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課標要求】必備知識: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關鍵能力:正確認識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通過學習,我們要進一步加深對這一基本國策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對這一基本國策的高度認同。2.科學精神:正確把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3.公共參與:引用實例,說明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重點難點】重點: 闡述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闡釋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增強對對外開放政策和措施的政治認同。難點:理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國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措施。【知識梳理】知識點一 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2.中國的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的巨大貢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的生活從短缺走向________、從貧困走向________,數億貧困人口成功________,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大多數。這本身就是對世界發展的巨大貢獻,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________。3.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1)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________、更充足的________、更豐富的________、更寶貴的________,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了強大的________。(2)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________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________。(3)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________。我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1)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為全球經濟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力。(2)我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3)我國減貧事業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經濟增長更加包容。(4)我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一帶一路”適應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要求,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知識點二 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今天的中國,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將繼續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1.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________、國際秩序的________,促進世界________、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2.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奉行________________,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________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________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中國堅持建設________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________,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________。3.我國以共建“________”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共建“一帶一路”不僅著眼于促進我國自身發展,而且以我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同沿線各國共同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幫助其實現發展目標。【知識拓展】【重點知識】中國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的表現(一)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1.從國際方面看: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2.從對國家經濟的影響看: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動了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3.從對人民的生活影響看: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二)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1.中國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2.中國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1)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機會,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力。(2)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3)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重點知識】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75-76)1.中國態度:中國始終作為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2.中國主張: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3.中國行動:我國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相關鏈接】:中國的發展道路: P74【小試牛刀】【易錯辨析】1.在新的起點,中國將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主導者。2.“一帶一路”建設僅著眼于促進我國自身發展。3.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奉行單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4.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積極制定全球經濟規則,與相關各國共同應對挑戰。【易錯解析】1. 答案:× 解析:在新的起點,中國將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主導者”的說法錯誤。2. 答案:× 解析:“一帶一路”建設不僅著眼于促進我國自身發展,而且以我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同沿線各國共同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幫助其實現發展目標。3. 答案:× 解析: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4.答案:× 解析:全球經濟規則是相關各國共同制定的,中國是積極參與者。【隨堂練習】單選題1.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某研究員稱,擴大對外開放是中國對經濟全球化的最直接貢獻,是機遇和紅利的催化劑。把“擴大對外開放”看作是“催化劑”是因為( )A.我國通過開放促改革,通過開放促發展B.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C.為了進一步促進世界經濟的共同繁榮 D.中國的減貧為我國的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2.未來5年,中國將推進雙向開放。中國將加快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推進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這說明( )①中國同沿線各國共同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②必將使我國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③以我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④說明我國已從“引進來”為主轉向“走出去”為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山間回蕩聲聲駝鈴,大漠飄飛裊裊孤煙”,歷史的回聲仍在回蕩,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也愈加清晰。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表明( )①我國是世界主要經濟體和負責任的大國②有利于促進沿線各國經濟互利共贏③能夠使我國主導世界經濟的發展④增強了我國應對國際競爭的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來自130多個國家的重要領導人圍繞“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的主題共商大計,借助既有的區域合作平臺,開展雙邊和多邊合作。這表明( )①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 ②確立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主導地位③共建“一帶一路”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 ④原則上化解各國經濟政治發展障礙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5.中國的對外開放進程,實質上就是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就是積極融入世界經濟的進程。因此,也可以這樣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與中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密不可分。“密不可分”的依據是( )①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 ②推動了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高③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④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新問題,要辯證看待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2018年4月,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了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12大舉措,包括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度擴大外資銀行的業務范圍等。擴大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意味著( )①金融市場結構將發生變化,系統性金融風險降低 ②金融產品將更加豐富,市場主體有更多選擇③金融機構的成本將降低,金融資產的收益率提高 ④將形成新的競爭格局,促進中國金融業改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從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邁向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其成就得益于全球化。同時,中國為全球化創造巨大市場,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這說明全球化( )A.是以平等互利為基礎的 B.是解決發展問題的根本途徑C.有利于推動國際新秩序的建立 D.既有利于中國的發展也有利于世界的發展8.