) 聆聽音樂,跟隨老師的節奏拍手。 2.跟隨老師在高音部分跺腳,低音部分拍手,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 3.學生原地律動熟悉之后,在教室內有秩序地跟隨音樂節奏走步、拍手,合作展示。 4.學生有表情地完整演唱,并且在老師走到學生面前時與老師互動拍手。 5.學生保持原來的律動不變,再次演唱,并觀察、聆聽,老師晚一小節進入的律動,體驗二聲部。 6.學生根據二拍子特點,選擇合適的雙響筒或木魚等樂器,為歌曲伴奏,并演唱。 1.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跟隨較快的旋律做律動稍難,因此先模仿老師只加入拍手,可以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讓他們更有自信加入律動中。 簡單的跺腳和拍手兩個律動,容易模仿,可以讓學生在趣味化的律動中加深對樂曲的熟悉程度,使學生更好的參與到音樂中來。學生對二拍子做出的正確反應,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韻律感。 3.充分調動動覺、聽覺、視覺等,引導學生多感官地體驗音樂,可以讓學生在玩中學、動中學、樂中學。通過教室范圍內的律動,并且采用多人合作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4.學生對歌曲的旋律已經十分熟悉,此時進行一遍完整演唱,可以使學生完整體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 5.合唱曲目對于低年齡段的學生來講難度較大,因此先采用師生配合;固定節奏型的身體律動的形式,可以降低難度,讓學生充分體驗到二聲部的魅力,更好的參與到音樂中來。 6.通過多次有目的的聆聽,學生可以完整演唱這首朗朗上口的歌曲,這時加入他們熟悉的樂器伴奏,可以使音樂更加歡快熱鬧,有助于學生掌握藝術表現的技能。三、拓展 1.師:小牧童趕著牛兒歡歡喜喜的到了牧場,牛兒安靜的吃草,小牧童也悠閑地吹著笛兒。讓我們來聆聽這首《牧童短笛》,并思考樂曲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 2.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用“lu”來模仿歡快的笛聲吧! 3.師:再次聆聽,數一數主題樂句一共出現了幾次?聽到你熟悉的旋律就用“lu”來跟唱。(總結樂曲是變化再現的三段體結構) 1.學生在悠閑愜意的牧牛情境中,聆聽樂曲,熟悉鋼琴的音色。 2.學生用“lu”模唱《牧童短笛》主題樂句。 3.完整聆聽《牧童短笛》,并找到重復的主題樂句,說出樂曲分為三段。 1.欣賞樂曲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難以集中注意力,因此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牧童吹笛的情境中欣賞樂曲,并聽辨鋼琴的音色。 2.主題樂句的旋律聽辨十分重要,引導學生用“lu”模唱主題,加強印象。 3.本首鋼琴曲為明顯的帶變化再現的三段結構,讓學生通過模唱主題樂句,完整聆聽,找到相似的旋律,才能分清樂曲總共分為幾段。四、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欣賞了不同民族美妙的音樂:捷克斯洛伐克的童聲合唱《牧童》歡快、熱情;中國的鋼琴曲《牧童短笛》優美、流暢。它們都表現了牧童輕松、愜意的田園生活,洋溢著小牧童快樂的心情!除此之外,我們對打擊樂器的演奏技能更加熟練了,同學們還能夠跟老師一起配合演唱二聲部的合唱歌曲,同學們的音樂技能大大提升!希望同學們能夠在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感受。 引導學生感受不同民族音樂對牧童生活不同風格的表達,感受童聲合唱以及鋼琴曲的情緒特點。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以及與他人合作的音樂實踐能力,增強團隊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1.牧童短笛.mp3 03.牧童謠.mp3 04.牧童謠(伴奏一).mp3 05.牧童謠(伴奏二).mp3 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欣賞《牧童》+《牧童短笛》教學設計.docx 牧童短笛.mp4 聆聽《牧童》《牧童短笛》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