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溫故知新(一)政治權利和自由(二)人身自由(最基本最重要)(三)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監督權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四)其他權利社會經濟權利 —— 財產權 、勞動權、物質幫助權文化教育權利 —— 受教育權、文化權利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特定人群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月8日,現任中國短道速滑隊教練安賢洙深夜在ins上用韓語發文:“請不要對我的家人進行傷害,這對我來說是最痛苦的事情”。在長文中,安賢洙說我一直在努力成為一個更負責任、更能成為榜樣的人,他懇請大家不要因為一些失實的報道對我的家人進行無差別辱罵和惡意留言。中國短道速滑教練安賢洙,被韓國網友網暴,他曾經歷過多少艱難 思考:你如何看待對教練的家人進行無差別辱罵和惡意留言的網民的行為?部編版 道德與法治 八下3.2依法行使權利第二單元 第三課 公民權利請同學們自主學習教材P43-P46的內容導學預習1、公民如何正確行使權利?2、公民維護權利守程序的含義、原因、要求和方式?3、公民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哪些?隨著北京冬奧會開幕,除了大家關注的運動員外,作為冬奧新晉“頂流”吉祥物“冰墩墩”更是引爆購買潮,線上線下 “一墩難求”!不少網友自制“冰墩墩”。網上這么多網友,用自己的方式去自制冰墩墩、如“桔皮墩墩”、“針織墩墩”等,這種行為到底會不會涉嫌侵權呢?一、行使權利有界限網友做“冰墩墩”侵權嗎?視頻:觀看視頻,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冰墩墩”是侵權?一、政治權利和自由律師:現在我們市面上有很多人,對冰墩墩進行繪畫,或者捏制相關的橡皮泥人,如果僅僅用于個人使用,而并非是贈予或者銷售的話,那么是不構成侵權的。即便是贈予,這種贈予在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的范圍內,也是屬于侵權行為。①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雙鴨山一網民在疫情防控期間散布網絡謠言 被行政拘留10天小區里,一些車主不按規定停放車輛,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出行。疫情期間,武漢一家公司高價銷售蔬菜,一棵大白菜40多元,白蘿卜每個8元,鮮玉米每個10元。因哄抬價格被約談,告誡后拒不改正,被罰款300萬元。1.公民如何正確行使權利 案例 一覽近日,新豐縣公安局東門派出所依法處理了一名酒后惡意報警的違法行為人。 日前,東門派出所值班組接110指令稱有一男子無故多次撥打110報警電話,嚴重擾亂了單位的正常辦公秩序。值班民警通過“智慧新警務”迅速找到了違法嫌疑人羅某,發現羅某滿身酒氣,隨后對其進行依法傳喚。最終,違法行為人羅某被新豐縣公安機關依法處以行政拘留。這個案例說明了什么?荒唐!韶關一男子酒后惡意撥打110報警電話90余次,拘留!同時,每個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都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我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也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限制即為保護,界限帶來自由。②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1)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3)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集體利益為代價。1.公民應如何依法行使權利?查閱憲法,了解我國憲法對公民行使權利作出的限制性規定。不得用言論進行誣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動;不得用言論侮辱、誹謗、詆毀其他公民的人格尊嚴;行使申訴、控告和檢舉權利的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任何人不得利用結社自由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健康、妨礙國家安全的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某外賣平臺用戶王先生稱, 6月23日早9點,他在餓了么上訂了一份炒飯,“9點訂的外賣,卻等了62分鐘才送到,看平臺現實店家準備貨品就用了50分鐘,讓人十分生氣。”王先生給店家一個差評,并在飯里放煙灰,并將圖片上傳后,聲稱店家出品不但慢,還不衛生,并在評論里留下了辱罵性語言。有同學說,王先生行使了言論自由權,維護他作為消費者的權利,錯不在他。你同意嗎 為什么 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案例 一覽含義:原因:要求: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2、公民維護權利守程序的含義、原因、要求和方式?二、維護權利守程序3、公民維護權利的方式有哪些?和解調解仲裁訴訟對于廣場舞擾民的情況,小區居民首先找到大媽們,將廣場舞擾民之事,與大媽們進行溝通,希望通過雙方溝通解決糾紛。小區居民和大媽們雙方進行協商,都愿意體諒對方的難處。于是,糾紛馬上就解決了,小區又恢復了往日的和諧融洽。和解含義:特點:過程:適用范圍:和解是當事人之間通過協商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快速、簡便當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直接對話,分清責任,達成協議,解決糾紛。一些常見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等。含義:依據:過程:調解方式:雙方協商不成,情緒激動,導致問題擱置。后在朋友提醒下,小區居民找到了街道的人民調解委員會,請求調解。人民調解員在傾聽了雙方的表述后,依照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與小區居民和大媽們進行交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調解是通過調解組織解決糾紛的方式。