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40多年來,我國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表明( )①我國順應經濟全球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③我國在經濟全球化中處于主導地位 ④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已經形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在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郊區,由中國企業援建的公路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物流速度;在巴基斯坦,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使該國從電力短缺國變成電力富余國;在瓦努阿圖,中國援助擴建的馬拉坡學校被評價稱“像一座燈塔”……近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 )①促進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的發展 ②說明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和推動者③說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④是我國實行睦鄰、安鄰、富鄰外交政策的積極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中國入世后,嚴格遵循WTO原則和相關國際規則,全面參與國際分工和全球價值鏈建設,逐步發展成為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世界工廠”。這表明( )A.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 B.經濟全球化給中國發展帶來挑戰C.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者 D.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11.關于經濟全球化與經濟一體化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有( )①世界經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制度保證②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一體化提供了現實基礎和客觀條件③世界經濟一體化就是經濟全球化④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有助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形成和發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2.當前,西方少數國家大肆采取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舉措,使全球經濟復蘇面臨嚴峻挑戰。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最近發表題為《從嚴峻威脅到衰退中的全球避難所》的文章指出,中國及其市場已成為“金融動蕩的避難所”和“全球經濟的巨大希望”,以下選項能支持這一觀點的是( )①立足全球整體利益,中國以自身發展促進全球共同發展②中國經濟保持向好態勢,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動力③中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經濟秩序的領導者④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于8月31日至9月5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服務合作促發展綠色創新迎未來”。今年服貿會展會規模更大,國際化、專業化水平更高,共有7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設展辦會,7000余家境內外企業線上線下參展,涉及供應鏈服務、建筑服務、航空運輸服務等領域,涵蓋數字人民幣、人工智能等最新場景。由此可見,服貿會的舉辦( )①為我國擴大開放、深化合作、引領創新搭建了平臺②有利于彌補我國貨物貿易逆差,保持國際收支平衡③展現大國的責任與擔當,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④彰顯中國經濟強大韌性和活力,破解發展不平衡問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2年5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釣魚臺芳華苑出席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會70周年座談會。李克強表示,國際經貿往來既是各國優勢互補、互通有無的需要,也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和促進人類發展進步的重要引擎。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都將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這說明( )①共同利益是一國對外政策的出發點 ②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③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④中國引領和主導經濟全球化的進程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5.2022年7月,國內三家航空公司與歐洲飛機制造巨頭空中客車簽訂一項購機協議——采購A320NEO系列飛機共292架,合計購置金額將達372.5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96億元)。此前,空客公司與蘇州工業園區簽署了框架協議,并選擇蘇州作為空客中國研發中心所在地,體現出中歐在先進制造、電氣化、未來客艙及新科技的研發等領域加強深度合作的決心。這從一個側面說明( )A.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貢獻者 B.當今世界生產力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C.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投資全球化 D.我國正形成以技術等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答案:BAABA DDAAA CCBDA二、主觀題1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2021年末,北京冬奧會臨近之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鼓噪抵制,借所謂的人權問題企圖干擾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和舉行。12月2日,聯和國大會173個會員國通過北京冬奧會奧林匹克休戰決議。12月11日,奧林匹克峰會宣言發出反對體育政治化的共同呼聲。多國政要表示,奧運會不是搞意識形態對抗的地方,而是幫助國與國之間建立更緊密友誼與合作的平臺。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奧會順利閉幕,各項精彩的比賽給運動員和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消除了體育政治化的雜音。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評價這屆冬奧會是無與倫比的。他表示,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表明,只要我們團結,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努力是可以帶來和平的。材料二 某省作為內陸省份,處于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銜接點。該省電力設備、服裝紡織、農機農資等產業基礎較好、具有特色,但鋼鐵、水泥、化工等行業存在富余產能,借“一帶一路”建設之勢,該省力爭3年內實現產能轉移,集中突破20個對外投資項目,對沿線國家的貿易從200億美元擴至300億美元;在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等領域打造一批新的千億產業集群,著力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培育信息服務、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等新型服務貿易;大力引進外資,通過“放管服”下放外資對于高科技產業投資的審批權限,建立健全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使貿易更加便利、自由,提升利用外資的水平和質量。(1)結合材料一,運用“世界多極化”知識,評析“反對體育政治化”的正確性。(2)結合材料二,運用“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知識,分析該省是如何借“一帶一路”建設之勢,實現自身發展的。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當今世界,人類正經歷罕見的多重挑戰,中國努力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獲得越來越多國家信任和尊重。在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方面,中國最早承諾將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迄今已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近22億劑疫苗,占中國以外全球疫苗使用總量的1/3,成為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在氣候變化領域,中國作出系列實質性貢獻。2021年9月,中國宣布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中國提倡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通過加強國際危機管控,擴大大國利益交匯點,增加雙邊多邊關系的確定性,為全球秩序穩定注入巨大信心和穩定性。在經貿合作領域,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加強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RCEP協定所有承諾和義務,中國都將全面履行,包括對大量產品立即實施零關稅。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知識,分析中國獲得越來越多國家的信任和尊重的原因。16.(1)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共同的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北京冬奧會的如期舉辦符合各國利益,會為世界各國奉獻一場盛大的體育盛宴;②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方在舉辦冬奧會時,一定秉承外交理念,為各國運動員提供安全便利的服務;③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是的時代的主題,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當今世界仍不安寧的主要因素,體育政治化正是一些西方大國擾亂時代主題,誣蔑中國的表現;④當今國際形勢的突出特點是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國際奧委會等多個國際組織以及多個國家,都對中國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充滿信心,期待冬奧會的圓滿成功。(2)①該省堅持對外開放,通過轉移鋼鐵、水泥等富余產能,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創新對外投資方式。②該省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戰略,大力引進外資,同時集中突破對外投資項目。③該省發展新型服務貿易,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水平,同時通過下放外資審批權限、建立健全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推動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的實行,保護外商的合法權益。④該省擴大貿易,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等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同時打造千億產業集群,實現對外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的方向轉變。17.①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②中國在公共衛生、氣候變化等領域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承擔國際責任,做出了建設性貢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③中國提出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積極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④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和推動者,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