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及社會公德為依據。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對糾紛雙方進行疏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調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觀看視頻,關于調解的方式你了解多少?行政調解是指由我國行政機關(政府、公安機關、婚姻登記機關等)主持,通過說服教育的方式,解決糾紛。司法調解是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人民調解主要是在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下消除紛爭的活動。出現糾紛和解無果調解無效雙方自愿申請仲裁通過訴訟向法院起訴含義:適用范圍:過程:仲裁是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爭議。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約束。仲裁P45-46相關鏈接:仲裁 VS 訴訟在仲裁中,當事人享有選定仲裁員、仲裁地、仲裁語言以及適用法律的自由,還可以協議設計符合自己特殊需要的仲裁程序。與法院嚴格的訴程序訟程序和時間表相比,仲裁程序較為靈活。靈活性仲裁裁決不同于法院判決,仲裁裁決不能上訴,一經作出即為終局,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快捷性仲裁案件不公開審理,從而有效地保護了當事人的商業秘密和商業信譽。保密性《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條約》現有締約國家和地區100多個,根據該公約,仲裁裁決可以在這些締結的國家和地區得到承認和執行。國際性2021年10月,浙江省海寧市市場監管局皮革城所接到消費者李女士投訴,稱其在皮革城一公司在直播平臺開設的店內購買了一只售價4萬元的二手奢侈品包,收貨后發現包的拉鏈處有嚴重壓痕,因此申請了退貨退款,但商家以售前已展示商品信息細節和不退不換提示為由拒絕了李女士的申請。李女士轉向直播平臺發起仲裁,平臺仲裁結果顯示支持商家,李女士對此不認可。但商家稱,自己已盡到信息告知義務,并能提供聊天記錄、協商記錄、信息告知截圖等證據。雖然市場監管工作人員努力調解,但雙方均不愿讓步,調解終止。案例 一覽此時李女士應該怎么嗎 放棄維權,自認倒霉嗎?含義:過程:種類:訴訟是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打官司)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維護自身權益。①公民遇到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爭議,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訴訟②公民對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被害人提起訴訟刑事訴訟刑事自訴刑事公訴檢察院提起訴訟起訴人不同③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民告官方式 參與人 依 據 適 用和解 當事人調解 當事人和 調解人仲裁 當事人和 仲裁機構訴訟 當事人 代理人 及人民法院事實、法律法規事實、法律、道理事實、法律法規政策、公德仲裁協議、法律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廣泛適用合同糾紛、財產權益爭議人身、財產爭議、違法行政行為快速、便捷解決糾紛的有效方式程序較為靈活不公開審理有效保護當事人最正規最權威維權的最后屏障優勢:區別:維權四種方式:①和解②調解③仲裁④訴訟維護權利要按法定程序辦事,具體在選擇這些維權方式時,有沒有先后順序?第一種方式第三種方式第二種方式第四種方式和解靈活運用維權方式不成不成構建和諧社會,節約司法成本。耗時、嚴格最正規最權威,維權的最后屏障調解仲裁訴訟拓 展 延 伸你還知道其他的維權方式嗎?求助熱線信訪從單位、社會團體獲得幫助,等等公民可以通過政府向社會提供的熱線電話反映問題,尋求幫助。如12345市民服務熱線。公民以書信、電子郵件、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反映問題。行使權利有界限維護權利守程序行使權利不超界、不濫用。3.2依法行使權利行使權利不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維權方式課堂小結1 、【2021 鄂爾多斯】張某在微信群散布張家口市某區有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虛假消息,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此案件給我們的警示是( )①行使權利有界限②不誠信就會受到法律制裁③維護權利守程序④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課堂練習答案:B2、 【2021 西寧】下列行為屬于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的是( )A.小明受到同學欺負后找表哥教訓該同學B.小敏拒絕父親讓她輟學打工的要求,堅持回校學習C.小剛放學回家時撿到他人手表自己使用D.小雯在網上散布一些虛假信息答案:B3 、【2021 牡丹江】如今的校園內,加入“手機一族”的中學生日漸增多。有的同學在上課時間用手機玩游戲、發微信,影響了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受到老師的批評。這一現象說明公民在行使權利時( )①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②要在法律規定的權利范圍之內③要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做到權利和義務的統一④要珍惜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感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2依法行使權利.pptx 網友做“冰墩墩”侵權嗎?.mp4 調解.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